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獎競猜開始啦(๑•̀ㅂ•́)و✧
4月23日是什麼日子????
答案就是————
世界讀書日!!!
回首我們已經度過的二十多年生命(明明只有十八歲)裡,我們都讀了哪些有意思的書呢?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名字有些古怪,卻十分值得一看的書!
當你聽到《裸體午餐》,你會想到什麼?
裸體????午餐????
其實,《裸體午餐》是美國作家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的作品。被譽為「垮掉的一代」的經典文學作品以及「毒品文學」的最高經典。
《裸體午餐》以一個吸毒者的視角,刻畫出了美國戰後消費主義的社會。主角作為一個毒癮者,用其瘋狂毫無邏輯的文字拼湊出一段關於墮落、暴力、殘酷和妄想的遊記,支離破碎的片段交織成為一個關於「上癮」的主題。美國劇作家泰瑞•薩瑟恩評價《裸體午餐》:「 極盡嘲弄現代美國生活的虛假、原始、惡毒,致力於抨擊國家的濫權、英雄崇拜、無意義的暴力、物質至上、心胸偏狹等各種形式的偽善……巴勒斯在語言諧音的運用上,堪稱美國文學第一人。」
片段欣賞
有人兜售罐裝生命力和放鬆儀,有人代理精緻的夢境和記憶,用毒癮下敏感的細胞做試驗,用意志的原材料做交換,醫生們擅長治療廢都黑塵下潛伏的疾病……未知的過去與正在展現的未來在此相會,匯成一片振動著的、無聲的混響……幼蟲的形態等待著生命……
提到《金枝》,你第一個想到的作品是什麼?
還是這個????
其實,《金枝》是這樣的
《金枝》,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J.G.弗雷澤所著,是一本關於人類早期巫術、宗教、神話、儀式和習俗的百科全書。該書被認為是現代人類學的奠基作。金枝緣起於一個古老的地方習俗:一座神廟的祭司被稱為「森林之王」,卻又能由逃奴擔任,然而其他任何一個逃奴只要能夠折取他日夜守護的一棵樹上的一節樹枝,就有資格與他決鬥,能殺死他則可取而代之。在這個古老的習俗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就是「金枝」。弗雷澤的《金枝》一書,從探究此古老習俗開始,以人類思維形態由類比向邏輯的發展為經,以世界各國傳說和文獻記載中的巫術和宗教為緯,編織出一幅巨大的人類由巫術到科學的獨特發展史卷。
片段賞析
女神的角色往往由雕像或婦女擔任,如果是後者,那麼往往是王后。
國王曾作為化身和女神結婚,但由於體力等方面的測試,他們曾輸給別人並讓出自己的王位。
王朔出品,總是帶著一絲痞氣。但是大家不要誤會,這個題目,真的不是罵人。
《我是你爸爸》,作者王朔,講述的是一對父子的故事。主人公馬林生是一名書店營業員,帶著類知識分子的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卻經歷人生坎坷:夫妻離異,兒子被流氓打傷住院,前妻要求收回撫養權.父子之間的層層矛盾也成為故事的亮點,父親不理解兒子的驕傲和自尊,兒子不理解父親的偽善和虛榮。在一個又一個的矛盾裡,作者對於人性的剖析,對於親子關係的描繪,都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回味。
片段賞析
「要不咱再往往走走,到那邊大街上找找。」馬林生跟兒子商量。「我都餓壞了。」馬銳說,「咱們別走了,就在附近隨便找個個體的館子吃得了。」「那不行。」馬林生不同意,「吃就找一個像樣點的國營集體去吃,個體館子又不衛生味道也差,都是對付人的,咱們這頓飯得吃得有意義。」「那我點個地方你帶我去麼?」
「行呵,你只要別點那些洋一股份的呼完跟咱們收洋錢的地方。」「不會的。」馬銳說,「我說的地方你肯定去得起,而且你過去。」「你說吧,哪兒呵?」「你第一次請我媽吃飯的地方。」
馬林生半晌無語,用溫柔的目光看著兒子。「你怎麼想去那兒?」「沒去過,不知道在哪兒,想看看,總覺得有那麼一個地方,是不是有?你總不至於一頓飯沒請我媽吃過就和她結婚了吧?」馬林生呵呵大笑,「當然不至於,也沒那麼便宜,讓我想想,第一次是在哪兒?」他眺望著前方陽光下的古宮牆,跨越兩湖之間帶有白柵欄的馬路橋和熙攘的人群川行的車輛以及鱗次櫛比的建築房屋回憶著齧咬著下唇。他掉臉朝兒子微笑了一下。
「走吧,要去那個地方還要坐車。」
禪和摩託車維修???兩樣毫無關係的東西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
其實這是一本有關探索生命的哲學著作。
《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作者羅伯特·M·波西格,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炎熱的夏天,父子二人和約翰夫婦騎摩託車跨越美國的旅行過程。旅行故事與一名青年斐徳洛學習西方經典和科學技術的經歷相互結合交印。在父親一路上的故事講述中,作者古典與浪漫、情感與思考、機械輪和神秘主義等等各種傳統二分論之下關係的思考都展現了出來,使讀者在深入淺出的解說中獲得心靈的洗滌。
片段賞析
對一個浪漫的人來說,這種古典的方式往往顯得很沉悶,呆滯而且醜陋。就像保養車子一樣,車子的一切都可以分解成零部件和它們之間的關係。所有的一切都必須經過測量和證明,這就給人一種沉重的壓迫感,一種永無止盡的灰暗,這就是一股死亡的勢力。
對於一個古典的人來說,浪漫的人就很輕浮而沒有理性,心情起伏不定,不值得信任,只對享樂感興趣,是一種膚淺的人,就像寄生蟲一樣沒有內涵,無法養活自己,是社會的負擔。從這裡我們就差不多可以看出他們彼此之間的衝突了。
花邊文學是關於什麼的文學??花邊新聞嗎???
不!!!《花邊文學》的作者其實是我們最熟悉的魯迅先生。
《花邊文學》是魯迅所著的雜文集,與我們更為熟悉的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不同,《花邊文學》的背景更為獨特:「花邊文學」一詞本來是別人對於魯迅文章的攻擊用語,魯迅先生卻將它作為自己的雜文集名稱,魯迅這樣解釋自己取這個名字的理由:「一、因為這類短評,在報上登出來的時候往往圍繞一圈花邊以示重要,使我的戰友看得頭疼;二、因為花邊也是銀元的別名,以見我的這些文章是為了稿費,其實並無足取。」《花邊文學》中收錄的短評針對各位大家,社會時事等各方面「嘻笑怒罵」,做出攻擊,不僅字裡行間充滿魯迅先生凌厲的審視與睿智的調侃,文集中收錄的每一篇短評所使用的筆名也耐人尋味。
片段欣賞
我曾經從生理學來證明過中國打屁股之合理:假使屁股是為了排洩或坐坐而生的罷,就不必這麼大,腳底要小得遠,不是足夠支持全身了麼?我們現在早不吃人了,肉也用不著這麼多。那麼,可見是專供打打之用的了。
看到這麼多有意思的書,大家是不是已經想要去一睹為快了呢?其實文壇中還有許多的好書,等著大家去發現。
世界讀書日,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文案丨梁蔚瑩
排版丨肖雯
監製丨郭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