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落文化數字出版平臺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2020-12-21 瀟湘晨報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中國村落文化數字出版平臺正式上線。灕江出版社供圖

人民網南寧12月19日電 (伍遷)12月18日,中國村落文化數字出版平臺上線儀式暨成果展示活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2020廣西書展上舉行。該

平臺

由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立項,

灕江出版社建設運營,是一個以中國村落文化為內容,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數字出版平臺,旨在把優質傳統文化資源進行融合出版,促進村落文化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目前,中國村落文化資源庫的全國入庫村落數達8000多個,分別從村落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傳統建築等方面加以整理出版;中國村落文化網建成活動平臺(中國鄉村榜、八桂鄉土論壇)、名村志、村落保護、村落文化、村落產業、鄉村遊學等實用又富有時代氣息的欄目;中國村落文化系列叢書出版了理論、實操、文藝等多個系列近30冊圖書;搭建了廣西村落文化研究會、中國鄉村榜、八桂鄉土論壇等多個村落文化產業服務平臺。

活動現場,領導嘉賓共同啟動了象徵鄉村文化發展欣欣向榮的沙盤,並宣布中國村落文化數字出版平臺正式上線。這標誌著灕江出版社在該項目建設上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出版助力鄉村振興、文化賦能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同時,活動現場展出了項目成果圖書十餘種,其中包括總結和反映鄉村振興實踐的《巴某蝶變》《鄉見》等精品圖書。

據悉,2016年8月,該平臺被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評為「廣西優秀數字出版項目」;2020年9月,在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和中國數字出版創新論壇上,該平臺被中國出版協會授予「出版融合創新優秀案例暨出版智庫推優」榮譽稱號。

當天,在南寧灕江書院三祺廣場店還舉辦了鄉村文化振興主題研討會,與會領導和專家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村落文化研究、出版與傳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如何運用好鄉村文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 我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鄉村文化振興取得明顯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對鄉村文化振興不夠重視。
  • 青陽新河鎮:鄉村文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十裡崗村深入挖掘傳承傳統優秀地域文化,結合自身特色優勢,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地情況、富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文化建設工作路線,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一、文化基礎平臺建設,集體文化活動積極開展十裡崗村建有農家書屋、村級農民文化廣場等。
  • 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遵循、明確了目標、注入了動力。省政協把『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今年雙月協商的重要內容,積極搭建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平臺,組織省州縣三級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與省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網上面對面協商,廣泛匯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共同為『十四五』期間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言獻策、凝聚共識。」省政協主席多傑熱旦在主持座談會時指出。
  • 挖掘民俗文化意象 拉動鄉村振興空間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二要整合區域鄉村旅遊資源,避免景點形式上的單一,內容上的雷同。突出重點,擇優選擇一些條件好、有潛力的鄉鎮村,高層面地統一規劃,科學策劃,切實做到「先規劃,後開發;不規劃,不開發」,以此來保證鄉村旅遊資源的有序開發,合理利用,長遠發展。    旅遊的實質是精神體驗和文化消費。要突出文化特色,打造鄉村旅遊名牌產品,挖掘內涵文化灌注是旅遊資源的重要環節。
  • 《鄉村合伙人》:讓鄉村振興插上文旅融合的翅膀
    作為一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旅紀實類節目,《鄉村合伙人》26期節目中探索了26種鄉村振興的「湖南模式」、擦亮了26張湖湘鄉村旅遊名片、呈現了26個因地制宜的「鄉村變形記」。對此,新華網記者專訪了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高揚先,試圖解讀這本鄉村振興的湖南寶典。2019湖南衛視春推會上高揚先為《鄉村合伙人》打CALL。
  • 點亮廉潔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梅縣區紀委監委圍繞該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在文化振興上發力,以「廉潔文化」為抓手,以「主題公園、河岸長廊、名人故裡、教育基地」為載體,大力營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文明鄉風和社會氛圍,把清風正氣送到千家萬戶,培育廉潔的政治生態,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梅縣·客都明珠」。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路過文化廣場的橋北村村民朱高坡說。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桃園傢俱城紅色文化歌曲發布,助力鄉村振興
    9月28日中共五華區西翥街道黨工委黨建聯盟發布會暨紀實原創歌曲《創業路上跟黨走》發布會在桃園收費站旁舉行,講好扶貧攻堅故事,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開拓農村市場,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農村消費增長,廣大非公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踴躍投身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 紅色文化引領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振興鄉村,是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做好鄉村振興,不僅要統籌謀劃,還要有敢於突破的精神,不斷進行方式方法上的創新和探索。
  • 文潤鄉村 芳香自來——全國政協「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同時,還要著力抓好招才引智,促進各路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特別是培育新鄉賢,鼓勵本鄉本土走出去的各類人才回鄉創業。「現在的城裡人往上數三代大多來自農村。只要有機會,很多人都有回報家鄉的願望。鄉情牌、鄉愁牌打好了,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鄉村振興就有希望了。」安徽黃山西溪南是網紅打卡地,寧靜古樸的古村落處處綠意盎然,遊客絡繹不絕。
  • 「龍源數字文化城市」獲得中國智科會「智慧城市十大推薦案例」
    資料圖片  龍源數字傳媒集團受邀參會,其打造的「龍源數字文化城市」獲得「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推薦案例」獎項。「龍源數字文化城市」獲得「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推薦案例」獎項。龍源數字傳媒集團 供圖  據龍源數字傳媒集團董事長湯潮介紹,「龍源數字文化城市」是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和龍源數字傳媒集團等單位為全面落實中央「數字中國」建設戰略,與地方政府、城市運營合伙人共同承建的數字城市融媒體項目。目前已經在北京、昆明、寧波、武漢等10多個城市落地。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翔安區內厝鎮加速打造「產業黃厝」,眾多藝術家入駐助推鄉村振興...
    坐落於翔安香山腳下的千年古村落黃厝,如今到處散發著濃濃的藝術氣息。  內厝鎮黃厝村如今依然保留著大量唐、宋、元、明、清、民國等時期的古屋、老建築。千年的歷史積澱,讓黃厝村如同一個巨大的寶庫,在進駐黃厝的藝術家眼中,這裡成了創作素材的靈感來源之地。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 鄉村文化振興如何做?重在知行合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語境下,摒棄過去偏重以經濟標準作為衡量鄉村價值的單向度評價指標,直面當前我國「三農」問題的發展訴求和鄉土中國的歷史現實,所提出的科學論斷、理論判斷和行動指南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
  • 番禺區「鄉村振興文化行」公益文化品牌活動啟動
    送戲下鄉、名師大講堂、歌唱朗誦大賽、迎春晚會、商品展銷……12月18日,番禺區鄉村振興文化行之「粵韻鄉情頌黨恩」文化系列活動在廣州文藝市民番禺空間正式啟動。該活動將貫穿2021年全年,為人民群眾獻上豐富的文化大餐。
  • 設計美化環境 藝術振興鄉村——景森文化攜手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對中...
    田豐作為景森文化創意寫生基地藝術振興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土木水電學部結合吉首市矮寨鎮周邊苗寨的建築風貌、環境特點、人文文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將中黃村古苗寨建築群標誌性建築實際項目對接畢業設計課題,完成了第一次實際課題的校企合作設計
  • 臨沂:鄉村振興「大舞臺」 紅色文化「唱主角」
    紅嫂紀念館 圖|文旅臨沂「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村,這些年我們依託家鄉的紅色文化,發展起了紅色旅遊產業。」院東頭鎮人大副主席張在召曾在桃棵子村當了14年黨支部書記。據他介紹,前些年,桃棵子村確定了以紅色文化引領,結合青山綠水、傳統古村落特色,打造「紅農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打出「組合拳」秀洲區用文化創意點亮美麗鄉村
    近日,秀洲區委宣傳部出臺了《秀洲區文化產業園區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秀洲區創意村落(街區)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秀洲區創意工作室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和《秀洲區文化名家工作室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值得一提的是,創意村落(街區)的認定和管理辦法,這在全省也是首創。近年來,「鄉村振興」幾乎都隨著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
  • 澄潭江鎮:堅持黨建引領、文化浸潤,黨群合力助推鄉村振興
    除了建設美麗屋場,今年以來,澄潭江鎮改造4000餘座衛生廁所、完成近20公裡農村公路的改造、拆除421棟土坯房、新增300餘盞路燈、化解1800餘個民生問題……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凝聚了鄉村振興新動力和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