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介(ID:yijievideo)
作者:介哥
網紅運動
玩的就是心跳?
最近,發生了一件讓人痛心又惋惜的事。
徐州一名90後女研究生,在蹦床遊戲中不幸發生意外,直接摔成「完全性截癱」。
事情是這樣的:
5月25日晚,琪琪和男朋友、表哥來到蹦床館,準備玩一個叫「人體炸彈」的項目。
工作人員簡單介紹了玩法:場地有一個高大的氣墊,站在高處的人用力蹦,將躺在氣墊低處的人彈入一旁的球池裡。
表哥還特意向工作人員確認過安不安全,工作人員回答:「大家都這樣玩兒,沒事兒。」
可當琪琪被彈起後,頭部朝下摔進了海洋球池裡,當場動彈不得。
琪琪當時說她胸部以下都沒有知覺了。送到醫院後,被診斷為「完全性截癱」。
事故發生之後,工作人員沒有採取任何急救措施,反而慌了神:
「大家都這樣玩的,以前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目前琪琪治療已經花了10多萬,蹦床館老闆只賠償了5000元。
琪琪剛被保送研究生,本該有大好的前途,未來也會成為救死扶傷的醫生,如今卻因為一場意外只能躺在病床上,雖然四肢有了簡單的知覺,但復健還非常漫長。
害琪琪變成這樣的蹦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成了風靡至極的網紅項目,還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新玩法。
比如蜘蛛牆,是借蹦床把自己粘到牆上;
「天羅地網」,是從密密麻麻的彈力網格中下落;
還有很火的「公主抱」蹦床,教練把你彈起接住,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看到這些圖,是不是覺得很刺激,有的還有教練在旁邊,很想體驗一次?
別衝動。
這些看起來跳躍翻轉、飛簷走壁的遊戲,實際有很多你意料不到的意外。
我們獲得刺激的同時,也將承受很多未知的風險。
這些潮流正在毀掉年輕人
其實,蹦床原是一項有技術要求的體育競技運動,哪怕是專業的奧運蹦床運動員,都有不少因此受傷甚至致殘的。
蹦床的危險之處是被彈起的瞬間,人的身體處在失重狀態,難以自控。
運動員都需要長期專業訓練才能在空中控制身體,更別說毫無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普通人了。
沒有安全防護的普通人,被彈起的瞬間,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了。
近年來,像蹦床之類的項目發生的意外事故多得數不過來:
在鄭州,一名22歲女大學生小李和朋友到蹦床公園玩。
臺下是滿滿的海綿池,她站在兩米的高臺上,雙手放在胸前,往下跳,不料卻意外受了傷。
送到醫院後,醫生說小李可能永遠都站不起來了,連大小便也無法自理。
而遊樂場負責人拒絕承擔責任:其他人都沒有出過問題,就連小孩子玩都沒有出過事,小李會變成這樣,完全是因為她自己動作不規範造成的,跟自己沒有關係。
在福州,有一個女孩小原,她在玩網紅蜘蛛牆蹦床時,穿著遊戲項目提供的衣服,在試跳的時候因為衣服卡襠導致下體撕裂2cm。
她說當時很疼,流了很多血,縫了很多針。
還有,小黃在金沙灘景區玩蹦床時頭部著床,造成頸椎骨折,導致全身癱瘓。
濟南10歲女童蹦床發生意外,小腿摔骨折。
輕則骨折、撕裂,重則高位癱瘓,商家不會告訴你這些遊戲的危險,他們只告訴你這些遊戲很酷很刺激,不斷安利你去打卡。
這些年輕人追逐的潮流運動,藏著太多安全隱患。
大多項目都沒有標註安全隱患,沒有專業人士指導,沒有急救措施。
而普通人沒有專業知識,無法在空中失重狀態下保持安全姿勢。
玩家不安全的姿勢,非常容易受傷。
連專業的奧運蹦床運動員何雯娜都說:
「蹦床太危險,我已經恐懼了七年。」
生命真的太脆弱了,上一秒還活蹦亂跳,下一秒就成高位癱瘓。
除了這些遊戲,遊樂場還有很多讓人提心弔膽的項目,不出現意外還好,一旦發生意外,那就是不可挽回的。
網上隨便一搜,就能出現很多視頻合集,畫面慘烈,膽小勿入。
遊樂場是兒童意外傷害最多的場所,只是你沒關注到而已。
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0~14歲的兒童死於意外傷害,每100名死亡兒童中就有26人死於意外。在美國,每2.5分鐘就有1名孩子在遊樂場所發生意外。
2017年,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嘉年華遊樂場中,大擺錘項目機器在快速旋轉時突發故障,部分座位斷裂成兩半,遊客被甩出去,直接撞落在地上。
當場1人死亡,7人重傷。
坐在沒有斷裂座位的遊客Williams一臉恐慌:
眼看著一排座位斷裂開,譁的一下整排人掉了下去,我不敢看,腦子一片空白。
2015年,英國一25歲女子迪阿布雷在西班牙陪同親人度假,在塔布拉特河流附近一條高約80米的鐵橋上玩蹦極。
玩過一次後,她感覺意猶未盡,在第二跳時不幸撞到下方石橋,腦漿飛濺出來,當場死亡。
想想都覺得很恐怖。
有些危險項目有保護措施,很多人僥倖地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在保護設備和安全員上,但設備會故障,安全員也會有大意疏忽的時候。
因為蹦極公司繩索長度計算錯誤,一條生命就這樣沒了。
安徽淮北一5歲男孩被卷進遊樂場的設施,眼部和面部發生嚴重撕裂,鼻根部粉碎性骨折,出現失血性休克。
這些項目,但凡任何環節出現一點點紕漏,可能就得搭上你的命。
不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任何人或事,我們輸不起。
盲目跟風求刺激,爽的是一時,意外發生將後悔一世。
盲目追求刺激
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這些酷炫的網紅運動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因為好玩、刺激。
網紅博主瘋狂營銷,新奇、刺激、好玩等字眼,讓很多人蠢蠢欲動,盲目跟風。
年輕人總喜歡追潮流,什麼火追什麼。
別人都玩,我不玩就跟不上潮流。
那麼多人玩,我沒玩過很沒面子。
大家都說這麼好玩,我也想體驗體驗。
刺激、酷炫,是絕大多數人被吸引的另一原因。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長期壓抑,他們希望能找到一種發洩方式,而這些運動能滿足他們的釋放欲。
人都是有挑戰心理的,希望能從挑戰中獲得快感和刺激。
提到刺激,我想到了極限運動。
極限運動是結合了難度較高、挑戰性較大的運動項目的統稱,是帶有冒險性和刺激性的高難度觀賞性體育運動。
極限運動愛好者耍酷挑戰極限,其實每一步都在近距離跟死神對話。
24歲的極限運動愛好者劉安,在國外接受過專業的高空跳傘訓練,跳傘次數也超過200次。
後來,她為了尋求更大的刺激,迷上了翼裝飛行,這是一項死亡率高達30%的極限運動。
不久前,她在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翼裝飛行,不料竟意外偏離路線。
失聯6天後,女生的遺體在一處密林被發現,她的降落傘並未打開。
乍一看,劉安看似經過專業訓練,但也有專業人士表示,她的飛行次數還不夠,經驗不足,連定位系統都不攜帶,很明顯犯了專業錯誤。
翼裝飛行是一項高速飛行極限運動,飛行時速超200公裡/小時,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瘋狂的極限運動,堪稱極限運動的極限,容錯率極低,些微的失誤都會有極大風險。
沒有做好萬全準備就挑戰,無疑等於送死。
不做超出自己極限範圍的嘗試,是對生命的敬畏。
無獨有偶,國內極限運動第一人吳詠寧,從不做任何保護措施,在各種高層建築上做各種高難度動作,視頻讓人看得心驚肉跳。
後來,他在長沙天心區某樓頂,一如既往地做著高難度動作,不幸失手,多次往上爬,但最後體力不支,從高樓墜亡。
僅僅是隔著屏幕看他的視頻,都讓人膽戰心驚,總感覺下一秒就會出事。
他怎麼會不知道背後的危險呢?
但直播的流量、粉絲的關注、可觀的收入,讓他選擇與死神正面對峙。
極限運動的危險不言而喻,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嘗試。
這樣的極限運動無疑是與死亡如影隨形,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但隨著網紅經濟的發展,為了博眼球,越來越多人不惜出盡險招,甚至大膽搏命,吳詠寧意外喪生後也招來不少網友的惡臭謾罵。
有一部分人會說,自己選擇極限運動是因為熱愛,跟那些博眼球的不一樣。
但其實,我想說:
如果你的愛好要了你的命,那你還拿什麼去愛你的愛好。
如果一定要在愛好和生命中選一個,請選擇生命,因為螻蟻尚且偷生。
遠離危險運動,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生命的意義,在於我們賦予它更多的可能性,請別用生命去豪賭。
在做任何行動之前,想想危險和後果,三思而後行。
其實,很多潮流運動爆火都只是商家的營銷手段,利用的是大眾的從眾心理。
網紅的大肆推廣,通過分享視頻、直播等方式吸引粉絲,讓粉絲買單來獲得廣告收益,也就是說,他們在乎的是產品營銷效果,你的安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
盲目跟風不可取,別掉進網紅和商家的營銷陷阱,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敬畏生命,遠離危險運動,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別等意外發生了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