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11日,由法國著名珠寶品牌尚美巴黎和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的「尚之以瓊華——始於十八世紀的珍寶藝術展」在故宮午門展廳對公眾開放,對於這次遠渡重洋,尚美拿出了壓箱底的寶貝,絕對能讓你在一片珠光寶氣中目眩神迷。而這個崛起於拿破崙帝國的百年品牌也見證了法國的歷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深藏在法蘭西寶石庫中命運多舛的法國王室珠寶們。
尚美故宮展
說起來法蘭西王朝的締造者,最早還得從查理曼大帝說起。公元800年加洛林王朝查理曼稱帝,建立法蘭克帝國,後世稱其為查理一世。儘管法蘭克帝國在987年就已經滅亡,但當時歷代法國國王仍舊使用「法蘭克人的國王」來稱呼自己。查理曼大帝一統西歐,奠定了法蘭西王國的版圖,被後來的法王們所崇拜景仰。
查理曼大帝建立了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大體奠定了法、德、意三國的領土,是法蘭西的締造者
這麼一位傳奇的人物當然要有一些傳奇的物品留世,最著名的就是這一把名字為「咎瓦尤斯」(Joyeuse)的查理曼大帝佩劍。它是歐洲三大聖劍之一,刀柄由黃金打造,據說它的刀刃是曾刺入耶穌身體的朗基努斯之槍的尖端部分,這把劍是法王加冕儀式上重要的寶物之一,是王權至高無上的象徵,歷代法王登基都必須持有此劍才能作肖像畫。
咎瓦尤斯
路易十四佩戴咎瓦尤斯/ Hyacinthe Rigaud/1701
查理曼大帝被後世奉若神明,後代無數的君主都對他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崇拜和致敬。比如這件中世紀最重要的王室珠寶之一查理五世權杖。它是查理五世為自己的兒子查理六世未來的加冕準備的,總長五英尺,頂端百合花上鑲嵌了一個查理曼大帝坐在王座上的黃金雕像。查理曼大帝代表徵服和統治的永固,也寓意後人們也會像他一樣取得輝煌的成就。這個權杖也是王室加冕的重要物品。
查理五世權杖上查理曼大帝的雕像/14世紀
查理五世權杖和正義之手權杖
另一件來自中世紀的重要珠寶,也是王權代表就是這個被稱之為「正義之手」的權杖。權杖頂端是一隻來自中世紀象牙制的上帝之手,做出一個保佑的手勢。這隻權杖有很強烈的「君權神授」色彩,象徵君主和神明合二為一,統治世界。
正義之手權杖,黃金支架是後來拿破崙或者查理十世時期後加的,手底部的浮雕以及寶石鑲嵌是19世紀完成的。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左手執查理五世權杖,右手執正義之手
對於法國王室,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波旁王朝的君主們了,其中「太陽王」路易十四可以說是一位時尚風流人物,別看他的情人一大堆,但是人家也有付出真心的時候。路易年輕的時候曾和宰相馬扎然大人的侄女瑪麗.曼奇尼(Marie Mancini)瘋狂相愛,那是國王的初戀,他甚至願意為了她放棄王位。
路易十四的初戀瑪麗
兩人的戀情被國王的母親強烈反對,最終瑪麗含淚出嫁,而王太后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慷慨,送給她一對碩大飽滿總重近200格令的梨形珍珠,這對見證了太陽王年少戀情的珍珠耳環三個世紀以後在1969年佳士得日內瓦的拍賣會上被拍賣。
曼奇尼珍珠
路易失去了初戀,還好沒有失去對美的追求,他在1669年從法國珠寶商達文尼手中買下了一枚115克拉碩大的三角形藍色鑽石,1678年命珠寶匠人將其重新切磨成雞心型,重量為67.125克拉。它有著像大海一樣深邃的藍色,被稱為「王冠藍寶石」,也被稱為「法蘭西之藍」。
1749年,路易十五將「法蘭西之藍」藍鑽重新琢磨,鑲於自己的金羊毛勳章上作為掛件。路易十五駕崩以後,這顆鑽石就沒有被正式使用過。圖為路易十五佩戴金羊毛勳章的雕塑,我們可以看到「法蘭西之藍」的倩影。
1792年大革命中,法國國庫遭到劫掠,這顆藍鑽石去向不明。等到它重新現世的時候已經成為這顆被切割成45.52克拉的「希望」鑽石。在此後的歲月中,這顆藍鑽輾轉於多個國家,給幾乎所有的主人都帶來了不可抗拒的厄運,直到最後在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中落腳才終止了這幾個世紀的詛咒。
重新鑲嵌後的希望鑽石
別看法國皇權傳承千年,留下來的王室珠寶其實並不多。因為法國的歷史本就百轉千回,尤其是波旁王朝倒臺以後,局勢特別混亂。大部分的王室珠寶都被賣被偷,要不然就是在不同時期和階段的革命中被熔化。1793年雅各賓派統治的「恐怖時期」中,陳列歷代法王墓穴的聖丹尼斯教堂被毀,20頂珍貴的法王王冠遭受滅頂之災,包括著名的查理曼大帝王冠全部被毀。
這一幅來自法國畫家休伯特·羅伯特(Hubert Robert)的畫作表現了1793年聖丹尼斯教堂遭受的浩劫,不光寶貝被摧毀,歷代法王的安寧也被打破
路易十五王冠是法國舊王朝僅存的王室王冠,然而就從這一頂王冠上我們就能看出來當年王室的雄姿。這頂加冕王冠可以說是把歷代統治者收藏的珍品都用上了,鑲嵌了282顆鑽石,64顆有色寶石,同時還點綴了237顆飽滿的珍珠。其中有幾顆稀世鑽石,正中央是140克拉白鑽「攝政王鑽石」,頂上是55克拉黃鑽「仙希」,曾祖父路易十四留下來的「法蘭西之藍」以及20克拉的粉色五角鑽石「奧坦斯」都被鑲嵌在王冠中。如此多的傳奇寶石讓人目不暇接,讓這頂王冠如同太陽一樣耀眼奪目,代表了王權絕對的至高無上。
路易十五的王冠
波旁王朝最後一任君主路易十六娶了個漂亮又任性的小皇后瑪麗,她喜歡鑽石、華服和熱鬧的聚會。法國大革命中,瑪麗的寶貝被搶奪一空,這一對鑽石耳環是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他是路易十六送的,兩大顆梨形切割鑽石分別重14.25 和20.34克拉,來自印度或者智利。透過這對耳環,我們仿佛還能看見瑪麗當年獨領風騷的婀娜身影。
瑪麗·安託瓦內特的鑽石耳環
這一頂祖母綠鑽石王冠原屬瑪麗皇后,王冠被設計成對稱捲曲的枝葉造型,由1031顆鑽石以及40顆珍貴的祖母綠寶石鑲嵌組成。這頂冠冕後來傳給了路易十六和瑪麗唯一倖存的孩子夏洛特。經過幾個世紀的輾轉,最終2002年羅浮宮高價買回了它。這頂王冠是波旁王朝最後的榮光,雖顛簸流離,最終也算榮歸故裡。
夏洛特的祖母綠王冠
一場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把路易十六夫婦推上了斷頭臺,經過多個革命黨派政權更迭,歐洲徵服者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了。拿破崙對羅馬帝國極為推崇,因此著名的匠人Martin Biennais為他的加冕打造了兩頂王冠。一頂仿照中世紀王冠的樣式,加入了很多古典的羅馬浮雕,被稱為「新查理曼大帝王冠」,向這位偉大的君主致敬,還有一頂是仿照羅馬時期國王佩戴的月桂葉王冠。
拿破崙的加冕皇冠/1804年
加冕大典中,拿破崙首先把這頂新查理曼王冠戴於頭上,自我加冕,意為「自己奮鬥出的王位」,接下來他換上月桂葉王冠走向約瑟芬,把新查理曼王冠戴在未來的皇后頭上。約瑟芬皇后的加冕半月型皇冠是由尚美的創始人,御用珠寶匠尼鐸製作的,鑲嵌了1040顆鑽石,皇冠前端被做成了優雅的v形尖狀以配合皇后喜歡的簡約希臘式古典髮型。
加冕大典中,拿破崙為約瑟芬皇后帶上王冠/大衛/1806年
約瑟芬皇后的加冕皇冠/尚美/1804年
大衛的弟子安格爾也很崇拜拿破崙,在這幅由安格爾所作的《王座上的拿破崙一世》中,拿破崙穿著奢華的皇袍端坐在鍍金的寶座上,頭戴金色的月桂皇冠,手握查理五世的權杖,另一邊是「正義之手」,為他專門打造的「執政官之劍」則佩戴在腰側。經過雕琢的椅背在他的頭部周圍形成了一個光環,這一刻的拿破崙化身天神,統治萬民。
王座上的拿破崙一世/安格爾/1806年
拿破崙一世加冕之劍,也稱為「執政官之劍」,拿破崙還是執政官的時候就向尼鐸定製了這把佩劍。佩劍由金、雞血石、寶石、玳瑁、鋼和皮革製成,中間是那顆重達140克拉的攝政王鑽石,還鑲嵌了42顆來自法國國庫的寶石,以此代表舊制度王權勢力的延續和永興。
拿破崙的加冕之劍,這把加冕之劍讓尼鐸開始正式崛起,也是尚美這個百年珠寶品牌的輝煌開端。
加冕之劍劍柄
或許是受了拿破崙的影響,他最愛的女人約瑟芬皇后也很喜歡浮雕首飾,這頂鮮花造型珍珠浮雕冠冕是拿破崙委託尼鐸於1809年打造獻給約瑟芬皇后的珠寶之一。皇冠呈金黃色澤,整體鮮花造型加以珍珠點綴,頂部鑲嵌了7枚神話人物浮雕,後來傳給了約瑟芬的外孫女約瑟芬娜公主,流入瑞典王室。
約瑟芬皇后的珍珠浮雕冠冕/尚美
這頂冠冕後來傳給了約瑟芬的外孫女約瑟芬娜公主,成為瑞典皇室的傳世之寶,每個王妃或者公主結婚都會帶上這頂王冠。 圖為瑞典皇后西爾維婭和瑞典王儲卡爾·古斯塔夫王子大婚時候佩戴約瑟芬皇后的浮雕王冠
約瑟芬皇后的珍珠項鍊
可是愛卻並非萬能,約瑟芬和拿破崙成婚多年無所出,國王不得不忍痛揮別愛人迎娶了年輕的奧地利公主瑪麗·露易絲為妻。他送給年輕的新娘一套祖母綠鑽石珠寶套裝作為新婚禮物,套裝中的王冠由79顆碩大的祖母綠寶石和1000顆鑽石鑲嵌組成,奢華無比。這套珠寶是拿破崙對新皇后的期待,也表現了他對法奧同盟的重視。後來這套珠寶被拆分變賣,2004年,羅浮宮花費370萬歐元購回了這個套裝中的項鍊和耳環。
瑪麗.露易絲皇后的祖母綠套裝,包括冠冕、項鍊、耳環以及頭飾。
年輕的王后不負眾望在成婚後的第一年就誕下皇子,帝國繼承者有望,拿破崙龍心大悅,他又從尼鐸那裡高價訂製了這條「拿破崙鑽石項鍊」送給新王后。整個項鍊由28顆老式礦式切割鑽石組成主體,總重263克拉,其中最大的一顆鑽石重10.4克拉。項鍊極為奢華閃耀,很得露易絲喜愛。
拿破崙鑽石項鍊
露易絲皇后佩戴鑽石項鍊
後來這條項鍊幾經周轉被捐贈給了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它和露易絲王后的王冠被放在一起展出,這兩件具有時代意義的珠寶共同見證了那段非同尋常的歷史時期。
拿破崙鑽石項鍊在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右側是露易絲皇后的祖母綠王冠,在1887年的拍賣以後,王冠上的79顆祖母綠被替換成了綠松石
法國王室歷史上還曾經擁有一顆傳奇的「攝政王珍珠」,這枚珍珠或許是世界上最大的梨形珍珠,整體呈銀白色,有著很強的光澤。1811年,拿破崙一世花了4000萬法郎高價購得了這顆珍珠送給了露易絲。王后把它作為一頂珍珠冠冕的中心裝飾物,後來這顆珍珠也曾出現在路易十八的王冠上,歐仁妮王后的首飾中,但最終流入俄羅斯。
攝政王珍珠被鑲嵌成為一條絢爛的珍珠項鍊在佳士得1987年紐約拍賣會上
拿破崙一世被流放以後,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登基加冕,波旁王朝復闢。後來查理十世繼位,因為沒有王后,所以兒媳婦夏洛特成為了「第一夫人」,強弩之末的的波旁王朝為了表示出像過去一樣的氣勢,為夏洛特訂做貴重的珠寶。當時正好有一套原屬露易絲王后的紅寶石鑽石套裝,這個套裝用了400顆紅寶石和近6000顆鑽石,璀璨奪目。於是它被改造成為了復闢時期的樣式供夏洛特佩戴,這套珠寶平安的度過了奧爾良王朝、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時期,最後被拍賣,只有一對手鍊最終回歸羅浮宮。
原屬露易絲王后的紅寶石套裝中的紅寶石鑽石王冠,後來被改造成現在的樣式
套裝中的紅寶石手鍊,現陳列於羅浮宮
七月革命後,波旁王朝再次被推翻,經過共和派與保皇派的妥協,王位由波旁王室的支系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繼承。新國王為皇后買了一套著名的藍寶石套裝,這一套由大顆天然斯裡蘭卡藍寶石以及璀璨的鑽石組成的藍寶石套裝據說來自約瑟芬皇后,後來約瑟芬的女兒賣給了路易.菲利普,此後就一直為他的皇后瑪麗所有。
路易·菲利普的皇后瑪麗的藍寶石套裝,套裝包括冠冕,項鍊、胸針、手鐲主石以及耳環。
瑪麗王后的後人,麗莎貝爾公主佩戴藍寶石套裝
後來奧爾良王朝被法蘭西第二帝國取代,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加冕,史稱拿破崙三世,他也是法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皇后歐仁妮很喜愛珠寶,有很多珍貴精美的珠寶收藏。這一頂金燦燦的王冠是為歐仁妮皇后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會而訂製,由祖母綠和鑽石鑲嵌,是按照拿破崙三世的帝國王冠樣式製作的。
歐仁妮皇后的王冠
這一頂屬於歐仁妮皇后的精緻柔美的珍珠冠冕是1853年由珠寶大師Gabriel Lemonnier為拿破崙三世的婚禮特別設計製作的。上面鑲有212顆珍珠和1998顆鑽石。鑽石像葉子一樣環繞在大顆梨形珍珠周圍,精緻華美,這頂王冠現在被安置在羅浮宮。
歐仁妮皇后的珍珠鑽石王冠
歐仁妮皇后佩戴珍珠鑽石王冠
這枚簡潔的三葉草胸針是歐仁妮皇后最珍愛的珠寶之一。它來自尚美,是拿破崙三世和歐仁妮皇后的訂婚信物,和尚美為王室製作的奢華珠寶相比,它或許微不足道,但是在皇后心中,它代表著兩人愛意萌動的美妙以及心心相印的情感。
三葉草琺瑯鑽石金銀制胸針/尚美/1852年
這條蝴蝶結鑽石胸針是1855年由巴黎著名珠寶匠Alfred Bapst為歐仁妮皇后打造的。胸針由2634顆鑽石組成,最初是歐仁妮皇后一條鑽石腰帶的蝴蝶結形帶扣。1864年皇后命珠寶匠在蝴蝶結下加上了5根鑽石鏈和2條鑽石流蘇,使其更顯奢華,這是歐仁妮皇后最喜愛的珠寶之一,她經常將它作為胸針別在緊身胸衣上。
歐仁妮皇后的鑽石蝴蝶結胸針
1870年色當戰役中拿破崙三世被俘,第二帝國和波拿巴皇朝被推翻。法國開始了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權動蕩,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為了防止波旁王朝或是波拿巴家族的後人再搞復闢, 1887年法國政府作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把王室的珠寶都賣掉——王室珠寶就是要為國王和王后所有,咱們把它都賣掉,這樣誰也用不上了。
1887年法國王室珠寶世紀大拍賣中的部分拍品
因此,這些在一次次革命復闢再革命中倖存下來的王冠、珠寶以及其他象徵法國王室的寶物,在1887年幾乎被拍賣光了。許多購買者是來自大洋彼岸新興的美國富商們:蒂凡尼買下了歐仁妮皇后的鑽石發卡,而老對頭梵克雅寶則拍得了約瑟芬皇后的王冠,遠在俄羅斯的老法貝熱也不遠萬裡來到法國,買走了攝政王珍珠。自此以後,千年的法國王室珠寶收藏就此散落天涯,僅有一些被羅浮宮收藏,大部分都落入私人手中,再難得見。
這一枚鑽石發梳是1856年Bapst為歐仁妮皇后製作的,有九條長的鑽石鏈,在拍賣中tiffany購得了其中的4條。
法國王室的珠寶開始於輝煌,終結於亂世。它們見證了法國王室的興衰榮辱,悲歡離合。而這些精緻華麗的寶貝歸宿也像法國歷史一樣複雜曲折,命運多舛。那璀璨的珠光是王朝帝國的榮光,也是末代君主最後的金粉。幸而有些珠寶還流傳於世,還能再帶我們回到那個璀璨繁華,太平盛世的法蘭西。
小編 | mickey
收集資料整理報導
不可錯過的精彩好文推薦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