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特殊時期,多部宇宙電影無法按時上映,為了給即將上映的羅伯特·帕丁森版本的《蝙蝠俠》維持住人氣,該系列的老演員頻繁上各類脫口秀,講述他們與Batman之間發生的故事。北京時間12月18日上午,布魯斯·韋恩的飾演者之一——喬治·克魯尼來到了SiriusXM電臺節目中,他與主持人霍華德·斯特恩聊起了他與DC系列合作經歷,並坦言自己並不喜歡23年前上映的這部電影。由於在全球流行病時期,華納兄弟讓旗下不少超級英雄系列延期上映,畢竟影院還沒有開放,反而是《神奇女俠1984》等劇集提前在流媒體平臺上播出。作為老一代韋恩的飾驗者,克魯尼也理解這個狀況,他認為蘇珊·羅夫娜離開華納高層,的確會這家影業旗下的系列帶來改動。
雖說這部蝙蝠俠系列讓克魯尼這位奧斯卡影帝大紅大紫,相比於諾蘭與貝爾等其他導演和主演,總是吹噓Batman系列有多好不同,他就覺得《蝙蝠俠與羅賓》的質量沒有達到票房體現的價值:「這部影片的結構較弱,我更喜歡斯特恩,畢竟我坐在這裡能分享他差不多每天都能達到百萬美元的薪水。」恭維了一番主持人後,他還指出,扮演弗雷澤先生的施瓦辛格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就能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片酬。要知道當那你施瓦辛格在《蝙蝠俠與羅賓》中只是客串出演。看得出當時這部系列有咖位區分,所以克魯尼希望帕丁森版本的Batman系列改正此問題,向去年大紅大紫的《小丑》在形態意識上靠攏。
這位演員並不認同DC電影,他說看華納兄弟出品的超級英雄電影,對他來說可是身體與心靈上的雙重折磨。在《蝙蝠俠與羅賓》或者該主題的其他系列中,克魯尼為了宣傳效果,有時候不得不說一些DC宇宙電影的好話。斯特恩讓他以一個普通漫改電影粉絲的角度,評價一下好萊塢該系列的市場。這位奧斯卡得主毫不避諱表示,那樣他會成為漫威粉絲:「如果看漫畫小說,我會將更多零花錢放在DC上面,然而放到大螢屏上面,我會看驚奇漫畫的改編電影。」他還重點提到了迪士尼在特殊時期內出品的《曼達洛人》劇集,很多老影迷一度以為《星球大戰》系列無法進行下去,畢竟在宇宙電影崛起的21世紀,科幻電影面臨被取代的地步。
「你看迪士尼那邊的選人,或者改變大螢屏的創作思維,就特別巧妙。」克魯尼繼續表示,在他看來自從新世紀以來,大部分華納出品的英雄系列,還是像《蝙蝠俠與羅賓》那樣太過於尊重原版小說的人物設定與情節,忽略了電影與紙張上的東西有根本的結構性區別,就會造成該影片結構性偏弱。實際上在後來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系列中,也有這樣的問題。好在諾蘭的拍攝與創作手段較為流暢,從視覺效果上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所以這位布魯斯·韋恩的歷任主演就表示,希望羅伯特·帕丁森版本的Batman改正這個問題。
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認為,在世紀之交時期,漫威比DC同等級別的演員片酬高是事實。華納為旗下宇宙電影在投資上本來就較為摳門,與這兩家巨頭都合作過的本阿弗萊克就承認過這一事實。當斯特恩問到《蝙蝠俠與羅賓》在製作方面的後悔之處時,克魯尼說:「我不可能出現與導演不一樣的創作。」似乎這也暗示了雷·費舍爾關於三年前《正義聯盟》劇組的指控,可能是DC超級英雄系列在拍攝和春做的過程中一直面臨的問題——不允許有演員發出不同的意見。這樣能趕進度,不過也可能導致該系列創意不夠,畢竟觀眾們可不是那種能給那些沒有創意電影開綠燈的人,這或許就是《蝙蝠俠與羅賓》結構拍偏弱的根本原因。
在麥可·基頓以及蒂姆·伯頓(《愛德華剪刀手》主演)執導的系列電影中飾演了蝙蝠俠之後,克魯尼接手了布魯斯·韋恩的角色,對於羅伯特·帕丁森這位晚輩,老演員們除了期待還有就是擔心華納製作組再犯以前的毛病。阿基瓦·戈德曼因為這部系列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他開始了劇本的創作。他會告訴影迷們這是一部糟糕的劇本。喬爾·舒馬赫在離世之前,他執導了這部電影,他可能就會說:「是啊,這部片子可能體現不出DC的任何創作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