農業農村部發布10項「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2020-12-26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十三五」期間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包括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等10項。


  

農業農村部日前總結並發布了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等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11月20日,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這10項成果: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國際領先、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H7N9禽流感疫苗研發成功並大規模應用、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新品種培育成功、豬病毒性腹瀉三聯活疫苗研發成功並應用、冬小麥節水新品種與配套技術集成應用、玉米籽粒機收新品種及配套技術體系集成應用、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取得重大進展、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系列新品種國際領先。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論壇上說,「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取得了一大批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超過70%,支撐保障糧食產量5年保持1.5萬億斤以上的水平,為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桃林提出,「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科技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農業基礎研究和前瞻布局,聚焦農業「卡脖子」技術,持續加強系統創新,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加快轉化應用,打造一批科企融合創新聯合體和產業技術創新應用示範樣板,建設好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黃垚 董峻)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科技是根本性決定性力量。「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糧食實現歷史性「十六連豐」,果菜茶肉蛋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這其中科技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 山東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助力農業「插翅騰飛」
    中新網濟南11月23日電  山東省農科院23日公開發布該院「十三五」以來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此舉系農業系統內首次。這批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我國「十三五」農業科技十大標誌性成果發布
    11月20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現場發布了我國「十三五」農業科技十大標誌性成果。開創了水稻研究從傳統遺傳圖譜向全基因組水平轉變的先河,引領了水稻精準設計育種的新方向,攻克了水稻生產中產量與多個重要性狀之間相互制約的世界性育種難題,突破了水稻超高產與高品質協同改良的理論和技術瓶頸,奠定了我國在水稻新品種創製理論和技術領域的國際領跑地位,是農業領域重大基礎理論突破,具有世界性、革命性意義。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論壇舉辦
    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來自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農業科技企業、投資基金企業等代表參加,圍繞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進行主旨報告和討論,謀劃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布局和戰略舉措。會上,啟動了首屆三農金橋博覽會暨第三屆三農金橋獎評選表彰活動。
  • 農業農村部2020年1號文件發布(附全文)
    農業農村部關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0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   農發〔2020〕1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環境,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關於發布《水田埋草器》等3項農業機械專項鑑定...
    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試驗鑑定辦法》《農業機械試驗鑑定工作規範》的有關規定,《水田埋草器》等3項農業機械專項鑑定大綱經專家審定、公示,現予以發布。附件:1.《水田埋草器》DG33Z 007-2020 《水田埋草器》(發布定稿稿).pdf2.《養兔設備 兔籠和籠架》DG33Z 008-2020《養兔設備 兔籠和籠架》(發布定稿).pdf3.
  • 科技部 農業農村部 水利部 林草局 中科院 中國農業銀行關於印發...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水利(水務)廳(局)、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院屬各單位,中國農業銀行各分行:為進一步規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銀行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
  • 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強農業發展項目監督管理的答覆
    12月3日,農業農村部在其官網發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2020-10-10 16:45:18關於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實施高... 2020-09-09 16:51:24據農業農村部9月7日消息,農業農村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
  • 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十三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構建,技術裝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科技水平更高,農民挑上「金扁擔」,豐收底氣更足。
  • 「十三五」期間 麗江市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態勢良好
    10.3%。強化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自主選育的4個馬鈴薯新品種、4個水稻新品種被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雲南省主導品種在適宜區域推廣。實施「極量創新」集成技術研究展示,大麥(青稞)、水稻、馬鈴薯連破高產記錄。紮實開展技術研發示範。全市優質種薯生產面積達11.08萬畝,產值突破5億元。
  • 青島這家公司拿下104項國際專利,被稱為農業生物科技領域裡...
    兩年上市四個專利新藥 清原農冠,總部位於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中德生態園),始創於2009年,是一家生物科技創新公司,主營業務是從除草劑新化合物研發和基因編輯育種。公司成立之初,就把「探索生命科學,消除全球饑饉」當做使命,致力成為「全球農業生物科技創新的發動機」。清原農冠創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產品研發,十分低調。
  •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預計2020年底,全區一產增加值實現11.41億元,糧食總產量可達19.1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09元。這是篤行致遠的五年。
  • 如何解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痛點」?行業專家聚首南京研討「支招」
    如何解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痛點」?如何使農業科技成果順利從實驗室走進企業和市場?在18日舉辦的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期間,來自科技部、農業農村部的領導、專家、農業科技企業代表等行業專家共同討論,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引領和支撐。  在當天的論壇上,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柯炳生表示,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科技創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根本動力。
  • 開啟中國農業品牌發展新格局,百強標誌性品牌獲各方高度讚譽!
    《四川日報》客戶端川觀新聞推出《四川30個品牌入選2020中國農產品百強標誌性品牌》報導,聚焦四川農業農村系統積極開展「川字號」農產品品牌培育工作,深入實施品牌建設「五大工程」,並表示通過本次入圍,再次證明了全省農業品牌培育力度持續加大、品牌市場價值明顯提升。每日經濟新聞推出題為《農牧品牌「風向標」再度發布 業內:農業品牌打造是剛需》報導,從財經專題角度關注本次榜單的新趨勢和新變化。
  • 浙江省嘉興市16項農業科技成果現場拍賣 總成交額達1918萬元
    16項農業科技成果現場拍賣,總成交額達1918萬元——27日下午,一場在農田上舉辦的拍賣會出現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據了解,這場別開生面的拍賣會,是由長三角三省一市農業科學院和嘉善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長三角農業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會」,現場共有16項農業科技成果進行拍賣,吸引了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32家農業企業參加競拍。隨著拍賣會的開始,現場氣氛變得愈發緊張。臺下的競拍者們,都在為能否拍中自己心儀的農業科技成果而忐忑不安。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骨膠原蛋白肽/骨多糖等抗骨質...
    11月20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於南京召開,論壇發布了「十三五」期間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以及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全球農業研究熱點前沿等6個專項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春暉研究員團隊研發的「骨膠原蛋白肽/骨多糖等抗骨質疏鬆活性系列產品」入選2020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成果十大新產品
  • 農業農村部:11月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農業農村部:11月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2020年12月22日 20:26:00來源:人民網-美麗鄉村頻道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孟哲)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1月份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高質量推進秋冬種,抓好生豬等「菜籃子」產品生產,抓緊抓實長江禁捕退捕,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 農業農村部就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舉行新聞發布會
    2020年10月21日(周三)上午10時,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網站 叢琳 攝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劉均勇: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2020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
  •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重慶市農業農村委...
    本屆植保會以」 依法植保 穩糧保供」為主題,對深入推進我國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1月14日上午,出席本次全國植保會的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寧鳴輝,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魏啟文,重慶市委農業農村工委書記、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路偉等領導蒞臨鄭氏化工的展位調研指導工作,鄭氏化工製劑營銷副總趙治國熱情接待並陪同調研。
  • 遼寧省加大力度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記者唐佳麗報導 兩年來,省財政積極安排資金,通過設立「基本科研業務費」等方式,累計投入7500萬元,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提升了全省農業科創能力水平。為增強全省農業自主創新能力,省財政強化對我省農業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兩年來投入5100萬元,支持省農科院開展公益性、基礎性研究,重點建設10個大學科群,惠及96個學科領域、231個重點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