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上映的這部僅有12集的網劇《我是餘歡水》,由口碑極好的正午陽光團隊製作,改編自餘耕的小說《如果沒有明天》,實力演員郭京飛、高露主演,第一時間劇爆了各大網站。
餘歡水的人生分水嶺是從一場車禍開始的,當人要倒黴的時候是有前兆的,只不過任何一件事情發生都會有一個導火線。
餘歡水的黴運降臨便是那場車禍。
從那以後,因為車禍調查的主因害怕說是自己開的車而承擔主要責任,便把所有的都推卸到了不會再開口說話的哥們兒身上,在這場車禍上喪生的兄弟,背了這麼一個黑鍋之後家人拿不到合理的賠償,而餘歡水僥倖活了下來,但因為這個謊言讓他的性格大變,這後導致的事業、家庭、友情、親情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人倒黴的時候,是會帶著一連串的倒黴事發生,接踵而至,避之不及。
因為性格變得不自信,事業下滑,收入銳減,家庭矛盾,夫妻關係,兄弟情誼這些都開始出現問題。由於不自信,總認為自己不如人,便一心想避其鋒芒,而老實本份的做人,再加上男人的自尊心作祟,只能靠撒無數的謊言去掩蓋自己的無能,吹捧出自己的成就。
「老實人」在現在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專指好捏的軟柿子,沒脾氣沒骨氣沒勇氣的窩囊廢。
餘歡水的不自信讓他變成了人人都好欺負的男人,無論別人說什麼,他都一忍了之,忍變成了他的信仰與處事態度。
可是,忍,卻並沒有為他帶來更多的被善待,而是受盡冷眼與冷語,也只是別人嘴裡和眼裡的「廢物」。
處處小心,處處忍讓,處處為別人著想,處處被擠兌,處處被算計,處處討人嫌。
餘歡水就這麼窩囊的活著,活成公司與家庭的一個笑話,人人都不待見,人人都可欺,人人都能拿捏的軟柿子。
沒能力,沒脾氣,沒本事,還沒勇氣。
餘歡水真的是沒能力嗎?在那場車禍之前,餘歡水照樣是一位有為有志有夢想的青年。只是因為一個謊言以及背負的內疚改變了他的性格。
衰神附身時,餘歡水經歷事業低谷、離婚、向朋友討債被耍、又被誤診為絕症,人生無望,眼裡只剩歸途。
然而,看似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的因果報應上,在跌到谷底時命運又待每人都是公平的,無論你有多麼悽慘或是絕望,又總是會觸底反彈。
當餘歡水以為自己身患絕症,是一位將死之人時,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活完最後的生命歷程,可這一心態所激發的行為卻產生「事與願違」的反效果。
一心求死,不再膽小怕事,不再窩囊的活完每一天,不再對不公忍氣吞聲,不再心驚膽顫的害怕失去生命與情誼,他開始變得勇敢、無所畏懼、踏實、看待一切,倒數著過有限的每一天。
可是,他卻發現,原來,從他開始變「橫」的時候開始,這個世界居然都開始對他和顏悅色,不再殘酷、刁蠻。
他是將死之人,敢於與不要命的歹徒搏鬥;他離去後一無所有,不如放手讓對自己沒有感情的妻子去追尋自己的幸福;死人是不會帶走任何名利財富的,一切的外在物資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他在餘生只追求正義與公平;儘可能的以平常心去完成最後未了的心願,去認真的活一回,去做生命中還想要做的事,享受快樂;遇到不公,也要據理力爭,不再任人擺布與欺騙,哪怕付出相應的代價;他懂得,幸福是勉強不來的,偽善是會識破的,物資的富足也無法填補內在的空虛,高官厚祿、名利雙收也依然無法救贖他內心隱瞞真相的痛苦,原來,什麼都比不過內心坦然來得更加重要,哪怕清貧,但內心無礙釋然,才能活好這一生。
可是,當這一切如果沒有出現這麼一個烏龍事件,沒有發生這些荒唐的事時,餘歡水又哪裡會看清這一切「內心的真相」呢,又哪裡能明白自己此生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呢,哪裡有勇氣與自信去拼命再活一回呢。
這一切,原來都只能從「死亡」那裡得來。
我們人生所有的「悟性」都要歷經一次死亡,才能看清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可見,有生有死才是完美。
生,讓我們明白生命的有限,在死亡來臨時應該如何去過完此生;
死,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更好的去生,才不至於有憾有悔地過一生。
當人的心態發生變化了以後,這個世界的一切才開始在眼裡變得精彩,不再如昨日般灰暗。
人活著的一切根源,皆來源於「心態」。
若自己的心態不能改變與轉換,即使再多的外界來推動你,也依然無法撼動你的真心。
正如餘歡水經歷了一次真正的生死考驗,經歷了金錢的誘惑,經歷了名利,經歷了高峰與低谷之後,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餘生應該怎麼活,真正要的是什麼,以怎樣的心態與眼睛去看這個世界,明白生命的價值。
在影片的最後,餘歡水的自白是這樣說的,或許也是我們生活在大都市裡的每一個人的想法:
我曾無數次想要離開這座城市,離開這裡的喧囂,離開這裡的擁堵、霧霾,還有虛偽,當我真的要告別它的時候,我只能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來活,如果沒有明天,一切似乎簡單了不少,人所有的痛苦、糾結,就是因為還有無數個明天……
一切的幻像與過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有機會可以重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