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霆鋒攜千萬資金認購,特步股價大漲17%,代言人當股東能否助二梯隊...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王敏傑 國際金融報

時隔4年,謝霆鋒將再次認購特步的股份,這一次,他將花費1240萬港元。

日前,特步公開表示,2020年10月9日,公司與認購人(代言人謝霆鋒)訂立了認購協議,據此,特步已有條件同意發行及配發而認購人已同意認購500萬股認購股份,認購價為每股認購股份2.48港元。

根據特步的半年報,謝霆鋒是特步的首位明星代言人。一旦後續認股事項落定,這位代言人將化身為公司股東。

記者注意到,在公布了這則一般授權認購新股份公告後,特步今日開盤後股價大漲,截至收盤,其漲幅達17.53%,創今年來漲幅之最。

鞋服行業獨立觀察員馬崗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特步的股價上漲為明星股東效應,但若企業自身的基本面不足以支撐,明星股東帶來的效應會消退。

代言人認購股份加持

自去年3月以來,特步的股價表現一直略顯低迷,被不少投資者指其跌多漲少。去年3月下旬,其股價一度達到6.09港元,但以10月9日2.51港元的收盤價來計算,其股價已經下跌近六成。不過,今日開盤,特步股價即快速上行,截至收盤,其股價達到2.95港元,大漲17.53%。

因為股價的大漲,特步在今日晚間發布公告指出,其董事會注意到公司股份價格及成交量於10月1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出現不尋常之波動。但其表示,在公司合理查詢後,董事局確認並不知悉任何導致上述股價及成交量波動的原因。

不過,投資者仍舊將特步股價大漲和代言人的入股聯繫在了一起。

根據特步日前發布的公告,謝霆鋒此次每股認購股份的認購價為2.48港元,較10月9日每股股份於聯交所所報收市價2.51港元折讓約1.2%。據稱,500萬股認購股份佔特步於公布刊發日期的已發行股本的約0.2%。

特步表示,預期認購事項的所得款項總額及淨額均約為1240萬港元,公司計劃將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用作開發本集團的產品。

公告還顯示,在訂立認購協議之前,謝霆鋒並無擁有任何股份的權益。且根據認購協議的條款,認購人承諾於緊隨認購事項完成後一年期間,將不會直接或間接出售或轉讓認購股份或對其增設產權負擔或將認購股份的經濟利益或實益擁有權轉讓予他人。

對於這一認購,特步方面拋出了相應的說法:董事認為認購事項乃公司拓闊資本及股東基礎的機會,亦將可加強本集團與認購人的關係;而認購人已經擔任本集團的特步品牌代言人超過10年。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這並非謝霆鋒首度入股特步。早在2016年7月,特步就曾發布公告表示謝霆鋒將以每股4.5港元認購500萬新股,涉資2250萬港元。

事實上,特步並不是第一個將自己的代言人「轉型」為股東的公司。根據公開報導,2016年初,跨境電商平臺豐趣海淘宣布其代言人鍾漢良成為公司股東的一員。此後,明星的入股為豐趣海淘帶來了諸多流量話題。

「今年很流行明星入職某公司直播帶貨,我覺得,從某方面講,謝霆鋒和特步相互認可。」對此,馬崗指出,早期特步就是娛樂化營銷起家。此次入股完成後,後續謝霆鋒和特步或還會有更深入的合作。

今日下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特步方面表示,謝霆鋒認購,既是基於對雙方合作的信任,也是充分看好特步未來的發展前景。根據特步在相應公告中的表述,其計劃進一步與謝霆鋒合作,設計及推廣與認購人有關的全新運動產品系列。

第二梯隊品牌的「轉型」

官網資料顯示,特步企業始創於1987年,2001年創立特步品牌,2008年6月3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2001年,特步即邀請娛樂巨星謝霆鋒代言運動品牌,創體育品牌娛樂時尚定位之先河;在此之前,其先後籤約TWINS、潘瑋柏、趙麗穎、林更新、景甜等多位當紅藝人。

2008年後,因快速奔跑導致整個行業發展飽和,本土運動品牌經歷了一波低迷的發展階段,清庫存、關門店成為了代名詞,特步同樣未能倖免。

2015年,特步回歸運動,啟動了「3+」戰略三年變革行動(「產品+」,讓產品升級換代;「體育+」,將產品及服務融為一體;「網際網路+」,線上線下充分互動)。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包括李寧、安踏、特步、匹克以及361度等在內的本土運動企業中,目前特步處於第二陣營。「比匹克,361度略好點」。

數據顯示,2019年,特步實現營收81.83億元,同比增加28%;經營溢利為12.34億元,同比增長18%;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7.28億元,同比增長11%。

不過,和一眾品牌一樣,其在今年上半年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特步主品牌的收入減少了4.6%至32.01億元,若加上新收購品牌及合資公司於期內所帶來的收入貢獻,集團收入為36.79億元,同比增長了10%。同期,其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2.48億元,同比下滑了47%。

「回顧2020年上半年,我們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主席報告書中,特步創始人丁水波這樣表示。

不過,機構對其後續的發展仍舊錶示了樂觀態度。中金髮布研報稱,考慮到四季度初低溫利好,預計2020下半年特步的零售銷售同比增長有望轉正。另外,公司過去幾年建立了良好的零售監控基礎設施,相比2012-2013年國內運動用品市場去庫存,本次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更加可控。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除了在數位化轉型以及跨界營銷上動作頻頻外,特步還展開了多品牌運營。2019年,特步與Wolverine公司籤訂合資協議,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地區開展Merrell(邁樂)、Saucony(索康尼)的開發、營銷及分銷,並全資收購了K-Swiss Holdings,Inc.旗下的K-Swiss(蓋世威)和Palladium(帕拉丁)」兩個品牌。根據公司的口徑,其邁入了多品牌、國際化發展階段。

去年,一名長期關注運動領域的行業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過去十年,中國的運動品牌在做的事情是通過原始積累形成足夠的競爭力。當前,行業已經進入另一個十年,在品牌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各大公司正試圖通過自我原創單一品牌以及借力資本力量收進品牌等方式讓自己獲得參與下一輪競爭的機會。

未來,特步會否進一步借併購擴大品牌矩陣?對此,其今日回應稱目前暫無其他併購規劃。

一位長期關注運動品牌的投資者向記者表示,2019年,安踏的營收已超300億元,李寧營收也將近140億元,相比而言,特步目前距離第一陣營還有一定距離。明星代言人入股、股價上漲後能否迎來排位的突破性上漲,還是一個未知數。

(實習生吉文磊對本文亦有貢獻)

記者 王敏傑

原標題:《謝霆鋒攜千萬資金認購,特步股價大漲17%,代言人當股東能否助二梯隊企業突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淨利潤下滑存隱憂 謝霆鋒和少林文化能否提振特步業績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 文/圖)10月15日,伴隨著獨特的背景樂——寺院的「敲鐘聲」,運動品牌特步登陸上海時裝周,展示和少林聯名的新款服飾。就在六天前,著名藝人謝霆鋒同意認購其500萬股股份,特步股價應聲大漲。而今年上半年,特步淨利潤同比下滑47%,明星和少林文化能否提振其業績?
  • 當了19年代言人,謝霆鋒掏出1000萬入股特步,還承諾1年不賣
    昨天,港股特步國際(01368.HK)的投資者體驗了一把「飛」一般的感覺。10月9日,特步國際公告披露,特步品牌形象代言人謝霆鋒同意認購特步國際500萬股股份。10月12日,特步國際股價高開高走,收盤大漲17.53%,收於2.95港元,創近半年以來的新高。
  • 最「長情」的運動品牌,代言人籤約19年,自掏1000萬元成為股東
    10月9日,特步國際發布認購公告稱,認購人同意以每股2.48港元認購500萬股,總價1240萬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070萬元。而這位認購人則是特步品牌的代言人謝霆鋒。根據認購協議,謝霆鋒一年內不會出售股票。特步股價今年遭遇重創,從年初的4.3港元/股的高點下跌40%,至10月9日公告前的收盤價2.51港元。受此消息影響。
  • 謝霆鋒入股「加持」,特步能實現蛻變嗎?
    作者 | 毛婷 來源 | 港股解碼(ID:finet_ggjm) 上周五,即2020年10月9日收盤後,丁水波家族的特步(01368.HK)宣布與謝霆鋒(作為認購人)訂立認購協議,謝霆鋒已同意認購特步有條件同意發行及配發的
  • 特步多品牌戰略能否「天天向上」?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柳靜)近日,當了19年代言人後,謝霆鋒在特步的身份再次升級。這次,他斥資千萬,成了特步的股東。日前,受此消息刺激,特步國際的股價也從低迷中一度「甦醒」,大漲17.53%,創近半年來的新高。那麼,謝霆鋒此次入股的特步國際基本面如何?
  • 謝霆鋒旗下15家公司基本不賺錢,最吸金的是出道時買的幾個門面
    近日,謝霆鋒認購自己代言19年的特步國際500萬股股份。代言人變股東,這在娛樂圈屬實難見,也讓謝霆鋒「商人」的角色再次引發關注。 多面謝霆鋒 「80後眼中的謝霆鋒是個歌手,90後眼中的謝霆鋒是個演員,00後眼中的謝霆鋒是個廚子。」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達斯、特步、李寧、FILA、舒華、361度
    (機器人前沿) — ———— 資訊4———— 特步國際漲逾15% 代言人謝霆鋒認購新股成公司股東近期,特步品牌超10年的形象代言人謝霆鋒同意認購特步國際500萬股股份,成為該公司股東。
  • 「明星加持」疊加「政策引導」,特步能實現蛻變嗎?
    文|港股解碼  毛婷編輯|彭尚京上周五,即2020年10月9日收盤後,丁水波家族的特步(01368-HK)宣布與謝霆鋒(作為認購人)訂立認購協議,謝霆鋒已同意認購特步有條件同意發行及配發的500萬股認購股份,認購價為每股2.48港元,較當日收市價2.51港元折讓1.2%,等於最近5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
  • 股價大漲後,蘇奧傳感多股東宣布減持
    &nbsp&nbsp&nbsp&nbsp股價大漲股東緣何忙減持?&nbsp&nbsp&nbsp&nbsp今年以來,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板塊持續大漲,作為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蘇奧傳感也股價飛升。6月29日,蘇奧傳感的股價為9.24元,為底部價位,隨後股價節節攀升,10月16日升至18.95元的高位,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股價實現翻倍。
  • 深度|特步的野心
    x少林聯名快閃店出現在上海新天地時尚一期的戶外廣場上,坐擁2174萬微博粉絲的品牌代言人範丞丞以特步 x 少林聯名系列造型登場,分享自己對潮流與傳統文化的解讀。 9月17日,特步天貓官方旗艦店全天銷售額達3600萬,產品銷售數量破40萬件,銷售過程中店內新客佔比高達88%,會員增長210%,新用戶環比增長632%,成為當天表現最佳的運動服飾品牌。
  • 股價大漲 晶方科技股東OV-HK擬清倉減持
    北京商報訊(記者 高萍)近期股價大漲的晶方科技(603005)2月18日晚間發布稱公告,持有公司1.28%股份的股東Omnivision Holding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以下簡稱「OV-HK」)擬清倉減持。
  • 稱霸馬拉松市場,18億收購國際品牌,特步能否成為第二個安踏?
    2001年,三興公司「變身」為特步,成立之初,特步創始人丁水波拿著數百萬元去找謝霆鋒做代言人,憑此打開局面。然而2012年,隨著耐克、阿迪等國際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安踏、李寧、特步等國產品牌都陷入了嚴重的庫存危機,面臨生死一線。 2015年,丁水波痛下決心,對特步上上下下來了一次大刀闊斧的全面改造。三年之後,特步扭轉頹勢,門店規模恢復淨增長。2018年,特步營收63.8億元,同比增長24.8%。
  • 一周報 | LV發布NBA聯名系列;Dior首推雙十一限定系列;中國電影票房成全球第一;謝霆鋒斥資千萬元入股特步
    7特步國際發布認購新股公告稱,特步品牌形象代言人謝霆鋒同意認購特步國際500萬股股份,總價格為1240萬港元。根據協議,謝霆鋒一年內不會賣股。
  • 他斥資1000萬,由代言人升級為「老闆」
    10月9日的公開訊息顯示,知名男星謝霆鋒已同意認購500萬股認購股份。該股份的「單價」在2.5港元左右,共計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而其實,這並不是謝霆鋒第一次購買特步的股份。早在2016年的時候,他就也曾經購買過500萬股新股,甚至當時的單價遠超2.5港元,達到了4.5港元(總花費超過2250萬港元)。而謝霆鋒和特步的故事,除了購買股票以外,還有其他的關係。
  • 老牌珠寶商潮宏基陷入「資金渴」 定向增發上演董事長認購獨角戲
    從2017年年末的超11元/股,到如今的4元/股左右,潮宏基的股價已經在其歷史低位震蕩了將近三年。而且今年以來,股東與機構投資者均在減持。近期,潮宏基宣布前次募投項目部分資金用作補充流動資金,並且再發定增補流  作為一家成立於1996年的老牌珠寶企業,廣東潮宏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潮宏基」,002345.SZ)曾煊赫一時。以往拋出定增時,機構投資者紛紛認購,如今公司再次宣布定增,認購方只剩下董事長廖創賓。  9月26日,潮宏基宣布擬募資不超過2.9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 6天5漲停遭質疑,國資7億注資疊加100%股權收購,廣百股份能否成功?
    一南一北,都是股價啟動前大漲,都是停牌公布重大利好,無獨有偶,無巧不成書。 但從5月29日起,公司股價突然啟動,至6月4日,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6月5日再度大漲6.86%,6個交易日大漲超過70%。
  • 特步X-STREET多品牌集合店全國首店落戶廈門SM
    聯商快訊:11月8日,特步X-STREET多品牌集合店全國首店落戶廈門SM。X-STREET是特步集團首家多品牌多品類集合店,集合了特步(XTEP)、索康尼(SAUCONY)、帕拉丁(PALLADIUM)、邁樂(MERRELL)四大品牌
  • 51信用卡2020年H1財報發布後股價漲幅一度高達22%
    最新消息,港股上市公司51信用卡(2051.HK)昨日晚間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截至發稿,其股價已大漲22.8%。51信用卡本次披露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51信用卡實現營收1.65億元。在用戶數據方面,51信用卡依然保持雙增態勢,報告期內,其註冊用戶量增至8590萬人,管卡量也增長至1.44億張。
  • 金山股份再融資:摘帽大漲後二股東減持 槓桿同行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財務費用過高而主業盈利能力弱的金山股份,靠出售股權扭虧成功「摘星脫帽」後,復牌連續大漲,緊跟著二股東就發布減持公告。除此之外,金山股份的有息負債率已經是行業最高,其一年內待償資金缺口高達76.97億元,或許這也是其不斷融資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