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山東|非遺助力、因地制宜,山東文化鑄魂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2021-01-07 閃電新聞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9日訊(記者 張敏敏 楊廣科 孫小茹)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近年來,山東紮實做好思想強農、文明育農、文化惠農等文章,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省廣大農民精神風貌明顯改善,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促進鄉村文化繁榮,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山東堅持以人為本、農民主體、多方參與,著力促進鄉村文化繁榮興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文化力量。

在移風易俗中,山東通過實施全民健康普及行動、人居環境改善、文明行為養成、公筷公勺推行、心理健康促進、移風易俗深化等六個專項行動,動員廣大群眾自覺培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利用春節、清明、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民族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踐行正確婚喪觀和中華孝道。

在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上,山東持續開展「一村一年一場戲」免費送戲,送戲場次逐年增加,2019年達到9萬餘場,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7.8%。同時,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齊魯文化雲」平臺,在全國率先啟動省、市、縣三級聯合購買文化惠民演出,讓農民群眾在家門口看大戲、趕文化大集、享文明新風。

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上,近年來,山東持續推動鄉村記憶博物館建設、實施地方戲保護工程、開展鄉村非遺保護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對教化群眾、淳化民風的作用日益凸顯。目前,全省已建成鄉村記憶博物館210多個。漁鼓戲、大弦子戲、周姑戲、聊齋俚曲、扽腔、哈嗼嗡、山頭花鼓戲等古老的山東地方戲曲煥發出蓬勃生機。

山東實施「非遺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工程,培育形成一批木版年畫、剪紙、草柳編製作等專業鄉鎮、專業村,吸納省定貧困村就業人口17.6萬人,帶動23萬人就業。

此外,山東各地區注重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培育一批鄉村旅遊集群片區、精品旅遊小鎮,推出鄉村旅遊精品線路10條,串聯起86個鄉村旅遊規模化村莊和41個鄉村旅遊精品景區。2019年全省鄉村接待遊客5.4億人次,鄉村旅遊消費總額2709億元。

依託文化資源,打造美麗鄉村旅遊帶

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青島平度市南村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鎮,人文底蘊深厚,是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相輝映地,該鎮深入挖掘品牌文化資源,以特色文旅項目帶動鄉村振興,走出一條適合鎮情的振興路。

在平度有名的文化大村沙梁村的大街十字路口西側,矗立著歷史文物沙梁文昌閣。文昌閣格調獨特,八角挑設砂鐵質風鈴,閣身浮雕造型精美,門上刻有「佑我文明」四個大字,碑文《文昌閣記》字跡清晰可見。周邊區域是古商埠,民國時期該村綦官晟曾經是青島盛極一時的民族商業家。

文昌閣是大沽河流域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依託這一文化資源,南村鎮打造沿大沽河美麗鄉村旅遊帶,美化一片、帶動一片,增收一片。沿線各村以大沽河為主軸線,紛紛建起文化廣場、水上樂園,進行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採取合作社等形式,在街道兩側及邊角零星土地,栽培苗木,出售增加收入。引導村民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把閒置房屋進行修繕升級改造,發展農家樂。莊幹村引進博士驛站,建起了蘋果新品種示範園,把村裡的養殖區改造成鄉村親情小院,流轉土地打造風遷北野菜園。沙梁片區被提升為南村鎮新亮點和市民生活的新家園,形成了集採摘、垂釣、觀賞、農家宴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觀光休閒農業功能區。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濰坊高密市柴溝鎮堅持以「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為原則,依託當地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和自然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把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全過程、各領域,全力打造「有顏值」「有氣質」的文化名鎮。去年,高密市柴溝鎮被評為「濰坊市公共文化建設示範鎮」,高密市柴溝鎮高家村、王家大莊村被評為「濰坊市公共文化服務示範村」。

在高密市柴溝鎮王家大莊農家書屋內,每天都有村民前來看書。68歲的種地「老把式」孫欽武就是這裡的常客。他常說:「自己在家悶著種地不行,有文化知識種起地來才更容易。」據悉,高密市柴溝鎮村村建有農家書屋,假期的學生、閒暇之餘的村民紛紛走入其中,在閱讀中提升文化素養、塑造良好品格。

發展公共文化,必須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今年來,高密市柴溝鎮投入2000多萬元用於文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活動開展,79個村實現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50個村建有文化廣場,打造了高密市柴溝鎮黨內法規主題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百姓大舞臺等文化活動陣地,形成了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網絡。

相關焦點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委員們認為,此次協商方法創新,準備充分,委員意見建議得到政府及部門高度重視,協商效果好,為鄉村文化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凝聚共識奠定了基礎。
  • 山東農業保險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在「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進程中,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撬動社會金融資本投入農業發展,完善農業擔保體系,推動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計劃財務處處長冷彩凌介紹,2019年,山東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29.32億元,同比增長21.98%;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745.16億元,同比增長18.99%;支付賠款13.15億元,同比增長25.8%。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5月29日下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新理念:紅白喜事新辦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沒有鄉村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這猶如一道總動員令,為山東「三農」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和實踐路徑。  重任在肩,使命光榮。
  • ...潛力在鄉村!「最強大腦」匯聚青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 青陽新河鎮:鄉村文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安徽網池州消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歷史重大任務。而鄉村文化的挖掘、建設、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的發展就是要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在華蘊創藝文化園,十裡崗村還建立了陽光服務站,這是由十裡崗村和華蘊創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結合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謀共建的黨建工作載體。服務站內設有黨員活動室、黨員議事室、文藝劇場、雙擁廣場、非遺展示廳,真正集工作指導、學習交流、技能培訓、黨建服務、非遺傳承、特色展示、結對幫扶、志願活動為一體。
  • 文潤鄉村 芳香自來——全國政協「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全面推動復工復產的兩地人民沒有須臾停歇,正快馬加鞭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按下快進鍵的,還有全國政協。全國兩會剛結束,6月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就率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圍繞「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專題,奔赴安徽、湖南調研。「此次調研是為9月份全國政協召開『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專題協商會做準備的。
  • 把大學辦到田間地頭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沂源縣龍子峪村揭牌
    構建的「藝術活化鄉村、產業富民興民」為理念的發展模式,積極推動了農業、藝術、旅遊、教育等支撐產業規劃實施,尤其是藝術與鄉村融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領域的實踐,為中國鄉村別樣的發展找到了獨特的振興之路,推動了村民脫貧致富,成為具有創新意義的探索。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怎麼辦?城鄉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熱情的孫京梅招呼大家:「今天是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三周年的日子,咱們在這希望的田野上,唱支歌歡慶一下吧。」於是,城裡來的、農村裡的,圍攏來放聲歌唱……產業聚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成就展示|山東菏澤鄆城縣南趙樓鎮: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全面小康
    、從特惠向普惠轉化,確保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平滑過渡、有序推進,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加快工業強鎮 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以工業促產業,推動鎮域經濟快速發展,是南趙樓鎮一直堅持的發展基調。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南趙樓鎮的鄆城縣恆遠電子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分揀車輛零部件。
  • 霞浦松山:「文化集市」助力鄉村振興
    7月28日,霞浦縣文旅局召集非遺傳承人在松山街道長沙村開展「鄉村文化集市」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在這次助力長沙村「鄉村文化集市」活動中,傳承人蘇敏(剪紙傳承人)、顏勇金(糖塔模具傳承人)、吳孫存(畲族鬥笠傳承人)、雷仁華(畲族手剪傳承人)、王胤祥(陶瓷傳承人),集中展示了非遺傳統製作的技藝,剪紙、糖塔、鬥笠、手剪、陶瓷等。
  • 山東農業大學:黨建鑄魂 文化鋪底 思政著色
    黨建鑄魂,為創建文明校園提供堅強保障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學習內容是『學習習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做強農興農的新時代山東農大人』。」此外園藝學院設施園藝系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山東農業大學也成為了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標杆院系、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工作中唯一的「雙入選」省屬高校,學校黨建工作走在了省內前列。  文明創建需要黨建引領。山東農大始終把黨的建設貫穿文明創建全過程,凝聚起了全校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的發展合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始終是學校黨建工作一以貫之的主題。」徐劍波說。
  • 山東沂南縣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一個月2000多元錢,既鍛鍊了身體,又增加了收入,這日子是越過越好。」正在大棚裡侍弄多肉植物的滿大姐樂呵呵地說。沂南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範如峰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們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緊緊圍繞『宜業宜居宜遊沂南』發展目標,讓優良的生態稟賦和特色產業優勢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點,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 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恆豐銀行支持山東日照田園綜合體建設為鄉村振興助力
    日照東港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邢陽介紹說,項目投產後,扶貧資金收益分紅用於覆蓋日照街道、香河街道、濤雒鎮、後村鎮、三莊鎮5個鎮街道228個行政村,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對困難群眾開展即時幫扶和村級扶貧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但由於該項目體量大,投資高,回報周期長,項目在建設初期遇到資金瓶頸,「好在恆豐銀行及時幫助我們解決了資金問題。」
  • 菏澤「尚苑牡丹田園綜合體」籤約儀式舉行 山東鄉村振興再添新銳
    12月11日,鑫座文旅(北京)有限公司與菏澤市金豐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菏澤市牡丹區舉行「尚苑牡丹田園綜合體」籤約儀式。雙方就項目總體策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達成全面合作協議。鑫座文旅(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世地鑫座文旅集團總裁齊麟,菏澤市金地土地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菏澤市金豐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景昌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 重磅推出 | 經濟日報:融合之道——山東德州市鄉村振興的探索與...
    這是一篇令人鼓舞、恰逢其時的深度報導,這是一篇洋溢著正能量、可以充分發揮輿論引領作用的重磅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德州實際,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融合化之路,這是一條循環之路,這是一條光明之路,這是一條必由之路。
  • 點亮廉潔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梅縣區紀委監委圍繞該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在文化振興上發力,以「廉潔文化」為抓手,以「主題公園、河岸長廊、名人故裡、教育基地」為載體,大力營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文明鄉風和社會氛圍,把清風正氣送到千家萬戶,培育廉潔的政治生態,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梅縣·客都明珠」。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5年來,山東各級黨委、政府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戰役,全省動員7.3萬個行政村,清理生活垃圾1200多萬噸,村容村貌發生較大改觀,農村垃圾清理效果明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類地區農村改廁覆蓋率達到90%以上,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提出七個方面要求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本文圍繞這七個方面,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