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和盛裝打扮對女性有意義嗎?

2021-02-16 周國平

家庭(the family)不是一個封閉的共同體:由於與其他社會單位相溝通,它的封閉性在減弱;家(the home)不僅是禁菸夫妻的「內部世界」,也是夫妻生活標準、財政狀況、情趣愛好的表現,因而家有必要讓別人去觀察。主要是女人那一方在指導這種社交生活。男人則作為生產者和公民,通過基於勞動分工而產生的有機凝聚力的聯結,加入這個共同體;夫妻是社會的人,他們取決於自己所歸屬的家庭、階級、社交圈子以及種族,通過機械凝聚力的聯結,依附於有相似社會處境的群體;妻子可以十分單純地體現這種關係,因為丈夫的職業聯繫常和他的社會地位不協調,妻子卻無職業要求,能夠只交往和她地位相等的人們。況且,她有閒暇通過「回訪」和「請客」維持這種關係;這種關係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因此,當然只有在其成員刻意堅持他們的社會等級地位的階級中——就是說,在其成員認為比其他某些人優越的階級中,它才是重要的。她樂於炫耀她的「小天地」乃至自己的容貌,而這些,丈夫和孩子已司空見慣,沒有去注意。她的社交義務就是「裝門面」,它和她拋頭露面的快活結合在一起。

她首先必須在與己有關的場合「裝門面」;在家做自己的事時,她可以穿著隨便;外出待客時,則要「盛裝打扮」。禮服有雙重功能:它既指明了這個女人的社會地位(她的生活標準,她的財富,她所歸屬的社交圈子),但同時也具體地體現了女性的自戀;它既是服裝,也是裝飾;藉助於它,失去了做任何事權利的女人,覺得她表現了她所充當的角色。關心美貌和盛裝打扮是一種工作,可以讓她佔有她的容貌,就和通過做家務佔有她的家一樣;於是,她的自我仿佛是她自己選擇的,她自己再造的。社會習俗加深了這種以貌取女的傾向。男人的衣服和他的身體一樣,將去表明他的超越性而不是去引人注目;對他來說,優雅的風度和英俊的外表都不需要他把自己樹為客體;而且,他通常不認為他的容貌是自我的反映。

相反,社會甚至要求女人把自己變成性愛客體。她成為時裝的奴隸,時裝的目的不是將她揭示為一個獨立的個人,而是為了割斷她與超越性的聯繫,使她成為滿足男性慾望的獵物;所以社會並不想促使她進行設計,而是想對其加以阻撓。裙子不如褲子方便,高跟鞋有礙行走,長裙和禮服鞋的實用性最小,寬沿帽和長簡襪最易損壞,但它們卻最能表現優雅的風度;服裝可以掩飾身體,可以改變形體,或追求曲線美;在任何情況下它都把身體放在供人觀賞的地位。這就是盛裝打扮成為令小女孩著迷的遊戲的原因,她喜歡注視自己;後來她童年的獨立性增大了,她開始反抗淡色細布和漆皮鞋加給她的束縛;到了未成熟的青春期,女孩子既希望展示自己又拒絕這樣做,感到左右為難;但是她一旦接受她的性客體命運,就會喜歡裝飾自己。

如我所指出的,女人通過裝飾使自己與自然相聯繫,同時也給自然帶來人為的需求;對於男人,她是花朵,是寶石——對於她自己也是如此。她在把蕩漾之水,柔和之裘皮送給他之前,自己先佔有了它們。她同她的小玩藝兒,她的地毯,她的椅墊,以及她的花束的關係,遠不如同和她的肉體融為一體的羽毛、珍珠、綾羅綢緞的關係那麼密切。它們的五光十色,它們的柔軟質地,彌補了她命定屬於的性愛世界的粗糙生硬;她對它們看得越重,她所得到的肉慾滿足就越少。許多女同性戀者身著男裝,不只是為了模仿男人並向社會挑釁;她們沒有必要去撫摸天鵝絨和綢緞,因為從女性身體也可以發現這種被動的特質。異性戀女人在委身於男性的粗野擁抱時,則除了自己的身體無任何肉體獵物可擁抱(即使她喜歡也是如此,若不喜歡則更是如此),所以她才在身上灑香水,讓它變成花朵,而她脖子上的鑽石項鍊,則與她的皮膚交相輝映;只要佔有了它們,她就可以認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富翁。她不但貪圖它們所給予的感官快活,而且有時也貪圖它們所帶來的感情與理想的價值。這個珠寶是個紀念品,那個珠寶則是個象徵物。有些女人把自己變成了一束花,一個鳥籠,有些女人則把自己變成了博物館,還有一些女人把自己變成了難解的符號。喬吉特·勒布朗在她的《回憶錄》中回憶她的青年時代時這樣寫道:

我總是打扮得像一幅畫。有一個星期我想把自己打扮成範·艾克式人物,魯本斯寓意畫中的人物,或者持姆筆下的聖母。我依然可以記得,一個冬日,我穿著鑲著銀邊、用紫天鵝絨做的無袖長袍,穿過布魯塞爾的馬路。我拖著長長的衣裙,不屑將它提起,誠心誠意地讓它在人行道上掃動。黃色的裘皮帽子軍在我的金髮上,但最不尋常的要數我領頭上的那顆鑽石了。


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

很簡單,是因為我喜歡,是因為這樣做會令我覺得我的生活極其超凡脫俗。我越是受到嘲笑,就越是打扮得離奇。由於受到嘲笑,我羞於對我的容貌作出哪怕是最微小的改動。改動是令人感到屈辱的退讓……在家可就不一樣了。我的模特兒就是高佐利和弗·安吉裡克的天使,就是伯恩.瓊斯和瓦茲的畫中人。我穿的衣服總是天藍色和金黃色的,折迭的衣裾在我周圍飄動。

在精神病院可以發現濫用各種裝飾品的最典型的例子。有的女人無法控制自己對珍奇物品和象徵性物品的喜愛,忘記了自己的真實外貌,不顧一切地過分打扮自己。於是小女孩把盛裝打扮看成掩飾術,認為它可以把自己變成仙女、王后或花朵;當她戴著花環和緞帶時,她認為自己很美,因為她認為自己和這些極美的裝飾完全一樣。天真的少女迷戀某種衣料的顏色,卻未注意到她如土的膚色。在成年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當中,也可以發現這種追求花哨的惡癖,她們只迷戀於外部世界,卻不去注意自己的容貌;她們對這些古代織物,這些珠寶極其神往,興致勃勃地為古代中國或中世紀揚幡招魂,對鏡子卻只給予急促的有成見的一瞥。

人們有時會驚訝地發現,稀奇古怪的裝飾甚至深得年紀較大的女人的喜愛:王冠、飾帶、絢麗的服飾、奇特的項鍊;不幸的是,這些東西讓她們衰老的容貌變得引人注目。在這些女人當中,許多人已經失去了誘惑力,盛裝打扮對她們只不過是消磨時光的一種遊戲,這和她們小時候一樣。另一方面,風度優雅的女人,若有必要也會追求感官的和審美的快感,但她肯定會讓它和她的容貌相般配;長裙的顏色將會有助於表現她的膚色,其剪裁的方式也將會突出或改善她的體型。她所看重的是讓自己得到修飾,而不是去修飾她的那些東西。

打扮不僅僅是修飾;我已經說過,它還表明了女人的社會處境。只有妓女才會去專門發揮性客體的功能,因為她除了這樣炫耀自己不可能有別的做法;正如桔黃色的染髮、古香古色的大花袍子、高跟鞋、濃烈的流行香水味,都是在為她的職業做廣告。任何別的類型的女人,若是「打扮得像個街頭妓女」,便會受到人們的批評。她的性愛能力同她的社交生活是結合在一起的,因而顯然在人們面前只應當顯得莊重。但是,還應當特別指出,莊重決不意味著穿著呆板。女人過分明顯地迎合男性的欲望固然令人厭惡,但拒絕這種欲望也是不足稱道的。人們會以為她想當個男人,或可能是個同性戀者;或者她想標新立異,無疑是個怪物。她要是拒絕接受她的性客體角色,就是在向社會挑釁,就也許是個無政府主義者。只要她不想標新立異,那麼就必須保持女性氣質。根據習俗,裸露痛和適度的舉止可以達成妥協;有時胸脯是「正派女人」必須遮掩的,有時甚至連足踝也必須遮掩起來;有時少女可以突顯自己的勉力,以吸引可能的求愛者,而已婚女人則要完全放棄對自己的修飾,許多農村文化就是這樣要求的;有時少女卻必須穿上薄薄的、色彩單調的、式樣守舊的長衣,年紀較大的女人則可以穿上質地厚實、色調豐富、款式頗為誘人的束身長衣;對於16歲的孩子來說,黑色似乎是顯眼的,所以它不是這種年齡該穿的顏色。

這些規矩當然不能忽視;但一般來說,即使在最保守的圈子裡,女人的性的一面也會受到強調;比如牧師的妻子就把頭髮做成波浪形,化了淡妝,謹慎地追求著時髦,對自己身體的吸引力表示關心,這說明她接受了自己的女性角色。性愛生活與社交生活的這種結合,在晚禮服表現得尤其明顯。為了表明這是以奢侈和驚人的浪費為標誌的社交場合,晚禮服應當價格昂貴,質地脆弱;它們還應當儘可能地令人感到不方便;裙子要又長又寬,或要窄得像緊裹在身上,幾乎讓人無法行走;在珠寶、荷葉邊、亮晶晶的飾片、花飾、羽毛和假髮之下,女人變成了有血有肉的玩偶。甚至連這肉體也在展覽之列,猶如盛開的花朵展示在人們面前;女人也在展示她們的肩膀、背部和胸部。除非狂歡時,男人對這一切不應當表現出過多的興趣,他們只能瞟上一眼,只能在跳舞時擁抱。但若能在充滿如此精緻寶物的世界成為國王,每個人都會心醉神迷。就男人而言,在這裡聚會具有物物交換的禮儀的一面,這種禮儀要求交換禮品,每個人都把屬於個人財產的女性身體,通過展覽,作為禮品贈送給其他所有的人。穿晚禮服的妻子扮成一般的女人,去博得所有男性的歡心,滿足她的所有者的自尊心。

由於化妝具有社會意義,女人便有可能通過穿著方式去表明她對社會的態度。她若是服從既定秩序,就會表現出一種謹小慎微和優美動人的風度。這裡可以有許多微妙的差別:她可以把自己表現為脆弱的、幼稚的、神秘的、坦率的、自我克制的、快活的、相當勇敢的、賢淑的。或者相反,她若是蔑視慣例,就會通過標新立異使這一點昭然若揭。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小說裡的「解放型女人」,以大膽的服飾去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突出表現她的性客體本性,因而突出表現她的依附性。比如說在埃迪絲·華頓的《無知的年齡》裡,一個年輕的離婚女人就有著冒險的過去和魯莽的氣質,第一次出現就極其坦胸露肩;對她來說,她所招致的陣陣流言蜚語,清楚地反映了她對循規蹈矩的蔑視。同樣,少女喜歡打扮得像個成年女人,年紀較大的女人則喜歡打扮成小女孩,高級妓女喜歡打扮成上流社會的女人,而後者卻喜歡打扮成「蕩婦」。

即使每個女人的打扮都符合她的身份,也同樣會有小把戲存在:技巧和藝術一樣,屬於想像王國。不但腹帶、乳罩、染髮劑、化妝品掩飾了身體和面容,而且閱歷極淺的女人,一旦「打扮起來」就會讓人不識廬山真面目;她和圖畫、雕像或舞臺演員一樣,是一個假定某人並不存在的作用物——就是說,她代表她所扮演的角色,但又不是這個角色。對和小說主人公、肖像或雕像一樣非現實的、固定不變的、十分完美的某人的這種認同,使她感到滿足;她努力認同於這種形象,她覺得只有具有光輝的形象,自己才是穩固的,她自己的生存正當性才會得到證實。

本文摘自《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著
鄭克魯譯,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9-1

相關焦點

  • 女性往往喜歡盛裝打扮,卻一直離優雅很遠
    哈嘍呀大家前幾天被種草去看了《時尚先鋒香奈兒》愛了愛了這部電影集美們有空要去看哦如果說優雅有一個代名詞那麼香奈兒可以很好地詮釋女主是加布裡埃爾·香奈兒,也就是香奈兒的創始人可可·香奈兒電影裡的她簡直太有魅力了相信香奈兒本人一定更有魅力香奈兒的自我是她優雅的基礎,不被世俗所定義。
  • 女性往往盛裝打扮,卻一直離優雅很遠
    不了解這一點,就容易對那些浮華的生活和漂亮的衣著產生誤解。法國人裡最有名的設計師可可·香奈兒說,服飾的美感永遠都只是道德忠實性與情感真實性的外部再現。同樣,法國人對生活的享受,正是因為有內在道德和情感的支撐,才顯得可貴。「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 尼泊爾女童盛裝打扮歡慶佳節
    尼泊爾女童盛裝打扮歡慶佳節 (1/3) "← →"翻頁
  • 會打扮的女性有多吃香?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二八芳華幾乎是每個女性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年紀,但是時光蹉跎,容顏易逝。美好的花季轉眼就凋零。被生活摧殘的女性想盡了辦法也無濟於事。不論美好的青春有多麼的精彩,剩下的光景只能抱著曾經的照片暗自傷神。然而有一種會「打扮」的女性,無論什麼年紀,都依然優雅。
  • 大話降龍:偵探工作很忙嗎?伏虎盛裝打扮是去辦案,還是去度假?
    偵探是一種負責調查案件的職業,而且偵探一般也會穿非常普通而低調的服裝調查,為的是不引人注目,而伏虎作為偵探卻盛裝打扮,為什麼會這樣呢?一起和囡囡來看看今天的故事吧!大話降龍:偵探工作很忙嗎?伏虎盛裝打扮是去辦案,還是去度假?
  • 清朝人的「婚紗照」:女人們盛裝打扮,鳳冠霞帔,別有一番韻味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使得我們逐漸忘記了最傳統的婚禮儀式過程。那麼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組清朝人的「婚紗照」,一同回歸傳統,找尋快要丟失的記憶,女人們盛裝打扮,鳳冠霞帔,別有一番韻味。清朝的婚禮儀式和中國的傳統儀式基本上是一樣的,古時候是在黃昏時刻舉行婚禮,取其陰陽交替有漸之義,故稱婚禮。在《禮記·昏義》篇對中國古代的昏禮的形式及意義有著較為詳細的描述。
  • 出門倒個垃圾 也要盛裝打扮一番
    為遏制疫情蔓延,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發出限制非必要出行和禁止戶外2人以上聚集的行政命令。許多在家隔離的民眾抓住倒垃圾時間,盛裝打扮出門,給生活增添一點樂趣。艾斯丘和這個朋友都很珍惜每周出門倒垃圾的機會,於是兩人打賭,敢不敢不著便裝,而是好好打扮一番再出門倒垃圾。於是,艾斯丘穿上藍色禮服裙、戴上皇冠飾物,把自己打扮成《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樣子出門倒垃圾。她說:「我必須承認自己有點緊張,不過我克服緊張情緒,向人們招手。」艾斯丘還在社交平臺臉書上創建社群「垃圾箱隔離出門」,迄今吸引超過14.5萬人加入。
  • 別在秋天盛裝打扮,今年秋天流行的「散步褲」很漂亮
    轉眼間,秋風開始抓「呼呼」,是時候把小裙子和涼鞋放在柜子裡,在初秋用Look代替他們了!但這裡有一個小建議:不要在秋天盛裝打扮!試試流行的「散步褲」,穿一雙裸靴,他很漂亮減齡步行者和裸靴總是很流行單品,所以這兩個單品是必要的!
  • 伏虎盛裝打扮竟別有用意
    伏虎盛裝打扮竟別有用意盛大舞會天宮中即將舉行一場盛大的舞會,但必須兩人一組擁有舞伴才可以入場參加,降龍作為「魅力滿溢」之人,卻找不到自己的舞伴,正發愁的時候降龍卻聽到了一句溫柔的聲音。盛裝打扮降龍回過頭去看到的是自己的室友伏虎,今天的伏虎和平時有些不同,盛裝打扮的伏虎顯得格外有魅力,降龍認為伏虎做妥了準備是要和自己去參加舞會,可沒想到伏虎竟另有用意,是成為了木吒的舞伴。
  • 當60歲的陳衝同框盛裝打扮的張瑜,氣質一個明豔一個清冷
    如果是長相和身材都不太特別還好,有些個人特色太強的女性,無論穿什麼風格都帶著獨特韻味,反而是按照個人個色穿搭往往效果更好。像一些大五官又甜美的可愛娃娃臉,如果非要穿中性風,就難免有些不對味。當陳衝穿優雅小黑裙,同框盛裝打扮的張瑜,氣質一個明豔一個清冷,但兩人的氣質與穿搭都很契合。陳衝喜好的風格和她的清冷氣質很相符,那就是簡約大氣的優雅款。而張瑜更甜美的五官搭配紅裙與更明豔的妝容,也十分和諧亮眼。如果你也是陳衝這類個性臉,日常穿搭想要用清冷感加分,可以選擇這類簡約高級感的搭配。
  • 當陳衝穿優雅小黑裙,同框盛裝打扮的張瑜,氣質一個明豔一個清冷
    她與其它女星的同框,就能展現個人氣質和穿搭的互相影響有多明顯。當陳衝穿優雅小黑裙,同框盛裝打扮的張瑜,氣質一個明豔一個清冷,但兩人的氣質與穿搭都很契合。純黑搭配有質感的面料,高級感和優雅都滿分,用領口和露出的手臂增加膚色與黑色的對比,既不會顯得沉悶又優雅感十足。重點是深色和清冷的個性臉十分契合,不會有違和感還顯瘦又大氣,很適合成熟女性打造優雅氣質。
  • 許多人盛裝打扮出門倒垃圾 外媒:展現隔離期間閒情逸緻
    外媒稱,由於新冠疫情很多人不得不躲在家裡,但整天待在家裡太無聊了,所以世界各地的民眾利用倒垃圾的時間盛裝打扮出門,並在網上分享他們盛裝打扮的照片,給其他在家隔離的人鼓勁。她說:「雖然我覺得在家盛裝打扮很瘋狂,但在隔離期間,這是唯一讓我保持理智清醒的東西。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倒垃圾讓我感到開心。」  她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貼出了一張自己穿著酒會禮服的照片。安東尼說,她的所有演出都因疫情被取消了。這場疫情導致許多國家強制民眾待在家裡,影響到全世界數十億人。  報導稱,這一切始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赫維灣的幼兒園教師丹妮爾·艾斯丘。
  • 羅馬尼亞民眾盛裝打扮慶祝仙女節(組圖)
    新華網發(佩特雷斯庫攝) 原標題:羅馬尼亞民眾盛裝打扮慶祝仙女節(組圖)
  • 盛裝打扮,不如衣著合體
    盛裝打扮
  • 澳大利亞居民隔離期間玩出新花樣 盛裝打扮出門倒垃圾
    據英國《都市報》報導,隨著冠狀病毒在全球的流行,盛裝出行對人們來說已經變得陌生,大多數人都處於隔離狀態,因此許多人都很想念能隨意出門的時候。因此,逛超市、遛狗和日常跑步都成了人們盛裝打扮的場合。而對於澳大利亞人,出去倒垃圾就算是一件值得他們嚴肅對待的節日盛事了。
  • 李嘉欣慶50歲生日,盛裝打扮合照巨型花牆,真正的大美人風範
    李嘉欣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香港電影輝煌時期出現的一位美女,她也是港姐出身,當時還年紀輕輕的她憑藉美貌一舉拿下了港姐冠軍,李嘉欣也因此成名,李嘉欣的職業生涯中拍戲不多,但感情卻相當轟動 她太美了,以至於讓當時所有香港的豪門太太們都忌憚,那個年代女星流行嫁豪門,李嘉欣的出現也讓港圈的富豪們都對她有了心思
  • 今夏盛裝太美,暴露自己為何不打扮,陸繹卻一句話讓她實現願望
    陸繹跟今夏兩人之間那種沒說開,但是卻有彼此袒護的感情,雖然讓人等得心急,但卻也甜到心裡。陸繹跟今夏一行人到杭州時,正好遇上了杭州三年一次的簪花大會,陸繹的舅母見今夏生得好看,便幫她也做了一身衣服,讓她一起參加簪花大會。不過,舅母本是幫今夏做粉色衣服,但卻被表妹從中作梗,最後換成了一身藍色。
  • 當你盛裝打扮的時候,取悅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拼命提升自己,只有經濟和精神獨立,才會讓你更有底氣,也更沒有戾氣。特別喜歡經常在朋友圈發動態的人,因為他們很真實,不像我心機那麼重發個自拍都要屏蔽這個屏蔽那個。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當你盛裝打扮的時候!取悅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 對美貌的執念,正在毀掉新女性
    張曼玉認為光有美是沒用的,美要加上滋味,加上開心,加上別的東西,才是人生。40歲息影后的張曼玉,長期呆在巴黎。唱歌、寫詞,玩塗鴉、戶外,品嘗美食,學電影剪輯。今年53歲的她,臉上有抬頭紋和魚尾紋,參加公開活動就會被批太老。但在生活中,她的笑容自然甜美,她說40歲後的她,要扮演好「張曼玉」這個人生最重要的角色。
  • 日本一女子站街60年,74歲仍盛裝打扮在拉客,卻備受人們尊重
    但就為這一句承諾,她74歲仍然盛裝打扮,在日本街頭站街60年,只為他有朝一日歸來可以在人海中認出自己。紀錄片《橫濱瑪麗》的上映,讓許多觀眾為劇中那個為愛守候一生的女人所感動,她傾儘自己的所有,每日塗著「藝伎」的妝容,遊蕩在橫濱街頭,人們將她視為孤魂野鬼的存在,內心對她嫌棄憎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