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裙子,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穿小裙子的小姐姐。尤其是夏天一到,穿裙子的女生會越來越多。
但是桃子最近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穿小裙子的男生也比之前多了。前兩天桃子逛街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裙裝的小哥哥,白襯衫搭配上格子裙,他絕對是那條街上最靚的崽。
他讓我想起前不久Jorge Garay發起的一個鼓勵男生穿裙子的線上趨勢,其中有不少男生穿裙子出鏡↓
還別說,男生穿裙子真是別有一番韻味。現在社會似乎已經默認了穿裙子是女生的特權,可男生憑什麼不能穿裙子?而且現在天氣這麼熱,男生穿個小裙子又怎麼了?
👗
歷史上,裙子是最早的用來遮蔽身體的物品,男女通用。早期人類將動物的毛皮或者其他材料圍繞在腰間,就成了裙裝最原始的形態,這種裙裝在中西方通用。之後,男生穿裙子的現象一直普遍存在著。
在西方,17、18世紀,因為服裝工藝的進步和便於勞動的需要,男裝朝著簡單、便於行動的功能化方向發展。19世紀越來越多樣的長褲出現,從此成為了男裝的男性性別符號,標誌著男裙「合理性」消失,男褲女裙的界限正式被確定。
而古代中國的男裝多以袍服、長衫為主,袍在某種定義中也為裙裳。史書上記載道:「上古時代的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說的就是黃帝是身著男裙(裳)治理天下的。
辛亥革命之後,西化的生活方式和服飾思想傳入我國,男褲女裙才逐漸成為普遍化的著裝。
總的來看,在服飾發展的過程中,男人穿褲子、女人穿裙子慢慢地成為人們的共識。但當代依然有許多地區保留男性著裙裝的習俗。
最著名的男裙當屬蘇格蘭的短裙「基爾特」(kilt)。蘇格蘭短裙是十分正式莊重的服裝,那是蘇格蘭人的民族符號,他們經常在婚禮等其他較為正式的場合穿。
還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部分土著居民和少數民族也保持著男生穿裙子的慣例。例如斐濟男人生活或工作都經常穿著一種名為「sulu」的裙子,斐濟最大的奇聞就是斐濟男人穿著裙子滿街跑。
而其他堅持男性裙裝的人群則有些小眾。例如我們常說的女裝大佬,他們有的是因為個人興趣而穿裙子,有的是為了獲得自我感官的滿足而穿裙子,還有的是為了吸引目標對象而穿裙子。
- 漫展男廁清一色小裙子 -
又例如一些先鋒潮流的時尚男性,他們在無性別時尚發展和流行之際,走上了穿裙裝的道路,並以此來堅持自己的熱愛,表明自己時尚的態度。
- 圖源橙雨傘公益字幕組 -
大衛·貝克漢姆曾在採訪時說,他喜歡買裙子,也認為自己穿裙子很好看,喜歡在外出活動時候穿著。在他的自傳中,他說穿裙子純粹是遵從他內心的一種選擇,穿裙不但讓他覺得舒服,而且也讓他覺得很自信,很能表達他自己。
- 貝克漢姆的裙裝 -
👗
男生穿裙子,只有0次和無數次?
我們經常看到B站評論區讓UP主安排女裝,而「女裝只有0次和無數次」這句話也口口相傳。為了了解穿過裙子的男生對男生裙裝的看法,桃子採訪了幾位男性友人,他們的回答如下:
——「我逛街也會穿裙子,沒什麼的,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不影響他人,是沒什麼關係的。」
——「我愛穿裙子,20年前在家偷偷穿,現在公開穿,我好開心。現在是開放的社會,男人穿裙子很正常,希望愛穿裙子的男孩大膽穿起裙子吧。」
——「我剛開始不喜歡裙子,後來想不穿裙子都難。」
裙裝一時爽,一直裙裝一直爽。男生穿裙子容易上癮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除了興趣使然,還有裙裝帶來的滿足感以及舒適感。
裙子也能展現男生的形體美,這是穿裙裝滿足感的來源。
不同樣式的裙子適應不同的男生,男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常見的及膝裙可以展示男生腿部的力量,稍稍緊身的裙子可以凸顯男生腰部和臀部的力量。而且現在男生的腿都好細啊,桃子都有些羨慕了,穿裙子美一美又何妨呢!
對比之下,穿著褲子顯得人精神,尤其是西裝褲,給人一種正式的感覺,穿裙子則能讓人下體感覺更放鬆、舒適、透氣,有益身心健康。不得不說,兩種都是不錯的著裝選擇。但對男生來說,夏天穿裙子絕對爽到爆炸。
眾所周知,男生的蛋蛋對溫度有著很高的要求,溫度過高不僅會影響小蝌蚪的質量,還容易引發不育症等疾病。
夏天本來就很熱,如果再穿一條緊繃繃的褲子,蛋蛋會被悶著處在高溫狀態,這萬一蛋蛋出了點什麼意外可怎麼辦。
如果想保護自己的蛋蛋,最好選擇寬鬆的下裝。很多人選擇肥大的五分褲,還是難以保證襠部的通風透氣,而且因為褲子的特殊結構,襠部的溫度很難低下去。想讓蛋蛋時刻保持清涼,寬鬆、透氣的裙裝就是首選了!
👗
男生穿裙:顛覆性別的狂歡
長期以來,服裝被視為性別體現的載體,而男生穿裙子被認為是對固化性別秩序的顛覆和反抗。
即使有民族和地區保留著男性著裙的習慣,有明星和時尚界為男裙打call,即使男性穿裙子有種種好處,在大眾看來,男生穿裙裝依然和「女性化」、「奇奇怪怪」被聯繫在一起,愛穿裙子的男生們依然面對著來自社會不認同的壓力和大眾的排斥。
當我問朋友怎麼看待穿裙子的男生時,他們說那是一個「小眾化、邊緣化」的群體,甚而有人認為有點「奇怪、變態」,但當我給他們看男生穿裙子的照片時,他們又覺得「還不錯,是日常也可以穿的水平」。
這是因為「男褲女裙」著裝觀念的根深蒂固,人們對褲子和裙子的刻板印象導致對男生穿裙子這一現象的看法矛盾。
「男性著裙,對現實社會而言,不管是一種威脅還是期待,但它從來就不是陰謀和挑釁。」
——Andrew Bolton
為了迴避不必要的社會壓力,更多喜歡穿裙子的男生只在家裡、和好友面前穿裙子,但他們越是逃避,就越會被排斥,因為排斥,他們會更逃避,這樣的怪圈需要人們對性別認知理念的改變來打破。
2019年臺灣的板橋高中舉行校慶時,學生會發起了一個名為「板中男裙——裙聚效應」的男裙周活動,邀請男同學一起穿裙子。板中校長賴春錦當時表示,活動是自由參與,主要是希望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尊重氣質差異。
穿裙子是一種態度。在音樂、繪畫等領域,為了表達對主流社會或藝術形式的反抗和改造,不少男性藝術家會通過穿著、設計特殊的裙裝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但當前對男性裙裝的寬容更多停留在時尚界,要對抗主流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路阻且長。
男裙反對者們最介懷的一點是認為男生穿裙子太「女性化」,沒有男子氣概。但事實是裙子不會模糊性別,也不會抹殺男性氣質。
男子氣概是內化的特質,雖然多少能通過著裝表現出一點,但與著裝沒有絕對聯繫。我們能從穿著深衣裙袍的古代文人身上看到氣質斐然,從穿格子裙的蘇格蘭勇士身上看到熱情奔放,從穿著裙子的時尚男模身上看到硬朗和英氣。
男子氣概不是表現在外表上的,而是表現在男性的內心裡。這種氣概也該是多元的,我們欣賞鐵骨錚錚的硬漢,也該欣賞文質彬彬的書生。
我們更該反思的是,大眾對於男生穿裙子的厭惡,還存在著一種歧視的成分——認為男生穿裙子體現的女性化是羞恥的。
都2020年了,這種思想早該入土了。
我們逐漸拋棄了「女生該有女生樣」的想法,對BF風等中性著裝更加認同。同樣,我們也不應該要求男生穿衣必須有個男人樣。
不是說男生應該穿裙子、必須穿裙子,而是男生也可以穿裙子,這是他們的穿衣自由,我們不將他們視為異類,這才是真正的性別平等。
不被外界的眼光束縛,男生女生都有權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做更加自由的自己。而只要個體著裝不影響到他人,那麼這種著裝自由就必須得到尊重。
- 圖源好奇博士 -
參考資料:蔡建梅. 男性著裙的審美研究[D].浙江大學,2012.
P e a C H S a Y S
作者 芋圓
出品 桃子筆記
— 你可能錯過的近期推文 —
— 桃子的店「桃桃優選」,有範兒的姑娘都逛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