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大會在上海社會科學會堂召開。會議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權衡主持。上海市社聯主席王戰致開幕辭。上海市社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秘書長解超宣讀本屆學術年會優秀組織單位、優秀工作者及優秀論文名單,並發布上海市社聯2020年度十大推介論文。上海市社聯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陳麟輝發布上海市社聯「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大選題。
王戰在致辭中指出,當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危機中尋新機,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充分發揮社科界專家學者在科學決策中的智囊團作用,發揮社科專家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生力軍作用,發揮哲學社會科學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主引擎作用。
會議邀請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馮俊做大會主旨演講。圓桌論壇環節,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阮青,復旦大學教授、市社聯副主席吳曉明,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吳冠軍5位專家圍繞「十四五」發展開展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本屆學術年會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依託學術年會的平臺影響力、輻射力和號召力,聯合本市社科界五路大軍,前期舉辦年會系列主題論壇十餘場,廣泛邀請本市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圍繞主題開展研討交流。同時組織學術年會徵文活動,出版學術年會文集1卷。
大會現場附:上海市社聯2020年度十大推介論文1.《馬克思的現代技術之思》,載《學術月刊》2020年第4期,作者:劉日明(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2.《法國哲學四條重要發展路徑之考察》,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作者:馮俊(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3.《發展與平衡的新時代——新中國70年的空間政治經濟學》,載《管理世界》2019第10期,作者:陸銘(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李鵬飛(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鍾輝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
4.《司法人工智慧的重塑效應及其限度》,載《法學研究》2020年第4期,作者:馬長山(華東政法大學)
5.《確立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根本需要》,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年第1期,作者:徐國慶(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
6.《<金瓶梅>成書之爭與模糊判斷》,載《文學遺產》2020年第4期,作者:陳大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7.《近代長三角郵政空間的演化——兼論長三角基層市場網絡》,載《中國經濟史研究》2020年第2期,作者:劉雅媛(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8.《智能革命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初探》,載《中國社會科學》2020年第7期,作者:高奇琦(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
9.《中國社會學的知識生產範式——以晏陽初和費孝通的實踐為例》,載《學術月刊》2020年第6期,作者:李友梅 耿敬(上海大學社會學院)
10.《審美能力的構成》,載《文學評論》2019年第5期,作者:劉旭光(上海大學文學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