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話點左上角藍字關注我們哦!
開始之前,想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美少女遊戲。
首先,美少女遊戲,通稱為GalGame,是一種可以與美麗動人的二次元少女進行互動的電子遊戲,特屬於日本的文化現象。在美國或歐洲的電玩工業中,幾乎沒有類似的遊戲類型存在。
優秀的美少女遊戲作品被改編成動畫作品,甚至搬入教材。
在西方,大多數傳統美少女遊戲被歸類為visual novel(VNG),即視覺小說,給予玩家高於小說讀者的多方面感官享受。
GalGame盛行的年代,包括現在,也擁有了不少根據遊戲改編的動畫,電視劇,電影。
前不久我給大家介紹過的京阿尼這家動畫公司,就有改編過GalGame,就是Key社的美少女遊戲。
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被網友稱作是大魔王的,麻枝準。
麻枝準是Key所屬腳本作家、作詞家、作曲家、音樂製作人,撰寫過不少催人淚下的劇本,因為大多作品都十分感人,所以被很多網友稱作為大魔王。
我之前在介紹京阿尼時,給大家說過的《CLANNAD》這部十分感人的動畫作品,就是出自大魔王之手,在我心目中,這也算是大魔王的巔峰之作。
曾有人這麼評價過他,「他如一位孤高的大魔王,亦如一位童話繪本的畫家。他筆下的故事折返於夢與現實之間,歌頌著纖細而真摯的溫情。」
1998年成立的Key社,如今也走過了二十多個年頭,而這些年,大魔王的活躍,功不可沒。
大魔王原名為前田純,1975年1月3日出生於日本三重縣。
早年的大魔王,目標並不是當一名作家,或者說是編劇,他想做的,終究還是音樂。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愛好寫作,早在小學時代,大魔王就已經開始嘗試寫劇本和有多種結局與選項的遊戲書了。
也許這就是所謂大人物的童年吧,愛好完全不同,相信大多人的小學時代,都是在玩跳房子,小馬過河或者翻花繩這樣的遊戲活動,小學時,字都不識幾個,就別談靜下心去寫作了。
小學時的大魔王,創作的都是像《暗黑城的魔法師》,《龍之洞窟》這種冒險類的題材,果然,每個人男人,都會擁有想要冒險的心。
保持著創作的習慣,在初中時,大魔王堅持著自己想成為音樂人的夢想,開始以錄音帶為載體的廣播劇,但那時,並未完全投入。
初中畢業以後,大魔王以學年第一的成績進入高中,只是,這學年第一的成績並沒有保持很久,高中期間的大魔王開始專注於作曲,所以導致成績下降。
然而就算是成績下降,他還是勉強滿足了中京大學的成績優秀推薦入學名額,免試升入了大學。
學霸的世界終究還是看不懂啊!
升入大學以後,大魔王也開始和朋友一起,組建了樂隊,開始在音樂界活躍,大學快畢業時,大魔王開始找工作。
當時他想從事的是參與遊戲音樂製作,也就是Sound Creator,正好大學時,大魔王也都是用「Picopico的前田」這個名字。
大魔王應試過Falcom,Namco,Capcom等公司,但是在作品審查時落選。唯一進入面試環節的是當時一個遊戲都還沒有做過的TGL,但是由於忘記了需要提交的文件,而立即被淘汰。
於是在沒有找到工作的情況下,大魔王迎來了暑假。
音樂人求職失敗,對當時的大魔王的打擊挺大的,於是,大魔王開始重新做打算,因為小時候對遊戲劇本創作的熱愛,並且,從小到大一直也都有寫文章的愛好,大學時代參加角川書店的the Sneaker、雜誌trail corner也一直都是獲得「佳作」的好評。
所以,大魔王開始轉型做劇本作家,但由於當時投資方不會採用沒有經驗的劇本作家的作品,於是大魔王把目標鎖定在成人遊戲公司上。一個月內寫出了一份400頁原稿的長篇,應募當時有名的成人向遊戲製作商Champion Soft(Alice Soft)和當時擁有高超CG技術的scoop。
在經過了漫長曲折的應聘活動之後,大魔王終於被兩社內定。
雖然應聘時Alice Soft是大魔王的第一志願,但是還是加入了看起來能有所成長發展的scoop。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當時的Alice Soft裡,TADA開發主任當時宣言「過了1年還沒有所表現的話,就立即解僱」,從而使得Alice Soft裡的生存競爭相當激烈。
大魔王此前可是連Windows作業系統都沒有碰過的新人,他自然沒有自信能在Alice Soft的生存競爭中保存下來。並且,契約社員和正社員的待遇也相差很大。
進入scoop公司以後,大魔王負責擔任《混沌女王遼子》的劇本,並且順利完成。
但是由於大魔王自身和scoop的環境格格不入,所以,在完成了劇本後,大魔王便退出了scoop。
退出scoop以後,大魔王再次加入了一個名叫NEXTON(Tactisc)的更小的一個製作公司,在這家公司,大魔王擔當了《MOON.》、《ONE~輝之季節~》的劇本和音樂製作,因為這兩部作品,大魔王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兩部作品完結以後,大魔王再次因為理念不合,而從NEXTON(Tactisc)中退出,只是這一次,並不只有大魔王一人,在同事樋上至的介紹下與帶領下,大魔王與Key社的社長樋上至以及兩部作品的開發團隊幾乎所有人,都轉投了Visual Art's門下,在這設立了一個新的小組,便是如今的Key社。
進入Key社以後,1999年,大魔王與Key社發表了第一作,《Kanon》。
作品剛剛發表,就成了GalGame的熱門,大魔王和久彌直樹一起成為了當時18禁PC遊戲的劇本作家代表。從這時開始,大魔王也以Key的名義開始了作曲。
「下著雪飄落著我的回憶的街」,以「奇蹟」與「約定」為主題,一部關於回憶與思念的作品,一個在過去與現實之間糾纏的故事,在輕描淡素之間,散發著陣陣的憂傷,那是一種能直達人的內心的感動, 讓玩家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留下了真心的淚水,而且久久難以平息,儘管是大團圓結局,但那份哀傷之情在玩家的心裡早已揮之不去。《Kanon》創下了一個業界的奇蹟,新成立的公司的第一部作品就突破了月銷售量10萬套的紀錄,從此,深陷於「Kanon情結」的人們便永遠永遠地記住了KEY這個名字。
而後在2000年,再次發表第二作《AIR》,在久彌退社以後,大魔王幾乎成了Key的代言詞。
《AIR》發售時,整個秋葉原再次沸騰了起來,人們為了一睹這部被業界稱為「世紀末最值得期待的作品」,在日本橋前的街道上排起了舉世矚目的長隊,首發日僅僅是日本橋一地就達到了2.5萬套的銷售量,KEY再次創下了業界的奇蹟。《AIR》突破了電子小說的完全境界,顛覆了人們對於此類遊戲過去的一切認識,是一部絕對能讓人大喜大悲卻又永久不忘的宏篇巨著。《AIR》曾被評為2000年度的最佳遊戲,在日本方面的評價度甚至超越了KEY那奇蹟般的處女作《Kanon》。
《AIR》過後,大魔王與Key社沉寂了4年,直到2004年終於發表了新作,也就是我心中大魔王最為巔峰的作品,《CLANNAD》。
這部作品的四分之山都經由大魔王之手,這款遊戲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幅由家族親情構成的美麗畫卷,是一個感動人心,讓人落淚的遊戲。從製作上來看,遊戲的聲優陣容也可以用「豪華」來形容。這款遊戲強調「家族愛」,是公認的Key社三大催淚彈中最成功的一部,這一部也讓Key社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同時,這款遊戲中,大魔王作詞作曲的糰子大家族也成了當時日本膾炙人口的名曲。
此後三年,大魔王再次參與了Key社新作不含成人場景《Little Busters!》中,這款遊戲,Key社將感動的要素改放置在過去較少描寫的「友情」上,同時在藉由增添小遊戲的方式使得《Little Busters!》在娛樂性部分能夠和之前的《CLANNAD》相比,這也讓《Little Busters!》成為Key第四部成功銷售10萬張的遊戲作品。
2009年,Key社迎來了十周年,大魔王親自舉辦了一場自己的Mini Live,自己抱著吉他自彈自唱自己作曲的歌。
不過大魔王作曲雖說不錯,但歌喉實在是一言難盡,在開始前,大魔王也是自我調侃說道:「老實說我的水平確實很差。吉他和唱歌都沒有到哪種能給人去聽的地步,但是為了今天,為了與大家相見,努力的進行了練習。估計會有些失誤什麼的,但至少我會飽含熱情的去演唱,請大家見諒。」
此後,大魔王漸漸淡出劇本的創作,開始專注於遊戲音樂的創作,直到2010年,大魔王帶著他的動畫企劃,《Angel beats!》重新歸來。
大魔王是一個高傲的人,同時他也非常在意他人對他的負面反饋。
他經常瀏覽2ch、推特等日本論壇和社交網站,喜歡看玩家和觀眾的反饋。
負面的反饋會讓他感到非常不快。這為他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也是導致大魔王患上抑鬱的重要原因。
《Angel beats!》上線後,惹來了諸多非議,這些評論讓大魔王寢食難安,之後的五年,大魔王再次帶來新作動畫企劃《Charlotte》。
在一次採訪中,大魔王說過,「《Charlotte》就是向批評《Angel Beats!》的人復仇,是針對當年說《Angel Beats!》是糞作(指品質極為低劣的作品),以及自己粉絲中對《Angel Beats!》失望的人的復仇。」
只是,對於《Charlotte》的評價,甚至大部分都不及《Angel Beats!》,動畫的亂節奏是主要原因,前期平穩的提升,最後三集突然飛躍式的展開,是這部作品受到詬病的主要原因。
2016年2月29日,大魔王因為突發性擴張型心肌病突然住院,大魔王開始與病魔抗爭,成功在同年的7月2日,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的大魔王成功出院,僅僅只有兩成的生還概率,大魔王就像他擔任劇本創作經常出現的奇蹟一樣,他自身也創造了奇蹟。
時間跳回到2020年,大魔王仿佛保持著五年出一次企劃的習慣,再次帶著新作回到了大眾視野,這作品便是在今年10月開播的《成神之日》。
號稱歸來之作的《成神之日》與大魔王以往的作品,如《Charlotte》《Angel Beats!》有所不同,在動漫的一些臺詞以及女主的經歷上常常能看見其本人經歷心路的影子。
大魔王的評級不及過往,許多人都再說大魔王廉頗老矣,江郎才盡。
但事實究竟如何呢?從作品的評價上來看,大魔王的作品好像確實一部比一部差,但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很難讓人靜下心來去欣賞一部佳作。
時代在變,人的審美也一直在變,大魔王的作品依舊催人淚下,我很慶幸,16年的那場大病並未把大魔王從這個世界帶走。
同時,我也期待,大魔王能夠再次締造屬於他自己的神話,給我們帶來不輸於Key社三部催淚神作的作品!
32C
喜歡的小夥伴隨手點個在看吧!
*圖片資料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