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股天花板到了嗎?深度解析四大長牛邏輯,估值高出國際巨頭數倍...

2020-12-15 和訊

  消費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定海神針」作用,在股市也同樣如此。然而隨著食品飲料和醫藥行業的估值持續抬升,圍繞兩大板塊是否到頂的話題引發投資者普遍關注,證券時報·數據寶試圖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消費股長牛邏輯及當前形勢、未來機會等,以供讀者參考。

  A股歷來存在一種現象,以食品、醫藥為首的消費股似乎有一種「魔力」,不論在牛熊市都能脫穎而出,取得不錯投資收益,機構和資金樂此不疲。即便滬指在3400點附近躊躇不前的節點,消費龍頭股的猛烈攻勢再次驚豔市場。

  食品醫藥板塊連續兩日退潮

  據統計,吉林森工(600189,股吧)、有友食品(603697,股吧)、酒鬼酒(000799,股吧)、鹽津鋪子(002847,股吧)、涪陵榨菜(002507,股吧)等多隻食品股8月至今最大漲幅超過40%,醫藥股中吉藥控股(300108,股吧)、片仔癀(600436,股吧)、葵花葯業(002737,股吧)、健民集團(600976,股吧)、金域醫學(603882,股吧)等期間最大漲幅也超過40%。市值超千億的消費龍頭股片仔癀、愛爾眼科(300015,股吧)、雲南白藥(000538,股吧)、洋河股份(002304,股吧)、海天味業(603288,股吧)、貴州茅臺(600519,股吧)均在近三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

  就在一片驚嘆聲中,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板塊周四集體降溫,片仔癀、海天味業兩家明星公司在創歷史新高后大跳水。周五,海天味業、千禾味業(603027,股吧)、中炬高新(600872,股吧)、歐普康視(300595,股吧)、通策醫療(600763,股吧)、片仔癀、雲南白藥等消費龍頭公司再次大跌,兩市多數權重白馬股也應聲下跌,消費板塊獨立行情戛然而止。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此前主板拉升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的時候,實際上不少機構紛紛減倉,以至於類似片仔癀、雲南白藥、海天味業等這些高位白馬股的股價出現了集體跳水的現象。客觀上來說,從估值水平、股價位置和盈利水平等方面分析,似乎都不足夠支撐現在消費龍頭股的後續行情。食品醫藥兩大消費板塊為何能持續受到投資者的偏愛,消費板塊是否已到天花板,還有哪些機會值得關注?本文試圖通過回溯歷史和多方位對比,以求找到答案。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一:

  食品醫藥板塊漸成A股定海神針

  消費板塊盛產長線牛股,已是不爭的事實。數據寶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兩大行業指數累計漲幅分別為2343.21%、1142.02%領跑A股市場,是全市場僅有的兩個歷史漲幅超過10倍的行業。兩大行業中,20年來共誕生了59隻十倍股,白酒龍頭貴州茅臺(600519)、醫藥龍頭恆瑞醫藥(600276,股吧)2000年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到367.64倍、179.12倍,排名全A股第一、第二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在A股的權重越來越高。截至最新,兩大行業A股市值合計14.05萬億元,佔A股比例為18.65%,去年底,這一比例為14.13%,過去近九個月時間裡,兩大行業市值佔A股比例提升近4.52個百分點。與歷史上各年度末相比,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市值在A股的佔比已創歷史最高水平。也正因如此,兩大消費板塊對大盤指數的影響也日趨明顯。以周五為例,貴州茅臺、海天味業、恆瑞醫藥三大消費龍頭在上證指數的權重係數均超過1%,其中貴州茅臺權重係數達到5.53%,遙遙領先工商銀行(601398,股吧)、農業銀行(601288,股吧)等萬億市值公司。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二:

  高毛利和高收益維持增長態勢

  食品飲料行業之所以容易出現長線大牛股,與該行業擁有護城河的「好生意」,ROE(淨資產收益率)長期維持高位不無關係。食品飲料行業具有不易受技術衝擊,同時又有盈利穩定、現金流充沛、不太需求再投入等特點。行業中一旦出現了優勝者,其通過長期建立起來的品牌壁壘或規模優勢具有自我加強的趨勢,護城河會愈發的穩固,市佔率和盈利能力能維持長期的穩定或提升,進而推動業績和股價的不斷提升。而醫藥生物行業是典型受益於老齡化持續推進的行業,具有成長空間大、高進入壁壘的特性,再加上有醫保擴容、藥品政策改革優化等諸多政策因素驅動,這都為優質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賽道。

  從過往歷史數據來看,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展現出穩健增長態勢。2000年以來,這兩大行業年度營收一直都是增長狀態,其中醫藥生物行業營收增速從未低於10%。除了2013年、2014年因白酒行業遭遇全方位的生態變局,行業出現短暫的回落外,食品飲料行業淨利潤增速絕大部分時間都超過同期A股整體水平。

  此外,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也是高毛利率、高收益率的代表。二十年來,兩大行業年度銷售毛利率均遠高於A股整體水平,且近些年來食品飲料行業的淨資產收益率水平逐漸拉開與A股整體差距,去年食品飲料行業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9.35%,與A股整體的差值擴大至7個百分點以上。即便在今年疫情的衝擊下,A股整體營收和淨利潤出現罕見大幅下滑,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上半年淨利潤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三:

  國內消費需求潛力巨大

  消費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定海神針」作用。我國有近14億人口,其中還有超過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紛繁多樣,而且始終處在動態規模擴張和品質升級過程之中,國內需求潛力巨大。

  過去二十年時間裡,中國消費規模大幅度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0萬億元,達到41.16萬億,消費連續六年保持經濟增長第一大動力地位。與二十年前年相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10.5倍。近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龐大,在這樣的高基數下,增速出現回落屬於正常現象,而且我國服務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重明顯上升。

  9月4日,中國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消費市場正逐漸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穩步復甦,回穩向好,預計9月消費增長將掀起新高潮。但餐飲住宿等行業復甦慢於預期,部分耐用消費品降幅較大,部分地區受疫情影響跌幅較深,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消費板塊長牛邏輯四:

  社保基金和QFII、北上資金偏愛有加

  社保基金和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素來以穩健投資和成熟投資體系見長,食品飲料、醫藥生物行業正好契合這類機構的投資偏好。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社保基金和QFII持續布局這兩大消費板塊,按十大流通股東持倉計算,合計持倉市值由不足20億元,增加到今年二季度末的994億元,增長幅度達到56倍以上。截至二季度末,上述兩大機構持倉超10億元的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公司包括長春高新(000661,股吧)、恆瑞醫藥、愛爾眼科、藥明康德(603259,股吧)、泰格醫藥(300347,股吧)等。

  於2014年11月首次開通滬港通後,外資入場A股步伐加快,而消費板塊依然是此類資金的心頭肉。據統計,截至目前,北上資金持倉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兩大行業市值合計達到6463億元,佔北上資金總持倉的比例達到32.11%,是各年度最高水平。貴州茅臺、恆瑞醫藥、五糧液(000858)、海天味業、伊利股份(600887,股吧)、邁瑞醫療(300760,股吧)等多家消費龍頭是北上資金超百億重倉對象,其中貴州茅臺獲北上資金持倉高達1859億元,排在所有A股之首。

  消費股估值偏「貴」漸成機構共識

  沒有隻漲不跌的板塊,那麼短期內急速降溫的食品和醫藥板塊,是否已到了天花板?以食品飲料為例,中銀證券指出,目前,食品飲料行業指數的估值已是歷史新高,子行業中白酒估值也創出新高。未來食品飲料板塊的「拔估值」過程可能暫告一段落。

  銀河證券認為,近期食品飲料持續走強,白酒、調味品等行業市盈率不斷創近年新高,儘管我們在過去很長時間強烈推薦白酒調味品等消費股,但是我們不對當下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讚歌,因為創紀錄估值意味著未來投資回報率下降。

  數據顯示,食品飲料目前市盈率為47.06倍,已經達到近十年來最高水平。白酒龍頭貴州茅臺市盈率50.7倍,超過行業整體水平。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市盈率接近百倍,是行業市盈率的2倍。中炬高新、山西汾酒(600809,股吧)、安井食品(603345,股吧)、天味食品(603317,股吧)、絕味食品(603517,股吧)等公司市盈率均超過70倍。

  和食品飲料類似,醫藥生物行業市盈率也達到了近十年來新高。疫苗龍頭康泰生物(300601,股吧)、醫療器械龍頭通策醫療、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等市盈率已超百倍,醫藥市值第一公司恆瑞醫藥最新市盈率接近90倍。

  與全球消費行業巨頭公司對比來看,A股消費龍頭公司估值也高出不少。食品飲料類公司如可口可樂、百事、聯合利華、達能、保樂力加等市值均超過3000億人民幣,但市盈率均在30倍以下。醫藥生物公司如強生公司、輝瑞製藥、諾華製藥、諾和諾德、葛蘭素史克市值均超過5000億人民幣,市盈率也在30倍以下,估值遠低於A股醫藥龍頭公司。

  銀河證券表示,雖然消費板塊是在過去很長時間強烈推薦的好賽道,但是他們對當下這種熱度,不建議加倉追高買。消費板塊的上漲空間在下降。

  對於後市如何布局,中銀證券表示,本輪科技周期未被疫情破壞,景氣度依然是向上的,因此逐步增持成長股。天風證券指出,市場繼續維持震蕩格局,核心因素還是在於對經濟復甦的預期、成長股與順周期股票之間估值差較大。周期股在經濟復甦的邏輯下,比較看好,周期類企業,二季度受累海外經濟低迷,業績都不太好,特別有出口的。但是,三季度很明確的就是在改善的過程中。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四大長牛邏輯 估值高出國際巨頭數倍背景下 未來機會在哪
    然而隨著食品飲料和醫藥行業的估值持續抬升,圍繞兩大板塊是否到頂的話題引發投資者普遍關注,證券時報·數據寶試圖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消費股長牛邏輯及當前形勢、未來機會等,以供讀者參考。A股歷來存在一種現象,以食品、醫藥為首的消費股似乎有一種「魔力」,不論在牛熊市都能脫穎而出,取得不錯投資收益,機構和資金樂此不疲。
  • 說估值高的人根本是紙上談兵
    大消費板塊會長期走牛。反正現在買消費股吃不了虧。目前我對消費股的態度就是堅定持有。除了白酒,主流的消費板塊我都持有。可選消費的投資機會多得很,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選擇的標的也不一樣的。比如,醫藥、醫療服務。便宜和貴(估值),對於炒股來說當然很重要。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主流資金的傾向、它們的選股標準,這一點比便宜還是貴的問題更重要。
  • 一個二十三年老股民投資消費股的得與失
    今天我講自己投資消費股的得與失,主要分三部分來講:第一部分,23年來投資消費股的主要經歷;第二部分,分別說一說投資白酒股、古井貢B、珀萊雅、以及去年瀘州老窖換茅臺的投資邏輯;第三部分,談談自己投資消費股的一些體會。
  • 拿茅臺的市值對標工行、愛馬仕,估值天花板究竟在哪裡?
    且機構普遍預計,貴州茅臺的業績高增長態勢至少有望保持至2021年。貴州茅臺近5年財務摘要及未來兩年盈利預測相比之下,被譽為「宇宙行」的工商銀行近年來股價表現也比較穩健。從2015年低點起算,工商銀行至今的累計漲幅為125%。但有市場人士表示,國有大型銀行每年較低的業績增速缺乏「想像力」,是造成板塊股價表現弱於大消費的主要原因。
  • 萬字長文揭示消費股的商業模式與投資機會
    第二,更關鍵的是,消費是很長很長時間的賽道,在今後的投資過程中間,當消費再一次出現歷史性投資機會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去看待消費股,怎樣從消費股裡面優中選優,選出我們更期待的,或者是更喜歡的消費股,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內容,絕對不是在這個時候去推薦大家追高,請大家先明白我的用意。為什麼談消費股呢?
  • 消費股「承包」A股市值前三名 資金分歧加大
    至此,排除掉銀行和石油這些「大塊頭」後,A股市值前三名全部由消費股「承包」。圖1:海天味業股價走勢來源:Wind不過,伴隨著股價一路高漲,海天味業動態PE估值也來到100倍左右,與之相比,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當前則在50倍左右。
  • 醬油瓶倒了…消費股崩盤意味...
    午後,部分消費股賣盤資金明顯增加,前期持續創新高的消費股急劇下挫,海天味業下挫跌逾8%,截至收盤,最新市值5994.8億元,較盤中最高值蒸發逾500億元。   8月29日,銀河證券發布研報稱,近期食品飲料持續走強,白酒、調味品等行業市盈率不斷創近年新高,儘管我們在過去很長時間強烈推薦白酒調味品等消費股,但是我們不對當下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讚歌,因為創紀錄估值意味著未來投資回報率下降。
  • 消費股「承包」A股市值前三名 海天味業股價衝擊200元 成為茅臺...
    以海天味業為代表的消費股,當前估值已高高在上,市場分歧也更為激烈。日前,更有券商直言「不為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讚歌」。  預計未來十年業績持續穩定增長  但短期並不是買入的「好時機」  在業績與資金的推動下,已經居於高位的海天味業,未來股價長期走牛的邏輯是否還在呢
  • 高瓴暴擊消費股!減持滔搏套現29億,啤酒「巨頭」也沒逃過
    滔搏國際於1999年開始將國際運動品牌引入中國市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的運動鞋服商品及服務,推廣健康生活的生活體驗。 2017年4月,百麗國際接受來自主要為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的收購人要約,以每股6.3港元、總價453億港元的金額完成港股私有化退市。
  • 從申洲國際看代工企業競爭力
    市場曾一度認為代工行業壁壘不高,相關企業沒有競爭優勢,長期業績穩定性和天花板較低,因此很難給予高估值。  服裝界代工巨頭:申洲國際  但申洲國際用十年百倍的市值增幅創造了一個資本神話,由從當初的小型服裝代工廠穩步發展,成為我國服裝出口龍頭企業。
  • 四大風險四大利好 投資聚焦四大主題
    要點提煉: 1.2021年將呈現強者愈強的格局,從中國經濟到政府駕馭政策的能力,從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到龍頭公司在二級市場的估值水平; 2.中長期的四大利好: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對高質量發展的追求,資本市場戰略地位的提升,基於資產配置的資金持續流入,對二級市場活躍度的訴求; 3.短期的四大風險:美國再通脹對長久期資產的拖累,國內監管加強對平臺型公司的影響
  • 深度解析:中國服飾品牌與國際4大服飾巨頭之差距
    之前我指出中國服裝連鎖業,相對於真連鎖的國際服飾行業四巨頭(ZARA、優衣庫、H&M、GAP)基本都算是偽連鎖。都不賺錢,錢到哪裡去了?中國式快時尚總是成功的為自己出打造出海量的快速過時的高危庫存!此時此刻,我們廣大的有快時尚夢想的偽連鎖服飾品牌們正勤奮刻苦的不是讓成功自己坐擁了海量庫存,就是走在讓自己坐擁海量庫存的路上……
  • 市值3289億的海天味業,高估值或面臨挑戰!
    在如此不佳的市場環境下,為何海天味業會有這麼高的估值?是否泡沫已經足夠大? 海天醬油產銷量連續23年穩居全國第一,它不僅是中國調味品龍頭,從市值看也已經是行業內的全球第一。如果對比國際調味品巨頭,目前美股上市的卡夫亨氏市值302億美元,味好美市值175億美元,均遠低於海天味業約合465億美元的市值。
  • 《財經》雜誌:BATH四大科技巨頭亮出新基建家底
    尤其在信息科技領域,作為新基建的重點,信息科技技術含量高、投資規模小、未來需求空間大,在減少政府投資壓力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吸引社會資本的投入,更適合中國應對目前的經濟困境。科技巨頭們在這一輪浪潮中面臨的機會最多,挑戰最大,需要做的,也將更多。01從何處發力?
  • 平安好醫生(1833.HK)目標價100港元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行業天花板被...
    其中,華興資本首次覆蓋報告中便給出了100港元目標價,目前平安好醫生的股價距離這一目標價仍有42%的空間可供挖掘。 而花旗、瑞銀、大和更新報告提及的目標價分別為92.8、90及85港元,經統計四家大行報告所得的目標價中位數為91.4港元,截至3月2日收盤價計算,平安好醫生距離這一中位數的距離約為30%。可見,專業的賣方研究機構對平安好醫生未來前景保持著相當樂觀的判斷。
  • 哪種類型的高估值公司,同樣有投資價值?
    具體分析大家可以參考我的文章《醬油和醋的股票高估值,僅僅是因為機構抱團嗎?》。國外這樣的公司也很多,可口可樂每年增長僅僅6%,股災前PE常年在30倍以上,正是因為它的高毛利、高分紅,導致ROE一直穩定在25~30%之間,即便是35倍的高PE,回報也不低。
  • 消費股大爆發!榨菜、味精等均大漲,什麼原因?
    食品飲料板塊大爆發,板塊內12股創下歷史新高  今日市場雖然表現平淡,但板塊卻呈現出普漲的格局,申萬28個行業中,27個行業上漲,僅國防軍工板塊下跌。  既然是消費股,釀酒板塊自然也沒有缺席。  有行業人士指出,從陸續公布的半年報、業績預告以及國家繼續鼓勵消費來看,下半年消費股依舊具備確定性,不少資金繼續看好消費股走牛。  數據顯示,食品飲料板塊今日吸引了13.11億資金的淨流入,在所有板塊中排名第一,文化傳媒板塊淨流入8.18億元排名第二,釀酒板塊淨流入6.09億元,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