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兒童文學,提供的是什麼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很多成年人對童年時光漫長暑假最深刻的記憶,除了暢快的遊戲,就是入迷的閱讀了。然而,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如今,閱讀,尤其是無功利閱讀的時間,正面臨其他教育形式和娛樂媒介的搶佔。但我們卻還是本能地推動孩子去閱讀,去讀適合他們的讀物,尤其是兒童文學。那麼,優秀的兒童文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它能給我們的青少年一代提供什麼?

  想像力的展開

  兒童的身心舒展與健康,是首先必須考慮到的。因此,我們必須交付給他們心靈的自由,即自由翱翔的想像力。

  想像力意味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前不久去世的當代科普作家葉永烈,不僅以其參與編寫的《十萬個為什麼》喚起了一代代人的求知探索欲,其科幻名著《小靈通漫遊未來》也風靡了一個時代。小說寫於1961年,1978年8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是新時期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科幻小說。小說敘述一位小記者「小靈通」,到未來市進行一番漫遊的見聞,堪稱未來世界的「清明上河圖」。太陽能成為主要能源,「未來市的每一座房子,都能自己發電。因為它們的屋頂,都是用一種銀灰色的『矽片』做成的太陽能電池」。交通工具是一種新的「飛車」:「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飄行車,每個人都會開這玩意兒。」糧食、蔬菜、肉類都在工廠裡生產,以至於出現了「農廠」這種農業工業化的極致,改良的西瓜切開來足有圓臺面那麼大。塑料、電子手錶、嵌入式助聽器、隱形眼鏡、汽車電影院、人工降雨,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大規模實現。人造器官移植、人造大米、人造肉、彩色綿羊和彩棉、基因工程依然是當代想像力的前沿。

  凡爾納《海底兩萬裡》持久地佔據閱讀書單的一角,因為抒發了人類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凡爾納參觀過巴黎世博會,將潛水鐘、電力、照相術、開鑿中的蘇伊士運河、希臘獨立運動、印度民族解放運動與冒險小說的底色相糅合,講述了超時代電力潛艇的世界之旅。八米長的大章魚、用來釣海龜的魚、電鰩、烏翅真鯊、海蜘蛛、硨磲、麵包果、左卷貝、海底煤礦、海藻製成的書信紙、放射高壓電的子彈……此書啟發了一代代人的想像力,乃至後來另一科幻大師威爾斯充滿狂想的《時間機器》,最初就命名為《時間的鸚鵡螺號》。

  以「漫遊」形式拓展想像力邊界的作品所在多有。凡爾納在《地心遊記》《環遊地球八十天》《從地球到月球》《太陽系歷險記》中屢試不爽,更早的還有羅馬作家盧奇安的《真實的故事》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馬克·吐溫的《在亞瑟王朝廷裡的康乃狄克州美國佬》寫一個美國人穿越時空來到中世紀。主人公漢克輕而易舉地登上了6世紀亞瑟王朝的「首相」寶座,教導古代的劍客使用機械、槍炮、電力、電報、印刷術和自行車,並著手進行各項改革,試圖把中世紀的英國變成現代民主國家。幽默是此書最大的看點,比如形容女子話癆:「歇歇吧,孩子。你繼續這樣說下去,全國的空氣都要被你用光了,國王明早還不得上國外進口去?國庫空虛啊。」比如主人公漢克思念自己在現代社會當接線員的戀人,最後孩子被陰差陽錯地取名叫「喂,總機」。幸虧主人公後來被刺,否則不知要把英國歷史搞出怎樣的亂子。

  瓦爾特·莫爾斯《藍熊船長的13條半命》帶領讀者進入幻想和幽默的世界。在一個名叫查莫寧的大陸上,智力是傳染病,沙塵暴是有形的,海市蜃樓可以居住,城市會飛上天空……小說言之鑿鑿地虛構出了整個架空世界。在所謂「阿卜杜·納赫蒂博士」編的《查莫寧及其周圍地區的奇蹟、種群和怪異現象百科全書》中,不僅有史前地貌、天文、物理、生物學、海洋學、氣象學、文學、數學、音樂、哲學,還有鮮為人知的黑暗學、魔鬼學、森林學、沙漠學。船怪、坑道鬼、會說話的波浪、霸王鯨、美食島、救生恐龍、獨眼巨人鮑老克,帶著古怪的幽默感陸續登場。尤其是沉迷於戲劇性的救生恐龍,簡直是好萊塢電影「最後一刻救援」情節的「死忠粉」。它必須要等到遇難者命懸一線才從天而降、出手相救,否則就自感不夠震撼、不夠排場。偏偏此君又是高度近視,往往到了最後一刻才慵懶地起飛,卻飛錯了方向——幸虧有騎在背上的藍熊擔任領航員。

  在康德看來,想像力是再現不在眼前事物的能力。這就為孩子的心靈打下了一輩子的超越性的基底。想像力不僅包括狂想,還包括超越性思考——眼前的不愉快、齟齬、矛盾,都可以用「想像力」進行超越性地思考與解決。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用最大的快樂掩蓋著最大的悲傷:皮皮的母親很早就去世,而父親也在海中失蹤。當然皮皮永遠拒絕相信真相,只是強調父親已流落荒島,當上了黑人國王。「我的媽媽是天使,我的爸爸是黑人國王,有幾個孩子能有這麼棒的爸爸媽媽呢!」皮皮始終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中。進一步,我們可以說,皮皮擁有的不盡財富與超人力量,也是小說家利用想像力為她編造出來的。想像力因此是心靈的庇護所,它保護著現實世界裡一無所長的每一個皮皮。想像力由此具有了心靈庇護所的作用。

  審美的薰陶

  重提審美在當代兒童文學中的重要性,是堅信人的成長必須來自一定的勞動。人通過改造自然,實現主體力量的對象化,並在這種勞動中反向改造自身。我們舉鐵流汗,才能健身塑形;通過心靈勞作,獲取到的審美愉悅,才能獲得心靈成長。

  追求審美相比於追求「爽」或「快感」,首先的區別在於有難度。有難度,故而有益。以曹文軒幾部小說的開篇為例。《狗牙雨》開篇是懸念,「杜元潮是五歲那年來到——準確地說,是漂到油麻地的。」《根鳥》展示了根鳥與鷹的雙主角對戲。物、我呼應與互動,以文學方式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概念。《山羊不吃天堂草》開頭是明子半夜迷迷糊糊醒來找廁所,提供了「半睡半醒」精神狀態的描寫範例。單從這幾個開頭,就知道這類用心的兒童文學不同於單純講「故事」的爽文,避免平直淺白,具有審美的難度。

  追求審美就意味著追求「微妙」的美學。「微妙」意味著意義的多樣性,它促使心靈進行更多的思考。聖·埃克絮貝裡《小王子》全書瀰漫著一股罕見的憂鬱氣息。玫瑰花每天以她敏感多疑的虛榮心折磨著小王子,一直到小王子逃之夭夭。然而驕傲的玫瑰花強顏歡笑,甚至天真地亮出她僅有的四根刺,表示自己有爪子,並不懼怕大動物。此時小讀者難免感到情緒蕪雜,心弦為之瑟瑟顫動。

  小王子經歷漫長旅途到了地球,領悟到玫瑰花對自己的情意,決心返回自己的星球。他讓毒蛇「幫助」將他咬死,以便讓靈魂返回星球:「小王子稍微猶豫了一下,隨即站了起來,往前跨出一步,只見他的腳踝邊上閃過一道黃光,片刻間他一動不動,他沒有叫喊,他像一棵樹那樣,緩緩倒下……」本應歡歌載舞的大團圓,卻刻意籠罩了悲壯的氣氛,作家為什麼這麼寫?這個結尾的微妙之處,就在於用憂傷的氣氛攪擾讀者去進行無盡的思索:是否世上真的存在所謂皆大歡喜的結局?

  審美還具有道德的指向性。曹文軒《草房子》中有一個人物叫禿鶴,從小頭上就不長頭髮。「禿頭」作為生理缺陷,往往被許多文學影視作品所醜化,禿子也被當作異類承受著別人的目光。但《草房子》卻刻意將「禿頭」審美化。「那些禿頂在楓樹下,微微泛著紅光,遇到楓葉密集,偶爾有些空隙,那邊有人走過時,就會一閃一閃地,像沙裡的瓷片。」「雨沙沙沙打在竹葉上,然後從縫隙中滴落到他的禿頭上。」「桑桑覺得禿鶴的頭很光滑,跟他在河邊摸一塊被水衝洗了無數年的鵝卵石時的感覺差不多。」

  「審美化」背後是對他者、弱者的關懷。春節期間油麻地小學接到匯演任務,劇本找好了,卻沒有人能夠扮演反派偽軍連長。因為這個偽軍連長是個禿子,而且必須、只能是個禿子——他的許多臺詞、動作、情節都與「禿頭」緊密相關。眼看演出要落空,最後居然是禿鶴毛遂自薦。蔣一輪老師拿著信的手當時顫抖了,桑喬校長也深深被觸動。禿鶴最忌諱別人談論他的禿頭,然而,他就是為了集體貢獻出了最讓自己尷尬的禿頭。晚上,禿鶴把自己打扮成那個偽軍連長,到院子裡,借著月光,反反覆覆地練著。他將大蓋帽提在手裡,露著光頭,驢拉磨似的旋轉著。隆冬季節,身著夏裝,一直練到額頭見汗。演出當日,禿鶴演得一絲不苟。他腳蹬大皮靴,一隻腳踩在凳子上,從桌上操起一把茶壺,喝得水直往脖子裡亂流,然後腦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楊大禿瓢,走馬到屠橋……」禿鶴的自我犧牲換來了演出大獲成功。

  結束後,禿鶴孤身一人來到水邊,嗚咽起來。「紙月哭了,許多孩子也都哭了。純淨的月光照著大河,照著油麻地小學的師生們,也照著世界上一個最英俊的少年……」這裡禿鶴的哭,是卡塔西斯式的淨化,是心中鬱結的宣洩,也依然帶有不甘與委屈。推而廣之,月光、嗚咽、乾淨的少年,這樣的情節與場景,將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我們帶有同理心地對待他者與弱者。從而,通過審美完成對我們道德感的喚起。

  在這個意義上,兒童文學的審美薰陶,不僅帶有智力屬性,還帶有道德屬性。

  文化的積澱

  兒童文學閱讀既需要循序漸進,也需要「提前打底子」。不能割裂看待每個階段的特徵,始終保持高質量的輸入,給人格打上文化的底色。我們相信,這些塵封的記憶,多年之後會因為某個外來事物的刺激,在記憶深處再度發光。

  有時候,兒童讀物是我們趨近經典的橋梁。對於西方文化而言,莎士比亞無疑是一座文化寶庫,只是小讀者長期苦於沒有進入寶庫的鑰匙。英國美文家查爾斯·蘭姆寫過詩歌、傳奇、劇本、莎劇論文和美術評論,深受周作人、梁實秋、呂叔湘等老一代文人的喜愛。蘭姆與姐姐合作撰寫《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以散文體將莎翁重要戲劇做了淺白的改寫,為兩百年來東西方小讀者初步接觸莎士比亞立下汗馬功勞——例如蕭伯納就是該書的重要讀者。莎士比亞流傳到中國,也是此書率先登陸:1903年上海達文書社用文言文選譯其中10個故事,取名為《澥外奇譚》,第一次把莎士比亞的戲劇以文言章回體介紹給中國讀者。1904年,商務印書館方才出版林紓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譯的《莎士比亞故事集》全譯本,題名為《英國詩人吟邊燕語》。對於中國小讀者而言,起到類似橋梁作用的,還有《DK莎士比亞百科》——每一章講述莎士比亞的一部戲劇,包括主題、主要人物、幕場安排、情節概要和歷史背景與影響,並在孩子可理解的範圍內對做了精彩註解和主題延伸。

  更多時候,文學經典本身就適合孩子進行閱讀,並初步體味文化的魅力。如果西方社會往往通過分級閱讀和橋梁書接觸「西方正典」,那麼中國讀者對於經典文學文化則更多採取直接接觸。我們接觸傳統文化,往往從一些古典神魔小說入手,例如《西遊記》。其價值絕不僅在於一個個「打怪通關」的故事,或者那些容易被「讀後感」所捕捉的「人物品質」。《西遊記》暗藏的文化符號博大精深,閱讀的同時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解密」的過程。

  小說對佛家修行過程進行了象徵化的描寫。修行即修心,悟空追隨須菩提祖師進入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是兩個簡單字謎:「靈臺方寸山」指的是內心,而「斜月三星」又是一個「心」字寫法。小說第十四回,孫悟空遭遇了六個山賊,名字分別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這六個賊象徵著孫悟空的「六根」。悟空笑道:「原來是六個毛賊!你卻不認得我這齣家人是你的主人公。」孫悟空正是「六根」的主人,對此,孫悟空殺六賊,具有自身六根清淨的儀式意義。這一章取名「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又將整個取經故事作為個人修行的象徵——控制「心猿意馬」,修成正果。

  《西遊記》人物命名與形象設計又包含了傳統道家五行思想。在五行學說看來,事物之間的聯繫,其規律就是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有學者指出,悟空被稱為「金公」,既屬金,又屬火。悟能被稱「木母」,道家稱汞為「木母」,認為「真汞生亥」,亥為水屬豬,水能生木,悟能既是木,又是水。道家強調鉛汞化合,需有土相助。沙僧別號「刀圭」,「圭」為二土相加。土使金木相交、水火調和,作用如同媒婆,故而沙僧又有別號叫「黃婆」。人物關係與五行變化呼應:悟空有金、火兩重屬性,性情急躁,與屬木、水的八戒常有矛盾。兩人之間大多數時候金克木,少數時候反過來卻是水克火,其中許多時候需要屬土的沙僧從中調和。

  《西遊記》絕不僅是佛道兩家角逐的舞臺,在故事流變過程中,儒家思想不斷滲透其中,其忠君報國、孝悌、仁義、大同等理念在西遊故事中體現得越來越明顯,最終成為了隱在背後的主導觀念。唐僧對唐王的「忠」、悟空等徒弟對唐僧的「忠」「孝」,以及取經行為背後的「事功」與「義」,才是小說在世俗層面廣泛流行的原因。

  文化積澱並非一時一地之功。這些符號如密碼一般埋藏在孩子的潛意識深處,等待未來的機緣將它解開。成為一國合格之國民,必須讓血脈丹田之中蘊藏這些本民族的「密碼」。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持續高質量的輸入,終有一天會讓孩子的舉手投足帶有文化氣息,沉穩、儒雅,有君子之風。

  心靈的鍛造

  兒童文學不應該僅是「給兒童看」的文學,它還應該是「成人文學」,即應當是「幫助兒童成人」的文學。當我們在童年的時期,不可避免碰到人生的窘境。考驗兒童文學價值的地方,就在於作家如何勇敢面對諸如死亡、孤獨、歧視、不幸等等話題。在小心翼翼向孩子展示人生的全貌時,提前給他們「注射疫苗」,鍛造心靈。

  如何描述死亡?艾利克斯·希爾《天藍色的彼岸》,講述因車禍死去的小男孩哈裡,牽掛著爸爸、媽媽、姐姐和朋友,在幽靈阿瑟的幫助下,重返人間和他們做最後的告別。創傷性的死亡,被處理成為對生命、家人、朋友的眷戀。小男孩帶著讀者經歷了一段接受和理解死亡的心路歷程:「好好活著。別擔心我。我很好。死亡早晚總會發生,我們最終都要死。我想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早了點。但別為我難過。我很好。我又交了新朋友。我不孤單。」如何消化死亡帶來的心理衝擊?在這段心靈之旅中,讀者完成了生命教育。

  如何面對真實童年的風吹雨打?麥克·莫波格的《奔向荒野》故事取材於2004年南亞大海嘯。小男孩威爾的父親在維和行動中遭遇汽車炸彈襲擊而喪生。他跟母親到印尼爪哇島度假,誰知母親在海嘯中遇難,他則被發狂的大象帶到了原始森林中。9歲的小男孩威爾,身處異鄉、父母雙亡,不得不依靠智慧艱難地在叢林之中生存下去。

  貧窮是否能夠剝奪一個人的尊嚴與善良?杜魯門·卡波特的《聖誕憶舊集》是作家童年的真實寫照。父母離異,孤身寄養在遠方親戚家,與年過六旬的老表姐相依為命。儘管生活拮据窘迫,老表姐卻樂觀積極,帶著7歲的主人公忙忙碌碌一整年,就為了烤出31個水果蛋糕,表達對好心人的感謝。島田洋七《佐賀的超級阿嬤》,8歲的主人公德永昭廣跟外婆用木棒攔住河上漂來的蔬菜,出行帶著磁鐵撿拾廢鐵,生活貧窮卻知足。

  是否應該直面種族歧視?杜魯門·卡波特青梅竹馬的好友哈珀·李小姐,寫出一部傑作《殺死一隻知更鳥》。小說以孩童視角講述小鎮善良淳樸的人民在種族問題面前突然變得面目全非。阿蒂克斯·芬奇律師獨自一人對抗整個社會的暴行,生活是粗糲的,筆觸仍然保持溫暖。

  最重要的是,不迴避苦難,並在苦難中寫出人的尊嚴。以曹文軒的作品為例。《草房子》中紙月從小沒有父親,母親生下紙月後投水自盡。在「紙月求學」的段落中,外婆孤身帶著紙月來懇求油麻地小學校長,希望轉學,原因是有壞孩子欺負紙月。面對校長的詢問,紙月外婆斬釘截鐵要求轉學,卻對轉學原因吞吞吐吐。當校長表示為難後,外婆當機立斷,拉著紙月立即下跪。表面上看,外婆蠻不講理的下跪,使得校長不得不同意這樣的要求。實際上,小說把對弱者的關懷藏在暗處。當油麻地小學校長、桑桑的父親看到紙月由外婆帶著上門求助,而不是由父親或母親領著的時候,就已經猜出來紙月無父無母,心生憐憫。當外婆拉著紙月下跪,看似咄咄逼人,校長已知祖孫倆走投無路,自然會同意。桑桑母親回來時得知經過,立即表示對紙月的喜歡。母親說:「遇到颳風下雨天,紙月就在我家吃飯,就在我家住。」這樣的「喜歡」未必真有那麼喜歡,但確是真的憐憫與關心。這是母親代表小說家在小心翼翼呵護著弱者。《尋找一隻鳥》中,居住在大溪鎮的主人公羽片兒從小沒有父親,甚至認為父親是一隻青灰色的大鳥。主人公如何處理父親的缺席?羽片兒的行動是將小鎮畫滿自己心中的大鳥,並最終走出小鎮,向外流浪,踏上尋父之旅。動蕩、背叛、遺棄、孤獨、歧視,這些苦難依次在曹文軒筆下出現,而人物的尊嚴感和力量感恰恰在這一背景下緩緩升起。正如國際安徒生獎頒獎詞中所言:「曹文軒的作品讀起來很美,書寫了關於悲傷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樹立了孩子們面對艱難生活挑戰的榜樣,能夠贏得廣泛的兒童讀者的喜愛。」

  人類本能需要故事。對於兒童文學,我們強調有好故事,但故事卻不能成為終點。必須警惕的現象是,「講故事」愈發成為許多兒童文學作家和出版行業的唯一追求方向。兒童文學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故事」這門生意可以做得很大——孩子更容易天然被故事吸引,「故事」與碼洋形成悄然而緊密的聯繫。

  兒童文學不應該僅僅是「兒童愛看的文學」。至少,在「講故事」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我們呼籲閱讀分級,也呼籲家長親自介入兒童的閱讀過程,期待能夠找到更多適合孩子閱讀的兒童文學。在這一漫長的探索過程中,或許想像力展開、審美薰陶、文化積澱與心靈鍛造的四個維度,可以暫時作為一種指引。

  (作者:陳思,系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閱讀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教育的重要性
    #文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為教師對學生進行素質素質培養,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豐富的資源,對兒童的教育有著獨特而無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是非常符合語言規範,符合兒童的接受能力的作品。很多兒童文學作家都非常明確地說:兒童文學就要運用兒童所熟悉的語言、整個人類語言系統中最淺顯的語言來寫,用兒童的共同語言來進行寫作,那麼兒童就可以模仿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來進行寫作創作。
  • 閱文成立「中國兒童數字閱讀中心」:培養優秀兒童文學作家
    閱文成立「中國兒童數字閱讀中心」:培養優秀兒童文學作家 關於兒童文學內容質量把關的問題一直引起著諸多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兒童文學質量並非是個短期性問題,而是長久以來都面臨挑戰。
  • 什麼是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和其他文體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一、什麼是兒童文學(一)概念兒童文學是為少年所理解、所喜愛,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包括嬰幼兒文學、童年文學、少年文學三大層次。(二)特徵兒童文學的最大特徵是富有兒童情趣。韻文性、直觀性、幻想性和敘事性是兒童文學樣式上的四個特徵,也是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最大區別。二、兒童文學的基本功能兒童文學是以兒童年齡特點為依據,為他們的成長需要而貢獻的精神食糧。
  • 兒童文學要執著追求精品 切勿被市場「綁架」
    製圖:張芳曼兒童文學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有沒有共同的特點?在市場化的時代,如何提升兒童文學作品的品質?如何使優秀的作品也成為最受小讀者歡迎的作品?記者:現在翻譯進來的國外兒童文學作品也不少,它們大致處於一個什麼水平?給我們的創作能帶來什麼啟示?劉國輝:中國對世界兒童文學的介紹和引進從「五四」開始直到現在,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其間只有「文革」時期有些停頓。
  • 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發布,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徐 航 攝)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只恆文)兒童喜歡閱讀什麼類型的圖書,兒童文學作品在當下該如何立體呈現,兒童文學創作的突圍路徑在哪裡……這些家長和兒童文學閱讀與寫作中的問題,你不妨到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中找尋答案。
  • 「文二代」對談兒童文學創作
    中華讀書報:您希望給孩子們提供怎樣的兒童文學?您對自己有怎樣的期許?    秦文君:我投身兒童文學事業時間不算長,四十年左右——比起前輩差很多。為何能四十年堅持,是因為兒童文學是孩子尋找美,尋找幸福的百科全書——世上超越物質和功利的是信念和創造,兒童文學給人以這樣的光輝。    戴縈嫋:我覺得有三個關鍵詞:畫面感,想像力,豐富、深沉的情感。
  • 中國作協專家解讀—— 中國兒童文學進入黃金十年
    國際安徒生大獎是由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開設,並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國際兒童文學大獎。國際安徒生獎於1956年首次設立兒童文學作家獎,並於1966年增設了插畫獎,以表彰為青少年兒童文學事業做出的永久貢獻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
  • 《稻草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開山之作,葉聖陶經典兒童文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國現代兒童文學開山之作入選教育部推薦中小學生閱讀指導書目>魯迅、茅盾、鄭振鐸等名家盛讚凡是映到眼睛裡的,無不可愛,無不美好《稻草人:葉聖陶兒童文學精選集》作者:葉聖陶出版:花山文藝出版社|酷威文化中國現代兒童文學開山之作葉聖陶,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 兒童文學創作形成「粵港澳模式」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楚旋 通訊員/何小流)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優秀兒童文學的薰陶和滋養。在嶺南文學寶庫中,兒童文學歷來佔有重要位置。11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廣東省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兒童文學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以及粵港澳兒童文學作家代表等嘉賓共100多人出席活動。「粵港澳地區是中國兒童文學的重要版圖。」
  • 甄選兒童文學書單推薦
    優秀的童書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好夥伴,也是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當一個家庭中有了閱讀氛圍,孩子也肯定不會差。這次給大家甄選的是兒童文學類的書:兒童小說、畫本、歷史和名作等,其中不乏屢獲大獎的經典作品。
  • 兒童文學如何正確啟迪心智
    兒童文學作為一種受眾特殊的文學,在幫助兒童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豐富生活經驗、增長知識、啟迪心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優秀的兒童文學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反之,則對他們的成長無益,甚至有害。
  • 兒童文學要有精神底色——從超長假期讓孩子讀什麼說起
    面對這個「超長版」的寒假,給居家的孩子提供什麼樣的讀物,特別是兒童文學作品,是不少家長關心的話題。這涉及圖書的遴選與推薦的問題,也涉及兒童文學創作的關鍵問題。為孩子提供高質量、有品位的兒童文學作品,不是一時之事,而具有普遍性與長久性。那麼,判斷一部兒童文學作品質量優劣的參照系有哪些呢?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是對現實生活的真情書寫與對美好未來的激情想像。
  • 朱自強:今天的我們,為何還需要閱讀俄羅斯兒童文學?
    記者丨何安安 提起俄羅斯(含蘇聯時期)兒童文學,你會想到什麼?在上世紀初期直到60年代,俄蘇文學曾對中國文學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1949年至1966年間,俄蘇文學更是對中國現當代作家影響最大的外國文學。之於兒童文學也是如此。
  • 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翻譯之路
    比如翻譯故事《白鬍子》中對祠堂的描寫,為了呈現每一片瓦、每一塊磚給讀者,我們仔細觀察了那裡房屋的形狀,細到房梁是什麼樣的結構、用的什麼材料。還有在翻譯《矮鬼》和《紫檀色的皮膚》時,在儘量呈現原著作品的同時,又防止造成歧視的現象,需要在翻譯過程中掌握好平衡,用詞一定要準確。當我完成翻譯時,我把整本稿子發給了《紐約時報》的朋友莎莉。
  • 國內兒童文學名家組團到江門採風考察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王麗麗 譚耀廣記者22日從江門市委宣傳部獲悉,由廣東省作家協會、中共江門市委宣傳部聯合組織,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兒童文學高峰論壇採風團,於11月20、21日,到江門採風考察。
  • 【寒假好書推薦】蒲公英中國兒童文學名家精品叢書
    《抽屜裡的小紙人》 張天翼童話語言獎《書本裡的螞蟻》 第五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有愛心的小藍鳥》第五屆 國家圖書獎《鼴鼠的月亮河》 第六屆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手絹送給小野兔》第六屆全國少兒優秀讀物獎《第十二隻枯蝴蝶》第十三屆冰心兒童圖書獎、 江蘇省 紫金山文學獎《薔薇別墅的老鼠》第二十一屆 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優秀作品獎
  • 《小說月報》原創兒童文學出版研究
    目前,關於《小說月報》兒童文學的研究較少,有分析《小說月報》刊載過的翻譯兒童文學,還有探討《小說月報》主編對兒童文學貢獻的,而《小說月報》原創兒童文學出版方面尚無人涉及。《小說月報》作為當時中國新文學運動中頗具權威性的大型文學刊物,刊載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的意義非凡,它標誌著兒童享有與成人同等的閱讀權利,兒童文學作為新文學體系的一部分,進入大眾讀者視野,拉開了現代原創兒童文學創作的序幕。本文即對《小說月報》上原創兒童文學作品和作家進行分析,對《小說月報》原創兒童文學的出版特徵進行初步研究。
  • 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榜單上線 TOP150作品動態刷新
    11月20日,恰逢世界兒童日之際,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的榜單頁在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中國福利會、閱文集團等平臺同步上線。閱文起點讀書站內作家倍梵能的《星遇空寂》、小鹿麼麼的《茅草垛裡的風箏》、QQ閱讀站內作家克拉索特金的《獵人與輕騎兵》等多部作品均登上首日榜單。
  • 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榜單上線,年內均可參賽
    11月20日,首屆中國兒童文學徵文大賽的榜單頁在人民日報數字傳播、中國福利會、閱文集團等平臺同步上線。閱文起點讀書站內作家倍梵能的《星遇空寂》、小鹿麼麼的《茅草垛裡的風箏》、QQ閱讀站內作家克拉索特金的《獵人與輕騎兵》等多部作品登上首日榜單。
  • 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在甌海發布,50部作品獲推薦
    目前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童書榜單,多為綜合性的年度「童書榜」,專門針對兒童文學的「新書榜」,尚不多見。「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的設立,別具特色。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為國家一級學會,聚集了國內一流兒童文學學者、作家、出版人和閱讀推廣人;浙江師範大學為國內著名師範高校,是國內高校中最早開展兒童文學研究的學術機構,其兒童文學研究實力在國內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