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看誰還不認識這個「笑臉」

2020-12-13 天壯環保生態塑料

隨著限塑令的再升級,與傳統塑料相對應的可降解塑料製品,在各地政府政策以及媒體報導中出現的頻次也越來越高。

可是到底什麼是可降解塑料製品,實際生活中很多老百姓還是很難分辨出來的。

為此,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從而幫助人們快速識別並選擇使用這種更加環保的塑膠袋。

雖然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標識剛剛發布,但是可降解塑料卻早已經出現。

為解決塑料汙染問題,山東天壯環保早早從塑料汙染源頭進行的科技創新研究,歷時十三年研發成功把塑料加速降解回歸生態圈的可降解塑料。

它在保證塑料性能的前提下,憑藉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EBP降解母料技術,使原本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在光熱等自然環境下,即可降解為水、二氧化碳與土壤有機物質,實現完全降解。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應用到環保塑料袋、生態地膜、生態保鮮膜、生態垃圾袋等一系列產品中,支持企業定製。

相關焦點

  • 看,「笑臉」!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在可降解塑料中,技術和工藝較為成熟的主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這類塑料在特定情景和自然環境中可以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禁限管理要求大部分從明年起開始執行,目前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仍然有限,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相對較高。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實施,以後用的量開始大了,用的原料的規模也會放大,總的成本就會下來。
  • 看!「笑臉」,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塑料行業進入洗牌快車道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一個有點像「笑臉」的標識,就是今後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在可降解塑料中,技術和工藝較為成熟的主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這類塑料在特定情景和自然環境中可以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禁限管理要求大部分從明年起開始執行,目前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仍然有限,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相對較高。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實施,以後用的量開始大了,用的原料的規模也會放大,總的成本就會下來。
  •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發布
    北極星固廢網訊: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和定義,從範圍、產品定義和分類、降解性能檢測方法、標識要求、標識樣式及規範等五個方面對可降解塑料標識提出具體要求。
  • 可降解塑料製品分類和標識指南發布
    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趙春曉) 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和定義,從範圍、產品定義和分類、降解性能檢測方法、標識要求、標識樣式及規範等五個方面對可降解塑料標識提出具體要求。
  • 中輕聯發布可降解塑料製品分類和標識指南
    9月13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該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和定義,從範圍、產品定義和分類、降解性能檢測方法、標識要求、標識樣式及規範等五個方面對可降解塑料標識提出具體要求。
  •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來了!
    8月18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石化工業聯合會、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四協會發出《關於共同做好塑料可持續發展的聯合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將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研發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材料與製品。
  • 可降解塑料的競爭力分析
    從今年的國家限塑令政策看,與前幾年的限塑令相比,這是大規模的從源頭上禁限塑料製品。  劣勢:在可降解的條件下容易降解。這決定它的使用範圍較一般塑料使用範圍小,而且存放條件要求相對於一般塑料要求更苛刻,在技術不成熟時某些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壽命低且在使用時間較久時易汙染內容物等。
  • 可降解塑料製品即將蜂擁而至,要扔時卻懵了:它算什麼垃圾?
    塑料汙染問題突出,用更環保的材質替代塑料,是目前控制塑料汙染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年初,我國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
  • 可降解塑料製品即將蜂擁而至 要扔時卻懵了:它算什麼垃圾?
    塑料汙染問題突出,用更環保的材質替代塑料,是目前控制塑料汙染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年初,我國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
  • 今年底瀋陽部分場所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原標題:今年底沈城部分場所 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沈城商場、超市等場所已更多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牛皮紙袋、無紡布袋等將被廣泛使用。科普知識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其穩定性下降後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的塑料。
  • 商務部: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可降解替代產品
    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辦法指出,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使用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應根據本辦法向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使用、回收情況。
  • 傳統塑料製品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比如,記者點了某披薩外賣,雖然食物包裝都是紙盒、紙袋,但外邊依然套著一個不可降解的大塑膠袋。「這不是還沒到年底嗎?」「傳統塑料製品的存貨還有不少,得先用完再換。」「等期限到了,我們會停止使用不可降解購物袋的。」……不少商家對禁塑限塑持觀望態度。「訂單量不多,進行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商戶是少數。」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團隊對於外賣行業塑料汙染治理有詳細研究,他們追蹤了幾萬單外賣餐盒的去向。「EPR需要很明確知道生產者是誰,知道責任要落給誰,外賣行業特殊性在於不知道責任該落給誰,很難明確界定生產者是誰。環境責任主體實在太多了,難道說這個責任就是餐盒生產廠家的嗎?」
  • 誰來關注可降解塑料廢棄物回收與環保處置
    文章導讀:禁塑背景下,站在風口的可降解塑料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可快速發展背後,卻存在了諸多爭議。現階段,對可降解塑料需要有理性的認識,有時一紙「禁令」並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對塑料的汙染問題,還面臨著技術、末端處置、公眾認知方面的一些不足。國家對「可降解」塑料的宣傳口徑中,不妨再細緻一些,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 生物可降解膜用材料-可降解塑料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對於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視,全球禁塑熱潮持續升溫。2020年1月,我國發布「禁塑令」,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替代產品。從12月1日開始,海南省在全國率先禁止銷售和使用10個類型的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 海南徹底告別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世界上第一個塑料製品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降解消失。 今年12月1日起,海南正式進入「禁塑時代」——禁止生產、運輸、銷售、儲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等塑料製品。自海南省全面開展「禁塑」工作以來,經歷了什麼?目前「禁塑令」落地後各方反應如何?它又面對什麼樣的問題?
  • 尾款人,今年11.11注意看哪些包裝被「可降解袋」取代了?
    我國現行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相關標準多達四十項,涵蓋了原材料、製品、檢測方法等,眾多的標準的實施為我國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回復「降解」,可獲得電子版相關資料。
  • 加強塑料製品治理 十部門將塑料汙染全鏈條治理進行到底
    其中,2020年底前,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刀叉勺將在部分區域禁止使用。此外,還將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和厚度小於0.01毫米的不可降解農用地膜,禁止生產有意添加塑料微珠的淋洗類化妝品和牙膏牙粉,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塑料棉籤。
  • 塑料吸管退場後,誰來監督執行?
    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外賣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報告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國家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海南告別塑料製品,一起做「不塑之客」
    在培育發展替代品全產業鏈方面,目前已有7家省內企業具備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能力,年底可形成膜袋類產能3.2萬噸/年,餐飲具產能約 1.1萬噸 /年。我省還發揮自貿港政策優勢,吸引中科院、中石化等8個上遊原材料項目落地,將於2022年至2023年前後形成全生物降解材料及製品完整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