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在持續了兩個多月後,於8月9日在北京青年宮隆重閉幕。當天,北京團市委、北京市廣電局等主、承辦單位領導,
翟俊傑、
劉傑、
丁柳元、
高軍、
苗苗等電影人與500餘名首都青少年代表齊聚一堂。電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深受青少年喜愛,最終橫掃四獎,成為本屆電影節的大贏家,
《青春派》、
《爸爸去哪兒》、
《校車》等電影也獲得了多項大獎。
青少年實名評出電影獎項 《致青春》成績驕人今年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在「青少年最喜愛」的電影獎項評選中,首次採用了實名投票制,並完全由中小學生自己評出。最終,《爸爸去哪兒》、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致青春》、《青春派》和
《楊光的快樂生活》等五部影片從15部入圍影片中脫穎而出,斬獲本屆電影節的最大獎項——「青少年最喜愛的影片獎」。
個人獎項方面,《致青春》的
趙又廷、《青春派》的
董子健和
《小小升旗手》中宋小貝的扮演者
孫德林,共同分享了「青少年最喜愛的男演員獎」。金馬影后
秦海璐則憑藉《青春派》摘得「青少年最喜愛的女演員獎」,《致青春》的
楊子姍和
《風雲小棋王》的
王文思也同時獲得了該獎項。此外,《致青春》中
江疏影扮演的「阮莞」、
《最美的鄉村醫生》中
娜仁花扮演的「馬秀芳」、《目標站》中
劉之冰扮演的「魯副軍長」,以及
鍾秋在
《雷鋒在1959》中飾演的「雷鋒」獲得了「青少年最喜愛的銀幕形象獎」。「組委會特別獎」則頒給了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校車》和
《青春真好》三部影片。
「中學生小奧斯卡獎」揭曉 青少年電影作品令人驚喜第十屆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以「光影十年 夢想飛揚」為主題,以「青春氣息、原創意識、公益特色、快樂參與」為定位,開展了一系列電影文化活動。被譽為「中學生小奧斯卡獎」的第三屆全國中學生原創影片大賽也在青少年公益電影節期間舉行,最終通過專家的評審,電影《黑小夥》、《獎品》、《我的夢想》等七部作品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剪輯,以及男、女演員等16個獎項也在當天一一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的特色之一,「演電影 拍電影」夏令營活動已經舉辦了四屆,今年該活動更是迎來了來自中國、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61名青少年,他們在為期八天的時間裡,通過老師的的輔導,按照電影劇組的模式,自己編、自己導、自己拍、自己演,攜手創作出了七部屬於自己的微電影。
當天,組委會也特別從中選擇了三部青少年拍攝的作品進行放映,這些電影反應了當代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所思所想,展現出了他們的青春風採,影片質量令人驚喜。
圖/錢佳憶 文/楊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