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敏傑 國際金融報
時隔4年,謝霆鋒將再次認購特步的股份,這一次,他將花費1240萬港元。
日前,特步公開表示,2020年10月9日,公司與認購人(代言人謝霆鋒)訂立了認購協議,據此,特步已有條件同意發行及配發而認購人已同意認購500萬股認購股份,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2.48港元。
根據特步的半年報,謝霆鋒是特步的首位明星代言人。一旦後續認股事項落定,這位代言人將化身為公司股東。
記者注意到,在公布了這則一般授權認購新股份公告後,特步今日開盤後股價大漲,截至收盤,其漲幅達17.53%,創今年來漲幅之最。
鞋服行業獨立觀察員馬崗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特步的股價上漲為明星股東效應,但若企業自身的基本面不足以支撐,明星股東帶來的效應會消退。
代言人認購股份加持
自去年3月以來,特步的股價表現一直略顯低迷,被不少投資者指其跌多漲少。去年3月下旬,其股價一度達到6.09港元,但以10月9日2.51港元的收盤價來計算,其股價已經下跌近六成。不過,今日開盤,特步股價即快速上行,截至收盤,其股價達到2.95港元,大漲17.53%。
因為股價的大漲,特步在今日晚間發布公告指出,其董事會注意到公司股份價格及成交量於10月1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出現不尋常之波動。但其表示,在公司合理查詢後,董事局確認並不知悉任何導致上述股價及成交量波動的原因。
不過,投資者仍舊將特步股價大漲和代言人的入股聯繫在了一起。
根據特步日前發布的公告,謝霆鋒此次每股認購股份的認購價為2.48港元,較10月9日每股股份於聯交所所報收市價2.51港元折讓約1.2%。據稱,500萬股認購股份佔特步於公布刊發日期的已發行股本的約0.2%。
特步表示,預期認購事項的所得款項總額及淨額均約為1240萬港元,公司計劃將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用作開發本集團的產品。
公告還顯示,在訂立認購協議之前,謝霆鋒並無擁有任何股份的權益。且根據認購協議的條款,認購人承諾於緊隨認購事項完成後一年期間,將不會直接或間接出售或轉讓認購股份或對其增設產權負擔或將認購股份的經濟利益或實益擁有權轉讓予他人。
對於這一認購,特步方面拋出了相應的說法:董事認為認購事項乃公司拓闊資本及股東基礎的機會,亦將可加強本集團與認購人的關係;而認購人已經擔任本集團的特步品牌代言人超過10年。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這並非謝霆鋒首度入股特步。早在2016年7月,特步就曾發布公告表示謝霆鋒將以每股4.5港元認購500萬新股,涉資2250萬港元。
事實上,特步並不是第一個將自己的代言人「轉型」為股東的公司。根據公開報導,2016年初,跨境電商平臺豐趣海淘宣布其代言人鍾漢良成為公司股東的一員。此後,明星的入股為豐趣海淘帶來了諸多流量話題。
「今年很流行明星入職某公司直播帶貨,我覺得,從某方面講,謝霆鋒和特步相互認可。」對此,馬崗指出,早期特步就是娛樂化營銷起家。此次入股完成後,後續謝霆鋒和特步或還會有更深入的合作。
今日下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特步方面表示,謝霆鋒認購,既是基於對雙方合作的信任,也是充分看好特步未來的發展前景。根據特步在相應公告中的表述,其計劃進一步與謝霆鋒合作,設計及推廣與認購人有關的全新運動產品系列。
第二梯隊品牌的「轉型」
官網資料顯示,特步企業始創於1987年,2001年創立特步品牌,2008年6月3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2001年,特步即邀請娛樂巨星謝霆鋒代言運動品牌,創體育品牌娛樂時尚定位之先河;在此之前,其先後籤約TWINS、潘瑋柏、趙麗穎、林更新、景甜等多位當紅藝人。
2008年後,因快速奔跑導致整個行業發展飽和,本土運動品牌經歷了一波低迷的發展階段,清庫存、關門店成為了代名詞,特步同樣未能倖免。
2015年,特步回歸運動,啟動了「3+」戰略三年變革行動(「產品+」,讓產品升級換代;「體育+」,將產品及服務融為一體;「網際網路+」,線上線下充分互動)。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包括李寧、安踏、特步、匹克以及361度等在內的本土運動企業中,目前特步處於第二陣營。「比匹克,361度略好點」。
數據顯示,2019年,特步實現營收81.83億元,同比增加28%;經營溢利為12.34億元,同比增長18%;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7.28億元,同比增長11%。
不過,和一眾品牌一樣,其在今年上半年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特步主品牌的收入減少了4.6%至32.01億元,若加上新收購品牌及合資公司於期內所帶來的收入貢獻,集團收入為36.79億元,同比增長了10%。同期,其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2.48億元,同比下滑了47%。
「回顧2020年上半年,我們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主席報告書中,特步創始人丁水波這樣表示。
不過,機構對其後續的發展仍舊錶示了樂觀態度。中金髮布研報稱,考慮到四季度初低溫利好,預計2020下半年特步的零售銷售同比增長有望轉正。另外,公司過去幾年建立了良好的零售監控基礎設施,相比2012-2013年國內運動用品市場去庫存,本次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更加可控。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除了在數位化轉型以及跨界營銷上動作頻頻外,特步還展開了多品牌運營。2019年,特步與Wolverine公司籤訂合資協議,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地區開展Merrell(邁樂)、Saucony(索康尼)的開發、營銷及分銷,並全資收購了K-Swiss Holdings,Inc.旗下的K-Swiss(蓋世威)和Palladium(帕拉丁)」兩個品牌。根據公司的口徑,其邁入了多品牌、國際化發展階段。
去年,一名長期關注運動領域的行業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過去十年,中國的運動品牌在做的事情是通過原始積累形成足夠的競爭力。當前,行業已經進入另一個十年,在品牌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各大公司正試圖通過自我原創單一品牌以及借力資本力量收進品牌等方式讓自己獲得參與下一輪競爭的機會。
未來,特步會否進一步借併購擴大品牌矩陣?對此,其今日回應稱目前暫無其他併購規劃。
一位長期關注運動品牌的投資者向記者表示,2019年,安踏的營收已超300億元,李寧營收也將近140億元,相比而言,特步目前距離第一陣營還有一定距離。明星代言人入股、股價上漲後能否迎來排位的突破性上漲,還是一個未知數。
(實習生吉文磊對本文亦有貢獻)
記者 王敏傑
原標題:《謝霆鋒攜千萬資金認購,特步股價大漲17%,代言人當股東能否助二梯隊企業突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