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限塑令的再升級,與傳統塑料相對應的可降解塑料製品,在各地政府政策以及媒體報導中出現的頻次也越來越高。
可是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製品,實際生活中很多老百姓還是很難分辨出來的。
為此,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從而幫助人們快速識別並選擇使用這種更加環保的塑膠袋。
雖然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標識剛剛發布,但是可降解塑料卻早已經出現。
為解決塑料汙染問題,山東天壯環保早早從塑料汙染源頭進行的科技創新研究,歷時十三年研發成功把塑料加速降解回歸生態圈的可降解塑料。
它在保證塑料性能的前提下,憑藉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EBP降解母料技術,使原本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在光熱等自然環境下,即可降解為水、二氧化碳與土壤有機物質,實現完全降解。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應用到環保塑料袋、生態地膜、生態保鮮膜、生態垃圾袋等一系列產品中,支持企業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