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

2020-12-15 我從書中來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

哀公十一年,齊國公族國氏、高氏率兵攻魯。魯國上下,見大國來伐,幾乎都沒鬥志,臣子們就說:「徭役繁重而賦稅多,如今上位者不能夠有拒敵的計謀對策,下面的士又不能夠以死報國,這樣怎麼對抗強敵?」魯國當時唯有三桓治軍:季氏有左師,孟氏有右師。季康子以冉有統帥左師,孟氏以宗主的兒子孟孫彘統帥右師。顏羽、邴洩與孟氏一起作戰。

作為孔子的弟子,冉有並沒讓老師失望,他帶著管周父、樊遲,積極備戰,派武城的三百人守住宮門,駐紮在南面的城門雩門外面。但是後來,本該跟他一同作戰的右師卻遲到了,直到五天後才出現。

終於要決戰了,樊遲與右師的將領約好三刻之內左師將跨溝而來。戰事開始了,顏羽請戰,而主帥孟孫彘卻不想作戰,按兵不動,邴洩更是大聲說「我們逃吧」。結果右師潰不成軍,齊人追著來打。但是左師主帥冉有勇猛非常,身先士卒,帶樊遲等將士砍了齊師八十人,一時之間,齊人陣腳不穩,幾近潰散。

夜裡,齊師偷偷地撤退了。冉有請求追擊,而季康子不讓。其後,吳國出兵,與魯人一同攻打齊人,在艾陵獲勝。

雖然在這次戰事中,魯國贏了,隨後與吳國一道,又打敗了齊人一次,但是季康子很擔心,「小勝大,禍也。齊至無日矣」,命令魯人修理戰備武器,以防齊國再來侵犯。

這一戰,孔子的弟子冉有、樊遲表現出眾,頗有功勞。孔子收到弟子冉有奮勇作戰,破敵有功的消息後,贊他:「義也。」

季康子想起孔子當年執政,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費一兵一卒而從齊國手中奪回失地,如今孔子的弟子又助魯國擊退強敵,便對孔子有了新的認識,認為他的學說也不是沒有用處。

冉有也趁機請季氏讓孔子回國。

於是,季康子派公華、公賓、公林帶著重禮,迎回當年被三桓趕出魯國的孔子。就這樣,68歲那年,孔子結束了長達十四年的周遊列國之旅,回到了自己的祖國魯國。

孔子回來後,季康子就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身正為範,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他認為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工作,廣施仁政,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苦於盜賊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答道:「如果你自己不貪求財貨,即使你獎勵偷盜,他們也不會去偷。」

季康子接著又問孔子的幾個弟子是否可以從政,孔子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只是講了一下幾個弟子的個性特徵。

他說子路果敢、決斷,這是源於子路性子豪爽正直,但是太過果敢,決斷的人,有時很可能容易急躁,做事偶爾會犯魯莽的毛病,缺少三思而後行的謹慎。但終究果敢、決斷也是他好的一方面,孔子是讚賞的。至於季康子問這樣的人從政如何,孔子並沒給他一個正面回答,只說:「你看看如何?」讓他自己看著辦。

季康子又問子貢怎樣,孔子說子貢通達事理,是一個思維清晰明白的人,他的口才特別好,這是子貢的優點。至於是否適合從政,孔子也沒正面回答。季康子又問冉求,孔子說冉求很有才幹,很有技藝。至於從政,依然是讓季康子自己看著辦。

季康子這個人本身有很多違禮的行為,目無國君,為孔子所不恥,以此,孔子並沒有直接給這樣的人推薦人才,而只是陳述他這三個弟子各有所長,聽其自決而已。在那種特定形勢下,孔子有他的權變,有他心中致中和的處事法則,以此季康子問他,他一定會回答,但是他並不給人一個肯定的答案,而是把問題拋回給人家,讓人家自己看著辦。

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至於從政,我不知道,你看他有得用嗎?」季康子又問:「端木賜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至於從政,我不知道,你看他有得用嗎?」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冉求有才藝,至於從政,我不知道,你看他有得用嗎?」

最後,我們大家一起再讀一遍: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相關焦點

  • 「李保佳講論語126-完結」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
    「李保佳講論語126-完結」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 論語31: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林則徐所秉持的從政原則與人生信條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桴,竹筏。孔子感嘆:「當今世上,聖王之道不能實行,我將要乘竹筏去海外歸隱,能跟從我的人,大概就只有子路吧?」子路聽後高興不已。孔子又說:「子路比我勇敢,可是這沒什麼可取的。」程子說:「孔子浮海之感嘆,是感傷天下沒有聖賢的君王。子路勇敢且重義,因而孔子說他能跟從自己。
  •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愈」。孔曰:「愈,猶勝也。」後漢書橋玄傳「仲尼稱不如顏淵」,注引論語「賜也何敢望回?子曰:『吾與汝俱不如也』」。瞿氏考異:世說注引鄭玄別傳「馬季長謂盧子斡曰:『吾與汝皆不如也。』」唐書孝友傳「任處權見任希古曰:『孔子稱顏回之賢,以為弗如。』」皆依包氏解用。今集注以與訓許,惟義疏中秦道賓曾為是說。張文梵曰:「『吾與點也』之與,謂相與也。與毛詩『不我與』、『必有與也』同,亦不作許字解。集註失之。」
  • 善讀「論語」20.2_1:志大道當屏四惡,欲從政需尊五美
    「堯曰篇第二十」2_1【原文】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和上一章是相連貫的事情。史記說,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讀完之後有這些感悟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何器也,瑚璉也5.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子貢問道:「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是一種器皿。」子貢說:「是什麼器皿呢?」孔子說:「是祭祀時才用的尊貴的瑚璉。」子貢,經商高手,孔子周遊列國時所需的經費全由子貢提供,後世也供其為財神;子貢能說會道,情商也高,做過兩個諸侯國宰相,很多孔門弟子能入仕做官,都得益於子貢的幫助。孔子說子賤是君子,子貢有此發問也在情理之中。
  • 敬天意,順人心,是謂從政之道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張向孔子請教從政的道理,孔子告訴子張:第一,按照民眾的需要,引導他們自己去創造價值並獲得實惠,用不著統治者自己付出什麼。也就是教給人民大眾自己創造財富的方法,而不是由統治者給予民眾財富。即受制於漁,而不是魚。
  •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曾是以為孝乎?」
    孔穎達疏:「師既有君德,則弟子就師可學為君之德。」則謂從學於師者為弟子。玉藻:「童子之節也,肆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走則擁之。」鄭玄註:「童子,未冠之稱也。勤,謂執勞辱之事也。」帶者,紳帶,衛靈公篇「子張書諸紳」者是也。謂童子若身充勤勞之事,則收斂之,若其事切迫,身須趍走,則擁抱之。此即長者有事,則幼者服其勞也。祭義:「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而弟達乎道路矣。」
  • 女人有這幾種面相貴不可言,適合從政官運旺
    從古至今,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女人為官都算是比較少見的,這裡面必然有歷史遺留因素。不過現在可以明顯感覺女人從政相比古代容易了很多。那麼在相學中,哪些面相的女人適合做官?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適合從政當官的女人面相特徵介紹。
  •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不知也」。
  •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趙國有個方士喜歡說大話,有一次,艾子開玩笑似地問道:「請問先生高壽幾何?」方士便啞然笑道:「我也忘記我有幾歲了。我只記得我年齡很小時,和小孩子們去看伏羲畫八卦,看見伏羲人首蛇身的樣子,我嚇壞了,幸虧伏羲用草藥為我治療,我才沒有死。
  • 桃總稱不排斥從政
    「桃總」克裡斯·埃文斯一向是漫威演員中發表政治言論比較積極的一個,但他目前還沒有展現出從政的跡象。 不過,桃總在最近參加活動時表示,自己並不排斥走上政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