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75歲的奶奶因種植罌粟被警方拘捕,即將面臨5年的牢獄之災。
2018年12月,李老太的鄰居告訴老人罌粟花開花後很好看,老人不知道種罌粟是違法的,於是便討要了兩個果實,將其種在了自家養鴨場旁的一塊約一平方米的空地上,之後便再也沒有管過。
2019年3月,有人向當地派出所反映了此事,民警了解了此事後趕赴了現場,並剷除了這批罌粟幼苗。
經清點,民警在現場共發現了4104株罌粟幼苗。
2019年12月,海珠區人民檢察就此案提起公訴。
最終李老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於當天被送到了看守所。
此案隨後引起了輿論關注,李老太的辯訴律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老太太不知道自己種植罌粟是犯罪行為,老人只是無意間觸犯了法律,目前的判罰有些偏重。
但不少網友卻有不同的看法。
很多人認為無意間種一兩棵罌粟的行為或許可以被稱之為誤種,但李老太種下的罌粟高達4104棵,老人顯然是故意的,甚至還有人猜測李老太其實並不是此案的主謀,只是站了出來為自己的親人背了鍋。
無意間種下兩顆罌粟果實,真的能冒出4000餘棵罌粟幼苗嗎?
答案其實是肯定的。
早年間有則舊聞,居住在玉環市清港鎮蔡老漢為了治療自己的腰痛,從一位草藥商人那裡購得了幾枚罌粟果實。
在確認了罌粟果實的確有鎮痛功效之後,蔡老漢將剩下的兩枚果實種在了山坡下,罌粟的繁殖能力遠超蔡老漢的想像,沒過多長時間就在山坡上繁衍了一大片。
村民也很快注意到了此事,並聯繫了當地的派出所,民警趕赴現場後迅速剷除了這批罌粟,經清點蔡老漢種植的罌粟高達1200株。
每顆罌粟果實內都含有逾千顆罌粟籽,這些罌粟籽直徑不超過一毫米,但都可以成長為一棵完整的植株。
李老太是在冬季種下罌粟的,而罌粟在較寒冷的冬天成長很慢,因此到了3月份到被查處時,這些罌粟籽才剛剛發芽,這些幼苗不一定都會長到成年,但在法律中幼苗和成年植株沒有區別。
也就是說種下兩顆罌粟果實長出4000棵罌粟幼苗完全是有可能的。
李老太可能真的只是無意間觸犯了法律。
但這對法院判罰影響不大,海州區人民法院判處的5年有期徒刑合情合理。
無論李老太有意還是無意,這4000多棵罌粟都是老人種下的。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非法種植罌粟3000株以上屬於數量巨大,法定刑幅度為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徒刑,五年的有期徒刑已經是法律規定下的最輕處罰了。
法院還曾為老人爭取將五年徒刑減刑為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但中級人民法院並沒有通過海州區法院的該請求。
由此可見,海州區人民法院的判罰不僅不重,而且已經儘可能地照顧老人的年紀了。
面對和毒品相關的任何事宜,我們都應儘可能地謹慎一些。
販毒的不只有年輕人。
界首市的老宋是個72歲的老人,也是一個利慾薰心的毒梟。
通過自己多年來在當地建立的人際關係網,老宋編織了一張很複雜的製毒販毒網絡。
想要製毒,首先要有原料,老宋發現當地的農村空心化嚴重,許多老人沒了耕種土地的意願和能力,於是他便發動村民種植罌粟,為自己的製毒事業提供原材料。
他又聯繫了掌握了製毒技巧的鄭某和任某,並和他們合作共同製作古柯鹼和嗎啡,製成的毒品交由老宋分銷。
販毒是暴利行業,製毒販毒產業鏈上的很多人都賺到了錢,在看到他人嘗到了甜頭之後,一些沒被邀請的老人也開始栽種罌粟,並嘗試送貨上門。
該團夥被警方破獲時,22名犯罪嫌疑人平均年齡65歲,其中甚至還有八旬老人。
如若不對罌粟種植加以控制,老宋這樣品格敗壞對法律毫無敬畏之心的犯罪分子便會抓住機會。
從嚴管控罌粟種植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利,剷除罌粟苗時流點汗,總比緝毒時流血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