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外資機構密集申請公募牌照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越來越多的外資資產管理巨頭加快了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證監會網站顯示,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提交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材料於11月12日已被接受。這也是繼貝萊德、路博邁、富達、範達集團之後,今年以來第5家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外資資管公司。同時,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外資私募數目也在持續刷新,目前已有32家外資私募進軍中國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聯博集團是全球重要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1967年成立於美國,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管理資產超過6430億美元。聯博集團2015年在上海成立外商獨資企業(WFOE)——聯博匯智(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於今年3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聯博集團中國股票投資組合經理林樺堂多次公開表達對A股市場的看好。他認為,一方面,從追蹤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總體規模來看,未來外資仍將大規模湧入A股市場;另一方面,全球投資者對於A股的投資會劃分得更加細緻,不僅是整體投資中國市場,而且還會出現更多、更豐富的策略。

無論是已經遞交申請材料還是正在籌備申請工作的外資機構,近期都在加足馬力。

一方面,這些機構正在按照公募基金的運作規範梳理旗下關聯業務。例如,在證監會核准設立貝萊德基金後不久,貝萊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開始提前清算旗下私募基金——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貝萊德投資表示,證監會核准公司的關聯方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設立貝萊德基金,鑑於貝萊德基金將來擬開展的私募資產管理業務與公司的現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高度重合,根據相關監管要求,需要對公司的既有業務進行處理,以防範相關利益衝突風險。據了解,路博邁、富達等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在與各家代銷渠道溝通存量私募產品轉成專戶產品的事宜,並準備相關合同的對接工作。

另一方面,外資機構正在積極招兵買馬,擴充隊伍。10月以來,貝萊德官網發布了多條與公募基金業務有關的招聘信息。全球最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的先鋒領航也曾明確表示將申請公募基金牌照,並挖角大成基金前總經理羅登攀,任命其擔任籌備中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

除了積極申請公募牌照,越來越多的外資私募進軍中國市場。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11月17日,已經有32家證券類外資私募完成備案登記,今年新增的9家外資私募分別為羅素投資、弘收投資、威廉歐奈爾投資、鮑爾賽嘉、邁德瑞投資、柏基投資、首奕投資、韓華投資、潤暉投資。

申萬宏源分析師鄧虎表示,外資巨頭進入中國,可能會對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帶來一定的衝擊。外資巨頭在產品上的優勢在於,一是產品緊跟基準、跟蹤誤差較小;二是國際化視野有助於產品的跨市場投資。不過,從A股權益投資來看,國內公募基金公司具有歷史業績和品牌的優勢,未來國內公募基金管理人一方面可以提升的是產品向業績基準靠攏,減少相對排名的幹擾,另一方面則可以考慮增加出海投資的比例。

相關焦點

  • 外資機構入華布局提速,基金公司股比限制明起取消,誰會成為控股公...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明日(4月1日)起,國內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將正式取消,這意味著眾多外資機構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有望進一步提速,以分享中國資管市場這一塊規模數萬億美元的蛋糕。事實上,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外資機構通過發行私募產品提前「落子」布局。
  • 全力衝刺公募業務 貝萊德上海公司清算旗下部分私募基金
    在獲得中國首張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牌照後,萬億級資管巨頭貝萊德又有新動作:貝萊德在上海的私募機構貝萊德投資近期正逐步清理其二級市場私募業務,積極為在中國市場開展公募業務做準備。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提速,越來越多全球知名資管公司有意開拓中國市場公募業務,機構之間的競爭將更激烈,同時也會促使行業走向成熟。
  • 首家外資控股全資公募基金來了:貝萊德拔頭籌,註冊資本3億
    2019年4月,貝萊德公告稱華夏基金原總經理湯曉東出任貝萊德中國區主管,將負責管理發展和執行貝萊德在中國的長期業務戰略。他將直接向貝萊德亞太區董事長及負責人鮑哲鈺(Geraldine Buckingham)匯報,並將加入貝萊德亞太區執行委員會。這曾被業內認為是貝萊德衝擊公募牌照的重大舉措。
  • 貝萊德(BLK.US)在華獲批首張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牌照 註冊資本3億元
    原標題:貝萊德(BLK.US)在華獲批首張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牌照,註冊資本3億元   據媒體報導,全球最大資產
  • 外資獨資公募誕生?!貝萊德基金獲批設立:註冊資本3億 總經理張弛
    來源:新浪財經外資加速入場!繼貝萊德、路博邁後,富達國際也申請外商獨資公募牌照  上投摩根70億元轉讓49%股權 首家純外資公募基金呼之欲出外資全資進入基金行業正在成為一種現實。近日,證監會核准設立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核准貝萊德基金註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幣,對張弛任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陳劍任督察長無異議。
  •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七萬億美元巨頭貝萊德來了
    管理規模超過7萬億美元的資管巨頭貝萊德集團在境內設立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批,表明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持續推進,資管行業迎來全球機構同臺競技的新階段。路博邁於4月1日提交申請材料,並於4月9日補正;富達則於5月19日提交申請材料,5月26日補正。後續暫未有進展披露。除直接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外,也有外資機構控股已設立的合資公募基金公司。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信息,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股權,轉讓價格70億元。
  • 國際資管機構須搭上中國這班車
    東方匯理資管在中國早於2008年即布局了合資公募基金公司農銀匯理,在最新一輪開放中又有重要「落子」——成立外資獨資企業,新設外資控股銀行理財公司。近日,鍾小鋒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闡述了一家全球性機構眼中的中國市場機會,以及中國市場之於國際機構的意義,並透露了業務布局思路。
  • 興業證券楊華輝:頭部化效應加劇,外資券商加速進入,如何打造一流...
    資管公募化改造、轉融通、基金投顧試點、外匯牌照試點、FICC、衍生品等創新業務拓展步伐明顯加快,並呈現出更為多元化、複雜化及重資產化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客戶需求也在不斷進行演變,個人客戶對多元、複雜且個性定製化的財富管理需求不斷提升,企業客戶對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服務需求不斷提升,機構客戶對包含研究、銷售、融資、投資等在內的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需求不斷提升。
  • 東方匯理資管鍾小鋒:國際資管機構必須搭上中國這班車
    東方匯理資管在中國早於2008年布局了合資公募基金公司農銀匯理,在最新一輪開放中又有重要「落子」,成立了外資獨資企業WFOE,新設了首家外資控股的銀行理財公司匯華理財。近日,鍾小鋒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闡述了一家全球機構眼中的中國市場變化、未來的機會,以及中國市場之於國際機構的意義,並透露了東方匯理資管在中國的業務布局思路。
  • 外資100%控股的新基金公司來了!貝萊德基金拔得頭籌
    根據規定,貝萊德基金自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應當發行公募基金產品。記者注意到,貝萊德基金於今年4月1日正式提交的公募牌照申請,距離此次獲批不到半年時間,明顯要快於其它基金公司的新設立申請時間。
  • 首家100%外資期貨公司獲批
    證監會也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深化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引入符合條件的期貨經營機構外資股東,以促進期貨經營機構健康穩定發展。4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經與合資方及相關主管機構協商,其旗下期貨和期權業務已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有意將其在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持至100%,摩根大通期貨也成為新規下首個「嘗鮮」的機構。據期貨日報,摩根大通期貨前身是金沙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
  • 證監會:已接收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提交的設立公募基金申請
    每經AI快訊,11月15日,證監會官網消息,已接收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提交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聯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材料。這是繼貝萊德、路博邁、富達、範達集團之後,今年以來第五家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外資資管公司。
  • 一文讀懂基金行業與145家公募基金管理機構
    145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僅有130家為純基金公司(證監會官網2020年1月10日發布的名單是128家),另有15家為獲得公募基金牌照的資管機構。此外另有恒生銀行和意聯銀行兩家外資銀行也拿到公募基金牌照。此外另有恒生銀行和意聯銀行兩家外資銀行也拿到公募基金牌照。
  • 提前布局4月份A股市場 機構密集調研這五大行業
    在市場動蕩之際,月內各大機構加緊步伐,密集調研165家上市公司,為即將到來的4月份做好提前布局的準備工作。對此,本報特對上述165家公司扎堆的電子、鋼鐵、計算機、紡織服裝、建築裝飾等五大行業及其龍頭股的投資機會進行分析梳理,以饗讀者。
  • 外資清算機構運通正式入華!萬事達卡也正跟進,中國支付迎新變局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外資清算機構最近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查通過「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通公司)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開業申請,並向其核發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
  • 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縮表」私募,在華戰略轉向
    相比國內私募通行的「1.5%+20%」,貝萊德的費率「減半」,一度引發市場熱議。之所以採取低費率,與貝萊德私募基金屬於指數增強策略有關,並非一隻純主動選股型基金。針對上述基金清盤,業內人士透露,貝萊德布局中國業務轉向公募基金,要逐步清理私募資產業務,為了符合公募基金的監管要求。
  • 遞交公募申請11個月後 證監會向利得基金連發11問 利得系旗下公司...
    儘管公募基金早已是一片紅海,但「私轉公」的熱情依舊不減。8月以來,貴州私募機構友山基金、永安國富資產先後遞交了公募申請。   此外,利得集團還擁有香港第一類券商、香港第九類資產管理等金融牌照。2018年,利得集團如法炮製,通過利得科技收購了持有香港1號證券交易牌照的本土券商長亞證券,並更名為利得證券,以此獲得了香港證監會第一類證券交易牌照。   不過針對上述情況,反饋意見中也提到:根據申請材料,利得科技參控股多家資產管理機構。
  • 第三方支付分化加劇:頭部機構擬上市 巨頭加緊攬入牌照
    12月中旬,央行官網公布了支付機構的牌照註銷信息,4張支付牌照被正式註銷,分別是御嘉支付有限公司、艾登瑞德(中國)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江蘇CA」)、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江蘇CA成為今年首張被註銷的網際網路支付牌照,而其他三家均屬預付卡機構。
  • 公募QDII額度突破440億美元 13家公募基金排隊申請資格
    目前,具備QDII資格的基金公司已有46家,隨著此次公募基金QDII額度大幅擴容,公募基金QDII累計批准額度已達440.9億美元,位列五類機構之首。更有13家公募瞄準海外市場,正排隊申請QDII業務資格。
  • 外資私募產品達70隻,百億私募年內發13隻基金,但斌林園也已布局
    瑞銀投資是備案產品數量最多的外資私募,元勝投資則是管理規模最大的外資私募。2020年首家外資落地,外資私募產品已達70隻雖然有疫情黑天鵝而讓A股後市迷霧重重,但是外資無懼波動,逆勢布局中國市場。根據協會備案信息,羅素投資管理(上海)註冊資本300萬美元,實繳資本3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譚穎曾任職於全球知名投資解決方案機構之一的美世諮詢(中國)有限公司,也曾在美世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擔任研究部主管。根據羅素投資官網,目前羅素投資資產管理規模為3070億美元,資產諮詢規模為2.4萬億美元。在此之前,羅素已經在積極謀求參與中國市場的機會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