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冬天洗大澡一定要去澡堂。這樣的習慣衍生出了北方澡堂的種種不為人知的文化。河南屬於中部地區,我們請了一些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人來暢聊在河南澡堂洗大澡的經歷。
棹 棹
99年小姐姐(自稱),國家一級退堂鼓表演藝術家
青子青
96年新鄉導演,人稱王導兒
萬寶聚抗霸
95年(自稱),素質教育大海中的一汪小魚
小劉
97年一個老司機(在shei覺)
小米
接近千禧一代的線下輕度社恐
Q1
澡堂有哪些約定俗成的事兒?
棹棹:
在澡堂會把衣服也洗洗,把鞋刷一刷,以前有這種情況,現在也是的。
後來上學去了福建,就沒有澡堂了,南方人都是每天都要衝一衝的,也沒有搓澡巾,要洗的話,只能在宿舍的單間洗。
不喜歡讓搓澡的給搓澡,所以得讓旁邊的陌生女性給搓背,我反而特別享受這種互助的,特別享受女的相互搓背。
萬寶聚抗霸:
在我們那,女澡堂是沒有可以泡澡的浴池的,據說男浴池才有。
開封還有那種一條龍服務的,就是洗浴中心你可以一直在裡面住,因為他還有麻將,有撞球,有桌球,然后里面設置的還有KTV,是不是還挺爽的。
還有還有,好像從這個時候洗澡就要開始排隊了,澡堂人特別多,過年的時候,一般我們會在26、27、28,年前的這幾天,就我們那邊從23小年開始到大年30,每天都幹什麼還是比較清楚的。
青子青:
衛輝那邊的澡堂女澡堂是有浴池的,大家一起進去泡,小時候不懂,都跟大家一起進去泡,後來長大就有點點潔癖,就不再去泡了。
其實新鄉市區裡有那種澡堂文化的,新鄉的男人沒事了就會去泡到澡堂子,然後經常在澡堂一待一下午。
還有女澡堂會有習慣大家帶東西進去吃,比如水果和牛奶,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的。可能是因為澡堂比較熱,消耗能量,還能燙牛奶。
冬天穿睡衣進澡堂在我們那邊太正常了,我現在過年回村都是前幾天人模狗樣風風光光,接下來就是蓬頭垢面穿著棉睡衣拖鞋去澡堂洗澡了。小劉,男澡堂會穿睡衣不?
小劉:
不會,但是進我們那邊的男澡堂,不能穿的太光鮮,你要是穿的太人模狗樣,進澡堂換衣服那些大爺大哥都會向你投來奇怪的目光,因為他們一般都穿的比較隨意哈哈哈哈。
男生的話,會有浴池,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大的深一點,小的淺一點。然後會有桑拿房,好像桑拿房都是每進去一個人,都會在那個燒的爐子上澆一次水,「滋啦」一聲,他們剛進來總覺得不熱,過一會就熱的受不了。
還有,男的不會帶進去吃的。他們喜歡在外面換衣服的地方打牌和拔火罐。
小米:
會有人帶吃的進澡堂。
一般是橘子或者飲料什麼的,會給小孩吃,大人也會吃。
眾所周知,搓澡大姨一身力氣不是白長的,她們穿著各色花型的內衣,往搓澡臺子上「譁」得一盆水潑下去,把上個人搓出來的灰條衝掉,然後再鋪上一層新的浴膜,使出力氣把你搓的乾乾淨淨。
我不喜歡讓搓澡大姨搓澡,看著別人被搓總覺得像砧板上白花花的魚。
Q2
印象最深的事情?
棹棹:
印象最深的是上次跟一個搓澡女工聊起來了,過年回家,我問她家在哪啊,是不是要早點定火車票。
結果大姐說,俺不坐火車,俺開車回許昌。
然後我刷新了對搓澡女工的印象,原來她們是無所不能的,從搓澡推奶到修腳按摩拔火罐,樣樣都會,她們的收入不止於澡堂的基礎工資,這些搓澡推奶到修腳按摩拔火罐,收入都歸她們,但是需要給澡堂一些承包費。
我更想去做搓澡女工了,那個大姐說她家在鄭州有房。
還有一件事兒,前兩天看到我上研究生時候的師弟發的朋友圈,他是南昌的,找了個咱們安陽的媳婦,過年回安陽,安排的第一件事你猜是啥?
不是扁粉菜,而是泡澡搓背打奶鹽。可見南方人的心被北方澡堂一條龍徵服了。
青子青:
有一個特別尷尬的事,就是我們那不是人特別多嘛,有的媽媽還會帶著四五歲的小男孩去,以前都是這樣,那時候我就會很尷尬。
我上一年在我們家洗澡還碰到過,然後我就背著他,他的(嗶———)就對著我,然後我就特別想跟他媽說他都這麼大了,你為什麼要帶他來這裡?
萬寶聚抗霸:
看到一個老阿姨,把胸前的兩個布袋一樣的奶,甩到背後去吧。
小米:
女澡堂在高峰期,有兩人共用一個淋浴頭的習慣。記得有一次高峰期,有一個看起來肚子鼓鼓的女性,要跟我share一個淋浴頭。
我判定不了她到底是不是個孕婦,保險起見還是共享了我的淋浴頭,整個洗澡過程中我一直有意無意地猜測人家是不是個孕婦。
Q3
最早的澡堂記憶?
棹棹:
最早的記憶是我媽在製藥廠單位的澡堂,製藥廠每天進去之前都要洗澡,所以就有澡堂。
有時候,從車間出來之後還想帶著孩子去洗洗,那時候澡堂水溫是不能調的,小孩皮嫩,總是覺得水可熱,澡堂就像殺豬一樣,各種阿姨帶著孩子,小孩最討厭洗頭,但是又想留長頭髮,想扎辮子,就必須要洗頭。
萬寶聚抗霸:
小時候洗澡是用那種澡罩的,啥,你不知道啥是澡罩?
就是一個類似浴簾的東西,只不過它上面是紮起來的,一般都是用一個繩子把上面紮緊然後吊起來,然後下面放個盆,不光是小孩這樣洗,大人也是這樣洗的。
就以前沒有澡堂的時候,後來有了澡堂,才去澡堂洗的。
青子青:
第一次進澡堂,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很小的時候,人特別多,特別熱,感覺就是太熱了,然後手都泡皺了,那時候的澡堂子是沒有單人間的。
農村那時候是沒有暖氣的,也沒有空調什麼的,在家洗澡是很冷的,所以大家都會去澡堂洗澡。
然後最開始那一家澡堂的水管,是你的腳必須踩著他那個開關,水才會流,然後鬆開就不流了。因為要節約用水?
小米:
小時候洗澡就在家旁邊的澡堂子,我家在豫東,在我那個縣女澡堂是有很多單人浴池的,浴池是免費的,你可以花一塊錢還是兩塊錢買個一次性浴膜,鋪在浴池裡,然後放熱水洗澡。
現在都沒有這樣的浴池了,都是淋浴,也許是費水?
最早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媽給我搓澡,揪住胳膊用搓澡巾搓,活像在褪雞,我每次都疼的吱哇亂叫,我媽就說:還沒使勁呢,要不然搓不下來!
所以我一直不喜歡搓澡,童年陰影啊。
Q4
你覺得以前進澡堂跟現在進澡堂有啥變化?
萬寶聚抗霸:
老家村裡一直沒有澡堂,縣城裡的話,以前洗個澡要五塊,現在要十五還不止,還不算搓背,上次我侄兒一直拉著他爺爺,說想去大人洗澡的那種澡堂,他爺爺問多少錢,他說99,他爺爺拒絕:我不去,我洗不起。你自己去吧。
青子青:
現在家裡的澡堂還是特別便宜,大概是5塊或者6塊,如果加上搓個澡的話大概是15或者16。
我們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是前兩年最開始就只有一家澡堂,後來是有兩家澡堂。
感覺農村的澡堂是趨勢在增加的,但是城市裡好像是在減少,大家現在會在家洗澡。
但是農村不行,農村還是特別冷。冬天的時候肯定是去澡堂去洗澡的人比較多,然後我們那兒的澡堂夏季的時候不開的。
我跟你說我對澡堂的渴望有多深,在冬天回家的時候,我們莊沒有澡堂,我們上棗莊隔一個莊的另外一個馬胡同莊比較大,然後他也是一個去往我們旅遊景區的必經之路。
馬胡同有兩個澡堂,我們都會去那洗,騎電動車的話大概十分鐘就到了。
但是我還是覺得遠,然後我就夢想我們莊開一個澡堂,我夢想到哪種地步,就是我做夢都夢見夢見我們莊開了一個新澡堂。
其實你想想,一個莊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澡堂開不起來的,而且在我們那,有的人都不太喜歡洗澡。
我是那種比較愛乾淨,我會經常洗,然後有的不喜歡洗澡的長輩就說我,說越洗越髒,就是你洗的快,然後髒得也快。
他們都沒有洗澡的習慣。比如說冬天的話,一個冬天的就是3、4個月,它可能一個冬天都不會洗。
棹棹:
後來,家裡搬到水廠家屬院之後,還是沒有集中供暖,廠裡自己燒鍋爐,也有澡堂,票價特別便宜,只要5毛錢,一碗胡辣湯的價錢就可以洗澡了。
工作之後,不是有一陣子豫記在財院,那時候我們還會去財院的澡堂洗澡,還是蠻爽的,只要三塊錢就能洗次澡。
現在在鄭州洗澡的話,普通的澡堂都要十五塊錢往上了吧。
我們希望大家過年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