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入職一家新公司,本來是很興奮的事,但是沒多久就頭疼起來。
原來,小張所在的經銷部門,對接的是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負責他們的進貨、打款和日常銷售情況,想和這些經銷商維護好關係,完成每月的業績指標,就需要經常出差去現場。
部門的老員工手裡都有十幾個甚至二三十個大大小小的市場,每月的出差計劃安排的滿滿的,公司內部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當有同事忙不過來時,大家互相幫忙出差。
本來是很好的互幫互助的文化倡導,可是在執行中就變了樣。
因為小張這樣的新員工,根本沒有那麼多市場需要出差,所以同事們都請小張幫忙代替自己出差,剛開始小張很開心,既可以助人為樂,又可以藉此機會快速熟悉市場業務。
可是沒想到,同事們紛紛都找小張幫忙,誇張到連小張的三個月之內的出差時間都提前搶佔了。
小張非常苦惱,哪有這樣讓人幫忙的?
可是直接拒絕吧,同事們會不會覺得他難相處?同在一個部門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關係會不會緊張?
......
小張的困惑不少職場新人都深有體會。
職場不是單打獨鬥的地方,工作中總有需要互相幫助的時候。
聰明人都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幫忙是有前提條件的,至少不要影響到本職工作啊。
可職場上也存在那些「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反正是你自己答應幫忙的,為什麼不用?
對那些請人幫忙沒有限度,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的人,到底該如何拒絕,才能不損害雙方的關係呢?
一、看清職場真相:什麼才是職場立足的根本?
熱播電視劇《完美關係》中,男主人公衛哲是一個獨斷專行的危機公關顧問,專門幫明星或者大公司處理危機,維護品牌形象。
他本人性格偏僻,不合群,不喜歡搞關係,同行的人大多認為他毒舌,不喜歡與他打交道。
可是他的客戶對他超級滿意啊!他的實力有目共睹啊!公關圈內的連續多年的「最具價值的公關人」。
當他放出風聲想動一動的時候,立即有很多家公司聞風而至,開出各種高價來吸引他加入。
衛哲立足整個職場憑的是什麼?很顯然是實力,是價值,是他能帶來的經濟效益!
我們普通人雖然沒有「超人一等」的才智和天資,但是身處職場,我們也要清楚,什麼才是我們立足職場的根本?
企業需要的永遠是對它有貢獻的人。
同事敬重的永遠都是有能力的人。
職場立足根本,是真正的實力,而非討好別人。
二、為什麼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
回想你最近沒有拒絕同事的一個場景:
想一想,你在答應幫忙之前有什麼感覺---是焦慮、生氣、無奈嗎?
再想一想,你在答應幫忙之後的感覺---是更加焦慮、想發火、自己看不起自己嗎?
如果一個接著一個的幫忙請求都不能被拒絕,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負能量會在心理上對你造成怎樣的影響!
那為什麼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呢?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助人無底線,同情心泛濫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能幫別人就幫一把。
職場上,大家都是同事,天天在一起辦公,搞好關係很重要。
問題是,雖然與人為善很重要,搞好關係很重要,但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無限制的幫助別人,沒有底線地答應別人的請求,就是不尊重自己,不愛惜自己。
這就是明顯的「助人無底線,同情心泛濫」。
總覺得別人的事情都與自己有關,自己需要對他們負責。
將太多的他人納入自我的概念中,認為他們都是「自己人」。
現實卻是,人的要求一旦輕易被滿足了,就會想要更多。
而你,終有一天,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
2.內心自卑,害怕被別人看不起
不會拒絕別人的人,一般脾氣性情很好,遇到意見不一致時首先選擇退讓,面對衝突,內心是無法擺脫的自卑。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自卑,很可能來源於內心強大的思維慣性,即認為只有優秀的人,才有資格自信。
實際上,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也有缺點,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就是自信的源頭。
自卑的人,害怕發生衝突的人,在別人的請求幫忙面前,是無法做到平和地拒絕。
因為他害怕拒絕會顯示自己能力不足,進而被別人所看不起。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資深人際顧問格雷琴*魯賓認為:
「如果你在別人面前,連坦誠自己的真實感受都做不到,就不可能和別人建立起真實、有溫度的關係」
所以,不敢和別人坦露心跡,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心聲,是不可能真正得到別人認可。
不僅如此,他們還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尤其是負面意見。
執著追求別人眼中「完美的自己」。
作家周國平曾在訪談中提到:
「我從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我,因為我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是沒有把握的,就很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了。」
所以別人的評價大都時候都不客觀,也很難全面,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最重要。
拒絕別人不傷和氣的三個方法
1.亮出自己助人的底線,建立邊界
要別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自己。
助人為樂是美德,但是沒有底線原則的幫忙,只會讓同事覺得你懦弱,好欺負,不用白不用。
所以亮出自己的助人底線,建立助人的邊界非常重要。
網上有一段話說的好:
超出自己能力的忙,別逞強去幫傷害到第三者的忙,別莽撞去幫替別人做重大決定的忙,別著急去幫涉及金錢與利益的忙,別盲目去幫不被感激理解的忙,被委屈自己去幫。
所以,在幫別人忙的時候,要亮出自己的底線和原則,讓別人知道你不是廉價的勞動力,給他們建立邊界感。
具體怎麼做呢?就是用語言,姿態和行動告訴別人你的底線、能力範圍、職責範圍,利益需求等。
比如開頭故事中的小張,就是因為別人一叫他幫忙,他自己想都不想,就應承下來了,沒有給對方建立邊界感,讓他們知道自己哪些事情可以幫,哪個時間段可以幫,自己幫忙有什麼條件等等,時間已久,別人請你幫忙當然是越叫越順口。甚至到最後,安排你出差,都不用得到你的同意。
雖然說幫不幫忙是我們自己的權利,但是也要顧及對方的自尊和感受。
技巧1.拒絕時態度堅決,但請笑著說
如果確定要拒絕別人,記得態度一定要堅決,很明確,不要給別人模稜兩可的回答,讓人誤以為你還有機會可以爭取。
態度要明確,但是語氣一定要柔軟,最好微笑著說,讓人感受到你的真誠。
技巧2.拒絕時說明自己的理由
如果想讓對方被拒絕了,還不會對你產生意見和想法,那麼你在拒絕的時候,給出明確和切實的理由,即使是順口編的,也要合情合理,讓別人聽上去能夠體諒你,理解你。知道你確實有事而不能相幫。
比如:「我有事,沒有時間」。
換一個說法對方就會更好接受:「我正在做市場規劃,老闆下班之前就要,實在沒有時間,不好意思啊」
技巧3.拒絕後「贈顆糖」,彌補對方心理落差
不論你如何措辭委婉,被拒絕了,對方肯定心情失落,甚至愁眉不展。
這時如果你想拉近彼此的關係,就可以幫助對方一起想辦法或者提出建議,也就會是「贈顆糖」給對方,彌補他的心理落差,這樣,他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生氣,甚至還會把你看作職場上值得深交的朋友。
2.找出擋箭牌:不在場的第三者
當你想拒絕對方,卻又不好當面說出理由的時候,就可以找出一個不在場的第三者來幫你擋槍。
當然,能否讓人信服,就在於這個不在場的第三者是否合理。
比如,"是的,我明白你很著急,可是你也知道我家裡那位的脾氣,上次就因為。。。。。"
通過引入第三方的客觀因素,讓對方感覺到你確實無能為力,愛莫能助
3.主動請求別人的幫助
職場上的同事關係,本身就是即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大家的互幫互助是有來有往的。
所以,想要得到真心的、親密的同事友誼,要給他們幫助你的機會。
主動請求別人的幫助,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一方面,讓同事的有機會回饋你的幫助,釋放一下他們的內心壓力,另一方面,也讓同事知道,請你幫忙是有條件的,有代價的,以後他再請你幫忙,也就會衡量一下是不是必需 ,有沒有其他可以解決的辦法。
是不是一舉兩得?
所以,工作中適當地提出請對方幫忙的請求,也是職場人際關係升溫的法寶。
總結:
職場助人為樂是好事,但要量力而為,要學會高情商地拒絕,三個方法幫你做到輕鬆拒絕。
方法一:.亮出自己助人的底線,建立邊界
拒絕的同時注意以下三點技巧:
1.拒絕時態度堅決,但請笑著說
2.拒絕時說明自己的理由
3.拒絕後贈顆糖
方法二:找出擋箭牌:不在場的第三者
方法三:主動請求別人的幫助
最後,我們要明白,拒絕像其他行為一樣,也是需要練習的。
慢慢嘗試拒絕別人,漸漸地,拒絕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當我們開始懂得適時拒絕別人、對自己負責的時候,也是一種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