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一則新聞讓很多人「傷感」了起來:有著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香港知名甜品連鎖品牌——許留山,遭債主入稟清盤。
香港司法機構記錄證實了新聞
香港傳真(微信號:PressHK)查詢香港司法機構記錄,發現了這一案件。案件顯示,3月11日,原告為一家名為Kuen Kee Trading Company Limited的公司,而被告是許留山有限公司,案件性質為「公司清盤呈請」。
所謂清盤,摘錄維基百科的解釋就是:
清算(法律程序)(英語:Liquidation)是一種法律程序,公司的生產運作停止,所有資產(包括生財工具的機械、工廠、辦公室、物業以及所持有的專利、債權和有價證券等),在短期內出售,變回現金,按先後次序償還(分派給)未付的債項,之後按法律程序,宣布公司解散的一連串過程。
而清盤分為自願和強制兩種,許留山遭遇的算是強制清盤,如果最後原告以民事法追討成功,法院將向許留山發出強制清算令。但一切都要至少等到6月3日才可能有答案。
許留山經歷了什麼?
疫 情期間,商場關門、食肆倒閉的報導不勝枚舉,但許留山的窘境,早在疫情之間就埋下了伏筆。
網絡圖片
去年,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香港旅遊業已經遭受了一次重創,這也導致了香港的寒冬比全球任何一個地方來得早一些。許留山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麻煩纏身。
有媒體做了數據統計,從2019年5月開始直到10月,多達六間許留山的分店傳出欠租數月,涉資債項逾410萬元。而油麻地果欄(水果批發市場)甚至因為許留山欠款,暫停供應水果。
到了11月,許留山更是遭遇了連環追債, 連同電費及裝修費等費用,涉及金額上百萬港幣。
圖/香港頭條日報
在眾多債主中,比較有名的一個就是百佳超級巿場。百佳曾於2018年10月將位於葵芳好爵中心的一個店鋪分租給許留山,而許留山自2019年8月開始欠租。
到了11月4日,百佳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追討105萬元費用,並要求許留山交出鋪位。這個案子,被告為「許留山食品製造有限公司」,據報導,這家鋪子的月租金高達27萬港幣。
圖/星島 日報
11月13日,一家名為Bansque Limited的金融公司入稟高等法院,追討許留山藍田匯景分店拖欠的4個月租金共計34萬港幣,並要求許留山交還店鋪。有意思的是,這家分店是許留山2019年6月20日租下的,也就是說許留山籤下店鋪後,就沒交過一分錢租金,而香港的亂局,剛好也始於6月。
11月15日,4名尖沙咀店鋪的業主:Chin Po Que、Paulino Que、Mario Que及Steven Cheung Que,作為原告,將自己的租客許留山告上法庭,同樣是追討自2019年7月以後沒有收到的租金和管理費等等費用,共計57萬港幣,同樣也要求許留山把店鋪還給業主。
3月10日,Bansque Limited再次入稟法院,追討許留山去年10月至今共19.5萬元租金。緊接著, 許留山又被其粉嶺名都商場的分店的業主告上法院,被追討去年8月起至今年1月拖欠的租金、冷氣費及管理費等共計約52.1萬港元。
匆忙關店,廚具都沒來得及帶走
但「似乎佢哋仲想做」
圖/香港 頭條日報
一頓奪命催債的操作,讓許留山雪上加霜。從2019年末起,許留山也開始主動關閉店鋪,其中包括因暴力摧毀店鋪。2020年1月,有報導指出,許留山已經陸陸續續關閉了十幾家分店,一些網友也在許留山的Facebook上留言詢問什麼時候重開,但官方沒有明確表示。
許留山關閉的店鋪,多在熱門商圈,平時遊客眾多,包括油尖旺及太子的7家分店,還有銅鑼灣和灣仔的部分店鋪。
雖然面臨困境,但許留山似乎還想繼續撐下去。 許留山總部發言人曾經對媒體表示,受香港環境影響,許留山在旅遊區的生意大跌四至五成,雖然集團暫時沒有有倒閉的部署,但部分分店若租約期滿可能會結業。
而 其中一間分店的業主表示,知道許留山「近期關咗唔少鋪,仲欠租」,但目前「未知點(情況),等緊同佢地傾,似乎佢哋仲想做」。有報導稱, 據現場所見,許留山留下不少工具在現場,包括冰箱、收銀機、宣傳品、座椅等,製作食品的廚房亦留有刀等用品,似乎結業得非常匆忙。
被入稟清盤
許留山會就這麼消失嗎?
圖/網絡新聞
分店遭到追債,似乎只會影響到個別店鋪的運營。但是文中最開頭提到的Kuen Kee Trading Company Limited直接將許留山有限公司送上高等法院,而且是申請清盤,這下事兒看起來就大多了。
香港傳真(微信號:PressHK)翻看資料,發現這個原告在去年9月份,就跟許留山有過「租客與業主」之間的糾紛,涉及金額高達291.7萬港幣。
估計是因為上次的事兒還沒談妥,這次乾脆直接申請清盤,不知道算不算是一次下馬威。
對於網友們紛紛開始「集體回憶」,許留山微博認證號「許留山中國」發了一篇回應,說這是他們60年來最火的一次,但「一切如常」, 還順帶展現疫情期間的企業社會責任。
也有內地報導稱,許留山稱目前的情況不會影響到內地店鋪。實際上,單是「許留山」的牌子就已經價值不菲,加上其2015年後的新東家煌天國際(黃記煌也是其旗下品牌)大概率不會就這麼捨棄掉一個老字號,「許留山倒閉」或許是言重了。
但是許留山會不會就此退出香港市場,我們不得而知,畢竟去年鬧騰了一番後,香港已經元氣大傷,加上疫情全球蔓延,香港的疫情也不見好轉,關口的限制措施一天比一天嚴,面向旅客為主的餐飲業在香港還有得熬。若是一家香港老字號失去了紮根的土地,還是有些可惜的,畢竟相對於那些裝修華麗的「高檔」許留山分店而言,路邊小鋪可能才是許留山在大家記憶中最正宗的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