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人生第一個1億美元是怎麼賺到的?

2020-12-17 騰訊網

巴菲特作為具有傳奇色彩的「股神」,在最近的一二十年以來,每當他做出重大投資決策的時候,都會被全世界關注。實際上,他達到「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時其實已經65歲了。關於他早期的一些投資案例,媒體披露的並不多,大家知之甚少。

我們也一直非常好奇,巴菲特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成就他的投資帝國的,當他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的時候,是不是也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犯過錯呢?《巴菲特的第一桶金》一書對巴菲特早期的一些投資案例進行了梳理,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無論成功和失敗,作者都把其中的經驗和教訓做了總結。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記下了自己的學習感悟。

一、城市服務

這家公司是巴菲特在11歲的時候做出的一筆投資,當時他與姐姐合資以114.75美元的金額買入了3股,以120美元的金額賣出,獲利5.25美元。在巴菲特以40美元的價格賣出之後,城市服務的股價飆升到了202美元。

學習感悟:

1、賣出太早:不要看到一點蠅頭小利就不加思考地倉促賣出。

2、在管理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姐姐)的投資時,一旦犯錯誤會導致糟糕的感覺。

二、蓋可保險

巴菲特20歲的時候師從格雷厄姆,期間注意到了老師格雷厄姆的蓋可保險公司。對於這家公司,巴菲特充滿好奇。通過深入分析調研,他堅持獨立判斷,1951年將自己65%的淨資產合計10282美元都投在了蓋可保險上。1952年巴菲特賣出了持有的蓋可保險股票,拿回了15259美元,獲利4977美元。如果到20世紀60年代的話,這些股票將價值130萬美元。20世紀70年代,伯克希爾再次投資了蓋可保險。

學習感悟:

1、巴菲特65%重倉蓋可保險的決心來自於買入之前的調研和財務分析,了解公司的競爭優勢。

2、賣得太早。第一買入獲利50%,如果持有10年,收益可達百倍。

3、好馬再吃回頭草,70年代初伯克希爾再次投資了蓋可保險。保險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生命力一直被巴菲特看好。

三、投資失敗的案例:克利夫蘭精紡廠和加油站

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克利夫蘭精紡廠的股價僅有淨資產價值的一半,加上該公司還有高比例的分紅,這家公司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巴菲特把這家公司推薦給了奧馬哈股票經紀公司的客戶們。但是接下來情況發生了變化:美國各州的紡織廠和合成纖維激烈競爭,出現巨額虧損,公司削減了分紅,股價也隨之大跌。

22歲的時候,巴菲特曾以合夥公司的形式與朋友在奧馬哈買過一個加油站,但是即使他親自上陣,直接服務客戶,最後加油站也沒能競爭過對面的德士古加油站,這筆投資巴菲特損失了2000美元。

這是兩筆失敗的投資,但是通過失敗,巴菲特從中吸取教訓,變得更聰明了。

學習感悟:

1、淨資產和分紅只是公司價值判斷的一部分,如果未來發展不妙,結局也會很慘。所以巴菲特後來總結說:公司的價值由未來決定。

2.投資者要有實業思維,但有實業思維的投資者經營實業不一定能成功,實業經營成功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很複雜。每一個投資者都會犯錯,少有例外。

3、淨流動資產價值投資法是巴菲特投資方法的核心。

4、沒有競爭優勢和管理層的經營水平較差的公司很難為股東創造美好的明天。

四、洛克伍德公司

在跟隨格雷厄姆工作期間,巴菲特在買賣可可豆期貨過程中,發現了洛克伍德公司,以15美元的價格買了222股洛克伍德公司的股票,後來股價漲到了100美元,巴菲特賺了13000美元。

學習感悟:

用心處處皆學問。自助者天助。機會只會展現給那些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的人。投資人應該善用生活和工作的機會,多學習,多思考。

五、桑伯恩地圖公司

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了,巴菲特也就失業了,他回到了奧馬哈決定專心於自己的投資,成立了一家小型合夥公司。桑伯恩地圖公司除了地圖業務之外,還持有一個大約相當於每股65美元的投資組合,市場價值相當於700萬美元,組合收益相當可觀。1958-1959年間巴菲特同時以自己個人資金和合夥公司的名義買入桑伯恩地圖公司的股票,最終獲得了該公司的控股權。1960年,公司董事會回購股份,巴菲特合夥公司賣出持股,獲利50%。

學習感悟:當你擁有巨額資金時,就可以通過董事會對公司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六、鄧普斯特農機製造公司

1962年1月1日,巴菲特將幾家合夥公司整合為一個巴菲特合夥公司。幾乎將自己的全部資金都投入到這家合夥公司中,將近45萬美元。

巴菲特1956年開始買入鄧普斯特農機製造公司,股價在16-18美元之間,巴菲特和他的朋友一起持有公司11%的股份,進入了董事會。當時公司的很多生意都不賺錢,股東的錢被浪費在了庫存和應收帳款上。通過芒格,巴菲特找到了職業經理人波特爾,在波特爾的管理下,使得公司扭虧為盈。1963年夏天,公司清算給股東分配現金,巴菲特在這筆投資上賺了2倍。

學習感悟:

1、佔用過多股東資本的公司如果不能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回報,就要思考資產配置的問題。

2、便宜買入的菸蒂公司,雖然後續通過引入經理人改善經營,但也讓巴菲特經受了太多的不爽。投資還是要先勝後戰,買入之後再親自投入折騰,應該不是大多數投資者的初衷。

3、陷入困境的公司,如果有優秀的管理人,就可以創造奇蹟。

七、美國運通

一個騙子貸款融資買入油料期貨,美國政府對蘇聯實施油料禁運之後導致油料價格崩潰,騙子破產,貸款損失找運通賠償。消息使得運通股價懸崖式暴跌。巴菲特通過調研後果斷出手,他在明顯沒有推高股價的情況下,儘量買入了很多美國運通的股票,到1964年11月,巴菲特合夥公司一共持有超過430萬股運通股票,巴菲特持續買入,到1966年,公司花了1300萬美元持有了美國運通5%的股份。1967年,運通的股價上升到了180美元,巴菲特賣出了大多數持股,獲利2000萬美元。

學習感悟:

1、短期的麻煩導致公司的股價下跌時,投資者應該不要跟著媒體和吃瓜群眾一起吐槽和擔心,而是要關注公司的長期價值有沒有受到影響。如果市場僅僅關注短期,這是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的機會就會出現。

2、調查研究是發現投資價值的重要方式。在運通公司股價斷崖式下跌的時候,很多分析師擔心公司能否活下去,而巴菲特卻選擇了走進餐廳、銀行、旅行社觀察人們是否還會繼續使用運通信用卡,甚至還會打電話問奧馬哈以外的朋友是否繼續認可運通的旅行支票。由此巴菲特得出結論:運通公司的運營正常,它的特許權、經營權沒有受到影響。

3、當絕佳的投資機會出現時,一定要投入有分量的資金。在運通的案例中巴菲特投入的資金量高達可控資金的40%。

八、迪士尼

在這家公司上,巴菲特關注更多的是迪士尼公司的無形資產,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他關注的並不多。1966年巴菲特合夥公司投資了迪士尼公司400萬美元,佔5%的股份,第二年巴菲特賣掉了這些股票,收回620萬美元。實際上後來1967年-1995年間,迪士尼的股票上漲了138倍。對此巴菲特說:「在1966年做出的投資決策是英明無比的,但你們的董事長(指巴菲特自己)的愚蠢行為抵消了它所帶來的良好成果(指在1967年賣掉了)。」

學習感悟:

1、無形資產的價值開始被巴菲特所認可。迪士尼的電影版權可以持續為公司創造現金價值(7年一個周期),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增加的成本卻很少,但這個金礦在迪士尼的財務報表上的記錄卻是零。

2、那種需要少量資本即可不斷產生利潤的公司是金礦。

3、這又是一個百倍股,可惜巴菲特賣出太快,僅獲利55%

九、伯克希爾——哈撒韋

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格雷厄姆和他的搭檔就對伯克希爾進行了非常認真的研究,此後巴菲特在1955年公司合併之後也一直遠遠觀望著。直到1962年12月伯克希爾的股價跌倒7.5美元,他才通過巴菲特合夥公司買了一些。由於斯坦頓與巴菲特關於回購的約定言而無信激怒了巴菲特,1965年初巴菲特激進地大量買入伯克希爾的股票,到1965年5月他以38.6%的持股控制了伯克希爾董事會。當時伯克希爾的每一分錢都必須用於維持紡織業務,沒有富餘的資金,此外還背負著250萬美元的負債。伯克希爾不但是一個雪茄菸蒂,而且是一個索然無味的雪茄菸蒂。

巴菲特本人對於如何管理一家紡織企業毫無頭緒,好在他找到了一個好幫手肯 蔡斯。蔡斯的任務是儘可能多的釋放現金,從庫存和非流動資產中釋放出現金,虧損太厲害的部門被關停,用於投入到工廠的資金很少,公司現金用於投資合適的收購對象。

學習感悟:

1、投資不能情緒化:巴菲特因為憤怒而不斷加大投資控制了一家衰敗公司70%的股份。好在有優秀的管理人,巴菲特掌管的結局還不錯,但是如果一開始收購的是一家有前途的公司,巴菲特會幹的更好。

2、虧損的部門繼續經營下去是愚蠢的。重新配置資本的時候就可以不必拘泥於原有的行業,尋找回報率更高的機會。

十、國民賠償保險公司

1965-1967年這段時間,巴菲特合夥公司的資金已經達到了3000-6000萬美元的規模。伯克希爾的淨資產大約為2200萬美元,只要工廠能夠產生利潤,巴菲特是不願意關閉工廠的,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20年之久。

從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巴菲特一直在遠遠地觀察林沃爾特的國民賠償保險公司。1967年2月,伯克希爾最終以860萬美元買下了國民賠償保險公司。到目前為止,這家公司至少為伯克希爾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

學習感悟:

1、在收購一家公司之前,應該做好觀察數年的準備。

2、保險公司的浮存金可以用於投資賺錢。保險公司的浮存金為零,這筆不斷增加的資金和巴菲特優秀的投資能力結合實現了不可思議的結果。

在2019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說:"我們被財產/意外險P / C業務吸引的原因之一是該行業的商業模式:P / C保險公司先收取保費後賠付。在極端情況下,一些理賠(如接觸石棉,或嚴重的工作場所事故)的賠付可能持續數十年。這種'先收取保費,後賠付'的模式讓P / C公司持有大筆資金 - 我們稱之為'浮存金',最終會賠付給其他人。與此同時,保險公司會將這筆浮存金拿去投資獲利。」這正是伯克希爾的核心商業模式。

十一、失敗的案例:霍希爾德—科恩公司

20世紀60年代後期,30多歲的巴菲特已經成為了百萬富翁。1966年3月,巴菲特芒格等人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以「三流的價格買進一個二流的百貨公司」收購了霍希爾德—科恩公司。1968年,百貨公司營業額大幅下降,巴菲特最終在1969-1971年初出清了霍希爾德—科恩公司,大約收到1100萬美元。這次對霍希爾德—科恩公司的投資中,巴菲特合夥公司、芒格的基金和戈特斯曼的基金都有數額不大的虧損。

學習感悟:

1、以合理的價格買進一家好公司,遠勝過以好價格買進一家一般的公司。

2、優秀的騎手在良馬上會表現出色,在劣馬上可能毫無作為。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的差公司,就是典型的劣馬。

3、巴菲特說,他和芒格都沒有學會如何解決陷入困境的公司。投資五年最後虧損出局。建議投資者應避開有麻煩的企業或及時止損。

4、人類行為中的無形力量和慣性會驅使人們做出不理性的決策:就像工作是為了填滿時間一樣,有些公司的項目或收購就是為了花光手裡的錢。巴菲特一直在優化管理他的投資,以降低這種慣性的影響。

十二、聯合棉紡公司

1967年初,巴菲特和多元零售公司的少數股東同意拓展零售帝國,他們收購了一家服裝連鎖店——聯合棉紡公司。一開始巴菲特對這家公司並沒有興趣,但是看完聯合棉紡公司5年的財報數據後,巴菲特動心了。並且他對省吃儉用的工作狂經理人非常感興趣。巴菲特留任了原本準備退休的羅斯納,羅斯納一幹就是二十年,1969年聯合棉紡公司更名為聯合零售公司,最終併入伯克希爾。

學習感悟:

管理出效益。傳統公司利潤回報和管理層的成本管控意識和能力息息相關。由於出色經理人的努力,到1968年聯合棉紡公司為巴菲特創造了20%的年化回報率。

十三、伊利諾伊國民銀行信託公司

1969年,伯克希爾購買力羅克福德銀行,即伊利諾伊國民銀行信託公司97.7%的股份,他留任了阿貝格,一如既往地採用了放權管理的模式,讓他獨自管理企業的運營。在完成收購之後的五年半時間裡,這家銀行給伯克希爾的分紅達到了2000萬美元之多,超過了當初收購的價格。此外銀行隱含的特許經營權價值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增長。

1980年底,監管當局收緊了政策,不再允許銀行成為任何一個非銀行組織的一部分,最終羅克福德銀行被從伯克希爾拆分出來,41086股該銀行的股票,被交換為類似數量的伯克希爾股票。

學習感悟:

1、和之前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公司的思路不同,巴菲特這次時以合理的價格投資於一家優秀的企業。如果一家公司在過去顯示了強大的盈利能力,我們就會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種盈利能力會持續下去,那麼這家企業就值得以合理的價格購買。

2、對於偉大的企業,應該多買一些股權,持股比例越大越好。

3、如果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在出售公司時,非常關心買主是誰,買主是否會將公司很好的經營下去,而不是只想以最高價出售公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

4、那些堅持低成本、重視低風險、關注持續成長的銀行,與那些複雜的銀行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前景。

5、持續尋求效率提升、成本節約的經理人,是值得大力支持的。

十二、失敗的案例:奧馬哈太陽報

從小時候每天投送《華盛頓郵報》開始,巴菲特就對有品質的報紙產生了強烈的興趣。1969年1月1日,伯克希爾以125萬美元購買了《奧馬哈太陽報》的全部股份。但是《奧馬哈太陽報》在財務方面一塌糊塗,一直在當地處於第二的位置,1980年,《奧馬哈太陽報》賣給了一個芝加哥買家,具體金額不詳,但肯定低於125萬美元。情況最終沒有好轉,《奧馬哈太陽報》在1983年停刊。

學習感悟:

報紙行業是一個有特許經營權的行業,但一直處於千年老二地位的《奧馬哈太陽報》最終輸給了老大《奧馬哈世界先驅報》;

投資失敗的原因總結:

1.贏家通吃的行業老二老三通常沒有好結果。

2.財務回報必須達到要求,但《奧馬哈太陽報》只能給巴菲特提供8%的回報。

3.投資者需要有社會責任情懷,但財務回報是實現社會情懷的基礎。

十三、更多保險公司

1969年,伯克希爾繼續收購了兩家小型公司,一家是布萊克印刷公司。另一家是蓋特韋承保公司。

在伯克希爾的版圖裡,有1600萬美元放在紡織業務上,伊利諾伊銀行有1700萬美元淨資產,保險公司約有1500萬美元。

學習感悟:

1、伯克希爾對傳統紡織業採取了主動收縮的戰略,同時在證券投資上收益越來越多,最終伯克希爾轉向收購能夠創造更多浮存金的保險公司,並用浮存金進行再投資,形成了伯克希爾的核心商業模式。

2、資本配置是巴菲特投資表現優異的核心。也正是巴菲特開闊的視野幫助伯克希爾避免了在紡織單一行業下行造成的災難性後果。

十四、藍籌印花公司

從1968年開始買入,到1969年底,巴菲特合夥公司已經持有了大量藍籌印花股票。公司擁有大量的浮存金。在藍籌印花公司遭受股東(小零售商)惡意拋售股價下跌時候,巴菲特和芒格大力買入,最終主導了藍籌印花公司的董事會,並接管了投資委員會。

學習感悟:

1、對於一個經驗豐富的投資者而言,浮存金是獲得額外報酬非常有用的工具,可提供無息資金。

2、了解一家公司,是投資者敢於逆向投資的前提。

3、只要公司的經營機制沒有問題,股權治理有問題的企業未必是糟糕的投資。

十五、喜詩糖果

1972年1月3日,藍籌印花公司以2500萬美元收購了喜詩糖果。哈金斯被任命為公司總裁和CEO。巴菲特喜歡留住經驗豐富的管理層,哈金斯一直工作到81歲高齡,在公司工作了55年,做了33年CEO。2006年在保險部門為巴菲特工作了數十年之久的布萊德 金斯特接手管理了喜詩公司。

到2014年底,喜詩公司稅前利潤累計達到了19億美元,這筆當年以2500萬美元成交的生意,給巴菲特和芒格帶來了近10億美元的稅後利潤,用於投資其他企業。

學習感悟:

1、喜詩品牌在美國西海岸深入人心,這些巨大的資產並沒有體現在財務報表上。極佳的品牌、非同尋常的客戶關係可以創造消費者特許權,和資產負債表結合就會形成巨大的經濟商譽。

2、為特許權出價物超所值。起初收購喜詩糖果時,巴菲特付出的價格遠超過公司的有形資產,3PB,但後來復盤來看,喜詩糖果的高回報率讓最初的買價顯得非常便宜。

3、更大成功的力量促進巴菲特加速成長進化。經歷了喜詩糖果的非凡成長,巴菲特開始青睞強大的品牌的公司,這也促使他日後做出了更多偉大的投資決定。

4、為什麼要買喜詩糖果,1.回報率達到25%;2.擁有市場定價權;3.管理層一直堅持主業,專注於製作高品質的產品。4.原料市場賣家眾多,公司有主導權。

十六、華盛頓郵報

1973年的春夏,巴菲特用伯克希爾發行的20年長期債券募集的資金購買力《華盛頓郵報》公司的股票,共投入1060萬美元,購買了該公司9.7%的股份。1974年巴菲特受邀加入公司董事會,直到1986年從郵報的董事位置上退下來成為大都會公司的董事,大都會也是伯克希爾投資的一家非常成功的媒體公司。1996年,在大都會被賣給迪士尼之後,巴菲特重返《華盛頓郵報》董事會。這項1060萬美元的投資,到2005年市值成長為13億美元,還不包括歷年的分紅。

學習感悟:

1、在評估企業內在價值時,一定不要被短期遭遇的問題蒙蔽雙眼。

1972-3年《華盛頓郵報》因為報導「水門事件」贏得了世界性的聲望,但是也因此得罪了白宮。市場擔心《華盛頓郵報》將失去兩家電視臺的牌照,因此股價一度深跌。巴菲特看到的卻是該公司的護城河:在當地佔據主導地位的報紙無需增加太多成本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廣告收入。未來廣告和發行收入還會繼續上升,「考慮到公司擁有的護城河和成長前景,我願意在前一年度盈利的基礎上支付一個更高的市盈率」。

2、如果你買入之後股價大跌,不必感到沮喪。如果公司能夠繼續保持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就繼續持有。

3、如果股價足夠低,回購股份對於股而言是件好事。

4、不要為過熱的公司支付高價。

5、「註定」的公司是最好的投資對象(以合適的價格買進時)。這種類型的企業在自己所在的行業處於主導地位,更重要的,是按照預期他們的競爭優勢將會在今後數十年內繼續保持下去。「在你心中測試一下公司是否屬於「註定發生」的類型的方法就是——想像自己要去一個杳無人煙的荒島上居住10年,10年之後等你回來的時候,那家公司是否還能在他的行業裡繼續處於主導地位?可口可樂在飲料行業可以,吉利剃鬚刀可以,吉百利的巧克力可以......這些公司的力量將會依然處於主導地位,這源於他們在人們心中地位有關,而且這種影響可以在代際間傳承。

巴菲特1973年買入時,郵報的淨利潤只有970萬美元,到1988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2.69億美元,15年增長超過了27倍。

巴菲特回顧說:「我們在郵報上經歷了三種上漲:1.公司商業價值的飆升,2.公司回購帶來的每股商業價值的快速提升,3.超越每股商業價值的股價飆升。」

6、高質量的經濟特許權也有可能喪失。即便是優秀的公司也可能失去這個優勢。好日子持續了數十年以後,因受網際網路技術的影響,紙媒行業受到衝擊,《華盛頓郵報》的經濟特許權被摧毀了,旗下的報紙和雜誌利潤開始緩慢下滑,即使採取了各種成本控制的努力也無濟於事。

十七、韋斯科金融公司

1972年夏天,巴菲特和芒格指示藍籌印花公司以200萬美元買進了8%的韋斯科金融公司的股份。為了提升藍籌公司在韋斯科的投票權,接下來又以17美元的價格買入了更多的韋斯科股票,直至持有17%的股份。直至1974年,巴菲特和芒格加入了韋斯科董事會,同時藍籌公司繼續買進韋斯科股份,到1977年年底,達到了80%。

關於韋斯科金融公司,巴菲特和芒格在買下這家公司之後的30多年,他們沒有將公司裡的閒置資金用於原有的儲蓄和房貸業務,而是沿著伯克希爾探索出來的道路,將資金用於收購和構建其他重要的生意,例如投入保險業務,構建股票、債券和優先股投資組合,比如雷諾茲菸草和富國銀行等。

學習感悟:

1、將聲譽視為極為重要的資產。巴菲特的聲譽讓其獲得了收購韋斯科金融公司的機會。

2、資產配置可能會犯錯。韋斯科金融公司投資的鋼鐵相關的公司一段時間利潤達到了驚人的高點,接著就進入了周期性毀滅。

3、在利率上行時,因為貸款收入是固定的,而吸儲成本是浮動的,這種吊掛的現象導致當時一大批銀行倒閉。而巴菲特、芒格等成功預見到了問題,並提前做了出售資產的準備,讓韋斯科躲過了行業危機。

4、韋斯科金融公司是一個小型的伯克希爾,業務重點也在保險業務,但公司的承保利潤並不豐厚,其中很大部分是投資收益。

十八、伯克希爾—哈撒韋帝國

1974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意到了韋斯科公司的多宗交易,關注到巴菲特和芒格直接或間接通過多元零售公司間接掌握藍籌印花公司。同時巴菲特通過伯克希爾影響藍籌印花公司。他們懷疑巴菲特和芒格是否會密謀操縱公司的股價。兩年後巴菲特自證了清白,但是他決定要將他的生意簡化。

通過合併,伯克希爾控制了藍籌印花公司過半股權,巴菲特持有13%的藍籌印花股份。除此之外,他實際上再無其他投資組合。巴菲特持有伯克希爾43%的股份,他的妻子蘇珊持有3%。到1983年,伯克希爾買下了藍籌印花其餘所有股份,完成了100%持股。

完成多元零售公司與伯克希爾的合併時,巴菲特48歲,伯克希爾的股價很快上升到200多美元,巴菲特夫婦實現了第一個1億美元。

---小結---

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了巴菲特從孩提時代,到青年時代,一直到中年時代的投資活動,他用三十餘年(1941-1974)的時間,實現了1億美金的財富積累。這本書通過巴菲特早期投資的案例,為我們學習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素材。

在這三十年一路走來,巴菲特在期間也犯過錯誤,就是在這失敗與成功相伴的過程中,巴菲特從中吸取教訓,逐漸進化,逐漸發展和形成了自己的投資哲學。

如果把這1941開始的33年分為兩部分,我發現巴菲特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1966-67年。此前巴菲特投資的11家公司中有5家出現了問題甚至虧損,1967-74年間投資的十餘家公司中,只有奧馬哈太陽報一家虧損,成功率大大提升。在1966-67年發生了什麼,巴菲特產生了怎樣的轉變?初步總結有以下三點:

第一,從關注菸蒂公司到擁抱品質。也正是1966年開始投資迪士尼、國民賠償保險、美國運通的成功,讓巴菲特看到了擁有良好品質公司的重要性和無形品牌資產形成的消費壟斷權的力量。

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早期,他一直遵循老師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形成了「用好的價格去購買一家普通公司的股票」,這些菸蒂,「看上去還能抽上一口,並且是免費的,所以你撿起來抽上最後一口」。但在實踐中巴菲特經常被這些討厭的菸蒂嗆得狼狽不堪。早期投資的加油站、伯克希爾、鄧普斯特公司、科恩百貨這類公司雖然便宜,但業務經營慘澹,即使通過優秀的經理人也很難將原有的業務重放光彩,尤其是鄧普斯特公司一案還讓巴菲特深陷與工人的對抗,讓巴菲特深惡痛絕。

在1966年迪士尼得投資過程中我們看到,巴菲特是和芒格一起前往公司調研的。在後期投資喜詩糖果的過程中,巴菲特一開始覺得太貴,後來是芒格說服了巴菲特。1971年的喜詩糖果,淨利潤只有七八百美元,而當時喜詩糖果的要價高達3000萬美元。這對於習慣了「撿菸蒂」的巴菲特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但是查理·芒格勸說巴菲特要用合理的價格購去投資一家有發展前景的好公司。於是巴菲特與喜詩糖果溝通,最終花了2500萬美元買下了這家公司,後來這家公司就像巴菲特的印鈔機,滾雪球的模式不斷開啟,後來用喜詩糖果的現金流又買入了可口可樂等好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能夠超越老師格雷厄姆,建立今天的投資帝國,一直默默在身後支持他的查理·芒格對巴菲特的影響功不可沒。

1978年邀請查理進入伯克希爾

第二,從偶爾的1-2年短線到絕對全部長期持有。迪士尼可能是巴菲特持股少於2年的最後一隻股票。此前的城市服務本來可以有更高的收益,蓋可保險買入本來就可以讓巴菲特賺上百倍......這些都是我們普通投資者經常犯的錯,年輕的巴菲特也是一樣,但是從迪士尼之後,巴菲特就少有短線操作了。這可能和他持股5年的美國運通的成功和錯失的兩個百倍股經驗教訓的總結反思有關。假如以1967年為界,把前期投資的12家公司作為一個組合,5家公司失敗,還有蓋可保險、迪士尼、美國運通、國美賠償保險公司四家百倍股,如果全部長期持有,其結果也可以讓巴菲特名利雙收。這個回測也證明了一個投資法則的有效:長期持有,讓贏家繼續飛奔。

第三,1967年解散合夥公司,巴菲特只選擇認同他理念的長期主義者在一起。從解散開始,巴菲特希望放慢工作的腳步,讓生活有更多意義,並專注於自己所控制的公司。看到有追求更高回報的合伙人離開退出,巴菲特異常高興,因為這將他從「當前無法達成業績目標的壓力下」解脫出來了。但1968年巴菲特又說,他不是要關張,只要合伙人願意繼續將他們的資金和我的資金放在一起,並且運作令人欣慰,我就打算繼續幹下去,與一開始就支持我的人在一起!他的意思無疑就是他只選擇認同他理念的長期主義者在一起。

第四,伯克希爾的核心商業模式已經初步形成。在巴菲特完成第一個1億美元時,巴菲特已經用了國民賠償保險(1967年買入)、韋斯科金融保險公司、(蓋可保險買入後很快被被賣出)。保險公司浮存金的優勢可以讓巴菲特有更多無息資金可以用來投資,這是巴菲特樂於投資保險公司的原因。而保險公司又常常因為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虧損、倒閉。巴菲特投資保險公司可以說是通過發揮其自身的資產配置和投資優勢增強了保險公司應對風險的能力。特別是從韋斯科金融保險開始,伯克希爾的核心商業模式已經初步形成。但要達到這種商業模式的效果,就必須在公司擁有話語權,所以巴菲特對於保險公司都是深愛性格,控股甚至全部買入。有了保險公司的商業模式,巴菲特從此不再借錢也不再受投資人的困擾。

當然,善用優秀的經理人,充分授權、激勵、讚賞,這也是巴菲特買入的公司大多數都能順利過渡並發展良好的原因。

特別提醒:本文為投資邏輯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回復11,閱讀《七個人生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時間管理、二八原則》

回復12,閱讀《昨天他給人大捐了三個億,講了三個頂級投資哲學!》

回復13,閱讀《大數據告訴你,中國女人有多勤奮》

回復14,閱讀《拿3000工資與30000工資的區別,5張聊天記錄讓你醍醐灌頂》

相關焦點

  • 48歲賺到第一個1億美元,巴菲特做對了什麼?
    作者:Passion啟航來源:雪球2019年,是「股神」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任職的第54年。美股屢創新高,標普500漲幅近30%,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僅上漲11%,大幅落後於市場,成為近十年來表現最糟糕的一年。
  • 背靠股神巴菲特,日均賺3億美元,它堪稱全球最賺錢的公司
    可是「股神」巴菲特卻非比尋常,在眾多企業艱難求存、毫無盈利的情況下,巴菲特持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二季度的財報,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伯克希爾第二季度淨利潤為263億美元,日均盈利近3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41億美元,同比大增87%。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達146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 股神巴菲特7個月賺三百億,不是說巴菲特不行了嗎?咋又成功了?
    來源:江瀚視野美國證交會(SEC)8月5日披露的信息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7月31日、8月3日、8月4日三度增持美國銀行股票,斥資約3.37億美元。7月20日以來,巴菲特共計花費20.59億美元買入美國銀行股票,7月20日到8月4日期間,每一個交易日都在增持。截至北京時間8月6日收盤,蘋果股價攀上440美元/股再創新高,市值一度達到1.9萬億美元,約合13萬億人民幣。僅今年以來,蘋果股價便已累計上漲50%。
  • 爆賺550億,股神巴菲特回來了!普通人想賺錢,趕緊學這招!
    前段時間股神巴菲特可謂諸事不順,先是在連續經歷3次美股熔斷,然後資產蒸發18%,僅剩約6000億人民幣的身家。但就在今天我們的股神他又回來啦,巴菲特終於再次揚眉吐氣了!根據7月7日金融服務機構The Motley Fool提供數據,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長兼執行長、「股神」沃倫-巴菲特所持蘋果公司股票的價值已經飆升至910億美元以上,巴菲特公司的整個股票投資組合中的佔比達到了43%,創下歷史新高;蘋果股票從2019年149元上升至373元,增幅達2倍之多巴菲特公司持有
  • 「股神」巴菲特說的話真的是金口玉言嗎?
    1962年,巴菲特與合伙人合開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
  • 股神投資一隻股票,今年賺了2500億元!學習巴菲特成功的投資秘訣
    巴菲特三季度賺了301億美元,蘋果公司拯救了被中國股民嘲笑的世界股神?著名的世界投資大師、被萬千股民讚譽為「世界股神」的巴菲特,他旗下最重要投資平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了2020年三季報,季報財務數據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今年三季度經營利潤只有54.78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32%。
  • 巴菲特持股7個月賺300億美元:比起賺錢,更厲害的是股神這些能力
    隨著蘋果股價迭創新高且市值站上1.89萬億美元,巴菲特持有的蘋果股票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過去7個月巴菲特僅僅在「蘋果」身上就淨賺逾300億美元!「如今,華爾街投資機構不再調侃巴菲特老眼昏花,反而讚嘆他投資眼光精準——成功捕捉到蘋果這隻大牛股。」
  • 股神巴菲特「晚節不保」,第一季損失近500億美元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今天發布最新財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第1季淨損497.5億元,未實現投資損失高達545.2億美元,但營業利益表現則優於預期。波克夏海瑟威第1季淨利大虧497.5億元、每A股虧損30653美元,較去年同期淨利216.6億美元、每股盈餘13209美元大幅衰退,主要原因來自於3月底的股災,導致了高達545.2億美元的未實現投資損失,拖累整體公司獲利表現。不過,波克夏海瑟威的第1季營業利益則年增6%,達58.7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
  • 股神巴菲特:99%的財富竟是50歲以後賺到的?背後原因只因一句話
    2020年4月7日,沃倫·巴菲特以67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4位他買第一隻股票的那年珍港事件爆發了巴菲特在1941年購買了人生中第只股票。隨後的事實證明,「股神」在入市之初並沒有新人的好運氣。
  • 股神巴菲特的午餐是如何被中國人玩壞的?
    股神巴菲特的午餐是如何被中國人玩壞的?為悼念熱愛公益的亡妻,股神巴菲特拍賣自己的午餐用作公益,最便宜的一次才拍賣1.8萬美元......自從被中國人知道後,一路炒到了幾千萬,但是這些生意人從不做虧本買賣,紛紛各顯神通,利用各種套路賺了回來。
  • 「股神」巴菲特:26歲實現財富自由,人生少走彎路,全靠這2點
    他就是沃倫·巴菲特,世界上第一個依靠投資成為世界首富的人,巴菲特還曾在不到50年內創造了100美元翻到720億美元的造富傳奇。研究巴菲特的成功經驗,為大家總結2點,一定要牢記,可以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巴菲特是怎麼閱讀的呢?巴菲特從小就對數字很敏感,他喜愛數學,喜愛數字,他很早就明白賺錢可以讓人更加獨立,也身體力行地去實踐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巴菲特得到一本《賺1000美元的1000招》,他如獲珍寶,反覆的閱讀、研究,打算把這1000招一個個的全部實踐一遍。
  • 「股神」巴菲特:關於人生,我的3點忠告!
    竟然創造出來了世界投資公司的龍頭企業,還有每年投資給自己帶來的金錢的回報高達投資的百分之二十五,並且巴菲特在自己的精明的運營之下他自己的投資從來都沒有跌於25%。現如今「股神巴菲特」憑藉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對股世理解,給自己創造出了711億美元的身價,並且在福布斯富豪榜位居第五名。
  • 巴菲特最新持倉曝光 「股神」第一重倉股是你熟悉的它
    股神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上周末公布了截至2019年底的持倉情況,一方面讓人感嘆股神寶刀不老,第一重倉股蘋果差不多賺了一倍,至少賺了300億美元。另一方面,股神也有失誤,花了100億美元買入的卡夫亨氏,持續下跌損失慘重。這說明投資股市,失誤在所難免,股神如此,普通人失誤更是正常。
  • 股神巴菲特:我人生巨大的財富,來源於這一個字,可很少有人做到
    說起「股神」巴菲特,大家可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這兩個字——「有錢」!巴菲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靠投資股票成為世界首富的人,據福布斯排行榜的實時更新數據顯示,巴菲特以804億美元身價,位居第7名。很多投資者都非常好奇巴菲特的財富秘密究竟是啥?
  • 經濟這麼不景氣,巴菲特一天還能賺3億!
    今天重點說說巴菲特的公司,因為美國時間8月8日晚間,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布了二季度財報。二季度財報顯示,伯克希爾公司淨利潤為 263 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 141 億美元,盈利大增87%。折算下來,日均盈利達到了 3 億美元。
  • 巴菲特再捐贈29億美元
    巴菲特再捐贈29億美元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巴菲特捐款,巴菲特捐款29億,巴菲特再捐款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曾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3個中國人,現在過得怎樣呢?
    文/ 秋水想必說到巴菲特的名字,應該是無人不知不人不曉吧?他的"股神"之名更是讓大家印象深刻。僅在2016年,他就已經賺了120億美元,可以說是世界上賺錢最多的大佬之一。他不但有股神的稱號,還被大家認為是"先知"。
  • 巴菲特被詐騙50億,股神真的糊塗了?
    最近,股神巴菲特的鬍鬚就被燒了。1. 德國企業靠P圖,騙了巴菲特50億元據英國衛報報導,德國一家企業涉嫌財務造假,將企業估值抬高了近4倍,欺騙投資人。其中,2017年美國股神巴菲特,被騙了6.4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這是咋騙的呢?我們都知道,巴菲特是出了名的價值投資者。買公司,一定是買優質公司。
  • 巴菲特54年來首次打新 一天狂賺逾8億美元
    對於炒股的人來說,股票的漲跌是牽動著很多人的心了,炒股的話肯定是想要賺錢的,現如今喜歡打新股的人有很多,所以也是會非常關注這新股的行情了,巴菲特對於股民來說都不陌生了,近日有消息稱巴菲特54年來首次打新,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 巴菲特:能賺大錢的人,在這3方面很謹慎,做到一個就很厲害了
    11歲,擁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支股票,從此開啟了一生的投資生涯;30歲,巴菲特獲得了人生第一個100萬;52歲,讓這個數字翻倍變成3.76億美元;84歲,這筆財富升為637億美元。所以在巴菲特的世界裡,賺錢就像是「滾雪球」越滾越大,越賺越多。都說商場如戰場,為什麼巴菲特能在充滿風險的股市中,一直穩賺不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