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丨那些名字古怪卻很值得一讀的書

2021-02-14 京師學工

無獎競猜開始啦(๑•̀ㅂ•́)و✧

4月23日是什麼日子????

答案就是————

世界讀書日!!!

回首我們已經度過的二十多年生命(明明只有十八歲)裡,我們都讀了哪些有意思的書呢?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名字有些古怪,卻十分值得一看的書!

當你聽到《裸體午餐》,你會想到什麼?

裸體????午餐????

其實,《裸體午餐》是美國作家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的作品。被譽為「垮掉的一代」的經典文學作品以及「毒品文學」的最高經典。

《裸體午餐》以一個吸毒者的視角,刻畫出了美國戰後消費主義的社會。主角作為一個毒癮者,用其瘋狂毫無邏輯的文字拼湊出一段關於墮落、暴力、殘酷和妄想的遊記,支離破碎的片段交織成為一個關於「上癮」的主題。美國劇作家泰瑞•薩瑟恩評價《裸體午餐》:「 極盡嘲弄現代美國生活的虛假、原始、惡毒,致力於抨擊國家的濫權、英雄崇拜、無意義的暴力、物質至上、心胸偏狹等各種形式的偽善……巴勒斯在語言諧音的運用上,堪稱美國文學第一人。」

片段欣賞

有人兜售罐裝生命力和放鬆儀,有人代理精緻的夢境和記憶,用毒癮下敏感的細胞做試驗,用意志的原材料做交換,醫生們擅長治療廢都黑塵下潛伏的疾病……未知的過去與正在展現的未來在此相會,匯成一片振動著的、無聲的混響……幼蟲的形態等待著生命……

提到《金枝》,你第一個想到的作品是什麼?

還是這個????

其實,《金枝》是這樣的

《金枝》,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J.G.弗雷澤所著,是一本關於人類早期巫術、宗教、神話、儀式和習俗的百科全書。該書被認為是現代人類學的奠基作。金枝緣起於一個古老的地方習俗:一座神廟的祭司被稱為「森林之王」,卻又能由逃奴擔任,然而其他任何一個逃奴只要能夠折取他日夜守護的一棵樹上的一節樹枝,就有資格與他決鬥,能殺死他則可取而代之。在這個古老的習俗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就是「金枝」。弗雷澤的《金枝》一書,從探究此古老習俗開始,以人類思維形態由類比向邏輯的發展為經,以世界各國傳說和文獻記載中的巫術和宗教為緯,編織出一幅巨大的人類由巫術到科學的獨特發展史卷。

片段賞析

女神的角色往往由雕像或婦女擔任,如果是後者,那麼往往是王后。

國王曾作為化身和女神結婚,但由於體力等方面的測試,他們曾輸給別人並讓出自己的王位。

王朔出品,總是帶著一絲痞氣。但是大家不要誤會,這個題目,真的不是罵人。

《我是你爸爸》,作者王朔,講述的是一對父子的故事。主人公馬林生是一名書店營業員,帶著類知識分子的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卻經歷人生坎坷:夫妻離異,兒子被流氓打傷住院,前妻要求收回撫養權.父子之間的層層矛盾也成為故事的亮點,父親不理解兒子的驕傲和自尊,兒子不理解父親的偽善和虛榮。在一個又一個的矛盾裡,作者對於人性的剖析,對於親子關係的描繪,都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回味。

片段賞析

「要不咱再往往走走,到那邊大街上找找。」馬林生跟兒子商量。「我都餓壞了。」馬銳說,「咱們別走了,就在附近隨便找個個體的館子吃得了。」「那不行。」馬林生不同意,「吃就找一個像樣點的國營集體去吃,個體館子又不衛生味道也差,都是對付人的,咱們這頓飯得吃得有意義。」「那我點個地方你帶我去麼?」

「行呵,你只要別點那些洋一股份的呼完跟咱們收洋錢的地方。」「不會的。」馬銳說,「我說的地方你肯定去得起,而且你過去。」「你說吧,哪兒呵?」「你第一次請我媽吃飯的地方。」

馬林生半晌無語,用溫柔的目光看著兒子。「你怎麼想去那兒?」「沒去過,不知道在哪兒,想看看,總覺得有那麼一個地方,是不是有?你總不至於一頓飯沒請我媽吃過就和她結婚了吧?」馬林生呵呵大笑,「當然不至於,也沒那麼便宜,讓我想想,第一次是在哪兒?」他眺望著前方陽光下的古宮牆,跨越兩湖之間帶有白柵欄的馬路橋和熙攘的人群川行的車輛以及鱗次櫛比的建築房屋回憶著齧咬著下唇。他掉臉朝兒子微笑了一下。

「走吧,要去那個地方還要坐車。」 

禪和摩託車維修???兩樣毫無關係的東西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

其實這是一本有關探索生命的哲學著作。

《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作者羅伯特·M·波西格,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炎熱的夏天,父子二人和約翰夫婦騎摩託車跨越美國的旅行過程。旅行故事與一名青年斐徳洛學習西方經典和科學技術的經歷相互結合交印。在父親一路上的故事講述中,作者古典與浪漫、情感與思考、機械輪和神秘主義等等各種傳統二分論之下關係的思考都展現了出來,使讀者在深入淺出的解說中獲得心靈的洗滌。

片段賞析

對一個浪漫的人來說,這種古典的方式往往顯得很沉悶,呆滯而且醜陋。就像保養車子一樣,車子的一切都可以分解成零部件和它們之間的關係。所有的一切都必須經過測量和證明,這就給人一種沉重的壓迫感,一種永無止盡的灰暗,這就是一股死亡的勢力。

對於一個古典的人來說,浪漫的人就很輕浮而沒有理性,心情起伏不定,不值得信任,只對享樂感興趣,是一種膚淺的人,就像寄生蟲一樣沒有內涵,無法養活自己,是社會的負擔。從這裡我們就差不多可以看出他們彼此之間的衝突了。

花邊文學是關於什麼的文學??花邊新聞嗎???

不!!!《花邊文學》的作者其實是我們最熟悉的魯迅先生。

《花邊文學》是魯迅所著的雜文集,與我們更為熟悉的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不同,《花邊文學》的背景更為獨特:「花邊文學」一詞本來是別人對於魯迅文章的攻擊用語,魯迅先生卻將它作為自己的雜文集名稱,魯迅這樣解釋自己取這個名字的理由:「一、因為這類短評,在報上登出來的時候往往圍繞一圈花邊以示重要,使我的戰友看得頭疼;二、因為花邊也是銀元的別名,以見我的這些文章是為了稿費,其實並無足取。」《花邊文學》中收錄的短評針對各位大家,社會時事等各方面「嘻笑怒罵」,做出攻擊,不僅字裡行間充滿魯迅先生凌厲的審視與睿智的調侃,文集中收錄的每一篇短評所使用的筆名也耐人尋味。

片段欣賞

我曾經從生理學來證明過中國打屁股之合理:假使屁股是為了排洩或坐坐而生的罷,就不必這麼大,腳底要小得遠,不是足夠支持全身了麼?我們現在早不吃人了,肉也用不著這麼多。那麼,可見是專供打打之用的了。

看到這麼多有意思的書,大家是不是已經想要去一睹為快了呢?其實文壇中還有許多的好書,等著大家去發現。

世界讀書日,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文案丨梁蔚瑩

排版丨肖雯

監製丨郭坤玉

相關焦點

  • 4.23世界讀書日,跟著猛讀大使馬天宇一起讀起來!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尤袤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1.當下的「讀書」在《讀書讀書》中,金克木就《談讀書和「格式塔」》提出一個現象: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即我們怎麼知道該怎麼讀才能更好的讀透一本書,比如要讀哪些書才能更好的理解透另一些書?說到這,不由的想起以前上學時背誦的那些內容,以及考試時的考點了。比如作者生平、簡介。這也就是說,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作者去了解更多關於影響作者的書籍。
  • 4·23世界讀書日,其實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設立的目的是推動人們去閱讀和寫作,但你知道嗎?世界讀書日的來源和一個美麗的傳說有關~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於深山。為了解救公主,勇士聖喬治隻身赴險,擊敗了惡龍,公主則贈予喬治一本書作為回報。從此,書便成了膽識和力量的象徵。這則流傳於歐洲中世紀的傳說,後來成為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聖喬治日」的文化淵源之一。
  • 世界讀書日最值得薅的羊毛,百度App買書1折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過去一年你讀了多少本書?前不久,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每年閱讀紙質書籍的平均數量僅為4.65本,日均讀書時長僅為19.69分鐘。可以看到,我們分配給閱讀的時間真的越來越少了。
  • 世界讀書日最值得薅的羊毛 百度App買書1折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過去一年你讀了多少本書?前不久,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7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每年閱讀紙質書籍的平均數量僅為4.65本,日均讀書時長僅為19.69分鐘。
  • 不負春光齊閱讀|「全面小康 書香芬芳」4·23世界讀書日讀書分享會
    不負春光齊閱讀|「全面小康 書香芬芳」4·23世界讀書日讀書分享會 2020-04-23 19: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4.23世界讀書日:閱讀的奇妙之旅,和我一起吧!
    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 世界讀書日必讀書籍推薦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為柴米油鹽,圖銀幾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生活勞累奔波,我們追求著生活的富足,卻丟失了精神的圓滿。嚴文井先生說「書,能保持我們的童心;書,能保持我們的青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好像成為了小學時期的代名詞,那時的懵懵懂懂激起了對知識的渴望,每天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可是在今天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我們有多久沒有靜下心讀一本書了,你瞧那四通八達的街道;燈火通明的高樓大廈;越發親民的人工智慧……,無不透露出生活的富足,精神的飽滿。
  • 世界讀書日:為了裝逼才去讀書,你考慮過書的感受嗎?
    2020年4月23日,我們迎來了「世界讀書日」,網上各種應景的讀書宣傳又開始大張旗鼓地開始兜售「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仿佛在這一天不裝出一點讀書的樣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 世界讀書日|科學大咖們都讀什麼書?
    年幼的吳徵鎰在父親的書房中發現這本書,並用它作參考在自家花園裡「認圖識字」,每次查到與書上的圖文一致的植物,他就非常高興。這本書不但是吳徵鎰終生致力於植物學研究的啟蒙書,也是對吳徵鎰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對果樹專家、中國工程院士束懷瑞來說,有些書至今仍然讓他印象深刻。蘇聯果樹專家希特教授的《果樹栽培農業技術生物學基礎》、日本果樹專家小林章教授的《果樹營養生理》、山東農業大學鄭廣華先生的《植物栽培生理》。多年以後,束懷瑞依然能清晰的說出這些書的名字。
  • 【世界讀書日】閱讀是女性的最美修煉,這些書值得一看!
    那麼,讀書,便是一個不錯的途徑。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靜夜,一氣讀完,胸中滋味,「悲欣交集」。看開篇《目送》:「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每一個成長起來的為人子為人女的人,讀至此,能不黯然?能不感慨?而閱至《魂歸》「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時,那無垠天地中亙古不變的人世歡悲,怎能不讓你熱淚狂流?又怎能不去珍惜!龍大俠之巨筆,「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 世界讀書日 | 父母必看的23本育兒書
    要是有一本書能讓你學會一種語言,說出話來孩子就會聽,你會吃驚嗎?這本書就提供了「如何說?」「怎麼聽?」的技巧,讓你能輕易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這本書是《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的作者吉諾特博士的兩位學生所著,同樣是如何與孩子溝通的神作。
  • 「世界讀書日」必看 | 讀書人和不讀書的人,差別有多大?
    來源:央視新聞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但對於愛書之人來說,日日都是讀書日。若只在讀書日標榜閱讀,這一天也只不過是形式上的符號。書,應該是你人生中最忠誠且良善的朋友;閱讀,應該是持續完善精神世界、追求知識的生命衝動。
  • 主播推書、直播講座、書店促銷,今起上海推出13天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在疫情仍未散盡、創傷亟需撫慰的特殊時期,閱讀的力量更顯珍貴。而以「閱讀的力量」為主題的「世界讀書日2020特別活動」也於今日下午在上海市朵雲書院旗艦店(上海中心52層)正式啟動。
  • 【世界讀書日】成為遇見生命的朗讀者
    閱讀是認識世界第一塊基石 節日起源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 世界圖書日」。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倡多讀書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央、省、州、市關於「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部署。
  • 上海植物園開展線上線下「世界讀書日·書享人生」 捐書活動
    今天是第25屆「世界讀書日」,上海植物園為倡導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激發廣大幹部職工讀書熱情,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於4月23日上午開展了「世界讀書日·書享人生」線上線下捐書活動。本次捐書活動是上海植物園「書友會」成立以來的第二次捐書活動,選在「世界讀書日」開展,目的是推動更多的職工閱讀和寫作,希望大家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大師們,保護智慧財產權。線上採取「雲捐書」的方式,大家通過掃描二維碼填寫推薦一本好書,並註明推薦理由,再點擊提交。
  • 世界讀書日:樊登讀書周口運營中心聯合新華書店推出讀書日聊書
    「沒有任何快艇像一本書,把我們帶到遙遠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駿馬,能像一頁歡悅的詩篇,最貧窮的人也可在書裡旅行。」最是人間四月天,如約而至的不僅僅是草長鶯飛的美好,還有充滿書香的#世界讀書日#。仿佛空氣中都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氣息」。
  • 世界讀書日丨人間四月芳菲盡,正是讀書好時節
    4.23世界讀書日,       就這樣來了,乘著春風,帶著花香與書香來了。這一天,是所有讀書人的節日。 每多一個人讀書,就多一份祥和 。    這是小編讀書一直以來      秉持的願景和初心。
  • 芒果TV聯合湖南新華書店集團發起世界讀書日活動,等你來「約」讀
    4月23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日子是一個洋溢著求知慾的日子鏘!那就是我們的——世界讀書日!一起來看看吧~PART-ONE 我的最愛,不只屬於我自己專屬書封海報生成,你就是最亮眼的推薦者是否有一本書觸動你的心弦?
  • 世界讀書日,推薦一本書給大家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你還記得上一次讀書是什麼時候嗎?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我讀過的書,作者:餘華,書名《活著》。在他的自序裡提到他是因為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曲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他,於是他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這篇是《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的過程讓她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