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耳機的火熱或許是不難預料的吧,所有事物都在往高效率上發展,真無線只是複製了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之路而已,未來,不,現在已經成了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數碼產物。對於追求新事物的學生黨來說,藍牙耳機這便捷,時尚的物件必須染指啊,但是沒有經濟來源,選擇價格太貴的藍牙耳機明顯不現實,可是平價產品容易踩雷啊!怎麼選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幾款高性價比的大牌平替藍牙耳機!看看是否有你的菜!
No.1擊音F1
擊音F1真無線藍牙耳機支持藍牙5.0晶片,傳輸距離比上一個版本提高了4倍之多,連接更加穩定,還擁有高品質雙磁純銅音圈+石墨烯超薄振膜,為耳機提供更好解析度,無論你喜歡古典還是流行音樂,都能輕鬆hold住,加之晶片級EQ調製與腔體優化,數十輪的全頻段調校,在音樂處理方面更加出色。
F1沒有按鍵操作百分百代替了手機按鍵播控,只需要輕輕觸摸耳機就能完成音樂的切換和通話的狀態。延遲方面更是做到極致,吃雞王者穩穩操作無壓力,基本感受不到延遲,一鍵切換模式更是提高了娛樂的使用體驗。耳機有三個模式可供切換,遊戲模式、娛樂模式、影音模式,遊戲模式下相比普通藍牙5.0晶片延遲率降低42.9%,藍牙4.2晶片延遲率降低81.8%,進一步提高連接穩定性,達到遊戲藍牙耳機行業的領先水平;影音模式下,提升2-3倍觀影體驗,輕鬆hold住藍光4K畫質。
擊音F1搭載了DSP+CVC 8.0通話降噪技術,配合雙麥克風降噪的採集,不管是安卓系統還是蘋果系統,都能實現高清音質的通話體驗,加上藍牙5.0晶片的加持,信號傳輸更穩定,畫音慢半拍也成了過去式。F1單次續航8小時,加上充電倉,總續航更是達到了35小時,再也不用擔心耳機沒電只能當擺設了。
No.2 漫步者 TWS NB
外觀方面,漫步者TWS NB的外殼採用金屬設計,質感非常親膚。其在後面右下側搭載了一個指示燈的設計,用戶可以通過它來查看電池的剩餘電量。耳機充電盒與耳機相連的部位加裝了一個卡扣用於固定耳機,讓耳機盒意外打開的情況下能夠避免耳機被甩出的風險。
另外配上高質量的APTX音頻解碼,LDS鐳雕天線,藍牙5.0保證了傳輸的穩定性,細節保留十分豐富。另外,漫步者TWS NB還支持ANC主動降噪,通話的過程中,也能明顯感受到這款耳機不錯的降噪效果,戴上之後,瞬間感覺世界都清淨了,不過戴著時間長了,突然取下耳機會稍微有些悶耳的感覺。
至於音質方面,一直都是漫步者這個品牌的拿手好戲,而這款漫步者TWS NB搭載了大尺寸的石墨烯振膜單元,聲音的解析力、穿透力都很不錯,高中低音都有很好的表現。
No.3魅族POP2S
設計上,魅族POP2s真無線耳機以黃金分割為靈感,採用了螺旋狀的設計,可以完美貼合耳廓,佩戴穩固,舒適度也十分出眾;輔以全新白色光環設計,耳機表面純白的LED燈光和亮面充電盒的白色指示燈相互點綴,更具統一性。音質方面,魅族POP2s真無線耳機採用三頻分離設計,可讓聲樂分明,使低頻富有衝擊力,中高頻更具延伸感。
全新的雙層結構複合振膜設計,為魅族POP2s真無線耳機的音質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帶來了足夠開闊的聲場表現,使其「有遠、有近、有方向感」。結合全新的音頻設計,使POP2s解析力大幅提升,中高頻清晰且透亮,立體感分明。
No.4 勒姆森X08S
勒姆森X08S的外觀看起來和馬卡龍小蛋糕非常相似,圓潤的外觀非常可愛,難怪女性朋友第一眼看到勒姆森X08S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勒姆森X08S的外觀上下是等分並且對稱的,所以在外觀上是無法區分上下部分的。
勒姆森X08S耳機的外觀設計和豌豆一樣,耳機的入耳部分的耳塞柔軟,並且可以進行需要進行替換。勒姆森X08S在配件當中也附贈了幾個不同尺寸的耳塞,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進行替換。
採用6mm動圈單元,支持高通Apt-X高規格解碼,在無線藍牙耳機裡的聽感算中等偏上,飽滿有厚度的聲音主要集中在中頻人聲,聽上去很舒服,高低頻沒有明顯的短板,勒姆森之前出過多款藍牙耳機,對音色的調教已然相當成熟,只要硬體配置到位,音質都差不到哪兒去。
No.5 vivoTWSEarphone
vivo Earphone採用高通出品的旗艦級藍牙晶片QCC 5126。它是這款耳機性能保證的基礎,相比較上一代,QCC 5126由單核提升為雙核,運算效率提升100%,內存提升4倍。
傳輸方面,它採用雙路傳輸技術,這意味著每隻耳機分別與手機單獨連接傳輸信號,確保低功耗、低延遲和更穩定的信號傳輸。不過對機型系統有限制,需要iQOO Monster UI、Funtouch OS 9.1以上。
耳機本體內部是14.2毫米的大發聲單元(厚度3.6毫米),這能給它帶來不錯的聲音質量,官方稱這部分」採用生物纖維複合振膜優化聲音細節與人聲耐聽度「,日本的Daikoku(大黑)純銅線圈,提升低頻表現。
除了硬體層面,vivo支持aptX、AAC音頻解碼技術,傳輸高音質信號,進一步提升。另外,vivo宣稱它經過內部聲學團隊內測,提供專業調試方案;再經過數輪普通用戶體驗確定最後的聲音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