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中的爸爸:教孩子在逆境中生存,比留給他財富更重要

2021-02-22 育兒的心得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發重視與人交往時的距離感,聊天、發朋友圈、發動態成為了現在大多數人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也正是如此,大家的情緒都有些過度表達的嫌疑,頻繁的發動態求關注,卻又屏蔽父母。

事實上,這是很多人的網絡現狀,其實就是一種抗壓能力差的表現,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點點小煩惱都需要宣洩,無法獨自承受。說到壓力的承受,讓人想起一部1997年的義大利經典電影《美麗人生》。

前言:《美麗人生》這部影片本身是一個災難片,跟其他任何一個災難片一樣,都是以沉重的敘事和黑白畫面來鋪墊基調,其故事的悲劇性不亞於任何一部二戰題材的電影,然而,跟其他片子不同的是,這部影片同時又是一部偉大的喜劇,讓人歡笑讓人痛哭,讓人欽佩苦難中的人性,能有如此力量,僅僅為了拯救一個孩子的美夢。

作為在豆瓣排名第六的神作、作為在電影史都熠熠生輝的佳片,《美麗人生》在當年一舉斬獲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配樂以及坎城評審團大獎等全球範圍內的70項大獎。

當然如果你認為獎項不能代表一切的話,那影片上映至今22年,在全世界權威媒體對電影進行排名,《美麗人生》均高居榜單前十!

至於排「影響人一生的電影」和「人生必看榜單」時,《美麗人生》更是未曾缺席、屢屢佔據榜單前列,這足以說明電影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1、《美麗人生》:父子如何在強壓迫害中隱忍求生

電影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被迫押送集中營,原本生活甜蜜幸福的圭多一家被抓,在慘絕人寰的集中營裡,圭多一邊千方百計的和女監裡的妻子保持聯繫報平安,一邊又要保護幼小的兒子。在重重危機之中,圭多不僅要自己活下去,他還要保全自己的家人,這樣極度的壓力之下,他也從沒想過放棄。

然而,圭多的兒子舒華年紀太小了,他並不知道自己正面臨什麼,為了不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痛苦的陰影,圭多哄騙兒子這是一場遵守規則的遊戲,如果勝利就可以贏得一輛真正的坦克!當圭多被兩名士兵抓住時,他仍然面帶微笑,逗兒子開心,假裝自己違反了規則,兒子相信了這是一場嚴肅的贏坦克遊戲,在營中,圭多隻要抓住一點機會,就會找到兒子被關押的地方告訴他這個「遊戲」還有哪些規則,例如不可以說話,不可以亂跑,要藏起來不可以動等等。

終於父子都熬到了解放來臨之際,德國納粹正連夜逃走,在這最後關頭,圭多將兒子安置在一個路邊的鐵桶裡,他非常嚴肅的說,不論看到什麼都不要出來,這是拿分的關鍵,否則之前一切都白費了,拿不到坦克了!

在藏好兒子後,圭多趁亂去女監找妻子多拉,不幸被納粹發現抓獲,當幾個士兵押著圭多經過路邊的鐵桶時,圭多知道自己再也不能見兒子最後一面,他開心的邁著大步、誇張的步伐暗示「爸爸出局了,你要堅持到最後」,沒過幾分鐘,幾聲槍響,這位偉大的父親慘死在了納粹槍口之下。

整部電影給人帶來的壓力巨大,但是令人慶幸的是,圭多年幼的兒子卻在如此強壓的生存環境中堅持到了最後的勝利,母子團聚。

2、具備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對孩子的未來有多重要?

《美麗人生》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在電影中,圭多的兒子始終堅持到了「遊戲」的最後,果然,有一輛真的坦克車來迎接他。

很多年後,這位被坦克迎接的孩子才明白,自己所獲得的美麗人生是父親用自己生命換來的,再回首當時父親所作所為,一個人能夠在這樣的逆境之中扭轉乾坤,他依靠的不僅僅是求生的本能,還有強大的抗壓能力,而這種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何嘗沒有成就圭多美麗的一生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即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

作為父母,要知道這項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從小的事情中體現,有的父母會讓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來,讓他們養成自我幫助的潛意識;有的父母會讓孩子從小做家務,讓孩子明白生活的瑣碎艱辛;即使是來到了小學、中學、大學校園中,也會有相應的社會實踐讓學生去體驗,事實證明,只有在不斷從困境、磨難中走出來的人才能更加具備優秀的品質。

如果沒有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孩子會更加的情緒化,遇到一點點小的挫折就失去自信心,甚至會產生極端的思想。

集中營的生活對於小小年紀的舒華來說,這是一種逼近死亡級別的生存考驗,在這個逆境之中,想要存活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他終於是勝利了,因為父親送給了他一份最好的「禮物」,告訴他這是一個遊戲。儘管我們都知道,即使是遊戲,也太過於殘酷和嚴苛,孩子之所以能堅持下來,與父親圭多一次次的嚴肅和恰到好處的鼓勵和幽默感有密切的關聯。印象最深刻的是,圭多對兒子說的話「孩子,從這一刻起,你已經長大了,你要珍惜你一切來之不易的勝利!」,這句話仿佛不僅僅是帶給孩子的,也帶給了作為觀眾的父母。

我們都知道孩子不可能永遠被我們保護,為了讓孩子長大後能夠更好的照顧自己,我們對待孩子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態度,在這裡似乎找到了較為標準的答案。

3、圭多這個父親,為什麼稱之為偉大?

01、先是丈夫、後是父親

在《美麗人生》中,圭多首先是一個丈夫,其次才是一個父親。從一開始認識,他就把妻子當成公主一樣呵護,當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圭多在對「公主」一見鍾情之後,利用周圍的一切給「公主」製造驚喜,用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樂趣的眼睛,用喜歡整蠱呆頭呆腦的商人頭腦,努力為她「公主」營造一個好玩的世界。

父母的恩愛讓孩子從小生活在幸福當中,對人生充滿了善意,從未懷疑過自己會經歷任何磨難,無條件地信任和愛著自己的父母。

這樣的家庭氛圍,也為後來孩子經歷磨難中對生活的希望,起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只有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才不會對生活失望。

02、保持樂觀——用善意的欺騙為孩子營造一個童話世界

開始時他們剛進集中營,圭多知道孩子喜歡坦克,於是圭多就告訴他,其實集中營只是一場盛大的遊戲,而他們只要遵守規則,就可以拿到最後一輛真坦克作為獎品!

這個欺騙聽起來多麼荒謬可笑啊!因為那些坦克哪是玩具而是武器啊,是暴力鎮壓、射殺他們猶太人的罪惡之源,但為了讓孩子的成長不籠罩在這種罪惡、仇恨的情緒下,父親選擇了以一個童話謊言欺騙。

就這樣孩子生活在童真世界,從未感受到死亡威脅。

這個片段讓我想起2月一段刷爆網絡的視頻,視頻裡的敘利亞一位叫阿卜杜拉的爸爸,為了不給女兒留下恐懼戰爭的心理陰影,想出來特殊的對待空襲的辦法。

阿卜杜拉告訴女兒不必害怕,那些巨大的爆炸聲是煙花和玩具槍的聲音。阿卜杜拉說:「等它(炸彈)來的時候,我們就大笑。」阿卜杜拉用同樣心酸的方式讓她的女兒保持鎮定和快樂。

在這世界上恐怕只有父母,才能在自己生命難保下、在目睹種族被無情屠殺下,依然忍著陣痛、露著笑臉,陪孩子做著這個既殘酷、又美好的「戰爭遊戲」。然而父親的這種樂觀一直在影響著孩子,讓孩子能夠在任何時候不為災難所困,笑對人生。

03、身處困局,苦中作樂才是大智慧

圭多一直在跟兒子演戲,集中營裡的其他人也都默默配合著,甚至,也許在他們的內心,也希望這就是一場遊戲,遊戲結束,就可以回家繼續生活。

為了保護兒子的童真,不讓他受到任何傷害,第一天重體力勞動之後,走都走不穩當,看到兒子立馬換了表情,立馬抱起他,繪聲繪色地描述如何遊戲,還把白天藏起來的麵包說成獎勵都給了孩子.

圭多絕對不是只有小聰明,這正是體現出他的大智慧。既然已經身處這個局面,那就只能苦中作樂,自己的性命已經不重要,讓兒子和妻子活下來,懷抱希望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我們生活在強大的國家,不會經歷圭多那樣的苦難,或是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磨難,我們無法一直跟隨在孩子身邊為他遮風擋雨,只能運用自己的智慧,讓孩子去適應生存。

作為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學會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恰到好處的幽默感,更多的社會實踐,和愛的鼓勵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會讓孩子在真正的逆境中學會自我化解情緒,緩解壓力,不斷的鼓勵自己朝更好的明天發展。

看完以上,你還有哪些看法呢?或者你對於《美麗人生》這部電影還有哪些感受呢?歡迎你的分享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必看電影《美麗人生》:孩子的承壓能力,決定他的人生高度
    整部電影給人帶來的壓力巨大,但是令人慶幸的是,圭多年幼的兒子卻在如此強壓的生存環境中堅持到了最後的勝利,母子團聚。2、具備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對孩子的未來有多重要?很多年後,這位被坦克迎接的孩子才明白,自己所獲得的美麗人生是父親用自己生命換來的,再回首當時父親所作所為,一個人能夠在這樣的逆境之中扭轉乾坤,他依靠的不僅僅是求生的本能,還有強大的抗壓能力,而這種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何嘗沒有成就圭多美麗的一生呢?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淺析逆境中的塔拉如何重塑人生
    塔拉勇敢衝破逆境,重啟人生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學習,當我們對生活灰心喪氣的時候,不妨了解一下塔拉的人生,從她的身上汲取力量,勇敢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困苦。接下來,我將從四個方面分析塔拉是如何衝破逆境,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成為一個正常人,並收穫美好人生的。
  • 《美麗人生》重映:就算身處逆境,生活依舊可以美麗
    1997年《美麗人生》首映時,在全球引起極大的轟動,前前後後共獲得了70個國際獎項。23年後,《美麗人生》在國內重映,再度回看這部作品依舊滿滿的感動。
  • 美麗人生,努力選擇希望
    無論人生多麼平凡,都不能單調,內心都不能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和情趣。一個沒有智慧和信念的人,嘴貧只會讓人覺得他更像一個上躥下跳的小丑。內心沒有世俗和功利,只會心地笑過,哪怕是一貧如洗和他浪跡天涯,也心甘情願、義無反顧。放棄了坐在汽車裡遮風擋雨的穩定,選擇了坐在自行車上風餐露宿的甜蜜蜜。愛情不是浪漫了就能幸福的,生活不是睿智了就能輕鬆的,浪漫是一時的,是需要有物質能力為基礎的,一時的開心並不能解決生活中長期存在的壓力。
  • 從《美麗心靈》談幸福與財富無關丨積極心理學
    《美麗人生》劇照在約舒亞五歲生日的時候,納粹抓走了圭多和兒子。圭多帶著孩子上了開往集中營的火車。在絕望的人群中,圭多聲調歡快地告訴兒子他們要開始一場複雜好玩的遊戲,這是人們早就精心安排好的,一般人想參加都不行,他費了好大的勁才搞到了最後兩張車票。約舒亞相信了爸爸的話,高高興興上了火車。
  • 《荒島餘生》逆境求生下的突破,比活著更重要的事是毅念
    在這個5分鐘不看手機就渾身難受的時代,人們生活環境的提高退化了獨立意識,很多人加班加點忙於工作、學習,無法留給自己更多思考人生的機會,也逐漸忘記了夢想和理想究竟是什麼,在物慾橫流的時代,通過消費來滿足內心的空虛。
  • 面對逆境,在逆境中成長,才是我們最大的成就
    在面對逆境時,不要一味指責,要考慮如何克服困難。彼得森說:「在生活中,總是有無數的外部打擊,但這些打擊如何影響你,取決於你自己。」逆境給人磨練技能的寶貴機會。只有能經受住逆境考驗的人才能真正強大。無論何時,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大多數偉人都以不屈不撓的精神與逆境作鬥爭。
  • 人生感悟:唯有在逆境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境界
    俗話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有成功的巔峰,就有失落的低谷。人,不可能永遠處於順境,也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但是,當你身處逆境時,逆運卻讓你感覺度日如年。逆運真的就是一件壞事嗎?對此,巴爾扎克反問道:「逆運不就是性格的試金石嗎? 」想想看,水流能至大海,不是因為它巧妙地避開所有障礙,不斷地找到適合前行的路徑嗎?
  • 四個星座金秋9月、成功以擺脫逆境,在一匹馬的一生中取得成功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類比,精力充沛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能堅持和奮鬥,最後成功才能擺脫逆境,之前,成功是留給那些願意努力工作的人的。本期的主題是金秋、成功擺脫逆境,在一匹馬的一生中成名。讓我們一起祈禱,接受祝福!
  • 爸爸去哪兒?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母親更多的給孩子提供溫情和舒適感,而父親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母親教孩子如何」感受生活「,父親教孩子如何」適者生存「;母親教孩子如何」拿起「,父親教孩子如何」放下「。由於男女天性的不同,父親和母親在教育孩子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對孩子的成長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 職場中,如何才能在逆境中戰勝自己的脆弱,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呢
    職場中,有鮮花,也有荊棘,有坦途,也有坎坷,有順境,也有逆境。人不會常處於順境之中,更多的時候是在逆境中生存。職場裡,意志堅強的人能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面對逆境中的困難和挫折,表現得總是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不偏不倚。認準目標,耐著性子,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 解析《美麗人生》:這位「撒謊」的父親,給了孩子最好的美麗人生
    今天我想和大家推薦一部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經典電影——《美麗人生》。時隔23年後,2020年,這部豆瓣9.5分的經典電影重映了,有很多人都說,在一月份重映的《美麗人生》,是2020年必須要看的第一部電影。一、《美麗人生》:如果謊言這樣美麗,我願意一輩子生活在謊言中故事其實都耳熟能詳,並且其實也並不複雜。圭多是一個生活在義大利小鎮上猶太青年,他經營著一家書店,和靠著自己的浪漫和風趣追到的妻子多拉,以及兒子約書亞過著令人豔羨的美滿生活。
  • 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學會成長
    生活沒有絕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沒有盡頭,只有看不透。堅信自己的選擇,不動搖,使勁跑,明天才會更好。生活中,總能聽到不少人喜歡發牢騷,抱怨幸運之神不肯光顧自己,不肯把機會賜給自己:買彩票發不了財,投稿件如泥牛入海,想做黃繼光那樣的英雄人物卻無戰場可上,自認為才高八鬥卻遇不上慧眼識人的伯樂……總之,天不與我方便,只能放歌縱酒,怨天尤人。
  • 《美麗人生》:哪有什麼美麗人生,不過是父親在負重前行
    對每一個孩子來說,2020年寒假特別長。開學延期,是抗疫需要,也是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學校延遲開學,但生活和成長都不會止步。其實宅家帶娃, 爸爸媽媽們可以挑選一些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影片,跟孩子一起觀看。心理學研究發現,有大人的陪伴,孩子看電影更有安全感,注意力也會更容易集中。
  • 《美麗人生》——絕望中的希望之光
    一、一個簡單的故事《美麗人生》這個故事發生發生在1939年後的義大利,這是一個對猶太人而言如噩夢般的時期。電影導演也是主演貝尼尼在講到為什麼起名《美麗人生》時提到。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託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期間,得知要被史達林暗示時,他從容地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了這樣一句話:「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我在第一次上生命課的時候,學年末給我當時的學生(現在北附初三),每人寫了一封信,信上最後一句是「願你不負此生。」這也是《影像中的生命課》的作者,我大學恩師,路曉婭老師給我的一句祝福,這個祝福至今對我影響深遠。
  • 筆記丨電影《美麗人生》中一位偉大的父親
    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中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令人感動,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父母的意義。 二戰期間,一個猶太人與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姑娘相愛結婚且生下一子。 起初的日子平靜而美好,然而,當法西斯佔領了城市,父子被抓進集中營。
  • 《美麗人生》一生必看的電影
    辛特勒之所以救這麼多人,那是因為被幫助的人多,有真實交往,才能釋放出人性巨大的善,成為他生命的一種責任和使命。不像中國電影向來黑白分明,戰爭片都拍成了神劇。 二、品質在人漫長的一生中,我們需要具備哪些品質?當逆境挫折被放大成一場戰爭,這些品質中什麼最重要?
  • 豆瓣9.5《美麗人生》:生活不是童話,懂愛的孩子才會被溫柔以待
    之所以說它催淚,是因為在《美麗人生》中,沒有煽情的臺詞,也沒有悲情的音樂,但表達出的那種濃濃的浪漫之情和親子關愛,卻能讓人笑著流淚,心疼到心碎。隨著歲月變遷,現在重溫這部電影,才真正明白,你我其實都是電影裡的那個孩子,有了父母的庇佑,才讓我們遠離了生活中的磨難和風雨。
  • 心理學:人生中處處是選擇,教會孩子選擇是父母教育的重要課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選擇目標和道路也是眾多選擇之一,教孩子正確的選擇,能夠讓他們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先做出選擇,才能邁出前行步伐的第一大步。每個人都在走不同的路,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教師扮演者教書育人的角色,交警扮演者維持道路秩序的角色,售票員扮演著服務工作者的角色,我們要教孩子學會選擇。
  • 《渺小一生》:人在逆境中的自我重塑與成長
    裴德童年在修道院裡被毒打,有時一兩天沒有飯吃,他驚恐,繼而寡言,在彼得打他時一聲不吭,他的精神變得緊張,開始尿床,卻被逼著穿尿溼的睡衣,裴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把自己包裹起來,在盧克將他誘拐到汽車旅館時,他更經歷了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傷痛,而這些人告訴他,他天生就不該被愛,可想而知,這樣境遇中的裴德,就不難理解,他在人前的拘謹,防範,以及讓人心碎的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