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塗鴉期的發展特點

2021-02-14 美術教育聯盟

兒童的繪畫反映出兒童的肌肉協調性、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展。通過對兒童繪畫的內容與行為方式的深入觀察,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兒童。因此學校美術教育工作者與家長很有必要了解兒童塗鴉行為的發展特點與心理基礎,從而引導兒童在塗鴉過程中獲得繪畫的基本興趣與技能,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研究表明,兒童的繪畫發展具有階段性,塗鴉行為是兒童繪畫發展的第一個階段。2-4歲兒童處於塗鴉期,此時的兒童只會畫事物的局部,整幅畫面無系統、無秩序,還有人基於更為細緻的自然觀察後認為,兒童在15-20個月時開始出現無規則、無目的的亂塗亂畫。貝利量表測量的結果顯示,有90%的兒童會在10-21個月期間出現了亂塗亂畫的現象。

根據兒童繪畫內容的不同以及動作的靈活程度,研究者們對兒童從一開始有塗鴉行為到基本有能力繪圖之間劃分了更為細緻的若干階段:

未分化塗鴉:即無控制的塗抹;

經線塗鴉:重複性地上下方向塗直線;

圓形塗鴉:即重複畫圓,並用它來表現一切事物;

命名塗鴉:即認識到繪畫內容與外界物的關係,受畫面象徵符號啟發而命名繪畫內容。

兒童塗鴉內容一般都會經歷從線(直線、弧線)到形(有缺口的圓、封閉的圓)的發展,從單一形(圓或連續的線)到形的組合(圓表示太陽、兩條交叉的弧線代表魚或圓上添加線條表示蝌蚪人)的發展。兒童塗鴉動作的進行依賴於兒童握筆與運筆的過程。所以從握筆與運筆兩方面可以了解兒童塗鴉的特點。

從兒童握筆的手姿勢的發展來看,最早握筆的動作包括整個手和手臂的運動,表現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動作」,即兒童在握筆的時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動來抓握筆。用這種笨拙的握筆動作形式,兒童很難進行有目的的繪畫動作。隨著在繪畫活動中偶然的嘗試以及在家長與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學習調整握筆動作,兒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筆動作逐漸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動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開始在繪畫技能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4歲以前兒童繪畫時運筆的情況:

一是無目的的筆畫,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賴肩部的肌肉動作。

二是有目的的筆畫,依賴肘部與手臂的運動,能說出所畫線的名稱。

三是模仿的筆畫,手腕的動作代替了手臂的動作,手指的活動代替手腕的動作,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畫的動作。

兒童塗鴉時,無論是握筆還是運筆,都遵循從大肌肉到精細肌肉的過渡,從軀幹中心運動到遠離軀幹的肢體運動,遵循「經濟性原則」。

根據以上的分析,您就不難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到處亂花,是因為初期的握筆的姿勢以及大肌肉的控制,孩子是依賴肩部的動作,所以小小的一張白紙,是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的。

相關焦點

  • 兒童塗鴉的發展特點
    兒童的繪畫反映出兒童的肌肉協調性、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展。通過對兒童繪畫的內容與行為方式的深入觀察,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兒童。
  • 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階段與特點
    兒童繪畫能力是有發展階段的。塗鴉期。年齡範圍1.5到3歲,此階段兒童從不能控制畫筆和所畫出的線條,到能手眼配合進行初步的控制,並·對所畫出的畫產生視覺上的興趣,產生形象上的聯想。兒童塗鴉期的繪畫看起來一般沒有具體的意義,是由一些點線構成。
  • 從「塗鴉期」到「圖示期」的重視,關乎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當代非常著名的藝術家——維克多·羅恩菲德曾經就對兒童藝術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創造性是每一個兒童都擁有的,教師和家長應該避免孩子使用著色畫本,也不應該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評價兒童的畫,這樣孩子才能夠用自己的想像力去畫畫。
  • 寶寶喜歡亂塗亂畫,是進入了「塗鴉期」,3個方法挖掘藝術天賦
    18個月-4歲是寶寶的塗鴉期 1、塗鴉期特點 仔細品味唐代《添丁詩》中「忽來案上翻墨汁,塗抹詩書如老鴉塗鴉期的特點有一個漸變的過程,從開始的漫無目的到最後不斷宣洩內心的想法。 塗鴉期的年齡階段一般在1-3歲間,3歲以後則逐漸過渡到象徵期。
  • 塗鴉期的孩子能不能學畫畫
    什麼年齡段稱之為塗鴉期?概括講,12歲以下的孩子統稱之為畫畫塗鴉期,但其中要分為三個時期,0歲一3歲為初級塗鴉,4歲一7歲為中級塗鴉,8歲一12歲為高級塗鴉。處在高級塗鴉期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對兒童畫的興趣減弱,這時候就想學一些更深或難點的知識。
  • 塗鴉期到了,家長如何引導孩子?
    其實,這些亂塗亂畫行為的開始,代表著孩子進入了「塗鴉期」,也意味著他們開始與藝術世界打交道了。 兒童塗鴉是是孩子的視覺經驗與手指肌肉協調發展後的產物,塗鴉不僅可以增強孩子手眼腦的協調能力,也能增強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情感表達。兒童塗鴉會經歷4個階段,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所處的階段以及他們的水平來引導他們塗鴉。
  • 兒童的繪畫,有幾人能看懂?
    因此,中外兒童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兒童的繪畫稱之為塗鴉期。兒童從胡亂塗抹到有意識地控制塗抹是逐步形成的。開始亂塗,後來便可塗出一些簡單的形狀或線條。因此塗鴉又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1. 未分化塗鴉:由於兒童動作不協調,腦手還不能一致,只能畫一些隨意的線條。
  • 你要懂得兒童的繪畫規律,你就知道4、5歲送孩子學畫畫是多愚蠢
    那麼兒童的繪畫有什麼樣的發展規律呢?父母應該怎樣教孩子畫畫呢?兒童繪畫的發展規律從18世紀末,世界各國的兒童專家已經對兒童繪畫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美術教育家哥仙修泰納收集過30萬張兒童畫、1957年維克多·羅恩菲德發表的著作《創作與心智的成長》等,都提出了不同的繪畫發展理論,對我們現在美術教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關於兒童的塗鴉繪畫
    即沒有目的的,以遊戲形式任意畫線的活動時期。這時幼兒手的發育不完善,眼動軌跡雜亂,腦、眼、手不夠協調,動作笨拙,感知能力差,畫出一些無序、不成形的線條。在邊畫,邊說,邊玩中滿足好奇和好動的欲望。兒童塗鴉繪畫是兒童繪畫的最初級階段。父母怎樣看待孩子塗塗畫畫,怎樣幫助孩子,孩子畫畫有哪些好處等問題也都是父母很關心的問題。  畫畫是孩子的需要  從幼兒第一次動筆畫畫起。
  • 孩子在家亂塗亂畫,家長先別急著說教,他正處於「塗鴉期」
    而孩子會出現亂塗亂畫這個行為,家長也不要急著去批評和說教,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現在正處於塗鴉期。案例:朋友剛搬家的時候就邀請我們一起去他家裡做客,當時看到他的家裡還是非常的整齊,牆面也都是很乾淨,而在上一周去朋友家裡吃飯的時候卻完全變了一個樣子。
  • 兒童情緒發展的特點
    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情緒的重要性,那麼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兒童情緒發展的特點,不同年齡的孩子他們的情緒能力是什麼。我們發現3-5歲的孩子,他們是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需要和願望。能夠通過合適的手勢、行為和語言表達他們的感受。
  • 巧用「阿倫森效應」引導,理智應對塗鴉期
    這是因為孩子進入了塗鴉期。01什麼是塗鴉期?百度百科裡說,塗鴉期是個體最初的繪畫活動時期。一般自1歲起至2歲半左右,兒童在紙上自由地、不規則地畫斷斷續續的點,畫無方向和無秩序的雜亂線條。順著手臂運動的軌跡畫弧線、螺旋狀的漩渦線或糾纏成一團的線條,屬無意識的本能的運動,從中得到運動感覺的快樂。
  • 弄懂兒童畫的4個階段規律,別再抹殺孩子的藝術天賦!
    從兒童的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學畫畫大致可以分成塗鴉期、象徵期、主觀感覺表現期和視覺寫實期4個時期。 只有了解各個時期及不同孩子的特點,才能為我們指導兒童畫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 先別阻止,孩子的「塗鴉期」父母做好引導很關鍵
    孩子塗鴉期的四個階段孩子的「塗鴉期」,乍一聽,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詞。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了解孩子塗鴉期,這個時期是孩子成長關鍵期,並且還有四個階段。3、圖案時期五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塗鴉,塗鴉的方式更加成熟,並且塗鴉出來的效果也更加貼近大眾標準,這個時期就是我們所說的圖案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對圖形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根據自己的經驗開始繪畫出更加具體的圖形,並且五歲兒童相比較之前階段的孩子,四肢也更加成熟
  • 別急著責怪,記住這3點,幫娃度過「塗鴉期」
    那麼想要幫助孩子度過「塗鴉期」,首先就要知道為什麼所有孩子都會特別喜歡亂塗亂畫呢?塗鴉是孩子表達自我的方式之一每個孩子從1歲開始到3、4歲的時候,都會經歷塗鴉期。孩子在進行塗鴉的時候,就是孩子在練習和發展肌肉整合運動以及精細動作控制的過程,可以鍛鍊和提高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在繪畫的過程中,需要手眼協調,所以在塗鴉的過程中,孩子的動覺的發展以及視覺經驗的發展都會得到提高。
  • 美塗塗國際兒童美術:兒童繪畫發展階段
    羅恩菲德把兒童美術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塗鴉階段(2~4歲):兒童自我表現的第一階段;樣式化前階段(4~7歲):兒童作首次的表現嘗試;樣式化階段(7~9歲):有形體概念的形式;黨群年齡(9~11):理智萌芽的階段;推理階段(11~13):擬寫實的階段;青春危機期(13~17):兒童美術發展的決定性時期
  • 【優咪早教時刻】你不可不知的兒童藝術啟蒙敏感期
    是的,在每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無數個敏感期,作為家長,更好的了解兒童成長中的這些密碼,有助於孩子的成長。但什麼是敏感期呢?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且在某段短暫的時間裡,對某種藝術、知識或某些作品會有非常強烈的感受以及創作的欲望。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某個領域突然有了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 兒童學畫畫的最佳年齡是多少?
    兒童學畫畫有幾個階段,如下:塗鴉期(約一歲—4歲):這一階段的孩子畫畫沒有規律可循,線框錯亂,她們的邏輯思維以認知姿勢邏輯思維主導,鍾愛節奏感活動,可重複性姿勢,這一環節的小寶寶自小胳膊反應迅速、喜歡享受畫畫的快樂和成就感
  • 題集|06 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兒童知覺的發展特點;對應推論說;DSM...
    遊戲分類皮亞傑從兒童認知發展角度將兒童遊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練習性遊戲階段(0~2歲)、象徵性遊戲階段(2~7歲)和有規則遊戲階段(7~11、12歲)。兒童同伴關係的作用兒童的同伴關係是兒童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兒童之間特別是同齡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它對兒童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1)同伴可以滿足兒童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兒童在同伴集體中被同伴接納並建立友誼,受到讚許和尊重而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這有利於兒童的發展。
  • 兒童發展心理學 (第三章 兒童的認知發展)
    學前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順序是上下——前後——左右,並且在這一發展順序的每一相對方位中,是一個方位先發展,相反的另一個方位再發展。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具有年齡特徵。3歲兒童僅能辨別上下方位,4歲兒童開始能辨別前後方位,5歲兒童開始能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6歲兒童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後左右方位,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方位發展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