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運動過量導致猝死的事件時有發生,那什麼是運動過量呢?運動過量又有哪些危害,今天就來進行一波詳細解析。
運動過量是指體育運動的時間、強度、頻率超過了身體生理機能所能正常承受的限度,進而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種體育行為。
由於個體差異,年齡、性別、身體素質、運動頻率及個體健康均影響運動過度的判定,每個人能承受的運動量也不同,所以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及具體數據來界定「過度運動」與「適度運動」。(更多資訊關注:馬拉松跑步健身)
(1)運動後2~3天仍感覺疲勞、全身酸痛甚至起床困難;
(2)運動後感到心慌氣短、頭暈大汗、感冒等不適;
(3)運動後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下、食慾下降、噁心欲嘔;
(4)運動後靜息狀態下心率、血壓明顯升高;
(5)運動後胸、肩、手臂等某一部位持續性疼痛;
(6)對運動缺乏熱情,甚至反感。
如若有一項符合,就必須提高警惕,若有兩項或多項符合,就是運動過度,需要減少運動量或調整運動量。
(1)長期大量劇烈運動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患感冒、肺炎、胃腸道感染等疾病;
(2)劇烈運動時,呼吸加深加快,機體攝氧量增加,造成過氧化損害,導致炎症和衰老;
(3)高強度運動可損傷肝腎功能,誘發運動性低血糖,導致運動性疲勞;出現運動性蛋白尿和血尿;
(4)過量運動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表現為肌肉酸痛、無力、腫脹及棕色尿;
(5)運動過量加重心臟負荷,導致急性心內膜炎,甚至誘發心源性運動猝死;
(6)運動過量最大的危害是可誘發猝死,以長跑、籃球、足球三項目多見,猝死率男性比女性高,猝死者多伴有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誘發因素;
(7)運動過度還可致脫水、營養不良、月經失調、貧血等症狀。
如果只是單純的長時間肌肉酸痛不能緩解,可通過按摩、冰敷等方法幫助肌肉恢復,同時注意休息,減少運動量;
運動後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下、食慾下降、噁心欲嘔、失眠、心率和血壓明顯升高等,已提示您運動過量,需降低運動強度,可休息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適當運動;
運動時或運動後左胸、肩、頸、手臂等某個部位疼痛及運動後明顯感到心慌氣短、頭暈大汗、感冒等不適,需及時就醫檢查,切勿耽誤病情;
若運動時出現猝然倒地、意識喪失、呼吸及心跳停止等情況,請立即撥打120送往醫院搶救,身旁有經過心肺復甦培訓的人員可立即實施心肺復甦進行搶救。
中醫認為,運動過量會大傷元氣並損耗內臟器官,不僅導致壓力有增無減,還會削弱身體應對壓力的能力,讓疾病有機可乘。因此,運動時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進行規律的運動,如一周運動2~3次,以運動結束後心情愉快、稍感疲勞為宜,且第二日無不良感覺。
「適量」運動的標準,要根據不同人的健康、體力和心血管功能狀態,結合學習、工作、生活環境和運動喜好等個體化特點個性化制定。
肌肉鍛鍊屬於無氧運動,運動強度很高,飲酒後進行無氧運動,會發生急性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它的典型表現是,肌肉酸痛,血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時處理,後果將非常嚴重。飲酒後遊泳發生抽筋的機率明顯上升,非常危險。如果飲酒後渴望運動,最佳方式是散步,進行30分鐘緩慢行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