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近日,在《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卓勝微VS信維通信VS麥捷科技》一文中,集微網主要在業務結構、業績及濾波器布局方面,對射頻前端廠商卓勝微、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進行了對比分析,上述企業的濾波器業務佔比均較低,業績出現分化現象,尤以卓勝微的毛利率遙遙領先,同時對濾波器的布局也各有差異。
而5G基站的加速推進不僅帶動了5G設備供應商產品銷量的增長,令上述射頻濾波器廠商受益,亦催生市場對陶瓷濾波器的需求。據研究機構測算,5G建設高峰期為2020-2023年,5G基站數約是4G基站數的1.5倍,將近850萬臺,按每個基站3面天線,每面天線64個濾波器估算,陶瓷介質濾波器市場需求達16億隻。
在5G基站的需求下,我國陶瓷濾波器廠商迎來業績的新增長點,從陶瓷濾波器終端企業來看,包括華為、愛立信、中興、諾基亞、大唐移動等近10家;而陶瓷濾波器生產和代工企業則高達20多家,囊括燦勤科技、艾福電子、國華新材、武漢凡谷、大富科技等。
目前,武漢凡谷、春興精工及大富科技等上市企業的5G陶瓷濾波器產品已實現量產,且毛利率也在逐步提升。同時,在未上市的企業中,燦勤科技作為全球首家實現5G介質波導濾波器大規模量產的廠商,近年來業績持續暴增,也令行業對此「業績黑馬」備受關注。
基於此,本文將對四家陶瓷濾波器廠商:燦勤科技、大富科技、武漢凡谷和春興精工,在業務結構、業績及客戶結構方面作出對比。
業務結構對比:誰是行業主力軍?
從業務結構來看,2020年上半年,上述四家企業的主營產品收入佔比各有側重。其中,燦勤科技和大富科技的業務結構較為集中,主營產品營收佔比達八成以上,收入主要以濾波器和射頻產品為主;武漢凡谷和春興精工的業務結構則較為多元,濾波器產品的營收佔比不足五成,其餘產品還包括雙工器、電子元器件等。
從各企業來看,燦勤科技主要從事微波介質陶瓷元器件的研產銷,產品包括介質波導濾波器、TEM介質濾波器、介質諧振器、介質天線等多種元器件,主要用於射頻信號的接收、發送和處理,在移動通信、雷達和射頻電路、衛星通訊導航與定位、航空航天與國防科工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2019年,其主營產品濾波器、低互調無源組件、天線、諧振器的營收分別為13.43億元、0.35億元、0.17億元和0.12億元,營收佔比為95.45%、2.51%、1.22%和0.82%。
大富科技主營業務是移動通信基站射頻產品、智能終端產品、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移動通信基站射頻產品包括射頻器件、射頻結構件等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部件,產品主要應用於 2G-5G 全系列移動通信系統。產品涵蓋智能終端、消費類電子等眾多領域,2020年上半年,其主營射頻產品和智能終端結構件分別實現營收8.81億元和1.68億元,營收佔比為83.98%和16.02%。
武漢凡谷的主要業務是從事射頻器件和射頻子系統的研產銷和服務,主要產品為濾波器、雙工器、射頻等子系統,應用於2G、3G、4G、5G等通信網絡。2020年上半年,其主營產品雙工器、濾波器、其他及射頻子系統分別實現營收3.18億元、2.83億元、0.77億元和0.15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45.95%、40.79%、11.06%和2.20%。
春興精工聚焦「通信射頻器件與結構件、消費電子玻璃業務、汽車結構件、電子元器件分銷」四大主要業務板塊,在移動通信領域,其以射頻技術為核心,為客戶提供無線射頻基站相關的天線、濾波器、微波設備、介質產品、雙工器、塔放、合路器等全系列射頻器件、結構件產品及解決方案。2020年上半年,其主營產品電子元器件、精密鋁合金結構件、移動通信射頻器件、玻璃業務和其他營收分別實現18.92億元、4.85億元、3.45億元、2.38億元和1.15億元,營收佔比為61.53%、15.77%、11.23%、7.73%和3.73%。
業績對比:燦勤規模化突圍,大富淨利持續虧損
在業績方面,根據企業年報,分別統計出四家企業近三年營收、扣非淨利潤、增長率及毛利率情況如下:
在營收規模上,由大至小排序分別為春興精工、大富科技、武漢凡谷和燦勤科技。顯而易見,燦勤科技的營收規模與其餘三家企業有較大差距,尤其與春興精工的營收差距更超出了20億元。
不過,在營收增幅方面的情形卻截然相反,儘管燦勤科技的營收規模相對較小,但增長性卻不容小覷。在其餘企業業績出現波動或下滑的同時,營收規模最小的燦勤科技卻一路高歌猛進,營收逐年大幅增長,三年間,其營收在2017年僅有1.20億元,2018年開始快速提升至2.71億元,到了2019年,直接增長到14.08億元,營收增長超過了11倍!
反觀其餘企業,近三年的營收均顯現出較為頻繁的波動,在今年上半年更都出現業績下滑現象,可見儘管三家企業的營收規模相對較大,但業績增長並不穩定。
同時,上述業績波動的情況在扣非淨利潤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近年來,除燦勤科技的扣非淨利潤保持高速增長以外,其餘三家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現象。其中,大富科技的扣非淨利潤從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以來都呈負數,2017年更是同比大幅下降了9300%!此外,武漢凡谷和春興精工的扣非淨利潤最大跌幅均達到300%以上,最大增幅則分別超過400%和100%。
整體來說,上述企業業績波動的原因主要受行業原材料供應成本變化、通信行業周期性波動、國際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同時,由於上述企業對客戶的依賴較大,客戶訂單需求量的波動也較大程度上對業績造成影響。
具體來講,武漢凡谷2017年至2018年的淨利潤持續虧損,系主要產品的售價持續下降、產能未得到充分釋放,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其產品成本與售價倒掛的現象持續存在。2019年,受益於射頻器件產品市場需求的提升及產能得到充分釋放,使其營收及毛利率同比實現較大增長;同時降本增效工作也對其當期業績的提升作用明顯。
而大富科技2017年扣非淨利潤創新低,同比暴跌逾9300%,其表示,系受通信行業周期性波動及國內外運營商網絡建設放緩的影響,令其主要客戶需求均出現了明顯下降,其中通信業務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直接影響了其主營業務收入。
此外,對於春興精工而言,近年來其扣非淨利潤多數為負,僅在2018年扭虧為盈,就此波動其表示,系消費電子業務逐步投產,公司產能利用率較低,新增產能致折舊費用增加。2018年其推行組織架構改革、降本增效,主營業務和淨利潤實現雙增長,使其整體業績扭虧為盈。而今年上半年其業績由盈轉虧,則受疫情和客戶破產所致。
另外,從毛利率來看,整體由高至低依次為燦勤科技、武漢凡谷、大富科技和春興精工。其中,燦勤科技獨領風騷,其毛利率超過了60%,與其餘企業拉開較大差距,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其產品競爭力也最為突出。與之相對,營收規模最大的春興精工,其毛利率卻最低,整體還呈下降水平。而武漢凡谷和大富科技的毛利率則不相上下,均在20%左右,整體呈小幅增長趨勢。
客戶結構對比:燦勤科技「大客戶依賴症」凸顯
客戶方面,四家企業的客戶均包括愛立信和華為等,分別對比各企業前五大客戶和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發現,2017年至2019年,四家企業前五大客戶的營收佔比均逐年上升,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也同步增加,進而使燦勤科技、大富科技和武漢凡谷對大客戶依賴的風險日益加深。背後的原因在於,上述三家企業的濾波器業務佔據收入的較大比重,而該業務的客戶主要就是華為。
相較而言,春興精工的主營業務結構較為多元,除濾波器外還涉及電子元器件、精密鋁合金結構件等產品。所以,儘管其射頻器件業務的核心客戶也包括華為,但其前五大客戶的營收佔比仍相對較低,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也並不算高。
也就是說,在5G基建如火如荼的建設下,華為作為5G基站的建造商,對相關濾波器的需求也大幅加大。這對於以華為為主要客戶的陶瓷濾波器廠商來說,對華為的依賴程度自然也越來越明顯。
具體來看,燦勤科技目前已與客戶H、愛立信、大唐移動等通信設備生產商建立了合作,並於2019年成為客戶H的戰略核心供應商。三年間,其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7.46%、79.82%和97.10%,來自第一大客戶的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是20.67%、50.87%和91.34%。從營收佔比來看,其第一大客戶「客戶H」的營收佔比逐年急速攀升,「大客戶依賴症」凸顯。
眾所周知,「客戶H」就是華為,也就是說,其業績於近三年實現暴增,背後的主要功臣就是華為,隨著大客戶佔比在逐年提升,從5G基站建設的戰略來看,燦勤仍是最大的受益者。
再來看大富科技,其主要客戶是國內外領先的移動通信主設備商、智能終端廠商與汽車廠商等,包括華為、愛立信、諾基亞、蘋果、特斯拉等客戶,並多年蟬聯華為金牌核心供應商。三年間,其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分別為70.01%、74.36%和77.19%,第一大客戶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為42.66%、55.01%和56.73%,同樣對單一客戶的依賴性較大。
武漢凡谷主要客戶為通信行業下遊的移動通信設備集成商,如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下遊客戶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分別為94.26%、96.21%和97.66%,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為60.50%、49.38%和66.22%,客戶集中度較高。
春興精工已與通訊設備系統集成商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合作,其中,射頻器件業務與下遊核心客戶客戶H、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等建立起穩固的戰略合作關係。近三年,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分別為34.91%、25.57%、50.04%,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為19.00%、13.79%、22.41%,與前三家企業相比,其前五大客戶的營收佔比並不高,對第一大客戶的依賴性也較低,不過,2019年,其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顯著提升,主要受當期前兩大客戶銷售額提升的影響。
整體來說,在5G新基建的帶動下,具有小型化、輕量化、低損耗及性價比等優勢的陶瓷濾波器逐漸成為主流。同時在目前四大基站終端中,華為和愛立信也更傾向於陶瓷介質濾波器,在下遊客戶的助推下,上述四家陶瓷濾波器供應商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校對/J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