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的一大要義,是掌握身體重心,所謂「用身體打球」。如果要為這部以桌球為題材的《戀愛迴旋》拎出重心,那就是腳本家古沢良太與主役新垣結衣了。
腳本家古沢良太,近年憑藉《LEGAL HIGH》系列與《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一躍成為人氣腳本家。不為大眾所知的是,早些年,他還為國民長壽劇《相棒》系列不定期提供腳本。
古沢最擅長的,是呈現價值觀的衝撞。表面上,是布丁一樣軟滑的輕喜劇,但真正要完成的,是鋒銳地刺向那些牢固的社會偏見。這在律政劇《LEGAL HIGH》中尤為明顯:法庭,就是兩種「事實」激戰的修羅場。作為戀愛劇的《約會》,一個尼特族,一個理科女,二人走近的過程,就是對彼此立場越發理解的過程。
而這次的《戀愛迴旋》,女主多滿子本來是天才桌球少女,男主萩原久本來是拳擊高手,他們都從人們眼中耀眼的人生高點跌落到了塵埃裡。就像一部勵志電影通常的做法,多滿子與阿萩最後通過桌球,找到了重啟人生的按鈕。這樣的設定,自然遠不如古沢良太那些人氣劇集來得有趣。
不過,這依然是一部文本大於導演的影片。
與古沢一路從《LEGAL HIGH》到《愚人節》合作下來的監督石川淳一,在《戀愛迴旋》中依然維持著一個電視劇導演的視聽水準,這也是此片為什麼會讓眾多「日飯」產生SP(電視特別篇)即視感的緣故。作為小球運動的桌球,天然地在呈現動感與熱血方面受限多多,而這次石川交出的成績單,也是無功無過而已。
遺憾的是,古沢在《戀愛迴旋》中,也沒能很好地完成他長於搭建的價值觀對抗。多滿子與奉行斯巴達主義的教練母親的矛盾,就是一場「為他人而活」與「為自己而活」之間的戰爭。弔詭的是,影片最後卻輕易地滑向了母女和解的終點,而在畫外響起的,更是與多滿子內心蛻變無關的主題宣示。
這一次,《戀愛迴旋》的閃光點,是群像塑造,是細節,是喜劇感。古沢在主人公四周,設置了一組懷著不同理由投身桌球的群像:為兒子奮戰的失獨夫婦,逃學的御宅少年,疲於應付「夫人會」的家庭主婦,在日本開飯館的中國退役桌球選手……他們宛如僅向世人呈現了一個切面的鑽石,卻叫人忍不住揣想鏡頭背後的人生切面。因為,他們讓人相信,是真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
而多滿子與阿萩仿若兩個戲水少年,在工地上穿梭於銀光燦燦的水幕,這個設計是全片略倉促的愛情線裡,最富靈光的一筆。至於那些舉重若輕、前後照應妥帖的喜劇布排,古沢寫來也是輕車熟路,而你或許無法想到,客串的蒼井優在片中散發出的那份舉手投足的濃烈喜感。
回過頭看,群像與喜劇,不是令人仰視的三谷幸喜的拿手好戲麼?相較大前輩,古沢還是少了些千帆過盡後的寬忍與溫潤。
當然,更多人不會關心古沢,對他們而言,新垣結衣才是《戀愛迴旋》的光源。而且,這也是在眾多網友口中的「老婆」,第一次登陸中國內地院線的作品。
繼《逃避可恥卻有用》中的失業,新垣這一次又加上了失戀,她在作品中遭遇的這些慘痛,一次次成為社交平臺熱議的話題,因為這些情節發生在一個「人氣女星」身上,是那麼沒有實感。
但為什麼呢?為什麼創作者依然喜歡將新垣放到一個不可信的困境中去?如果關注新垣參加的電視綜藝,其實可以發現,生活中的新垣,遠不是熒幕上那樣元氣滿滿,而是一個相對冷感的宅女。她喜歡住在被窩裡,充分地補足一下平時落下的睡眠,或者在闃寂的夜晚,打掃房間的邊邊角角作為釋放壓力的出口。
新垣如實地表白著鏡頭內外的反差感,雖然可惜的是,相比同輩的戶田惠梨香越走越寬的戲路,新垣還是反覆演繹著治癒少女。宣傳《戀愛迴旋》時,就連她自己也忍不住微微地自嘲,年近三十,還會被要求在戲裡穿高中校服。所以回到之前的問題,新垣一再被推入那些可憐兮兮的境況,其實正是為了滿足男觀眾們的幻想呀。換個角度看,《逃避可恥卻有用》是多麼「傑克蘇」的一套戲。
今年一月,憑靠《戀愛迴旋》斬獲日本藍絲帶電影獎影后的新垣,發表了一通長長的感言,中心意思是對演員這份工作的忐忑與敬重。其實不難發現,新垣一直對自己的演技有所要求。所以,從《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到《戀愛迴旋》,新垣總是能在可愛之餘,詮釋出一種堅定。
就像《戀愛迴旋》中那些被生活吞沒了勇氣的人,無論是小小的幸福,還是小小的願望,都需要拼了全力去追逐。日文裡有個更形象的語詞——「一生懸命」,人這一生,孤懸而行,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守住生命裡僅有的一點光亮。《戀愛迴旋》中,新垣演繹出了一個運動選手的決然,在她二十九歲的關口,大概也希望像多滿子一樣衝破現實困境吧。
《戀愛迴旋》之於古沢良太和新垣結衣,似乎都是一個契機,這個電影或許無法成為二人各自的代表作,但正可以藉此看清未來努力的方向。
文| 淹然
本文刊載於20180323《北京青年報》B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