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清朝以來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了,他滿腹詩書精通中西方文化知識,攝政期間勤政為國,更是給人民帶來了美好幸福的太平盛世。
為政者嚴則律己不畏艱險
俗話說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康熙他幼年時命運多舛,染天花離父母,所有事件的發生讓他從小就比他人成熟些。
疾病發作時所有人都會主動避開他生怕被傳染,幼年時期他就深刻的體會到了世事的涼薄。2凡事有壞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
因病他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朋友蘇麻拉姑,因病他還獲得了別人夢寐以求的皇位。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不在計較,把握現在,規劃未來,之後再回望過去。
長久的孤獨讓康熙學會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顏如玉。康熙能擁有今日如此成就,這和他愛看書愛思考的習慣是無法分割的。
康熙讀書的類型涉及很廣,只要是他覺得的有用的他都會耐著性子把它讀完。曾有記載康熙曾向西方傳教士學習西方知識,從數學到醫學從天文到地理。
只要是傳教士會的他都想學,在傳教士的回憶錄中曾記載,他們眼中的康熙帝是個非常勤奮的人,每日勤理朝政,只要有閒暇時間就與他們討論西方的各種知識。
康熙帝讀書畫像
從數學中的幾何問題到醫學中的人體測畫圖,就連西方的古典音樂康熙也有所涉獵,康熙不僅自己學西技還鼓勵他的孩子們一起學。
康熙給這些西洋傳教士十分優厚的待遇,他更看重西方的技術和文化,對這些傳教士的傳教工作並不重視。
為政者寬則容天下
康熙對待自己的大臣是十分寬容的,這點我們可以從康熙批閱奏章的表現中判斷出來,曾有記載記述,康熙為政十分勤勞。
每日都要批閱奏摺,奏摺數量最多時,康熙帝可以從早上一直批到晚上,片刻不休,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奏摺康熙帝都嚴謹以待,仔細查看後提出自己的意見見解並對全國的大事小情進行判定裁決。
然而這些奏摺上究竟都寫了什麼內容?這些內容與朝政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據史料記載,康熙帝每日批閱的奏摺中有一部是朝廷官員對自己所管轄的區域大事小情的匯報分析。
還有一小部分官員在寫給康熙帝的奏摺中經常寫一些與朝政無關的小事,比如請安問好,這類奏摺的數量就層出不窮,還有大臣在奏摺中介紹自己管轄區域的豐富特產,希望可以帶給康熙帝親自品嘗。
康熙帝出遊畫像
康熙帝對此十分無奈,心知大臣是在關心自己,不忍多做責備,便直接回答我很好,不用給我帶東西。然而幾次之後,這幾位大臣仍不時寫一些問候奏摺,康熙帝便直言表示,奏摺中無需問好,只講大事即。
但這幾位大臣依舊每日我行我素,最後康熙帝也不願再給他進行詳細回復,是以日後只要再看到這幾人的奏摺,就直接在奏摺中回復我很好,對於他上奏的內容不再加以詳看。
面對這樣的大臣康熙帝並未對他進行懲罰,而是耐著性子給他寫了簡短回復,可見康熙帝的脾氣秉性是十分的好。
博覽全書,敢於冒險
康熙在中年時期曾患有瘧疾病症,而當時宮中的眾位太醫都不了解這種病,使得康熙帝接連幾日高燒不退十分虛弱。
就在康熙帝自己都覺得自己命不久矣時,西洋的傳教士來給皇帝帶來了根治瘧疾的特效藥,康熙帝不顧眾臣阻攔大膽嘗試新式西藥。
康熙帝當日就感覺病情有所好轉,非常高興立志要把西醫精髓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發揚光大,讓中醫西醫技術相互融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共同造福人民百姓。
康熙的西洋天文老師
康熙親自向西洋傳教士學習西式醫學技術,並在傳教士的幫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在實驗室中康熙曾親自解剖了一頭熊,觀看學習它的內部結構及組成臟器。
這在當時的封建王朝來說康熙的舉動無疑是驚嘆了眾人,但什麼情況也阻止不了康熙對西式醫學的學習熱情,康熙的開放制度讓西醫學在中原地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養精蓄銳,厚積薄發
康熙八歲就當上了皇帝,小小年紀位在高處但真正的權力卻在攝政王的手裡掌控著,小皇帝成了他們眼中的傀儡皇帝。
康熙心有不甘卻又無能為力,只能把時間都用在努力學習上,希望自己可以早日獨自理政。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康熙學會了仁政思想,學會了用人謀略,還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正想法,騎馬射箭的武藝更是使得出神入化。
終於在康熙14歲時康熙實現了獨立執政的首要目標,緊接著他又給自己立下了3個任務,削藩、漕運和統一臺灣。
不負眾望憑藉自己的勤奮學識幾年之後康熙便輕鬆的完成了給自己制定的任務,與此同時他還完成了驅逐沙俄西徵漠北鞏固邊疆的重要任務,使大清王朝逐步進入全盛時期。
康熙帝的扮演者
康熙帝作為中國史上的千古一帝,其登基在位時間為史上最長,而且他為清王朝所做貢獻是歷代皇帝所不能及的。
人們常說健康與事業很難同享,要麼是用健康換事業,要麼是犧牲事業保健康,而康熙帝卻能做到健康與事業並駕齊驅,實在是讓人感嘆。
康熙帝的父親是滿人,康熙帝的母親是漢人,而康熙帝的祖母則是蒙古人,從小康熙帝便接觸到了多民族的文化,開闊了眼界。
自身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又有中醫西醫的保駕護航,再加上康熙帝對自己向來嚴於律己,這使得康熙大帝成為了在位時間最長的長壽皇帝。
而他事業上的成功則要歸功於他博學多識,有勇有謀,能聽取百家之言汲取精髓獨立思考判斷。幸運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有多成功就有多幸運。
康熙帝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