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一直很迷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尤其是《白夜行》、《嫌疑人 X 的獻身》、《祈禱落幕時》這幾部,不論是小說還是改編後的影視劇,都值得一刷再刷。
東野圭吾曾說過,松本清張是影響他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在他的大學時代,就讀完了松本清張的所有作品。
01
所以,松本清張何許人也?
對於資深推理迷來說,顯然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
松本清張,那可是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為「世界推理小說的三巨匠」呀,同時也是與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並稱為「日本推理文壇的三高峰」呢。
最主要的是,松本清張以現實主義的筆法,極大地拓展了推理小說的文學性內涵,創立了社會派推理,並且深刻影響了之後的推理小說作家,比如森村誠一、橫山秀夫、宮部美幸和東野圭吾等等。
我們知道,本格派推理小說是邏輯至上,特別能滿足以解謎為樂趣的讀者。通常作者會讓讀者和偵探站在同一個維度,對線索的掌握程度一樣,以此來挑戰讀者是否也能和書裡的偵探一樣解開謎題。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密室殺人和孤島殺人等情節設置。
而社會派推理小說,在保留嚴密推理的基礎上,更關注於案件發生的社會原因,追問犯罪的動機,即為什麼要殺人,為什麼必須殺人,為什麼是用這種手法殺人。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我們也藉此觸及到了人性、心理、時代與社會價值層面的思考。
這樣的思考,某種程度上,豐富了我們閱讀推理小說的體驗。當我們過完解謎推理的癮之後,合上書的那一刻,腦子裡心中依然還迴蕩著對人性的思索與喟嘆。
02
在松本清張的這本短篇小說集《火神被殺》裡,共收錄了5 篇推理小說。
其中《火神被殺》與《神之裡事件》裡,松本清張大量引用了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奇怪的被告》是一個和法庭審判有關的故事;《葡萄唐草花紋刺繡》的靈感源自他的一次旅行;而《恩義的紐帶》則帶有松本清張童年的回憶。
五個短篇裡,最讓人稱奇的還屬《火神被殺》和《神之裡事件》。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有作家如此大膽的嘗試,在推理小說裡加入大量的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的研究成果。
在《火神被殺》的案件裡,光是發現屍體時的描述,就能引申出不少的解讀:
在出雲地區,湯村小溫泉附近的杉樹林中,發現了白骨狀的碎屍。屍體的頭顱與胸部,也就是肋骨的部分散落在地面上,沒有雙手。腰部骨頭缺失,雙腿的骨頭只剩大腿以下的部分。雙腿的骨頭呈八字形擺放在地上……雙腿的上方長著三四根低矮的麥稈,發現的時候已經枯萎。麥稈生長的地方,恰好相當於屍體缺失的部位。離現場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隻女式皮鞋。皮鞋的尺碼為二十三。
根據這一段描述,任何一個對日本神話稍有研究的人,輕易就能看出兇案現場是在復刻《古事記》裡所記載的女性屍體的神話儀式。
但誰能想到,兇手這樣精心的安排不過是個障眼法,連同在現場發現的女式皮鞋,這一切不過是想利用人的先入為主的觀念,讓人誤以為屍體是女性,以避開兇嫌。
事實是,在最後的真相揭露時,才發現屍體居然是男性——是曾被他們誤以為是兇手的哥哥長谷藤本。
是的,《火神被殺》這個故事裡,撥開重重迷霧後的真相,是對家庭倫理的拷問——哥哥長谷藤本和妹妹長谷路子之間的近親私通。
因為妹妹再也受不了性格偏執的哥哥,加之認識了心愛的人砂村保平——一位專門研究日本古代史的副教授。於是,為了擺脫哥哥,兩人合計了這齣帶有神話儀式色彩的謀殺,企圖瞞天過海。
而小說名字裡的火神,某種程度上,也暗合著一些言外之意:
日本神話裡,火神迦具土是眾神之父伊邪那岐,與妹妹伊邪那美所生的第 34 位神,也是最後一個孩子。因為火神出生時周身是火,導致了母親伊邪那美在生產過程中被燒死。隨後,眾神之父伊邪那岐一怒之下,拔出長劍,親手斬殺了新生下來的兒子,亦即火神迦具土。
不難看出,在日本神話的創世說裡,即存在著兄妹相通的古代風俗;而火神出生即被殺,雖有後來的復活卻始終上不了臺面的命運,終究是悲劇一場。
復刻的「陰生麥」的神話儀式——從身體的各個部位生長出農作物,也似乎只是日本神話所獨有的,其中蘊含的重要主題是「死與再生」。正如農作物被埋進土裡,如同「被殺死」,卻能誕生出新的生命。
那麼,對這個案件相關的人士——哥哥長谷藤本、妹妹長谷路子和古代史副教授砂村保平而言,是否死亡才是他們擺脫這段混亂關係的唯一出路呢?
03
事實上,不管是在《火神被殺》,還是在《神之裡事件》裡,對於案件的調查過程,都無異於一場對日本古代史的分析與推理。
體量並不大的兩則短篇,內容卻是難以想像的厚重,顯而易見是松本清張不遺餘力對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以及地方宗教的考證之心。許是他想借著推理小說給予大家的熱情,來順帶引發讀者對日本古代史的興趣吧。
只不過,這樣的嘗試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即便清張已經盡他所能地寫得真實且有據可依,但對於不太了解日本古代史和神話故事的讀者而言,終究還是難免晦澀不易懂的困窘,平白多了閱讀的壓力。
當然,對於有意深入了解日本古代史的讀者而言,無疑會是個極好的引子,在盡享推理破案的樂趣之餘,還能增長見識。
但不管怎樣,本書另外收錄的三則短篇推理小說,在不涉及大量歷史背景的前提下,隨著案件的展開,讓我們不僅看到了兇手的黑暗,還看到了兇手的痛苦和掙扎,那種浮沉於現實的無奈和無力感…… 無時不刻都在拉扯著我們不得不進行更複雜、更深層的思考。
「部分圖源網絡,侵刪」
-END-
我是@楚汐思讀繪,感謝閱讀,期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