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豬肉,大家應該不陌生,自古以來,豬肉就是我們餐桌上無法缺少的食物,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吃上一口豬肉更是覺得很是香甜,但是現在工廠化養殖使速生豬、泔水豬、冷凍豬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幾乎已經找不到好吃的豬肉了,這些工廠化養殖出來的豬肉無論是營養還是口感都和我們印象中滿園飄香的豬肉不太一樣,當我們想在家人或者朋友面前大展身手的時候,卻被食材所難住了,很多人都想尋找肉質細膩、口感香醇的豬肉,但是卻總是找不到,身邊滿是味同嚼蠟的豬肉,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豬肉才能讓我們大快朵頤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在這個養豬場林立的時代,豬的自由被限制,無法很好的成長,自然,豬肉也就食之無味啦,但是,此時卻有一股時代的清流湧現而出,這就是散養黑豬。
黑豬本就是我國的本土豬,從前家裡養殖的都是這樣的黑豬,但是隨著人們的需求量增大,上個世紀我國引進了白豬,開始在豬圈中養殖,白豬長得快,產肉量高,一度受到人們的追捧,很多養豬的農戶發現了商機,開始工廠化養殖白豬,但是,當農民變成商人,就開始追逐利益,給本來肉質就不如黑豬的白豬的飼料中添加了很多添加劑,讓白豬的肉質再次走下一個臺階,這就是我們現在我們平時吃到的豬肉。
而散養黑豬卻不同,一方面,選用的豬種是我們之前的黑豬,是我國本土的豬種,適合國人對口味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只回歸原來黑豬的自由,更是將這一傳統發揚光大,將黑豬轉移到山林之中,這裡空間廣闊,黑豬可以自由的運動;這裡的空氣清新,可以讓黑豬快樂的慢慢長大;這裡遠離人群,遠離城市,遠離工廠,山林中的食物和水源都沒有受到汙染,讓黑豬吃的更好,黑豬吃的放心,我們才能吃的放心。
而且,在散養黑豬的過程中我們還為黑豬制定了一整套的「健身」計劃,不只不催促黑豬長大,更是讓慢豬出好肉的優勢進一步擴大,讓黑豬在成長的過程中盡情的奔跑,累了就躺在山林中休息,渴了就飲山泉水,餓了就在山中就地取材,吃山中的山果蔬菜,如此,才能成就散養黑豬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