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農心方便麵,為何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在華月均收入3.6億

2020-12-13 一人評論

相信大家都吃過方面便,在全球工業化生產的所有主食產品中,它的產量和地位僅次於麵包。

中國作為方便麵大國,銷量常年位居第一,孕育出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品牌。

有意思的是,雖然我國方便麵去年產量達到573.3萬噸,但還是有從國外進口方便麵產品。

就拿韓國來說,去年其面向中國大陸出口了超4萬噸的方便麵。是我國進口方便麵第一大國,超過美國、日本等國家。

那麼,大家知不知道韓國有哪些方便麵品牌,哪個品牌最受歡迎?

根據了解,韓國本土方便麵品牌主要有農心和三養。其中,農心方便麵是銷量和市佔率第一的存在,也是最受韓國人歡迎的品牌。

資料顯示,株式會社農心(Nongshim)創辦於1965年,是一家專門生產、銷售方便麵、休閒食品及飲料的食品公司。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成為韓國知名食品品牌,且產品遠銷全球各地。目前,主要有辛拉麵系列、辣白菜系列、上海湯麵系列等方面便產品。

農心剛成立的時候,便打造了屬於自己的研究所,旨在研究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在此後的發展過程中,陸續推出炸醬方便麵、拉麵、碗面、湯麵等產品。

在34年前,農心辛拉麵正式推出。這可以說是農心最具代表性的方便麵產品,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青睞。

隨著產品矩陣越來越豐富,再加上口味符合韓國消費者,農心很快便成為韓國市佔率第一的方便麵品牌,且這一地位維持到今天,足見其強勢。

除了注重產品開發之外,農心還非常重視品牌營銷。比如在80年代成為亞運會和奧運會的官方方便麵供應企業,使得它在國際舞臺上開始嶄露頭角。

上世紀末,農心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知名度和格調,開始舉辦農心辛拉麵杯世界圍棋對局賽。

隨著圍棋賽事的舉辦,農心一度和圍棋牢牢綁在一起。從營銷角度來說,此舉無疑非常成功。

在中國市場方面,農心大概也是在上世紀末開始展開經營活動的。當時,國內方便麵基本都是熱水泡著食用。

但農心不一樣,它在我國推出了需要在鍋裡煮著吃的方便麵,該產品一度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追捧。當年就在中國拿下了700萬美元的銷售額,在此後的20餘年間,這一數據翻了數十倍。

現在回頭去看,農心方便麵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上取得成功,主要採取了本土化和差異化兩大策略。

在本土化方面。從商業化的角度看,一個陌生品牌要想在別的國家打開市場,採取本土化策略是相對不錯的選擇。

農心通過圍棋賽事拉近了和我國消費者的距離,同時,在廣告營銷方面充分融合中國特色。這些本土化措施,使得國人「農心」品牌多了一份親切感。

在差異化方面,農心方便麵從口味到產品設計都秉承了韓式風格,前文提到的需要在鍋裡煮也是差異化的一種。

差異化可以很好地使其跟我國本土方便麵品牌區分開來,有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看,助於品牌的培養和形成護城河。

根據公開數據,2020年上半年,農心方便麵的海外銷售額已經達到5.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6億元,這一數據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的65%。

此外,公司的海外營收中國市場佔比第一,約為60%。這麼算下來,今年上半年農心在華營收達到21.6億人民幣,月均撈走3.6個億。

雖然這個數據跟康師傅、統一等品牌比起來不算什麼,但也算是最受國人歡迎的海外方便麵品牌了。

相關焦點

  • 韓國方便麵獲益中國「宅經濟」
    疫情讓方便食品備受青睞,更多韓國企業開始關注中國的方便食品市場。據綜合海關總署及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的數據,2020年5月,在韓國對華(不含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中國臺灣)總出口額仍呈現同比下降的背景下,方便食品的出口額同比增加63.9%。
  • 方便麵品牌口碑研究報告發布 日清農心完勝統一康師傅
    中國方便麵品牌口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CSISC民意好口碑公平監測和評價了中國大陸市場表現比較活躍的12個方便麵品牌,定價高端的日清和農心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於一季度完勝統一、康師傅,而後兩者在2013年度口碑評價中曾位列前茅。
  • 韓國六款辛拉麵被曝含致癌物 國產農心澄清關係
    這兩款方便麵的生產廠商韓國農心公司的6款方便麵在韓國檢出一級致癌物「苯並芘」。記者昨日從京城一些超市獲悉,市場銷售的大多是國內生產的農心牌方便麵,鮮見進口產品,這些產品目前仍然在正常銷售。   事件:6款農心面查出致癌物   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農心公司生產的6款方便麵,在韓國被驗出含有一級致癌物「苯並芘」,其中,生生烏龍麵、浣熊拉麵以及爽口海鮮味烏龍麵、香辣海鮮味烏龍麵四款進口產品在大陸和臺灣地區均有銷售。
  • 韓國今年方便麵出口額有望達6億美元創新高
    韓聯社首爾12月21日電 據韓國關稅廳(海關)和食品業界21日公布的數據,今年1—11月韓國方便麵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8.4%,為5.4972萬美元。只要12月的出口額與上月持平,今年全年出口額有望達到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2020年韓國料理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韓國方便麵國內年複合...
    受社會環境與自身問題影響,韓料在國內的發展受到一定衝擊,但是憑藉韓國料理的發展優勢,韓國料理訂單在我國仍然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以方便麵為代表的一批韓國加工食品產品,每年複合增長速度超過20%。韓國三大方便麵企業(農心、不倒翁、三養)均進入中國市場,可知國內對韓料需求仍然較大。
  • 對華出口大增 「宅經濟」成全韓國方便麵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上海首席代表樸成國向媒體表示,疫情環境下的「宅經濟」為韓國食品進入中國,尤其是華東市場提供了重要機遇。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影響,消費者對方便麵的需求猛增。而作為方便麵消費大國,中國近年方便麵進口持續增加,令韓國成為最大受益者。
  • 對華出口額增加63.9% 韓國方便麵獲益「宅經濟」
    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影響,消費者對方便麵的需求猛增。而作為方便麵消費大國,中國近年方便麵進口持續增加,令韓國成為最大受益者。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方便食品行業規模超過了4500億元人民幣,中國也成為全球第一大方便麵消費國。
  • 韓國方便麵大爆發,半年時間1.64億美元,創下新高!
    據報導;韓國食品企業農心1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初步核實上半年美國法人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5%,為1.64億美元,創下新高農心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逐年遞增,2016年為1.8億美元,2017年增至2.01億美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增至2.25億美元和2.54億美元。按銷售渠道來看,農心產品在沃爾瑪、好市多和亞馬遜的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5%、51%和79%。按產品來看,主要是辛拉麵系列產品推動銷售增長。辛拉麵和辛拉麵BLACK的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和49%,分別為4800萬美元和1350萬美元。
  • 韓國10大方便麵銷量排行榜,排名第一的,銷量超過2400億韓幣
    據世界即食麵協會(WINA)的數據顯示,單是2018年,韓國人就消耗了38億包方便麵。算下來平均每人每年吃掉74.6包。對於方便麵,韓國人是認真的。很多吃過韓國方便麵的人都知道,韓國方便麵在方便二字上並沒有貫徹落實到底。
  • 工人日報:農心召回 方便麵行業未老先衰?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韓國知名方便麵品牌「辛拉麵」廠商農心生產的6款方便麵近日驗出含有一級致癌物「苯芘」,其中臺灣進口兩款約5萬包。據悉,油脂經高溫製作會產生苯芘,若過量吸入後恐致肺癌、吃入則恐致肝癌、腸胃道癌症等。  這則消息令消費者再次對方便麵的質量感到擔憂。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方便麵第一次出現問題了。
  • 辛拉麵的粉絲,吃「農心」要小心!
    但近日,由韓國農心株式會社生產的生生烏冬碗面、辣味烏冬杯麵等6款進口產品卻被曝出含有一級致癌物苯並芘。  記者走訪鄭州市場,尚未發現目前涉事的進口產品,但由該集團或其獨資企業推出的其他眾多產品依然正常銷售。農心方面表示,問題產品均系韓國當地生產,在華工廠所生產的「農心」牌產品均與此次風波無關。  國家質檢總局已要求進口商主動召回涉事產品。
  • 方便麵比3年前少賣80億包 消費者不餓了麼
    【編者按】作為加班拍檔、創業伴侶、春運神器,曾幾何時,方便麵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朋友」,然而這種景象卻在近5年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統計顯示,2011年之前,方便麵銷量在中國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3年的年銷量更是創下462億包的輝煌戰績;但2013年以來,方便麵銷量卻連續3年下跌,只剩380億包。  難道昔日的「明星產品」已經遭遇市場飽和了?
  • 臺灣有康師傅和統一,韓國有農心,日本有日清,那麼大陸有……
    臺灣有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韓國有農心方便麵,日本有日清方便麵,那麼大陸有……特別是學生黨和工薪族,幾乎每星。統一方便麵 中國臺灣統一方便麵,感覺前幾年都要撐不住了,但是橫空推出了「老壇酸菜牛肉麵」這一單品,讓統一重新被消費者們所喜愛,後來,更是推出了「湯達人」等一系列較為高端的方便麵,不僅湯好喝,裡面更有一大塊肉,吃起來很滿足。2019年度,統一集團合併營收高達4480億新臺幣!原來方便麵和飲料的錢,如此的好賺,真的沒想到。
  • 康師傅是臺灣的,農心是韓國的,那麼內地有啥品牌,你知道嗎?
    康師傅 統一 中國臺灣統一旗下有湯達人康師傅和統一是國內方便麵界的兩個最知名的品牌,他們同樣發源於中國臺灣地區,統一創立時間比較早,在1967年在臺灣臺南創立,而康師傅在1992年創立,這兩個品牌的方便麵佔據了方便麵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 解讀農心炸王炸醬麵為何在美國銷量領跑
    齊魯晚報12月13日訊:2016年秋季,作為農心精心打造的代表正宗風味炸醬麵的炸王在中國國內上市
  • 統計:韓國方便麵出口四年翻一番,面向中國大陸出口量最多
    韓聯社消息,韓國關稅廳(海關)25日發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去年韓國方便麵出口額為4.6699億美元,四年來翻了一番,同期出口量增長2.74倍,達13.7284萬噸。韓國方便麵出口量連續4年增加,2015年至2019年分別為5.5378萬噸、7.9585萬噸、11.0115萬噸、11.5976萬噸和13.7284萬噸。
  • 韓國方便麵出口連續四年增長
    韓國方便麵出口連續四年增長 2020-08-25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實現收入220.20億元,同比增長1.1%;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13.66億元,同比增長32.7%;整體毛利率為36.0%,較上年提升2.5個百分點。統一在年報中提到,「統一阿薩姆奶茶」及生活面「湯達人」受到消費者肯定,收入持續雙位數增長,成為公司收入增長引擎。
  • 韓國人均一年吃74包方便麵 銷售總額達107億元
    原標題: 韓國人均一年吃74包方便麵 銷售總額達107億元  東方網12月19日消息: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19日消息稱,世界方便麵協會日前針對全球15個國家進行了關於方便麵攝入量的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韓國人均吃74.1包方便麵,位居第一。
  • 中國人為何忠愛韓國方便麵和泡菜?韓國方便麵出口創6億美元新高
    根據韓聯社12月21日消息,今年1—11月韓國方便麵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8.4%,為5.4972萬美元。韓國牌面品牌按照目前的出口增長速度,預計到12月底韓國方便麵出口額將達到6億美元。韓國泡菜此外,今年1-11月韓國泡菜出口已經遠超2012年創下的全年出口額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