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 【新甘肅脫貧攻堅「雲助農」】綠色品質源自天然 兩當綠皮土雞蛋期待您品嘗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在桃紅柳綠、春暖花開時節,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取得成效,隴南市兩當縣的復工復產也全面展開。在山間坡地、草叢灌木之間,一隻只土雞啄食爭鬥,為明媚的春天增添活力與生趣。
兩當縣現有土雞養殖合作社22家,分布在西坡鎮、金洞鄉等9個鄉鎮、工作站。全縣合作社現有土雞存欄16萬羽,日產蛋量7000-10000枚,蛋雞養殖合作社成員均為貧困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部分群眾不能外出務工,部分合作社的雞苗難購進、禽蛋類產品也不能按時銷售,影響了群眾的穩定增收和脫貧成效鞏固。
在兩當縣出產的一種綠皮雞蛋,個頭不大,卻深受消費者歡迎。這種綠皮雞蛋大都出自西坡鎮綠源家庭農場。西坡鎮利用「小群體大規模」養殖模式,由家庭農場負責將自己的脫溫雞苗,免費分發給有需求的村民,村民用糧食餵養並生產雞蛋,村支部受農場委託以保底價收購雞蛋,讓農戶無任何風險發展蛋雞產業。鄉村留守人員則利用房前屋後空地,用自家糧食養殖幾十至上百隻蛋雞,當地人俗稱「跑山雞」。
為了保證雞蛋質量,提升雞蛋品質,西坡鎮由村支部參與雞蛋的回收和養殖過程監督,獲取一部分村集體收入,這就實現了農場成本大幅下降、雞蛋品質有效提升、村集體資金持續壯大的多贏效果。目前這種模式已帶動當地210餘戶農戶參與,助力農戶脫貧致富。而兩當縣西坡鎮的綠源家庭農場發展養殖產業,從剛開始的一座雞舍,到目前已建成育雛脫溫室2棟,簡易圈舍8棟1000㎡、冷庫一座、輪流放養區4塊70畝,已形成集孵化、育雛、養殖、銷售為一體的一條龍產業體系。
據了解,該農場註冊了「琵琶崖」土雞及土雞蛋商標,2018年,申報了綠殼蛋綠色產品認證,受到消費者青睞。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日產蛋量1500-2000枚的綠源農場在銷售方面遇到瓶頸。「我們在周邊有6個銷售點,但是受疫情影響現在每天的雞蛋銷售量在100-200枚之間,線上銷售的訂單也不理想。」農場負責人趙炳樂一臉無奈地說。
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兩當縣金洞鄉則積極引導文明實踐志願者變身「網紅」,為金洞鄉農產品「直播帶貨」,與兩當縣助農網紅主播王小豔合作,通過「網紅直播帶貨」的線上模式,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3月中旬,網紅主播雲集,通過「有播」、「快手」、「抖音」等網絡直播平臺,在大灘村鼎盛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網絡直播,為金洞鄉大灘村綠殼蛋代言,直播銷售綠殼蛋。主播們通過直播和廣大網友進行實時互動,帶領網友實地參觀了黑烏雞的養殖基地,體驗了山林撿雞蛋的樂趣,品嘗了綠殼蛋的美味。據統計,這次網絡直播,線上平臺完成交易100餘單,銷售額2000餘元。
「我們的土雞蛋品質非常好,兩當有著優良的生態環境,土雞是由農戶在山上散養的,吃的是原生態食物,土雞蛋的產量低就是因為雞蛋成熟周期長。從以前的顧客反饋來看,我們的土雞蛋不但沒有腥味,還自帶油分口感更好。」兩當縣嘉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同心圓」助農網店負責人王小豔介紹,「雖然我們全縣的雞蛋產量總體不高,但是因為品質好依然很受歡迎,受疫情影響,今年前兩個月的銷量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
在兩當縣,土雞蛋線上銷售主要依託「同心圓」助農網店等電商服務平臺,就像這個電商店名初衷一樣,電子商務和農戶一起畫一個同心圓,電商助農致富,「雲服務」惠及百姓,用「網際網路+」打通農戶銷售渠道,讓農戶的土雞蛋、綠皮蛋變成致富增收的「金蛋蛋」。
銷售電話:15339392688
通訊員:王權華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