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土上的旻木木
《請回答1988》:你真的看懂寶拉了嗎?
繼上一篇文章我分析了寶拉之後,今天我還想寫一寫《請回答1988》裡面的父親成東日。剛開始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這位父親。
他的身上有很多缺點。在我看來他非常大男子主義,替朋友當擔保人,誰知道識人不清朋友跑路他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債務危機。
還經常自不量力的做一些好事,本來自己家都已經很窮了,老婆天天扣著手指頭過日子,孩子們連一人吃一個雞蛋的機會都沒有,他還是會去幫助賣菜的老太太,買土豆買青菜,買一些家裡並不需要的東西。會給參加遊行示威的學生錢,讓他買點吃的洗乾淨再回家。
這些都讓我不能理解,可當我刷劇刷了幾遍之後,慢慢的發現,正是這種人物的矛盾之處才顯得父親的形象高大了起來。畢竟,父親是超人但他也是人。
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
成東日有三個子女,長女寶拉,次女德善,么子餘暉。他跟大多數現實生活家庭中的爸爸一樣,看重長女,疼愛兒子,習慣性地忽略二女兒。
可能這種忽略大多數父親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孩子心裡明白。德善每年生日都跟姐姐一起過,父母給出的理由是「你跟姐姐的生日只隔幾天」。終於德善爆發了,她大聲向父母說出了自己長久埋在心裡的委屈。父親喃喃地說「德善啊」卻再也說不下去了。那一刻他是愧疚的,終於知道了二女兒心中的委屈不滿。
但是好在後來給德善補過了生日,並向自己的孩子道歉,說下「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來請求女兒的原諒。
當時第一次看到這個片段的時候,我並沒有很感動,因為對於成東日來說,他並不是第一次當爸爸啊,他第一次當爸爸的時候應該是在大姐成寶拉出生的時候吧。
可是後來多看幾次就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世界上有幾位爸爸會向自己的孩子道歉呢?可是成東日做到了。家人之間也會有隔閡,會吵架,可也會在你傷心的時候看到你的不開心,會作出平凡的舉動讓你感動。
孩子多了,父母的愛只有那麼多,平分給每一個孩子的愛從來不會是公平的,可爸爸的角色就是要補齊這份不公平啊!
成年人的世界很殘酷,可作為爸爸只有忍耐
成東日應該代表了許多中年男人的現狀。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努力工作來承擔家庭的重任。每天在外面工作已經很辛苦了,可回到家面對妻子的抱怨,他還能笑著活躍氣氛,面對孩子時也總能笑咪咪地開幾句玩笑,逗得大家都很開心。
面對母親的突然離世,他故作輕鬆,跟客人們談笑風生。其實劇情的這一幕我也似曾相識,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爸爸也是這樣忙前忙後,熱情的招待客人,好像一點都不覺得累。可是,到了晚上我卻看見爸爸一個人在角落裡抱著頭痛哭。
成年人的世界很殘酷,可是孩子的世界永遠是開心的。
當餘暉的同學喊他「半地下」的時候,爸爸會感到很心酸,到酒館裡去買醉。在酒館裡遇見賣口香糖的老奶奶時,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再買了,可看到老奶奶佝僂的身影,又把她叫了回來,邊掏錢邊說「這是最後一次了」。
成東日是善良的,如果他是富有的人,他的善舉會得到很多人的認可,或許有妻子的讚揚,孩子的欽佩、鄰居的感恩。但是,他是位窮人,這種優點也變成了缺點。
給孩子鼓勵,支持孩子追求夢想
面對兩個女兒,成東日擁有很大的耐心。二女兒德善對於夢想總是很迷茫,可以說她沒有夢想。成東日用自身的經歷告訴德善,爸爸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夢想,也不是一開始就想做銀行職員,夢想沒有,可以邊努力邊想。
而大女兒寶拉的夢想從一開始就很明確。因為家庭條件才被迫中止,可是作為父親,總想給女兒最好的。家裡沒有債務後,他第一時間就是問女兒寶拉還想不想考司法,當檢察官。
一位好的父親總是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麼,沒有夢想,就鼓勵他去尋找夢想,有了夢想,就支持他去追夢。
這樣的一位父親叫人如何不愛呢?
成東日這一角色代表了許許多多沉默寡言的父親,他們身為男人有很多的缺點,甚至還有些大男子主義,但他們總能清楚地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作為父親,他們把傷痛留給自己,把快樂帶給孩子。
全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權必刪。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