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這幾處很容易滋生細菌,很多寶媽忽視了,難怪孩子小病不斷

2020-12-21 母嬰參考

執筆:明珠

編輯:劉穎娟

定稿:蘇子後

奶瓶是寶寶賴以生存的生活用品,每天都需要吮吸,家長們務必做好清潔工作,清洗奶瓶看似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但是不少父母總是清潔不徹底,導致細菌滋生,這樣無異於給娃餵「毒」奶,增加患病風險。

新手爸媽常見的錯誤清洗方法

不少家長認為奶水主要集中在瓶身部位,所以每次只是單純地用熱水泡一下,冷水衝一下就行,其實奶粉中含有脂肪類物質,很容易附著在瓶身,只有經過摩擦才能徹底清潔乾淨,正如洗碗只是用清水衝洗,依舊是油乎乎的,只有刷一下才能幹淨。

圖片均源於網絡 圖文均無關

有的媽媽可能每次都是等到寶寶用之前才去清洗,這樣很容易給細菌增殖的空間和時間,奶粉中的營養物質是細菌滋生的溫床,長久放置,不僅奶垢很難清除,而且細菌堆積成山,並且洗完後不晾乾,隔很久才給寶寶用也容易滋生細菌。

像只洗瓶身不洗奶嘴、隨便用清水衝洗、不立即清洗、不晾乾保存、不進行消毒等錯誤的清洗奶瓶方法,都會使奶瓶產生大量的細菌。

而嬰幼兒的腸胃功能特別嬌弱,抗感染能力很差,極易受到細菌的攻擊,出現腹痛、腹瀉等腸胃疾病,那麼到底如何清洗奶瓶呢?

如何正確的清洗奶瓶?

一般來說,奶瓶上的髒東西都藏在螺紋處和奶嘴,只有將這兩處清洗乾淨,才是對寶寶健康最大的保障,可惜很多寶媽都忽視了。

準備材料:一大一小的奶瓶刷子、嬰幼兒奶瓶專用清潔劑、一盆溫水。

清洗步驟:先將奶瓶放置在溫水中浸泡幾分鐘,再將奶瓶一分為二,用大刷子和小刷子分別蘸取清潔劑清洗瓶身、奶嘴和螺紋處,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衝洗乾淨。

最後,將奶瓶放入開水(80~90℃即可,不能用沸水)煮10~15分鐘,把奶嘴放入開水中煮2~5分鐘,進行高溫消毒,殺死細菌,消毒結束後,晾乾奶瓶即可,一周消毒2~3次即可。

為什麼不能用沸水煮塑料奶瓶?

一般來說,塑料類奶瓶包括PES(聚醚碸樹脂)、PP(聚丙烯)、PPSU(聚苯碸樹脂)。目前市場上90%的塑料奶瓶都是PC材料的,但是一定要避開高溫燙煮。

如辨別奶瓶是PC材質呢?在奶瓶瓶身或者底部有一個三角形的環保回收標誌,裡面包含了從1~7的數字,不用數字對應的材質不同。

比如數字1是「PET」材質,常見於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和油瓶,當它的溫度達到70℃時/使用時間超過10個月,就會產生出致癌物質,因此飲料瓶喝完後不能用來做水杯,或者用塑料瓶裝米酒和菜油等調味品。

數字3是PVC材質,常見於管材、雨衣、涼鞋、拖鞋等,只能耐熱至80度左右,遇高溫就會產生有害物質。

數字5是PP材質,常見於微波爐餐盒,它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爐餐盒的盒體是5號PP製造,但是盒蓋卻以1號PE製造,由於1號不能抵受高溫,因此不能與盒體一併放進微波爐中。

而數字7就是PC材質,常見於水壺、水瓶、以及奶瓶,它可以防摔,但是要避免高溫操作,因為PC膠遇熱容易產生致癌物質雙酚A,歐盟認為含雙酚A會誘發性早熟,並且導致新陳代謝紊亂引發肥胖,因此塑料奶瓶是不能用開水燙的。

高溫燙煮確實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但是只適用於玻璃材質的奶瓶。因為它的奶瓶瓶身是高硼矽玻璃材質,最高耐熱到500度,可以瞬間抵禦160度的溫差不會炸裂,並且不含致癌物質雙酚A(BPA),並且遇酸性或鹼性物質也不會釋放出有害物質。

需要注意的是媽媽們在用熱水煮玻璃奶瓶時,最好是將奶瓶和冷水一起下鍋煮,否則水沸時放入奶瓶可能有炸裂的危險,煮的時間不可以太長,一般3~5分鐘即可。

奶瓶清洗不乾淨有什麼危害?

1、奶瓶發臭,寶寶對此十分牴觸

如果奶瓶清洗不乾淨就留下奶味,時間久了變質發臭,寶寶一聞到這個味道就會牴觸吃奶。

2、滋生細菌引,發幼兒口腔疾病和腸胃疾病

奶瓶上附著的奶漬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如果清洗不徹底,細菌汙物殘留會引起寶寶患口腔疾病、急性胃腸炎。

相關焦點

  • 清洗奶瓶也有「講究」,這3個細節別忽視,不少寶媽都做錯了
    大多數寶媽們之前也沒有照顧寶寶的經驗,更有的寶媽們平時還要工作,需要工作帶娃兩手抓,想起這樣忘了那樣是常有的事情。寶媽寧寧就有這種困擾,明明上一秒還想著一定要記得清洗奶瓶,一轉身就把這件事拋在腦後,等到下一次寶寶要喝奶的時候,也只好抓起一個涮一涮就先用著。
  • 奶瓶洗不對相當於給孩子吃「毒奶」?寶媽要注意,這3種錯誤方式
    回家後春新看見了孩子用的奶瓶,突然發現,在奶嘴和蓋子的接觸處積攢了很多奶漬,已經有異味了。 原來婆婆每次清洗奶瓶都忽略了對奶嘴的清洗,導致細菌滋生,所以孩子腹瀉總不好。
  • 莫讓寶寶的奶瓶成為細菌「溫床」,寶媽們要做好這些清潔工作!
    為什麼說奶瓶如果清洗不到位的話,會成為細菌的「培養皿」呢?因為母乳或者奶粉都是含脂類比較高的,奶瓶內壁很容易會沾上奶垢,奶垢清洗不到位的話,可能就會殘留一部分細菌在奶瓶裡面。久而久之的話就會導致滋生細菌。所以今天小夢就來跟寶媽們說一下關於奶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吧。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圖方便省事了,卻「坑」了孩子
    寶媽們對自己的寶寶自然是百般細心,寶寶的衣食住行,必須樣樣經過寶媽的審核,就比如選奶瓶這件事,寶媽們也是貨比三家做了許多調查,才選了寶寶現在用的那款。不過奶瓶在長時間裝母乳或水之後,其實容易在奶瓶壁上形成痕跡,而寶媽們通常也會在用過奶瓶之後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因為他們覺得高溫能夠滅菌。但實際上寶媽不知道的是,這種開水燙奶瓶的方式,其實讓寶寶更加受傷害。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省事寶寶受罪90後媽媽小愛在帶孩子的時候很是小心,生怕自己操作不當,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傷,在選奶瓶這件小事上更是慎之又慎。
  • 小奶瓶惹大禍,寶寶拉肚子生病了,原來是媽媽這樣洗奶瓶害苦了娃
    文|李知行醫生照顧寶寶處處是學問,比如說,一個小小的奶瓶,那就是寶寶的飯碗,若是清洗不到位,就會有母乳或配方奶粉的殘留物,容易滋生出細菌。這可能會導致寶貝口腔發炎、腹瀉等病症。案例:小奶瓶惹大禍,寶寶拉肚子生病,爸爸卻斥責寶媽「啥也不是」寶媽和老公大吵起來了,原因是寶寶拉肚子感染了。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下次再用奶瓶的時候再拿開水燙下,繼續給孩子衝奶粉,剛開始小鹿處理堆積的工作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直到周末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小鹿給孩子刷奶瓶的時候,才聞到奶瓶中有異味,因為奶瓶從來沒有被仔細清洗過,而且又沒有控幹,所以奶瓶裡滋生了細菌。
  • 父母這樣給寶寶洗奶瓶,等於在餵「毒奶」,寶爸寶媽別再犯了
    奶瓶是每個新生嬰兒必備的東西,奶瓶的乾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需要經常清洗奶瓶,但是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洗奶瓶方式。 因為新出生的嬰兒需要奶瓶的時間很多,奶瓶來不及更換。很多父母都只是用熱水衝洗奶瓶表面。這一種隨便衝衝做法啊,其實讓很多細菌殘留在看不見的地方。
  • 奶瓶清洗這3種錯誤行為,相當於在給寶寶喝「毒奶」,家長別忽視
    導致很多時候不能很好地照顧孩子,而要是沒有老人在身邊輔佐孩子很容易就受到傷害,所以現在很多意外的發生都是因為新手父母造成的,今天我們要說一個最常見的問題。
  • 怎樣正確給寶寶「清洗奶瓶」?這3種錯誤方式,很多寶媽中招
    這幾天寶寶有腹瀉的現象,曉楠給吃了治腹瀉的藥但是沒有好轉,無奈之下帶著寶寶去了醫院,經醫生詢問發現是曉楠清洗奶瓶的方式,引起了寶寶腹瀉。因為一個人照顧孩子,有時候寶寶喝完奶後來不及清洗奶瓶,就等第二頓喝奶之前再清洗,就這樣殘留的奶漬滋生細菌,引寶寶腹瀉。
  • 奶瓶不乾淨=「餵毒」?這樣清洗奶瓶才幹淨!
    最近有位寶媽找我聊天,說到自己洗完奶瓶用消毒鍋消毒,婆婆覺得完全沒有必要,說寶媽太愛乾淨了,還問是不是有潔癖?當時寶媽就覺得委屈了,覺得消毒奶瓶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婆婆不理解並遭到了家婆的「 嫌棄 」。
  • 有一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很乾淨,卻「坑」了孩子
    孩子出生之後,寶媽們最為在意的就是"口糧"問題了,畢竟這關係到寶寶將來的身體健康。因此,從奶粉到奶瓶,很多寶媽都是千挑萬選,而且在餵養的過程中還有不少注意事項。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 奶瓶,細菌重災區!開水燙燙有用嗎?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84」成為了搶手貨,酒精甚至比茅臺酒都緊缺,而寶媽們每天更是忙著各種清潔、消毒,深怕「病從口入」。奶瓶,接觸寶寶最頻繁的東西,算得上是細菌的重災區,如果清潔不到位,殘留的細菌,難免讓寶寶出現腹痛、腹瀉等疾病。
  • 寶寶生病,醫生告誡:「為人父母長點心,別作」別在熱水煮奶瓶了
    奶瓶作為寶寶每天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清潔應該是寶媽的頭等大事了吧。  寶寶一天內頻繁地使用奶瓶,如果清潔不當,容易有細菌的滋生和殘留。寶媽也是對寶寶的奶瓶不敢有絲毫馬虎,在清潔方面做到了極致。  使用後次次煮奶瓶,寶寶還是患了腸道疾病,醫生:「作的」  鄰居張姐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擔心其他人所以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
  • 寶寶奶瓶常消毒?方法你用對了麼?這三種方式會讓你越洗越髒
    可是對於有些奶水不是很多的寶媽們來說,怎麼辦呢?她們只能給寶寶吃奶粉,來保障寶寶的營養。所以對於奶粉的選擇寶媽們也是小心翼翼,又是看奶粉的配方,又要看適不適合寶寶的體質。但是,除了奶粉的選擇外,寶寶日常奶瓶的清洗也是值得注意的,寶爸寶媽們,你們的方法用對了嗎?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這種行為寶寶很受傷
    孩子每天喝的都是母乳,怎麼會細菌超標呢?問了婆婆才知道,原來每次餵完孩子以後,婆婆只用開水衝一下奶瓶就放在一邊了,下次喝奶的時候又再燙一下就繼續用了。「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娃敷衍,受傷的是孩子。」聽完醫生的解釋,婆婆也表示很後悔。
  • 奶瓶也有使用期限?這3種常見的奶瓶「保質期」,寶媽心裡要有數
    但你知道奶瓶也是有使用期限的嗎?不能因為奶瓶不破就一直使用下去,這3種平日裡很常見的奶瓶「保質期」,寶媽們的心裡要有數。奶瓶又沒壞,怎麼就要換了?這天,小陸好不容易休息在家,給寶寶整理奶瓶時發現,自己提前準備好的奶瓶很多都沒有拆開使用,而寶寶經常使用的三個奶瓶看起來霧蒙蒙的,雖然奶奶已經盡力去消毒清洗了,但還是有點發黃了。小陸想都沒想就準備把奶瓶扔掉換個新的,但孩子奶奶卻覺得奶瓶又沒壞,換掉不是在浪費錢嗎?
  • 奶瓶清洗等於消毒嘛?正確的消毒方式,很多寶媽都搞錯了
    寶寶用奶瓶喝完奶之後,寶媽們經常把奶瓶簡單清洗一下沒有消毒下次接著讓娃用,其實這是很錯誤的做法。有的寶媽意識比較高會用滾燙的開水燙一下奶瓶,但是時間和溫度達不到也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奶瓶使用之後,上面會殘留一部分奶粉、細菌以及寶寶的唾液,後續再去消毒的話是很難全部清除的。
  • 都說「開水燙奶瓶」不好,但真正的「清潔法」,卻少有寶媽能做到
    比如說清洗奶瓶這件事情吧,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非常的麻煩,每次寶寶喝完奶,就要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瓶,真的是很辛苦。 但最辛苦的不是這個,而是你之前用「開水燙奶瓶」的習慣,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你,這樣對寶寶不好。 是不是很抓狂?
  • 孩子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ok?這麼敷衍,「坑」了寶寶還不知道!
    說到清洗奶瓶這件事兒,很多家長都非常的自信,感覺清洗奶瓶是一件小事兒,難不倒他們。但要是問他們,是怎麼給孩子清洗奶瓶的,就會說用開水燙一下,消消毒就好了。其實這樣的吸奶瓶方法,不合格的。很多家長就無語了,都高溫消毒了,怎麼還不合格呢?
  • 給寶寶清洗奶瓶這件小事,很多家長卻做錯了!
    但是當奶瓶消毒後24小時未使用,就將其被汙染,再次滋生細菌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此時的奶瓶存在更大的衛生隱患。清洗:寶媽每次餵完奶、餵完飯後都要立即清洗奶瓶和餐具,以免奶漬、食物殘渣堆積滋生細菌。如果沒有充足的時間徹底清洗,可以先用清水或熱水簡單衝洗,待有時間時再仔細清潔。清洗奶瓶可是一件技術活,需要使用專用的清潔工具才能徹底清潔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