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與拿破崙,哈布斯堡的公主與科西嘉島不名一文的小子的故事

2021-01-08 網易

2020-12-28 12:13:51 來源: 石頭人呦

舉報

  拿破崙,總覺得他拿的是起點龍傲天的劇本,一個人對抗全世界的那種。一個從科西嘉島走出來的不名一文小個子,到軍隊的統帥,再到法蘭西皇帝,拿破崙的一生波瀾壯闊。他的政治、軍事才華在世界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就算你不喜歡他,也不能否認他的成就。他的感情生活也同樣精彩,不知名的女人不知凡幾,就算是能寫進歷史書的都好好幾個。

  

  瑪麗與兒子拿破崙二世

  今天要說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下了繼承人的法蘭西皇后瑪麗·路易絲。

  拿破崙的一大家子——瑪麗·路易絲

  瑪麗·路易絲,

  全名是瑪麗亞·盧多維卡·利奧波爾迪納·弗蘭齊斯卡·特蕾澤·約瑟法·露西亞,我深刻的覺得歐洲史上某某地的某某是為了避免說出這一大串的全稱。她出生在維也納的霍夫堡皇宮,

  是奧地利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和他第二任妻子,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瑪麗亞·特蕾莎公主的第一個孩子。

  

  父親 弗朗茨二世

  

  母親 瑪麗·特蕾莎

  公主生來就是為了聯姻的

  瑪麗·路易絲出生於1791年,大家都知道,這是法國大革命的時期,整個歐洲動蕩不安,風雲變幻,法國大革命的狂潮席捲歐洲各國,各個國家的君主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傳說中,她是弗朗茨二世一生中最寵愛的女兒,

  從小就接受非常嚴格的皇家教育。不僅必須學習德語、法語和英語並且必須能夠流利表達,還得會說捷克語、匈牙利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

  這個語言學習,我個人感覺是為了聯姻做準備的。

  

  瑪麗·路易絲

  瑪麗·路易絲不是那種從小就被傳揚美名的公主,但其實她在音樂上很有天賦,會彈鋼琴,豎琴,對畫畫和園藝也充滿著熱情。只可惜,園藝這塊並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因為反法聯盟和法國的交戰,奧地利皇室被迫兩度逃出維也納,在各國流浪了一年多,這些經歷已經讓路易絲足夠討厭拿破崙了。

  

  瑪麗·安託瓦內特

  再者說,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的瑪麗·安託瓦內特是路易絲的姑祖母,哈布斯堡家族從親緣的角度來說就不可能對拿破崙有什麼好印象。拿破崙不的步步緊逼,各國王室的不斷後退,親戚的流離和死亡,這些都在小小的路易絲身上刻出了印記。如果說仇恨的巔峰,我覺得應該是1806年。

  拿破崙強行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父親弗朗茨二世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封號,歷八百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徹底宣告滅亡。

  情感是情感,政治歸政治

  因約瑟芬無子,拿破崙找到藉口與她離婚,接下來,則是選擇一位歐洲主要王室成員,與她聯姻來使自己的帝國獲得他國的承認和合法性。一開始,他想娶俄羅斯沙皇保羅一世的女兒安娜·帕夫洛夫娜女大公,但是弗郎茨二世覺得一旦兩國因聯姻而結成盟友,那麼奧地利的局面將會更加糟糕。於是他提出,將自己的女兒瑪麗·路易絲嫁給拿破崙。

  

  安娜·帕夫洛夫娜

  路易絲得知要嫁給拿破崙時,心情一定很糟糕,但是她只是回復了一句:「我同意只是因為我的職責要求我同意。」

  這與和親差不多,當公主享受供奉的時候,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弗朗茨二世與拿破崙的會晤

  就這樣,19歲的瑪麗·路易絲和拿破崙在聖約瑟夫教堂內舉行了民事婚禮。有點可笑的是,通過這場婚姻,拿破崙也成為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安託瓦內特王后的侄孫女婿。

  平靜的婚後生活

  總體而言路易絲是個溫柔羞澀又聽話的妻子,所以她很快就適應了巴黎生活。

  你說她對拿破崙印象不好吧,但事實上她和拿破崙相處也非常和諧,被認為是一個從不幹涉政治的賢惠的女人,私底下,她十分禮貌溫柔,這和拿破崙的前妻約瑟芬完全不一樣。

  拿破崙一邊享受著溫柔嬌妻一邊和自己的前妻有牽扯,另一種齊人之福。從好的地方說,這場婚禮也使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一直處於交戰狀態的法國和奧地利迎來了和平友好的新時期。瑪麗·路易絲的「犧牲」可以說在那個時候是很值了。

  

  瑪麗·路易絲

  婚後沒多久路易絲就懷孕了,十個月後她便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拿破崙二世,以「拿破崙·弗朗索瓦·查爾斯·約瑟夫」的名字受洗。終於有了繼承人的拿破崙十分寵愛他的小兒子,給他安排了優越的生活和最好的教育。如果生活就這樣繼續下去,還真的有可能會Happ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皇室家族】半部世界近代史——哈布斯堡家族
    王位之爭變成了魯道夫和波西米亞的查理之間的個人之爭。魯道夫聞聽聞波西米亞首都布拉格建有聖維特大教堂,立即下令重修維也納聖斯特凡大教堂,一定要更加雄偉壯觀。布拉格不是有一所大學?維也納也要有,而且要更好。哈布斯堡家族最終於1438年重獲王位。
  • 歐洲黑歷史:一場失敗的求婚,讓拿破崙帝國連同血脈萬劫不復
    ▲進攻俄國的失敗,是拿破崙覆滅的開始第三次反法同盟失敗後,形勢變的對法國有利,志得意滿的拿破崙趁機提出統一歐洲大陸的設想,也就是後來說的「大陸體系」,把歐洲大陸擰成一股繩,以對抗日漸強大的大英帝國。拿破崙這樣做,有說不出的苦衷,作為傳統對手,大革命時代他就受命遠徵埃及,打擊英國海外殖民地,最終因為趕著回來奪皇位不了了之,做了皇帝以後又計劃從海上進攻英國,但特拉法爾加海戰給了他當頭一棒,讓他明白,在海上與英國人開戰,就是找死。
  • 她才是哈布斯堡家族真正的女人!
    ▲今天的奧古斯丁教堂 Augustinerkirche婚後的瑪麗·路易絲很快便在法國宮廷內安頓了下來,雖然拿破崙一開始說他娶瑪麗只是為了傳宗接代,但是婚後他和瑪麗卻相處十分融洽,瑪麗·路易絲十分禮貌溫柔,而且從不幹預政治
  • 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最後時光:茜茜公主的兒子魯道夫魂斷梅耶林
    哈布斯堡家族族徽 現在我們所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情種,這主要還是說的末代奧地利王宮的事兒。如果哈布斯堡家族個個都是情種,也不會讓這個家族發展壯大到這樣的程度。
  • 這位珠寶創始人竟然是拿破崙的御用珠寶匠人?
    然而局勢變幻,法國大革命後,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在1793年被雙雙送上斷頭臺。尼鐸卻因其精湛的珠寶手藝被拿破崙看重,最終倖存了下來。不僅如此,1802年,尼鐸還被任命為拿破崙的御用珠寶匠人。御用珠寶匠人1804年,拿破崙一世為了加冕儀式,命尼鐸製作了一系列皇權象徵物。下面這張油畫中的寶座、仿羅馬帝王桂冠、榮譽軍團勳章項鍊、「正義之手」手柄和「加冕之劍」,均出自尼鐸之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加冕之劍。
  • 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最後時光:後宮之主索菲,操控兩代皇朝
    美麗的王后受盡丈夫寵愛,而王太后卻一手把持了整個後宮,在末代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宮中,茜茜公主慘敗,她很快就生出心理疾病,一輩子都在歐洲各地漫遊,而勝利者婆婆索菲的日子是不是那麼好過呢?
  • 這位珠寶創始人竟然是拿破崙的御用珠寶匠人?
    然而局勢變幻,法國大革命後,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在1793年被雙雙送上斷頭臺。尼鐸卻因其精湛的珠寶手藝被拿破崙看重,最終倖存了下來。不僅如此,1802年,尼鐸還被任命為拿破崙的御用珠寶匠人。1804年,拿破崙一世為了加冕儀式,命尼鐸製作了一系列皇權象徵物。
  • 論撩妹,我只服拿破崙!
    她出生於奧地利皇室,來自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這是一場標準的政治婚姻,瑪麗的父親弗朗茨希望藉此加強奧地利帝國和法蘭西帝國的連繫,拿破崙則希望通過與歐洲最顯赫的家族聯姻確立其合法性,他還渴望著一位皇位繼承人的誕生。兩人結婚時,拿破崙40歲,瑪麗只有18歲。婚禮場面相當盛大↓↓
  • 另類法蘭西:科西嘉島
    科西嘉島一直有一股勢力強大的分離主義分子。由於歷史遺留的原因,他們一直想把科西嘉島從法國獨立出去,所以總是不停地製造一些麻煩,有時候甚至使用炸彈等極端手段,令法國政府頭痛不已。科西嘉人想獨立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島最初是屬於當時的熱那亞共和國的,在經歷了多年的奮鬥以後,科西嘉島曾經獨立過14年。
  • 麥可·西託《瑪麗·都鐸公主肖像》賞析(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瑪麗·都鐸肖像 Mary Rose Tudor 瑪麗·都鐸(Mary Tudor,1496-1533 )是英國公主和法國王后,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和約克伊莉莎白的女兒。她年輕時被稱為歐洲最美麗的公主之一,伊拉斯謨對她說「自然從未形成任何更美麗的東西」。瑪麗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的第三任妻子時,國王比她大三十多歲。國王去世後,她與薩福克第一公爵查爾斯布蘭登結婚。
  • 拿破崙看到一公主畫像後:這麼醜,不料數年後公主成了他皇后
    要說世界萬物都離不開真香定律,也沒有一個人能逃脫,這不,偉大的軍事家拿破崙因也逃不開。他當初看到畫像的時候說,傻子才會娶這個公主,結果沒有幾年,他自己娶了,成了所謂的傻子。 1809年11月30日,40歲的拿破崙跟約瑟芬提出離婚,原因是約瑟芬不能再生孩子。他愛她,但沒有兒子對於一位皇帝來說太重要了,即使是哭著,他也籤完了離婚書。離婚後的不久,拿破崙便娶了瑪麗·路易絲,這僅是政治聯姻。
  • 拿破崙看到一公主畫像後:太醜,傻子才娶,結果3年後成了他皇后
    首先,我們要知道,拿破崙這一生有過2位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約瑟芬·博阿爾內,他倆的愛情故事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這位約瑟芬皇后是唯一一個讓拿破崙愛到痴狂的女人,她不但比拿破崙大了6歲,而且與拿破崙相識的時候還是有2個孩子的寡婦,但因為約瑟芬實在長得太美(當年約瑟芬的丈夫被送上斷頭臺,她因為長得太美,被免於賜死),拿破崙對她一見鍾情,甚至認識才3個月就與她結婚了。
  • 拿破崙看到一公主畫像後稱:這麼醜,誰會娶!結果自己娶她為皇后
    這一誤解,漢元帝之後也曾發生在拿破崙身上,只不過結局不同。在世界歷史上,拿破崙也是一位名人,他的帝國控制了大半個歐洲,軍事成就卓著。正如司湯達所說:拿破崙向世界證明了:經過了多少個世紀,凱撒和亞歷山大終於成了繼承人。但是英雄的感情生活卻頗為坎坷,他總共擁有兩個皇后,今天這個故事就講到他的第二個皇后了。
  • 如果放在中國歷史中來比較,拿破崙可以與劉邦、朱元璋一個檔次
    那就要全方位看看拿破崙都有哪些成就。拿破崙的一生都是故事,比如他的出生地科西嘉島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崙一世,出生於科西嘉島,他的原名叫拿破崙·布宛納巴,是一個左撇子,據說左撇子的人都非常聰明。拿破崙的一生都是故事,比如他的出生地科西嘉島。
  • 瑪麗公主,世界上第一個戴訂婚鑽戒的女人
    第一個戴結婚鑽戒的人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一個擁有權利的公主。公元1477年,法國勃艮第公國的公爵查理在戰爭中死去,諾大的公國留給了年僅20歲的女兒——瑪麗公主。覬覦這片土地的歐洲皇室貴族都蠢蠢欲動,抱著各種目的向瑪麗公主示愛,但瑪麗公主比誰都明白那些人的嘴臉,直到遇到他,一個奧地利馬克西米利安王子。
  • 真實的茜茜公主愛旅行,他老公弗蘭茨則是歐洲最強哈布斯堡家族
    美泉宮 美泉宮 六十多年前的著名電影《茜茜公主》講述了奧匈帝國的開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與巴伐利亞伊莉莎白公主結婚前後的宮廷故事巴伐利亞伊莉莎白公主就是俗稱的「茜茜公主」。在電影裡,茜茜公主有個挑剔的婆婆,蘇菲皇太后,她也曾經是位巴伐利亞公主,是茜茜公主的姨媽。在電影裡,這位皇后總是強調是自己放棄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弗蘭茨,因此弗蘭茨才有機會成為奧匈帝國的皇帝。實際上蘇菲皇太后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一點關係也沒有。弗蘭茨之所以能繼任奧地利的王位因為他是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弗蘭茨二世的孫子。
  • 拿破崙看到她的畫像後:傻子才會娶,數年後她成拿破崙皇后:真香
    其實拿破崙一生有兩個皇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第二位皇后瑪麗·路易絲,她是奧地利帝國的公主,1791年出生於維也納,比拿破崙小22歲。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公主打小就目睹家族與法國爆發衝突,所以她的思想根本沒和拿破崙站在一條線上,她是反拿破崙的。看起來,兩人的結合像一個虐戀情深的故事,你愛我,我恨你——事實當然沒那麼簡單。
  • 哈布斯堡家族:被「瘋女胡安娜」的詛咒環繞?
    卡爾馮哈布斯堡生病了,好多歷史愛好者說這是當年的「瘋女胡安娜」發功了,這瘋女胡安娜的詛咒是怎麼回事?哈布斯堡家族怎麼會被詛咒?所謂的瘋女胡安娜本來是西班牙公主,長得十分好看。她是統一西班牙的天主教雙王腓迪南和伊莎貝拉女王兩口子的孩子,長得很好看。
  • 她是奧地利公主,也是法國皇后,拿破崙死後四個月她就嫁給了情人
    瑪麗-路易莎,原本是奧地利的公主,在18歲那年嫁給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原本,拿破崙是想娶俄國的安娜-帕芙洛娜公主,不料這位公主的哥哥亞歷山大一世不同意,於是,拿破崙後來決定和奧地利帝國聯姻。
  • 趣事;拿破崙還是一位數學家
    一,拿破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法國人。 在法國人看來,拿破崙在世界政治以及軍事上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代表著法國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