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有3不說,其越是不說,就越能積德積福

2020-12-21 小一歷史筆記

古人云:「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

福分淺薄的人,待人也必定刻薄,因此他們的福分就更加淺薄了;福分深厚的人,待人必定敦厚,因此他的福分就愈發深厚了。

所以說,我們若想人生的福報深厚,為人處世時,也要厚道誠實,厚德載物,切忌尖酸刻薄待人。

曾國藩,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及其家族都福報深厚。

曾國藩本是一個資質平平的人,七次參加科舉卻不中,本以為曾國藩的人生就這樣了,可誰知,曾國藩不是一個喜歡放棄的人,十年七遷,連跳十級,官至二品。

時至今日,曾氏家族依然興旺發達,人才輩出。

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說: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越是不說,越能積德積福。

一個有德行的人,不說這三種話,多積口德,多積福報。

不說抱怨的話。

「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

曾國華是曾氏眾兄弟中最有才華的一位,但屢次科舉不中,於是他開始抱怨,牢騷滿腹,甚至責怪自己老婆的不是。

作為大哥的曾國藩看不下去了,於是寫信痛罵弟弟。

只可惜,曾國華始終聽不見大哥的話,依然我行我素,喜歡發鬧騷,說抱怨話。終於在1860年,一場大的禍患降臨到了曾國華身上。

湘軍在三河戰役中慘敗,六千精銳部隊全軍覆沒,湘軍提督李續賓戰死,曾國華也難以倖免,且他死後連頭顱也沒有找到。

你無緣無故埋怨上天,上天也不會答應;你無緣無故抱怨他人,則他人肯定不會服你。

反之,你少說或者不說抱怨話,越是不說,多積口德,就是多積福報。

不說揭人短的話。

「天地間唯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人之覆,皆驕也。」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因為多言和驕傲都是致人失敗的兇德。

唯謙謹才是載福之道,而做到謙謹的第一步就是:

不要妄加評論他人的功過是否,不要隨便譏笑批評他人的短處。

正如曾國藩在家書中所說:「欲去字,總以不輕笑非人為第一義。」

不說廢話。

「吾有志學為聖賢,少時欠居敬工夫,至今猶不免偶有戲言戲動。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

曾國藩長年累月地寫日記反思自己,所以他深知自己有多言,喜歡開玩笑,甚至是說廢話的不好習慣。

他也知道這個習慣對於自身品德修養不利,於是逐步改正。

做到了這些,磨掉了內外的浮躁之氣,才是一個人修煉品德的基礎。

言不妄發,入德之基。

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從不說廢話。越是不說廢話,越能修德積福。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能靠自己在官場站穩腳跟,但很少人知道,曾國藩的成就得益於一個人!

這個人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國人卻罕為人知。

不知你是否知道,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賣油郎獨佔花魁」,「玉堂春落難逢夫」(京劇叫《蘇三起解》),「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故事?

如果不知道這些,那肯定知道三言二拍吧?其中的三言:《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這些就是他的作品!

這人就是馮夢龍!

他和曾國藩是什麼關係呢?

馮夢龍還曾經寫過一本千古奇書《智囊全集》,而這本書曾國藩日夜捧讀,「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

於是,曾國藩這些智謀全都是在這本書中學到的!

這本書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

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曾國藩日夜捧讀,紀曉嵐倒背如流!

而康熙皇帝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而這本書一直流傳到現在,一些商業大佬也是非常崇拜這本書。

王健林就將其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

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大家想看這本書的,建議看看白話文版的,因為古人都是用文言文,而且沒有斷句,文言文一般人看起來也很費勁!很多出版的版本中,沒有加注釋,更沒有白話文翻譯,讀起來比較麻煩。

這個版本的《智囊全集》將原版的故事全部紀錄進去,又加上了白話文翻譯,還有豐富的彩圖,還把陳夢龍的點評都完整的收納,注釋詳盡,更容易讀懂。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我常常能沉浸在這本書中,一邊欣賞那有趣的官場,民間故事,合上書籍後,還能驚嘆於古人的智慧,還有那驚人的謀略。

這樣的書籍,怪不得會不斷被推崇!

這一本書看過之後受益終生!從書中學到的智慧,伴隨我們的一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一整本的人生智慧只需要79塊錢,一頓快餐錢就能讓你受益終生!

想看的,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真正掌握了方式技巧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往往不善言辭,有的時候不知道說錯了什麼就得罪了人,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則是嘴笨,不會聊天經常造成冷場的尷尬場面;更有甚者,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太能說,總喜歡「得理不饒人」,嘴上功夫太過了得,也難免會讓身邊人覺得不耐煩。這幾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很多成功人士都說:不會說話的人,是很難混得像樣的。
  • 曾國藩一生智謀:聰明人有三不提,其越發不提,就越能積德積福
    曾國藩一生智謀:聰明人有三不提,其越發不提,就越能積德積福人際社交中,大家常常會碰到這種尷尬,便是不會說話。和人溝通交流的全過程中,不應該說的、說多了、說錯了等問題,都是會令你的個人形象受到影響。曾國藩被譽為「萬古第1完人」,他有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但在政治、軍事上頗有作為,更是深得待人處世之道。曾國藩在給後人的家信中曾告誡過這大智慧:聰明人有三不提,越不提越積福積德,獲益一世!不提埋怨的話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假如都埋怨的話,生活簡直無法過了。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學會了做事情2不爭,給自己積德積福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學會了做事情2不爭,給自己積德積福有人說,中華上下五千年,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加半個曾國藩。提到陽明心學,很多人應該不會陌生。他也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他對於哲學的發展和心學的提倡都是功不可沒的,作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心學大師,後人評價其「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其所創立的心學。王陽明曾說過:「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2不爭,越是不爭,給自己積德積福」。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生活中並不是一切人可以「巧舌如簧」的與人交談,反而更多人都是不善言辭的,與人交流經常形成冷場的為難局面,還有一種人更過火,由於「太過能說」,常常讓身邊覺得不耐煩。這兩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不會說話的人,很難混出一番容貌來。王陽明:與人交談時,少說3件事,福氣一天比一天多。
  • 聰明之人,不說四話
    曾國藩在30歲的時候,總是稱自己為聖人,在他的眼裡,只有自己是包容天下,有偉大抱負的人,因為常常說話不留情面,不可一世的樣子把周邊的人都得罪了。最終在江西地方官員的誣告下,他被解除兵權,整日生悶氣,動不動就罵人,語言粗俗。
  • 王陽明透露: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堅持2不問,3不爭!積德積福
    人都是有兩面性,甚至有些人具備多面性,尤其是那些聰明的人,表面上看過去簡單普通,其實內心十分強大,而且擁有超乎常人的智慧。王陽明就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他的一生非常艱難,先是被小人陷害,又被貶至貴州,在此飽受折磨,但是他在逆境中重生,靠著意志力生存下來。
  • 曾國藩:不說大話,不務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怨天尤人的話曾國藩: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怨人,則人必不服。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倒黴事,但如果你一直怨天尤人,不僅沒法改變現狀,還會讓別人瞧不起你,讓事情越變越糟。曾國藩和左宗棠是死對頭,一次有個人問曾國藩,你和左宗棠誰更厲害?曾國藩笑了笑,拱手道:我不如左。你在得意的時候,目中無人,等你落魄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遭遇。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要保持謙虛低調的心態,才能獲得長久的進步。
  •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越能交好運,人生越順利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人生越順利。1越是有智慧的人,越喜歡讓利與人,自己吃虧。願意吃虧的人,往往更謙讓,不與人爭,看似少了些好處,其實每一分的謙讓、不爭,都被人看在眼裡。在談到「做人」時,李嘉誠說過: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吃虧是福。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不計較眼前得失,堅守為人的準則,用一時的吃虧,換取了更長久的利益。
  • 曾國藩:聰明人都不說的6句話,早知道早好,避免禍從口出
    曾國藩在日記中總結了說話的六個禁忌,與人交往時切忌說這六種話,避免禍從口出。一、不說直話說直話的人,不可否認,為人直爽,說話做事都不參假,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曾國藩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心直口快的可能會不小心觸碰到禁忌,從而傷透別人的心,使得不歡而散。所以當我們在說話時,儘量委婉一點,出口留三分餘地,對你我都好。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種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俗話說,官場如戰場,是福是禍就是一瞬間的事,曾國藩憑藉著自己的說話方式,在官場順利得如履平地。「說話不可任口,行事不可任心」,是曾國藩的處世準則,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他們張口閉口都是這3種話,切忌深交!
  •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六句話,越早知道越好,避免禍從口出
    我們國家的歷史名人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最喜歡講大道理的人曾國藩。他是清代最有名的臣子,他完成了中國人最想要完成的三大思想,因為這三大言論被很多人稱作第一大完人。曾國藩幾十年來一直身居高位,這得益於他的左右逢源能力。
  •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避其鋒芒」
    兩兵相爭,善於用兵的人,會避開對方初來時的氣勢,等對方疲憊的時候,再開始反擊。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而是要「甘居其後」,把自己的銳氣收斂起來,以此來避開別人的打擊。真正聰明的人,懂得「避其鋒芒」,從來不會與別人針鋒相對。01在家庭裡,寧願在愛人面前低頭,也不會和愛人爭吵不休。
  • 分手後越是這樣斷聯,越能刺激前任佔有欲,你不說他都會挽回你!
    ——分手後越是這樣斷聯,越能刺激前任佔有欲,你不說他都會挽回你!愛情很美,陷入愛情的人們很瘋狂。但是兩個人相處的時間久了,矛盾自然而然就會在平淡的生活中凸顯出來。以前你打個噴嚏他就來噓寒問暖,皺一下眉他就想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給你,他縱容你所有的無理取鬧,包容你所有的胡攪蠻纏。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3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晚清有四大名臣,分別是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還有被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曾國藩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也是不折不扣的奇人,究竟哪裡「奇」呢?曾國藩科考七次,七次都落榜,第八次才考上;而他十年七遷,官階連升十級。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愛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一生節約樸素,在官場也是如此。他的修身齊家之道被眾多的名人奉為真理,終生推崇。常言道:官場如戰場,福禍旦夕。但好像曾國藩在官場上一直都是順風順水,那麼為什麼曾國藩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呢?這跟他說話的方式有極大的關係。曾國藩說過:「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2句話,一定不要深交
    一個人說什麼樣的話,就有什麼樣的內心。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他就非常擅長識人之道,他在官場上一直都立於不敗之地,除了自身過硬的專業素養,還和他識人用人有很大關係。當時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話說「李鴻章會打仗,曾國藩會識人」曾國藩曾告誡過自己的後人,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些話,遇到了一定不要交往,沒好處!1、人前愛說狂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驕傲,但是這不值得炫耀!
  • 老人言: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你能做到幾個?
    生活中,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善用自己的聰明。常常聽老人說:「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管,四不說,五不幫「,你看看你能做到幾個?四不說不說狂話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能驕傲自大,太狂妄的人看似厲害,其實沒啥大本事,真正有本事的大佬都很低調。
  • 曾國藩:人生有三不鬥,越是不鬥越興旺!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過:「士有三不鬥: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勿與天地鬥巧。」這「三不鬥」乃是為人處世之道中非常高明的手段,遇到什麼人就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對待。儘管在當下的時代,很多人都選擇放下面子去追求更大的成就,可仍有不少信奉「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君子,也就是生活中身正、心正,志向高潔之人。像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平時觀之好像很迂腐,甚至冥頑不化,氣質這樣的人才是真的值得託付深交的人。
  • 曾國藩智慧:「越是困境中,越是開悟時」,若能讀懂,足以改變一生
    古有"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今有"人生難免起起落落落落"。人活在世上,難免會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坎。困境之中,如何擺脫?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一顆自渡的心。生而為人,曾國藩也同樣如此,他的一生幾經波折,經歷數次大敗,甚至三次自殺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