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 · 終曲》:每一次終曲皆為序曲

2020-12-13 逆光奔跑的Betty
圖片來自網絡

和朋友一起看《坂本龍一· 終曲》,開場還不到10分鐘,在災難現場他用鋼琴開始彈奏起一首曲子,只見纖細的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舞動,伴隨著悠揚的鋼琴聲,我的心被觸動到,一點點一點點被融化,感覺就好像自己的靈魂都被俘獲了,眼淚瞬間溼了眼眶…… 之後我才知道這就是那首感動無數人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Main Theme.

走在大街上,我說:感覺坂本龍一的生活裡就只有音樂了,就好像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和音樂相關的。回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才認識到自己的理解太過於膚淺和狹隘。

01 對於世界的領悟

影片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現了核電站重啟後,日本東京首相官邸第一次抗議活動中的真實片段,坂本龍一參加活動並且發聲表明他反對核電站的決心。接著就是在日本海嘯之後,在災難現場用那架曾被淹沒的鋼琴彈奏樂曲。快速的鏡頭切換,但你總能捕捉到那一頭標誌性的銀色頭髮在你眼前閃過,也讓我們看到一名真正藝術家的素養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感。

02 永恆的聲音

他說:鋼琴的琴鍵發出的聲音會慢慢消退,他希望有永恆的聲音,而永恆來自於自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很不理解,因為在我的意識裡,世界上是沒有永恆的東西。而當我看到影片後面,我才開始慢慢體會到其中的蘊意。

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各種聲音,都被坂本龍一敏銳地捕捉。他會去北極圈「釣「最純淨的聲音,他會去森林中聽鳥兒歡唱的聲音,他會頭上套個桶去感知雨的聲音,他也會嘗試不同樂器被彈奏的聲音,他想把這些美妙的聲音都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就仿佛樂器和環境融為一體,從而創造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音樂去演繹和傳遞他內心無比細膩的情感。我想,唯有內心無比純淨的人才能真正聽得懂大自然的聲音,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就仿佛他寫下的每一個音符都是他跟大自然親密交談後的感悟,並被賦予了超越時空的情懷。

琴鍵的聲音是會慢慢消退的,但是坂本龍一創造出來的這些融合了大自然聲音的偉大作品是會被人們永遠的記在心中,去慰籍無數的靈魂,也許這就是他想要的永恆的聲音。

03 死亡,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

影片的最後,導演將電影《遮蔽的天空》的一段臺詞作為結尾,只見屏幕上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說出那段富含哲理的話: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所以我們經常將生命當作是一個永不枯竭的井。然而所有事只會發生有限的次數,也許只有一兩次。你能記住多少個童年的下午?那種已經成為你生命一部分的下午,甚至沒有它你會無法想像自己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下午。也許最多也就四五次吧,或許還更少一些。一生中你到底會抬頭看到幾次滿月升起?可能也就20次,然而看起來都是無限的。

拍這部紀錄片的時候,他正罹患癌症。其實在看電影之前我看過介紹,知道影片中有關於他患病的過程拍攝,我當時腦袋裡想著的就是他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癌症呢?誠如片中所述,他也會和我們芸芸眾生一樣害怕死亡,在得知自己患癌的那一刻,他驚愕的自問:為什麼是我?繼而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生病後,他坦言抵抗力變得很脆弱,所以他非常認真地刷牙,認真吞咽每一粒藥片,認真地吃著每一餐飯,認真做著他所摯愛的音樂,但他的神情始終是那樣的平靜,不悲不喜的淡定地對抗著病魔。

醫生告訴他,也許還能活二十年,也許能活十年,也可能只有一年,所以,一顆心還是提著的,為了不留遺憾,他想要創作出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從此,他把每一個作品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個作品了。也許,當一個人的生命進入到倒計時的時候,所以每一天中的每個時刻對他而言都是重要的,因為他不知道命運什麼時候就會將他從這個世界帶走。這種向死而生的勇氣反而變成為一種豁達,以及對生命的珍重。

或許,每一次以終曲為任務的真誠創作,皆是序曲。

--- END ---

相關焦點

  • 《坂本龍一:終曲》:銀髮少年坂本龍一
    以四個樂章的奏鳴曲為例,終曲在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之後,是收尾的最後一章。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的開頭,攝影機跟隨坂本龍一來到3·11地震海嘯災區宮城縣的一所高中。在高中的體育館彈奏一架經歷過海嘯、被海水浸泡過數日的鋼琴時,琴鍵按下去就彈不上來,坂本龍一說:「像在彈奏一架淹死的鋼琴屍體。」
  • 《坂本龍一:終曲》盛煌傳媒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樂」大師
    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紀錄片《四個春天》的導演陸慶屹,《坂本龍一:終曲》「聲音博物館」推廣大使唱作人ODD陳思鍵以及花倫樂隊的Rubey也驚喜現身,為「教授」坂本龍一現場打call
  • 《坂本龍一:終曲》:關於自然和藝術
    《坂本龍一:終曲》劇照一直以來,我都對名人或者「大師」的人生經歷與作品比較感興趣,或者說是對人感興趣,只是他們作為人類歷史當中的閃光者,可以給我帶來更深層次的啟發和引領我去學習思考的方向塔可夫斯基將自然融入進電影鏡頭,坂本龍一將自然融入進音樂。他們都像自然與人類的媒介,一邊詮釋著無言的大自然,一邊用自然的力量撫慰著擁有複雜情感的人類。人們普遍認為,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是詩,這的確是最為貼切的解釋。
  •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人不愛坂本龍一
    / @坂本龍一資訊CN就這樣被大眾打上「反賑災音樂」標籤的坂本龍一,在不到半年後的2020年2月,為深受疫情影響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兩場表演。2月29日,這個四年一遇的日子裡最令人難忘的事情之一,必然是坂本龍一在UCCA「快手良樂」音樂會帶來的這場特殊演出。
  • 《坂本龍一·終曲》:看大師的日常生活
    原標題:《坂本龍一·終曲》:看大師的日常生活 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曾於2019年12月16日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雖然票房不到五百萬,但四萬人看過後在豆瓣打出8.8高分。
  • 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紀錄片定檔 展現匠人精神
    定檔海報聚焦著名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即將於12月16日登陸全國藝聯院線。屆時影迷與樂迷朋友們可以在全國藝聯的大銀幕上觀看這部作品,走進「教授」的音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還將影片還特別製作DTS:X臨境音版本。
  • 豆瓣8.8分《坂本龍一:終曲》:游離在世界之外,用生命感受聲音
    《坂本龍一:終曲》又名《 Ryuichi Sakamoto: Coda》,是一部由 史蒂芬·野村·斯奇博執導的一部關於日本頂級作曲家坂本龍一的紀錄片。這正如有著匠人精神的坂本龍一,願將每部作品都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部進行創作。影片中的主要事件作為一部歷時五年才完成最後剪輯的紀錄片,本片覆蓋了坂本龍一教授大多數配樂名作和近期的重要事件。
  • 坂本龍一:這個文青不簡單
    它的作者就是全亞洲青年的偶像——坂本龍一。 青春期的坂本喜歡與女生搭訕,討女生喜歡,有一學姐因為告白坂本龍一後被拒絕而自殺,這件事影響他極大,也對女生逐漸收斂。
  • 坂本龍一—日本樂壇神一樣的存在
    坂本龍一是在全球範圍內最有名的日本音樂家之一,對於中國聽眾也絕不陌生。他一定是跟上帝做過什麼秘密交易,或者答應死後將靈魂交給魔鬼,才能寫出這樣的音樂,這個評價是網友給坂本龍一的。坂本龍一,日本頂級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奧斯卡最佳配樂獎、金球獎、葛萊美獎,他遍攬了北美三個殿堂級音樂獎項。坂本龍一在日本樂壇被稱為神一樣的存在。
  • 坂本龍一:生命是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災民無家可歸的夜晚,坂本龍一前去慰問演出,在避難所裡演奏了現場版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是叛逆又害羞的少年坂本龍一二十多歲的時候,正值日本的黃金時代。
  • 自然即音樂,音樂即自由-坂本龍一
    坂本龍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響起。已經記不清聽過多少遍,只感覺自己隨著雨漂浮,下沉,落在地上,濺起幾個水珠,然後融入大地。因為喜歡這部電影,有段時間常常聽裡面的插曲,「坂本龍一」出現極其頻繁。也疑惑,如此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作曲者卻是外國人。了解以後才知道,教授花了兩個星期,寫出了44首曲子,最終摘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 王菲歌裡的男神 坂本龍一玩線上音樂會你聽不聽?良楽治癒傷痛
    ——坂本龍一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曾多次為大島渚、貝託魯奇、奧利佛斯通、阿爾莫多瓦等電影大師譜曲,曾擔任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音樂指揮,更憑譜寫《末代皇帝》奏盡中國往事問鼎奧斯卡最佳配樂,是各國音樂人的偶像,他就是坂本龍一。
  • 坂本龍一中國銀幕首秀!在這部音樂紀錄片裡學會「聽電影」
    序曲:最近,日本著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粉絲暱稱"教授")開通了微博。一開腔,不得了。一句國人聽著倍親切的"大家吃了嗎?"教授親自開博,不為別的,為的是宣傳自己的一部新作品:音樂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這部紀錄片,主要包括兩個坂本龍一。
  • 坂本龍一靈感何處來?配樂《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甚至超越電影本身
    去年歲末,忽然發現有關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在國內悄悄上映了。去影院看的時候,見到不少前來觀影的觀眾還背著樂器,想必都是些學音樂的學生吧。大概是為了配合電影在中國上映,坂本龍一本人還特地開通了微博,在發的第一條視頻裡與樂迷、影迷親切打招呼:「大家吃了嗎?」作者 孫雯
  • 坂本龍一是那4%的「聯覺人」麼?
    2011年,2012年,都見坂本龍一在那裡駐場一周,每晚為最多75個人演奏,與各路音樂人鬥陣。有趣的是,無論在 300萬人的「快手」還是75人的「石頭」,坂本龍一演奏的都是自己音樂裡最實驗的那部分。他似乎在未被充分認識的情況下,就輕鬆獲得了精英與流行世界的兩張通行證。
  • 不忘記看每天的月亮,直至生命燃盡:坂本龍一68歲了
    我們在《坂本龍一:終曲》上映之際,專訪了來到北京的史蒂芬導演,「我希望這部電影,能讓大家感受到坂本龍一是如何聽到這個世界的。」坂本龍一在格陵蘭島,為當地自然聲著迷《坂本龍一:終曲》截圖《終曲》從2012年開拍,2017年完成。
  • 坂本龍一,黑白鍵盤下無「終曲」
    本文作者:支天瑞核能釋放的波濤巨獸暫時消隱,海潮恢復了往日的安靜與祥和,作曲家坂本龍一一臉平和又略顯倦容地侍弄一臺在海中打撈上岸的鋼琴,部分零件在海中浸泡過久有所損壞,但是整體依舊能發出比較沉悶的琴弦聲,聲音因此反而掙脫了人為的束縛,返璞歸真重歸自然的旋律。
  • 古馳「終曲」時裝系列,廣告形象大片
    七月盛夏,一場長達12小時的「終曲 (Epilogue) 」時裝系列線上直播秀以顛覆當代時裝的敘事手法,揭開古馳創作總監亞力山卓·米開理 (Alessandro Michele) 的童話三部曲最終章,也為於當日拍攝的「終曲」廣告形象大片埋下伏筆。
  • 古馳「終曲」時裝系列廣告形象大片
    七月盛夏,一場長達12小時的「終曲(Epilogue)」時裝系列線上直播秀以顛覆當代時裝的敘事手法,揭開古馳創作總監亞力山卓·米開理(Alessandro Michele)的童話三部曲最終章,也為於當日拍攝的「終曲」廣告形象大片埋下伏筆。
  • |展覽|marina abramovi|坂本龍一
    在這個特殊時刻,藝術家們通過社交平臺和線上的方式分享的新作或是疫情下的思考與應對方式,為眾人帶來了持續思考以及不棄希望的信息。正如時尚藝術獨立雜誌《SLEEK》發布的#culturepersists 企劃一般,藝術與文化在此時能夠盡到的力量在於精神上的幫助以及探討體驗世界的新方式。此番我們一起體會多位創作者在這一特殊時期所傳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