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娘從一個走投無路的婦人,到後來有幸投靠老太太,再到勾引了盛紘,還憑藉盛紘的寵愛,能和當家主母鬥爭十幾年,不得不承認她是有才的。
首先,她能放棄去外面做正室的機會,而在盛府做小妾,是看中了兩點。
一,盛紘不是個軟弱無能的人,他有抱負,在職場混得很好,這能給她帶來穩定的物質生活。
二,盛紘也是小妾生的,他知道小妾的生活不易,所以他從骨子裡就同情小妾,就維護小妾。
正是認準了這兩點,林小娘才甘願做的小妾。
其次,林小娘讓盛紘真的愛上了她。
林小娘很清楚盛紘喜歡什麼樣的女人,喜歡聽什麼樣的話,為了讓盛紘高興,她願意照著模板去做。
她懂得做小伏低。
這一點,同樣是壞人的康姨母都不如她。
康姨母仗著自己娘家勢力,總是在家耀武揚威的,又加上康姨夫本身能力有限,所以她看不起康姨夫,兩人總是爭吵,自然感情就越來越淡。
到最後,若不是忌憚著康姨母娘家勢力,康姨夫早就想休了康姨母。
林小娘把握住了盛紘的寵愛,還有了兒女,日子自然是越來做好。
盛紘怕墨蘭和常楓受到委屈,還額外的疼他們。
在古代,女人有了寵愛和兒女,日子就真的有了依靠。
第三,林小娘有一套善辯的技能。
林小娘在解釋衛小娘之死時,一番話下來,案件從追究衛姨娘的死因莫名其妙變成了大老婆迫害小老婆事件追蹤調查,過程轉換流暢自然天衣無縫無跡可尋,聽眾們不知不覺就被繞進去了。
原著中,是這樣形容周圍人的反應的:盛紘臉上寫滿不忍,王氏氣得臉青嘴唇白,卻半句說不出口,渾身抖得好像打擺子,來福看得目瞪口呆,劉昆家的自嘆弗如。還成功把一心想要睡死的小明蘭驚醒了。在一個涼涼的夏夜,一位專業過硬技藝精湛的寵妾終於喚起了姚依依生存的勇氣。
林小娘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有了自己的田地鋪子,有了獨自管理下人的權利,還能獨自撫養孩子。
除了身份不是當家主母,正室該有的名、利、寵愛,她都得到了。
看完《知否》原著,發現林小娘的戰鬥力比康姨母和小秦氏都強,整部劇只有明蘭和老太太才是她的對手。
康姨母也狠毒,但是有點蠢,她覺得小秦氏是幫她對付明蘭,其實自己只是小秦氏的一顆棋子。
小秦氏故作柔弱扮演受欺負的後母,她在旁邊替她鳴不平,於是出頭對付明蘭。
被常嬤嬤罵可幾句,激怒了,於是想出了陷害老太太的陰招,可她不是明蘭對手,於是把自己玩進了牢房。
小秦氏的真面目康姨母一直不清楚。
康姨母不是個聰明的人,她不僅沒攏住丈夫的心,還讓丈夫有了好幾個小妾。
王氏是為了和林小娘對抗,故意給盛紘添了兩個小妾,否則憑著林小娘受寵的程度,盛紘肯定不會再有小妾了。所以康姨母的段位太低了。
小秦氏雖謀劃了幾十年,但是她其實也沒有林小娘聰明。
林小娘知道既要有男人的恩寵,也要子女有出息,所以她很指望常楓能考取功名。
但是小秦氏只希望自己兒子能襲爵,為了兒子能繼承爵位,她機關算盡,最後一場空。
雖然老侯爺娶了她,但是並不愛她,對他們的兒子並沒有悉心培養。
原著中老侯爺最喜歡的孩子是顧廷燁,親自教他習武,還監督他讀書。
小秦氏一輩子都沒有走進老侯爺的心中,所以她恨他。
林小娘比康姨母和小秦氏都強,她牢牢把握住了盛紘,得到了盛紘的寵愛,其他很容易就得到了。
劇中只有老太太和明蘭懂得她的招數,能和她對抗,
衛小娘事件發生後,老太太找盛紘聊過,跟他講了若他再繼續寵妾滅妻下去,他的官位都有可能受影響,所以盛紘才決定整頓內宅:打發了林小娘身邊的管事,撤了小廚房,規定以後一切按府中規矩來。
老太太事先知道林小娘會向盛紘求情,所以也提前給盛紘打了預防針,盛紘才沒被林小娘說服。
明蘭更是因為太了解林小娘,所以才會在算計林小娘和墨蘭時,一直處於主動地位,讓她自動露出破綻。
林小娘是個聰明的女人,若她是正室,其他妾室就不會存在了,即使有小妾,她肯定不會讓她們留下孩子。
她既能攏住丈夫的心,又能管好家,憑她的心狠毒辣,其他人肯定會被殺的片甲不留,她還能不被追責。
幸虧林小娘只是個小妾,否則盛大人可能到死都不會看清她的真面目。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