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女孩日均能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還在兩年間出版了三本書。小小年紀已是一家雜誌社「記者」和新聞網站區域運營中心的負責人。她還輾轉多地進行演講,聚光燈下,舉手投足間顯示出了不同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老成。
近日,浙江慈谿女孩岑某諾種種超乎常人的能力,經過網絡傳播引發了網友熱議。
網絡上流傳的岑某諾簡歷
「一天1440分鐘,撇去吃睡,就按6個小時,還剩1200分鐘,不停的寫平均一分鐘兩首詩?」這是很多人看到此新聞的第一反應。可女孩的父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堅稱,相關宣傳並無誇大成分,女兒的寫作能力都是真實的。
#日均作兩千首詩女孩父親稱沒誇大#話題衝上熱搜
一天作詩兩千首,在稍有常識的人看來,都無異天方夜譚。要知道,《全唐詩》不過5萬首,是整個唐代300年左右時間裡,近兩千詩人留下的。就算是現代詩,可以不講格律,不論字數,日均創作2000首也已經超出了人類可以想像的極限。這樣的寫詩速度和數量,就連有近5萬首詩存世卻沒一句為人所熟知的乾隆,也只能甘拜下風了。
做父親的哪能不知道真相?之所以如此誇海口,也許要的就是轟動效應。
其實,相似的一幕,經常出現。在同齡人尚未把常用字認個差不多的時候,有的孩子就已經出版了很多本書,成為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就在這兩天,引起輿論關注的昆明六年級小學生,從一個連基因不知何物的小學生,短短時間內,完成了連專業博士都要費時費力的高質量論文。
不否認有天資聰穎者,但慘痛的現實也教會了人們分辨真假。當一個接一個名傾一時的「天才少年」淪落為路人甲,特別是當公眾看到每一個天才背後都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操縱,都有一個或幾個把孩子當機器使喚、當工具使用的家長,輿論送上的,往往不是對「別人家孩子」的羨慕,而是對成人「壓抑孩子天性」的批評。
是天縱英才,還是家長拔苗助長;是超常規成長的奇蹟,還是成功學吹出的氣泡?公眾自有公允的認識。
「認識岑某諾,成功不會犯錯。認識岑某諾,你將魅力四射」,網絡上幾段岑某諾不同時期的演講視頻,被網友總結為「『聽懂掌聲』傳銷式的演講風格」。她或許已經掌握了成功演講的技巧,但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以成功人士自居,去講如何成功,無論贏得多少掌聲,都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他的父親恰恰引以為豪,在多個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岑某諾的演講視頻,微博上還發布了一本自己創作的名為《好家長》的印刷品封面照片。是啊,有一個如此成功的女兒,怎麼離得開好家長的成功教育?
世界上最不該懷疑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但什麼是愛的最佳打開方式,何為孩子成功的真諦,公眾無權指責幹涉,但就此參與討論,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賈亮
監製:童曙泉
編輯:士心、張小英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