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野菜
小時候,剛一到了春天,我們這些小調皮,就呼朋喚友的挎上個小籃子,像一群剛出籠的小鳥向田野奔去了。
太陽明亮起來了,天純淨的醉人,藍藍的,像一大塊的藍玉。那雲,在我們看來就像美麗裙上的輕紗,風又軟又暖,吹的人薰薰的,像醉了。我們蹦跳著,打鬧著,走在春天的小路上。
從高高的半山坡向下望去,那些經過了一冬鮮活過來的麥苗,被暖風蕩漾出一地起伏翻春的綠波,無言地訴說著春天的故事。
早春,野菜最多的地方就是向陽的低谷處那些地塹和草坡。好了,到了那個小山谷的上面,先把籃子輕輕一推,叫它自力更生的下去吧。再來看我的!蹲坐在上面兩手扶地,像現在兒童玩滑梯一樣,「嗖」的一下,我也下來了。偶爾有那麼一兩個,因掌握不好力度一下滾了下來,不過沒有關係,新犁過的地軟軟的,一下就把你接在了懷裡,一點也跌不著,倒是會換來一片善意的笑聲呢!
比賽吧,看誰先把自己的小籃子挖滿了。喏,這種鮮嫩可愛,拔斷了會流出白色汁水的就是苦菜,雖略帶苦味,卻有去火殺菌等多種功效,著實是好東西!
這種邊緣有小刺刺的叫萋萋菜,不過這麼鮮嫩的萋萋菜刺一點也不扎人,倒是軟軟的逗人憐愛呢!我們的祖輩們曾說:萋萋菜,倆角角,餓不死八十的老媽媽。也就是說只要它長出兩個小葉子來,就是春天到了,地裡很多野菜就可以吃了。以前沒糧的災年,野菜可是救了不少人的命呢!
嗯,這個長著白白軟軟小絨毛的就是茵陳了,我們叫它咕著蒿,拿回家洗淨了裹上雞蛋炸著吃最好不過;
那是鮮嫩嫩的小薺菜,這個時候的小薺菜剛長出地皮不久,過下水剁碎了加點肉或小蝦皮包餃子,兩個字:鮮、香,打嘴巴你都捨不得放啊!
喏,這個開著小黃花的不就是補補丁(婆婆丁)嘛,它學名好像叫蒲公英,它不但味道好,還能預防感冒等,是味不錯的中藥呢。
快來,這有莖肥嫩葉鮮潤的馬齒莧!看,那邊還有整株枝葉蓬鬆,狀如松葉但又柔軟清翠的蓬子草!這兩種啊,洗淨了拿蒜泥一拌,最是鮮亮不過!
好了,再找點現在可以生吃的梨角嘴吧,長長的葉子,用手一抺就送進嘴裡,甜甜的,卻染的嘴巴和牙齒都有了春天的顏色!
最後,跑到麥田的最裡面那口小井邊看一看吧,指定又有些水靈又肥厚的車前草在那長著呢,所有野菜裡,數這個最是清香爽口味道正了。挖完了車前草,還可以把手伸進這清得見底的小井里,洗一下髒巴巴的小手、小臉……
日到中天,有些兒熱了呢,把外面厚的小棉襖脫下來枕著,躺在剛犁過的地裡,叫輕輕的暖風一吹,真想沉沉睡去。
玩到太陽快偏西了,小傢伙們才一個個依依不捨的往家走去(也許更重要的原因是肚子咕咕叫了),回到家吃過晚飯,把各色小野菜撿摘得乾乾淨淨的,到了第二天早上,媽媽們把泡過的黃豆磨成白的雪一般的豆沬,放鍋裡燒開了把洗淨的野菜放進去,過一會,春的香氣就滿了一個院子……
有這麼好的豆沫子(老家俗語),就著碧嫩的小春蔥,切上鮮黃或透紅的老鹹菜,把紅的誘人的辣椒放火裡炕一下打碎了,拌上剛出芽的小香椿,再就著媽媽剛攤出的玉米煎餅,一會就吃得滿頭是汗了……
在奶奶和爸爸小時候,野菜是他們救命的東西,全靠了這大自然的饋贈他們才度過了一個個艱難的春天;而我們,只把它當成了偶爾調劑生活和跑出去玩的理由;以後的孩子呢?他們還會像我們一樣出去挖野菜,還會認得野菜嗎?
哎,童年的野菜喲……
PS: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都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