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科技發布肝臟、心臟AI輔診方案,「平臺化」策略解決「長尾問題...

2020-12-21 雷鋒網

雷鋒網消息,11月15日,中華醫學會第27次放射學學術大會開幕。在今年防控疫情的特殊形勢下,會議首次以線上形式開辦。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一個學術味十足的舞臺上,有不少「跨界」的話題出現,例如:

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James Brink教授作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s Role in Improving Quality and Safety in Radiology」的主題報告;曼海姆大學醫學中心Stefan Schoenberg教授作了「Project Update on the International Radiomics Platform of the DRG and OERG」的學術報告。

AI和DRG這樣的熱點,成為了大會的「核心話題」。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劉士遠教授同樣發表「科技進步推動醫學影像學的變革」的主題講座。

他談到,「未來我們將以患者為中心,新興技術為載體,全面的制度為保障,聚焦精準化、臨床化、智能化、院前化和網絡化五大方向,以最大限度發揮影像學在健康中國中的作用。」

據了解,商湯科技SenseTime首次亮相,並在商湯主題論壇上發布了SenseCare®肝臟智能臨床解決方案和SenseCare®心臟冠脈智能臨床解決方案。這兩項解決方案分別提供了針對肝臟增強CT、心臟CTA影像的人工智慧閱片輔助,幫助醫生快速定位病灶,並提供豐富的定性定量分析。

這幾款方案的具體亮點都有哪些?

肝臟解決方案:突破單期相、有限病種

肝癌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關注的重要健康問題。

從肝癌發病率來看,中國每年發病人數70多萬,佔全球的55%,而且五年生存率不太理想。我國慢性肝炎的攜帶者有1.2億、2800多萬的B肝患者、1000萬左右的C肝患者,還有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這些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在肝癌的診斷及療效評估中,影像學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於腹部器官眾多、結構複雜,醫生往往需要在不同期相的肝臟影像中來回切換,才能進行全面精確的分析與診斷。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院放射科主任陳敏教授表示,這兩個部位的影像檢查都是多期相掃描,掃描後還需要大量的圖像後處理工作,給醫生和技師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

中華醫學會放射會分會副秘書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宋彬教授也指出,影像學對於檢出肝癌可以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早期的檢查和定型診斷;

二、判斷治療方案,做圖像後處理和三維重建、斑塊檢測等;

三、由於影像技術發展,有可能對肝癌的生物學行為、侵犯性、組織分化程度和預後做出精準預測。

但是,由於肝臟影像存在掃描層厚不一等特點,加上病變多樣和同影異病,給診療帶來了巨大挑戰。實際上,一直以來行業內AI在肝臟診療領域的進展更多還停留在單期相、有限病種,難以達到臨床應用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宋彬教授表示,無論從軟體參加競賽還是從論文發表角度來看,AI應用於肝病和肺結節的差距並不大。但是落實在產品層面,只有兩三家——美國的兩家公司ARTERYS和Zebra以及商湯科技。

究其原因,宋教授認為,在醫學與AI發展的初期,機器對數據的暴力學習,對單一病種、單一期相是比較好的一種嘗試。而一旦走向多疾病的複雜訓練的時候,更為科學的方法是仿生邏輯網絡的產生,把醫生預勘的邏輯順序在算法設計的時候加以融入,構成所謂的多目標檢測、配準、分工、聚合、分類相互協同與糾錯一體化的神經網絡,這些要素構成了AI產品的挑戰。

據雷鋒網了解,商湯醫療的肝臟解決方案,可以自動匹配CT平掃及增強多期相影像,在秒級時間內檢測分割多期局灶性病變,並自動計算病灶危及程度與肝表面異常等情況,以定性和定量的多維分析為影像科醫生提供全方位的閱片輔助。

此外,方案具有全自動肝臟結構、腫瘤、血管實時渲染功能,將原先複雜的三維重建時間從一個小時短縮至一分鐘內,幫助手術醫生在術前更充分地評估手術方案。

(商湯科技SenseCare®️肝臟智能臨床解決方案落地邵逸夫醫院)

目前,SenseCare®️肝臟智能臨床解決方案已經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投入使用。

該院放射科主任胡紅傑教授在本次活動中談到,「肝臟影像診療不僅工作量大,難度也很高。AI技術的應用不僅為醫生減少了機械性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關鍵指徵進行準確提示,降低漏診、誤診的風險,加速醫生在肝臟疾病上的閱片經驗積累。」

胡紅傑教授認為,AI+影像最終將服務三個方面:

第一是臨床,進行前期診斷,包括快速掌握患者影像情況和器官三維結構等,後續MDT的討論以及隨訪,解決臨床問題;

第二是科研,推動診斷標準的更迭,從經驗積累到科學分析、統計,方便整理和檢索病例,推動醫療與人工智慧的結合;

第三是發展,包括加速醫生閱片經驗積累,規範化診療流程,輔助成像質量控制,促進多院、多中心的交流,以及區域醫療資源整合和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據了解,商湯科技的肝臟解決方案同樣落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現了針對肝臟疾病的影像學全流程管理,從而更好地指導肝癌患者的治療及愈後。

提高2倍以上效率,縮短心血管疾病診斷流程

商湯科技發布的第二個方案是面向心血管疾病。

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副主任王怡寧教授在商湯主題論壇中介紹,「當前,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作為心血管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心血管CT造影檢查(CTA)以其方便快捷、無創傷等優勢,得到廣泛的臨床應用。」

但是,在目前的CTA檢查過程中,醫生需要對CTA圖像進行複雜的後處理重建,重建過程需要大量手動交互,使得單例數據重建時間可達20分鐘以上,影響了醫生閱片出報告的效率。

AI在心臟CT中可以完成哪些工作?

王怡寧教授表示,首先,對於結構的評價。可以對鈣化進行分析,來判斷鈣化積分的預後的影響;對粥樣硬化板塊的識別及生理學特徵進行分析;還包括心包脂肪、冠周脂肪等的分析。

其次,對於冠脈CTA病變性質的評價。AI可以做定量識別易損斑塊,可以對斑塊療效進行評估,還可以對斑塊性質進行分析來診斷心肌的缺血。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商湯科技SenseCare®️心臟冠脈智能臨床解決方案可基於CTA掃描數據,自動完成心臟分割、冠脈分割、中心線提取、斑塊檢測及分型等量化分級,對心臟和血管提供任意角度、多種重建方式的靈活交互式顯示.

此外,還能自動進行膠片排版,生成結構化報告。

王怡寧教授提到,「在AI的加持下,整個CTA流程實現了更高質量的全自動流程處理,幫助醫生更全面高效地做出診斷,從而真正提高醫療資源短缺的欠發達地區和基層醫療機構對心血管疾病的診療能力。」

作為首批應用SenseCare®️心臟冠脈智能臨床解決方案的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常州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核醫學科主任潘昌傑教授介紹了該院的一些運營情況。

「我們醫院的床位大概有2200張,急診大概在2400萬人次左右,影像科有6臺CT,年冠脈檢測量在5000例以上,DSA兩院區合計每年在2300-2400例,而且每年檢查的患者量在不斷的提高。」

潘昌傑教授表示,以往單個冠脈病例的診斷從醫生開始閱片到出具報告通常需要耗費15~20分鐘。

而在將該產品應用於閱片流程之後,從數據加載到最後膠片列印完成只需3-5分鐘按照該院每月接收400~500位冠脈患者計算,單月即可節省近100小時,從而幫助全方位提高冠脈疾病診療效率,減輕醫生工作負擔。


(商湯科技SenseCare®️心臟冠脈智能臨床解決方案落地常州第二人民醫院)

潘昌傑教授補充到,目前影像科醫生對於CT-FFR的非常關注高,而商湯的心臟冠脈智能臨床解決方案可以非常準確的判斷CT-FFR。

另外,臨床醫生會關注患者的動脈狹窄,除了解剖學形態的改變,對於功能的需求更大。

所以,藉助商湯AI還可進一步提升冠脈診斷和臨床效能,比如易損斑塊的分析,心臟功能的成像,以及血流動力學的分析和CT、磁共振、心超等多模態影像的融合,從形態學到功能學對患者進行綜合判斷。

平臺化策略,完善AI的可用性

與大多數搭建在已有底層系統的AI公司不同,商湯最大的特點是「平臺化」。而這種策略,意味著前期更多的資源投入,以及後期更快的成果產出。

在今年的WAIC商湯企業論壇上,商湯科技CEO徐立說到,要解決長尾行業應用的實踐,不能只聚焦在頭部的應用當中。人工智慧不能只有一個亮點、解決一個核心的問題,真正要做到效率的提升,需要解決大量的細節問題。

醫療AI行業就是一個典型的長尾應用行業,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診療環節當中,都存在著可以使用AI技術提升效率、提高準確度以及提升能力的場景。

據雷鋒網了解,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形成了覆蓋超過13個人體部位和器官、擁有針對多病種智能分析能力的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影像科的閱片、分析、診斷、報告需求,並通過結合3D術前規劃以及愈後康復跟蹤,為骨科、肝外科、心內科、病理科、胸外科、放療科等多臨床科室醫生提供智能輔助。

商湯科技副總裁、研究院副院長張少霆博士在這次線上論壇上表示,商湯科技始終發揮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的可擴展性和應用的豐富性,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持續完善醫療AI產品的可用性。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商湯科技發布肝臟、心臟AI輔診方案,「平臺化」策略解決「長尾問題」
    據了解,商湯科技SenseTime首次亮相,並在商湯主題論壇上發布了SenseCare肝臟智能臨床解決方案和SenseCare心臟冠脈智能臨床解決方案。這兩項解決方案分別提供了針對肝臟增強CT、心臟CTA影像的人工智慧閱片輔助,幫助醫生快速定位病灶,並提供豐富的定性定量分析。這幾款方案的具體亮點都有哪些?
  • 商湯科技徐立:AI真正落地需解決長尾應用完善價值閉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上海7月10日訊 「AI真正落地不僅要解決頭部問題,還要解決長尾裡的細小問題。長尾應用完善價值閉環。」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長徐立10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表示。
  • 商湯科技人臉識別解決方案獲年度行業創新獎
    12月21日,由ZOL聯合行業協會舉辦的科技無疆·2020年度科技產品大獎評選結果正式公布。本次評選對今年新發布上市的各類科技產品進行評估,涉及16個科技大類,80餘條細分產品線。經過初選、複選和終審的層層角逐,最終選拔出今年的年度卓越產品獎、年度優秀產品獎、年度推薦產品以及年度行業創新獎。
  • 商湯科技智能門鎖解決方案榮獲2020年度科技產品行業創新大獎
    2020年12月21日——今日,由IT專業門戶網站中關村在線舉辦的「2020年度科技產品大獎」評選落下帷幕,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憑藉其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獲得「2020年度行業創新獎」。
  • 商湯科技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獲得ZOL年度行業創新獎
    12月21日,由ZOL聯合行業協會舉辦的科技無疆·2020年度科技產品大獎評選結果正式公布。本次評選對今年新發布上市的各類科技產品進行評估,涉及16個科技大類,80餘條細分產品線。其中,商湯科技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榮獲2020年度行業創新獎, 引領產品技術創新,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商湯科技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為智能門鎖提供了全新的解鎖方式,可以實現在大角度和不同光線環境下通過人臉驗證準確解鎖,並通過活體檢測等功能防範高清照片、屏幕翻拍、人皮面具等惡意攻擊,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入戶體驗。
  • 中國AI開創者商湯科技現身港股 基石投資雲想科技
    而Sensetime則是有著中國AI開創者之稱的商湯科技。提到AI,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商湯科技。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慧創新企業,亞洲最大的AI算法提供商,中國AI開創者,這些標籤用在商湯科技身上都不為過。
  • 大咖「雲」集 AI「炫」技,商湯科技賦能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和往年一樣,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全面、深度地參與了今年的大會,為大會邀請到了數位人工智慧領域的著名學者,通過視頻錄製的方案遠程表達觀點,同時為大會帶來了祝福。此外,商湯還將創新的AI技術應用於大會開幕式,為遠程演講嘉賓進行視頻背景的分割和替換,使之統一為會場主視覺;並在會場外的走廊中構建了一座虛實融合的MR展區。
  • 加速明廚亮灶工作推進 商湯科技發布智慧餐廚衛生預警系統Sense...
    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發布智慧餐廚衛生預警系統SenseKitchen——一款專門針對餐廚場所合規性分析的智能視頻分析產品,可及時發現餐廚違規行為和衛生問題,並實現智能檢測預警,提高監管效率,降低人工審查成本。
  • 商湯科技重點AI項目在上海封頂
    作為促進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可為AI算法研發提供大規模數據處理能力。記者從商湯科技了解到,商湯科技上海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與賦能平臺項目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順利封頂,距離開工僅168天。
  • 布局科技平臺化建設 唐山銀行提升長尾客源觸達性
    對於深耕本地,服務小微企業、城鄉居民的城商行而言,如何有效觸達長尾客源,實施精準營銷更是至關重要。面對這一問題,在網際網路技術、大數據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城商行利用金融科技賦能轉型。以唐山銀行為例,該行制定了全面的平臺化戰略,具體包括數據平臺、網際網路信貸平臺、智能風控平臺以及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等。
  • 5G大會|四家人工智慧企業上演「新品秀」|人工智慧|商湯科技|廣電...
    11月26日,在2020世界5G大會第三屆中國(廣東)人工智慧發展高峰論壇上,科大訊飛、華為昇騰計算、商湯科技、廣電運通四家企業分別發布人工智慧新品。「過去四年裡,我們把科大迅飛的核心算法和醫療行業專家相結合,提升服務質量,讓專家醫生在AI輔助下不去做簡單重複的工作。」科大訊飛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曉東說。
  • 商湯科技:AI創造「芯」門鎖,3D刷臉造就新體驗
    不久前,AI頭部企業商湯科技率先進軍這一領域,推出「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3D人臉識別成為其中一大亮點。3D人臉識別,定義智能門鎖新趨勢商湯科技「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以SenseID智能人臉識別模組為核心,整合了AI算法、3D仿生雙目紅外攝像頭,SoC計算晶片等軟硬體於一體,將商湯科技領先的3D人臉識別技術帶給終端用戶,打造便捷、安全、高效的入戶體驗。
  • 凱迪仕K20-F智能鎖搭載商湯科技3D人臉識別解鎖方案深度評測
    鑑此,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推出了「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解決方案」,通過整合商湯科技原創3D人臉識別算法、仿生雙目夜視攝像頭、低功耗計算晶片,為智能門鎖行業提供了支付級安全、高速精準、極致低功耗軟硬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
  • 商湯科技AI賦能汽車 發布智能汽車產品SenseDrive DMS
    2018年4月25日,在creAIte創以智用——2018商湯人工智慧峰會上,商湯科技發布首款智能汽車產品SenseDrive DMS駕駛員監控系統。該系統以原創領先的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技術,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和嵌入式晶片優化技術結合,實現對駕駛員疲勞駕駛、駕駛分心、危險動作等駕駛員狀態的實時智能檢測與提醒,為駕乘安全保駕護航。
  • 商湯科技發布新一代SensePass工業級可視人臉識別門禁全新升級
    5月15日,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在京舉辦「大愛[AI]無疆」2019商湯人工智慧峰會,探討人工智慧作為基礎技術將為世界帶來的變革。會上,商湯科技首次完整展出了其覆蓋多場景的原創智慧城市AI City 端邊雲一體化方案,基於多款領先的AI產品,該方案正在激活人與城市的多維互動。其中,靈活賦能不同城市場景的工業級可視人臉識別門禁機新一代SensePass備受關注。
  • 金電聯行發布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供應鏈資產數位化服務平臺」
    ,正式發布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供應鏈資產數位化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信用體系、風險評估體系和聯盟鏈分布式供給方式等科技創新應用,為供應鏈金融供需雙方提供安全、高效、精準的服務,提升供應鏈風控與融資效率。
  • 商湯科技:高效低成本的室內外精確定位和AR導航已經到來
    商湯科技SenseMARS火星混合現實平臺,以更低成本、更易普及的AI視覺技術為核心,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實現室內外精準定位和AR導航。   商湯SenseMARS火星混合現實平臺由浙江大學-商湯科技三維視覺聯合實驗室與商湯產品團隊聯合打造,具備專業級高精度三維數位化地圖構建、跨平臺和終端的空間感知計算、全場域釐米級的端雲協同定位等空間定位和構建能力,並可支持Android/iOS/Web/小程序等系統平臺,以及手機、平板電腦、AR/MR眼鏡等多種終端設備,從而實現室內、室外等不同場景的AR/MR特效、導航和導覽等功能
  • 機會早知道:商湯科技攜手儀電集團AI+智慧城市加快落實
    今日焦點:商湯科技攜手儀電集團,AI+智慧城市加快落實;3D玻璃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9隻績優龍頭股迎配置時點。【主題機會】 商湯科技攜手儀電集團 AI+智慧城市加快落實據媒體報導,日前商湯科技與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超算中心、平安城市等重點產業鏈上,商湯科技將應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提供最優解決方案。
  • 商湯科技「智聯管家」輕鬆登場,助力通行管理輕鬆上陣
    商湯科技正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園區提供智能化的通行服務體驗,如訪客登記、考勤管理、門禁通行、籤到迎賓…… 目前,商湯科技智慧通行產品,包括SenseID人證核驗一體機、SensePass人臉門禁一體機以及SenseThunder-E人臉測溫一體機等,已廣泛應用於各類樓宇進出口
  • 商湯科技「愛遊湘湖」,AI+AR打造杭州最美智慧跑道
    近日,七彩綠道迎來全新升級,成為一條更具科技和人文元素的時尚運動智慧跑道。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創新地應用AI+AR技術,打造AI智慧測速、AR尋寶、AR彈幕、AR合影、智能儲物櫃、AI數字人等一系列智慧服務和趣味應用,為七彩綠道增添新的「色彩」,這是商湯繼不久前剛剛在西湖景區之後落地的又一城市級AI智慧文旅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