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女生在網上訴苦,說因為自己用了衛生棉條,被男友鬧分手。
男友在知道了那是「要塞進去的」之後,非常生氣,說「用棉條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讓她別再用。
兩人多次爭論無果,男生要求分手。
網友加入了他們的二人對戰,評論區「一邊倒」地勸女孩趕緊分。
是衛生棉條真的可怕?這事沒那麼簡單。
「用棉條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潛臺詞就是「用棉條會把處女膜戳破」。
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的主人,而做「主人」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開自己的身體去認知探索。
首先,處女膜是「戳不破」的,而且孔逕往往大於衛生棉條的直徑。所以衛生棉條不會對處女膜造成傷害。
處女膜本來就有孔,並不是一層「密不透風」的薄黏膜。
它的存在,是為了防止有害微生物和活動能力弱的精子進入。隨著女性慢慢發育,成年處女膜變得差異巨大,甚至有的個體先天沒有處女膜,也有的處女膜呈篩狀、雙孔狀等。
不同處女膜形態
更重要的是,就算發生親密關係,也不一定會讓處女膜有損傷。直到女性生育的時候,才會導致處女膜的完全撕裂。
在中國「不受待見」的衛生棉條,在國外早就廣受歡迎。
《經濟學人》雜誌曾報導,據美國棉花公司調查數據,在美國衛生棉條的使用率達70%。《環球時報》也曾公布數據,高達70%的歐洲人選擇使用衛生棉條。
這個比例在中國只有2%。
但未使用過衛生棉條的女性裡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在有人教學的情況下很願意嘗試。
衛生棉條
在國外暢銷的衛生棉條在中國市場「遇冷」,不過是因為它的使用方式與中國女性傳統思維模式不同,以及對「是否衛生」問題的擔心。
正規品牌生產的衛生棉條都是以塑料薄膜消毒密封包裝好的,會在第一步防止細菌感染。在經血流出體外之前棉條就能「攔截」下來,還確保了外陰部肌膚的透氣,只要不在體內超過衛生棉條最長使用時長8個小時,就可保證陰部的衛生和清爽。
不過如果長時間不更換,衛生棉條可能會造成TSS——中毒性休克症候群,這是一種以休克和多臟器功能衰竭為特徵的急性疾病。
美國加州超模Lauren Wasser就曾因衛生棉條導致細菌感染而患TSS,最後以右腿截肢為代價才活了下來。TSS雖然發病率極低,但如果長時間使用吸附力過高的衛生棉條就會增大患病機率。
Lauren Wasser2016年在秀場,如今她的左腳也被截肢了
除了衛生棉條外,女生在生理期還有其他的「非常規」選擇,比如月經杯。
這也是一種置入式使用的經期用品。在手和杯子都是乾淨的情況下,把「小杯子」摺疊後放進去,它會自動在內部打開,4-5個小時後即可取出清洗。一個杯子可以反覆使用5至10年。
月經杯
有使用過月經杯的女生說:「這是探索自己身體的一個方法。不僅是你的身體可以少那麼多負擔,而且也會打破那些歪門邪說。
陰道沒有你想的那麼脆弱,這個真的是解放女性的一個利器。」
在《陰道獨白》裡有這麼一句話:「我揭露奴隸般禁錮著人心靈的成見,我宣告女人有不可剝奪的自由去享受。」
無論是用衛生巾,還是衛生棉條,都只是面對女性生理現象,各異的正常選擇。
真正重要的是,能夠打破那些對女性約束的「精神枷鎖」,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去享受探索身體帶給我們的愉悅感。
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枷鎖不僅是來源於自身,更多的卻來源於身邊最親密的那個人。
就算不了解衛生棉條的相關知識,開頭的故事裡,隔著屏幕也都讓人感受到典型「直男癌」男友內心強烈的「控制欲」。
在這段關係裡,他把女友看成了私有物,就像一件戰利品。對於女生處理身體的自由,男朋友都認為自己應該有「話語權」。
可是現在沒有經過他的允許,一根小小的棉條「佔用」了女朋友的身體,就挑戰到了他的「權威」。
衛生棉條只是一個小的方面,它背後體現出的控制欲,才是可怕的根本。
對另一半實施以愛為名的操控,就是一種「隱形」暴力。
模糊了親密關係裡的「界限感」,使 「自我」與「他我」之間的分寸感喪失,慢慢發展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病態共生關係,往往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慘劇。
在影片《魅影縫匠》中,男主人公雷諾茲·伍德科克,即便已是當時英國時尚界赫赫有名的標杆,但仍時時感到不安,「就像什麼都把握不住」。
可越是感覺把握不住,他就越要面面俱到。這不僅投射在了他對成衣細節超乎尋常的嚴苛上,還蔓延到了他充滿「規則」的愛情裡。
《魅影縫匠》(Phantom Thread)劇照
而女主人公阿爾瑪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常常使他有「失控」的恐慌。他開始變得焦慮,「不能工作,不能集中注意力,沒有信心」,討厭「有人離開他」,討厭不受控制的一切。
他看似無堅不摧的外表之下,其實是一顆極其脆弱的心。就像阿爾瑪對雷諾茲親口說的那樣,「你不用假裝那麼堅強,我知道你沒有那麼堅強」。
斯坦福教授Deane H. Shapiro說:「失去控制的感覺對於人類來說是最大的恐懼之一。」這種恐懼來源於人對超乎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的焦慮和擔憂。
對於「掌控欲」強的人,只有當對方無條件服從和迎合他的時候,他內心的惶恐才能被安撫。
所以即便是對女朋友的身體,也要面面俱到地把控。
而一味地順從,往往換不來自由。
亦舒曾寫道:「我為什麼要你原諒我?你的思想混亂得很——女朋友不是處女身,要經過你偉大的諒解才能繼續做人,女朋友結過婚,也得讓你開庭審判過——你以為你是誰?你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龐大了。」
身體被操縱,精神也要被禁錮。
這種「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龐大」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對親近的人進行身體和價值觀的「雙重綁架」。
如果這一次按他說的做了,以後可能還會有:「化妝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打耳洞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染髮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回家晚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
如果以後某一天你被人性騷擾了,他也會說:那是你的錯,因為穿成那樣的都不是好女孩,活該被性騷擾。
如同家暴一樣,這種精神侵略只有「一次和無數次」的區別。這一次我妥協了,那麼下一次會更加變本加厲。
到最後,都不再相信自己,而是事事選擇「聽他的」,被他的價值觀所支配,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也喪失了精神獨立的自尊感。
威戲劇家亨利克·易卜生在《玩偶之家》裡塑造了一個「沒有思想,沒有主見」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玩偶之家》劇照
她沒有自己的生活,依附於丈夫和家庭的存在而存在,缺乏獨立人格,把本該為自己做主的那部分責任丟給了丈夫,只等著去接受安排好了的一切。
在親密關係裡,有些女性往往依賴性強,渴望通過「柔弱、順從」的外表來激發伴侶的保護欲,從而得到一種被寵愛的滿足感。
但需要警惕的是,一旦被愛人過度保護,這種病態的滿足也就意味著自由將被剝奪,獨立意識將被削弱,自主空間也隨之減少。
甚至,連處置自己身體的權利都沒有了。
衛生棉條事小,可由小及大觸碰了原則,就是大事。
真正強大而恆久的愛,是精神獨立的兩個人,在尊重對方為獨立個體的基礎上,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發掘彼此的共同點又尊重彼此的不同。
想努力活成更獨立的自己,再親近的人也要有合理邊界。
比如,恰到好處的關心,可以從給文章點個讚開始。
參考資料:
[1] Deane H. Shapiro,Jr John A Asrin Control Therap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health,and headling. John Wiley&Sons[J].1998: 9-14,18-36.
[2] 中國女留學生畢習習被打死案宣判:其英國男友被判謀殺罪成立[N].中國新聞網.2017-02-18.
[3] 英媒:中國女性為何不用衛生棉條[N]. 環球時報.2016-08-29.
[4] 外媒:中國女性不愛用衛生棉條 稱會破壞處女膜[N].中國新聞網.2016-08-22.
[5] 美國女模特使用衛生棉條中毒致截肢 狀告廠商[N]. 中國青年網.2015-06-20.
來源 | 談心社(txs163)
作者 | 談心社
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改姓簡史:苟先生最近有點煩
點擊圖片閱讀 |幾千年來,中國人都把什麼泡進了酒裡
點擊圖片閱讀 | 媽媽,求你放開那條絲巾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