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 編輯:鄭方圓
「長生不老藥」概念龍頭股金達威(002626.SZ)持續加碼原料產業布局。
12月2日,金達威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3.073億元購買喻紅忠、豐原藥業等出讓方所持有的誠信藥業86%股權,增值率高達191.47%。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公告,誠信藥業主要經營三大原料產品吡喹酮、奧拉西坦和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丙胺醯穀氨醯胺即將投產。而β-煙醯胺單核苷酸正是數月前備受二級市場熱捧的NMN概念全稱。
今年7月,金達威NMN產品上市銷售後股價連續大漲,8月3日達到64.48元/股的歷史高點,市值暴漲近200億元。
對於這筆收購案,金達威董秘洪彥12月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並不是加碼「NMN」產品,主要是為了擴大自身原料產業布局。
事實上,NMN概念炒作已逐漸降溫。與歷史高點相比,金達威、雅本化學(300261.SZ)、兄弟科技(002562.SZ)、豐原藥業(000153.SZ)等相關概念股近期股價已經接近腰斬。
截至12月3日午盤,金達威股價報35.2元/股,跌0.09%,總市值217億元。
溢價近2倍收購
根據金達威說法,此次斥資3億元收購誠信藥業是看中了其原料藥業務。
根據公告,誠信藥業主營三大原料產品包括吡喹酮、奧拉西坦和β-煙醯胺單核苷酸,另一大原料產品丙胺醯穀氨醯胺即將投產,此外,誠信藥業不僅擁有酶庫資源。
北京正謀管理諮詢公司合伙人任鳳龍12月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金達威收購誠信藥業布局原料藥,主要是為了解決原材料上遊價格不穩定的問題。「為確保產品出品及公司利潤的穩定,金達威需要進一步在上遊進行布局和收購。」
當前,金達威營收主要由維生素 A 系列、輔酶 Q10 系列及營養保健食品三大板塊組成,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述三大板塊佔公司總營收的95%以上。
收購誠信藥業後,其用於改善記憶功能的奧拉西坦以及「長生不老藥」β-煙醯胺單核苷酸等原料藥,或能為金達威輔酶 Q10 系列及營養保健食品等產品板塊提供上遊原料支持。
金達威也聲稱,本次交易完成後,誠信藥業現有業務將擴大公司在原料產業的布局,同時可利用其現有的酶技術平臺,與公司業務體系形成協同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誠信藥業擁有NMN較先進的生物酶法技術,該工藝具有綠色天然成本低的優點。也有業內觀點指出,金達威此次高溢價看中誠信藥業酶技術或是欲加碼NMN的布局。
不過金達威董秘洪彥12月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並不是加碼「NMN」產品,主要是為了擴大自身原料產業布局。
儘管誠信藥業的原料藥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但盈利能力並不出彩。
公告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8月,誠信藥業營收分別為0.86億元、0.98億元及1.1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76億元、-0.47億元及0.13億元。
儘管如此,誠信藥業的估值並不算低。
截至今年8月末,誠信藥業淨資產為1.24億元,其100%股權評估值為3.6億元,增值率191.47%,金達威此次收購溢價不菲。
本次交易完成後,金達威將持有誠信藥業86%股權,實現絕對控股。
豐原藥業「NMN」光環不再
此次交易中,豐原藥業將其持有的誠信藥業6349萬元出資額(佔比28.41%),以1億元出售給金達威,這也意味著它失去了「長生不老藥」概念光環,其股價也從8月7日盤中14.3元/股的今年以來最高價,降至8.53元/股。
與金達威一樣,豐原藥業此前也是看中了誠信藥業擁有多種生物酶核心技術。
2018年7月,豐原藥業宣布投資1億元對誠信藥業增資,其中6349萬元認繳註冊資本,3651萬元計入資本公積,增資後持股28.41%。
入股時,豐原藥業曾與誠信藥業第一大股東喻紅忠約定,自上市公司增資後3年內,誠信藥業年淨利潤歸屬於豐原藥業的年化投資收益率不少於8%/年。
不過,自投資以來,誠信藥業與豐原藥業之間並未碰撞出火花,誠信藥業也沒能完成相應投資收益承諾。
在公告中,豐原藥業透露,自2018年7月27日起至2020年12月1日,公司對誠信藥業所得投資收益款共計約為1746.65萬元,其中2020年度所得投資收益款約為734.43萬元。
事實上,誠信藥業2019年淨利潤出現了大額虧損,根據公告,2019年全年虧損達4664.3萬元。
進入2020年,儘管誠信藥業業績趨勢有所改善,2020 年 1-8 月業績扭虧為盈,實現營收1.17億,淨利潤1331.16萬元,但依然身負不小的債務壓力,根據公開資料,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流動負債合計19.0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0.58%。
如今,誠信藥業約定的3年投資收益期限已過半,豐原藥業未能拿到相應的投資回報,隨著NMN概念市場炒作熱情的消退,「長生不老藥」的光環也逐漸暗淡。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誠信藥業只是原料生產商, 沒有相應終端產品,也沒有市場銷售渠道, 在原料藥市場不具有壓倒性成本優勢, 若其原料藥生產以及生物酶技術等逐漸被競爭對手超越,很難維持盈利現狀。
任鳳龍表示,豐原藥業此時剝離誠信藥業也在情理之中,雖然豐原藥業失去了NMN概念,但借著NMN概念炒作餘溫,誠信藥業也會拿到不錯的估值。
NMN產品難在國內市場立足
在誠信藥業一眾主營產品中,俗稱NMN的β-煙醯胺單核苷酸尤為吸引眼球。
公開資料顯示,NMN是人體中合成NAD+(輔酶I)的前體,「NAD+」是人體重要的輔酶,被譽為「細胞發電廠」。多個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發布的研究成果也表明,NMN可以改善健康狀況,對不同的年齡相關疾病模型也產生有益的影響。NMN因此被認為是抗衰老的保健品,甚至被稱為「長生不老藥」。
今年7月,金達威憑藉「NMN」產品在資本市場上名聲大噪。
7月9日,金達威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問詢時表示,在美國工廠生產的Doctor's Best NMNβ-煙醯胺單核苷酸NAD抗衰老逆齡(產品),已經上市銷售。消息瞬間點燃了市場的情緒,金達威股價隨後收穫五連板。
金達威複合配方NMN產品當時在天貓旗艦店上架試銷售,定價高達1600元/瓶(60粒裝),遭到了消費者的搶購。時代財經注意到,截至12月2日,該產品在天貓旗艦店的月銷量為1000+。
在2020年三季報中,金達威披露,美國子公司報告期共銷售NMN2.42萬瓶,銷售收入3072.57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金達威總營收25.69億元,儘管NMN產品銷售佔比較低,但市場普遍認為,具有保健功能的NMN產品極具市場潛力,中信證券曾預測,當前國內每1%保健品人口對應的NMN市場空間為304億元,伴隨未來抗衰老產品不斷推廣,保健品行業遠期市場有望達到千億規模。
儘管金達威方面強調收購併不是加碼「NMN」產品,但在NMN產品布局上,金達威已經有所行動。
11月3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金達威稱子公司內蒙古金達威藥業公司目前進行環評公示的是年產500噸輔酶(β- 煙醯胺 單核苷酸)原料改擴建項目。
12月2日,金達威在互動平臺也透露,誠信藥業NMN原料已量產供貨。
也有觀點認為,當前NMN產品在全球保健品銷售佔較低的一大原因是價格昂貴,隨著金達威NMN產品產量擴大,價格會有所降低,相較歐美、日本等NMN產品也會更具競爭優勢。
不過,對於金達威進軍國內市場,任鳳龍並不樂觀。
任鳳龍表示,金達威近八成營收在境外,國內市場的產品布局和市場運作有限,想短時間內鋪設NMN銷售市場並不容易,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12月2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認為,NMN產品想要進軍中國市場難度很大,首先要拿到中國的保健食品批文和「藍帽子」標誌。
據蔣卓勤介紹,NMN產品在美國僅為膳食補充劑,該產品效用未經過FDA的評估,並不能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在中國規定的保健食品27項功能項目中沒有抗衰老功效,金達威想要在國內布局,必須對NMN產品相關效用進行全面的臨床試驗,經監管部門審批通過後才有望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