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帶著6歲的女兒到我家玩兒,看著我一屋子的書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疑問:「你還能看得下去書麼?手機它不好玩兒嗎?「
我笑了笑,什麼也沒說。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兒動圖畫片比較多的書給她女兒,小傢伙立刻被吸引了,翻來翻去,完全忘記了我倆的存在。
「我現在看兩頁書就困。有時間看幾段,隨後也完全記不住書的內容,我也想多看書,多學習啊!怎麼辦啊?「 閨蜜一臉懊惱。
想必這已經是很多人的通病了,也不是不想看書,就是投入不進去,注意力非常容易就溜號兒了。 然後就找藉口說太忙了,完全沒有時間讀書,可實際上呢?他們其實是已經根本不會讀書了。
今天推薦的這一本《高效能閱讀》,易讀又好用,可以幫你重拾讀書興趣,希望大家都可以找來看一看。
書的作者是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曾獲得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畢業後進入知名廣告公司工作,隨後在大型唱片公司從事藝人、電影、動畫的營銷和企宣工作,現負責面向大型製造商的新產品開發、營銷等諮詢工作,並任企業培訓講師。
身為效率專家,原尻淳一提出,讀書的目的並非單純地投入時間與精力,而是要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實現創造性產出!他通讀了百餘冊教授讀書方法的書籍,去粗取精,最終將親身實證有效的內容整理成了這本書。
《高效能閱讀》這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非常適合已經久不讀書,不知從何入手的朋友們閱讀。
全書總體包含89個讀書技巧,總體可分為四大部分:
一、讀書體質快速養成
首先要改善讀書體質,讓自己開始喜歡上讀書。
書中開篇就提到了法國當代作家尼埃爾·佩納克的「讀者權利十條」。這十條內容給了不善於閱讀的朋友許多勇氣,讓我們可以選擇跳讀、不讀完、隨意閱讀等等在通俗意義上認為是不正確的行為,讓我們的心靈首先得到解放。
任何閱讀一旦淪為形式主義,那很多人的目標就只有強迫自己把書讀完。久而久之,你的興趣和內在讀書的動機就被磨滅了。 任何事情在做之前,有一個輕鬆的開始最為珍貴。
由2D讀書轉化為3D讀書
這一部分是作者旨在幫助讀書提高讀書興趣核心內容。原尻淳一督促人們先行動起來,先從最感興趣的內容著手,找書,通過查詢作者、參加現場講座、讀書會等實際行動來給坐下來讀書做最好的鋪墊。
並鼓勵我們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讀書場景,比如餐廳、咖啡館這樣有其他人帶給自己一些壓力感的地方。因為家裡安逸的環境或者說家庭瑣事的嘈雜太容易讓人分心。一個固定的環境,有利於我們進入「專注狀態「模式化。
二、速讀與創意構思
在我們建立了初步的讀書興趣之後,讀書的技巧在這個時候就變得尤為重要。大家都不想花漫長的時間只讀一本書,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多的閱讀是現代快速生活的重要縮影。
書中提到的目錄讀書、關鍵詞讀書、黑體字讀書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現在大部分出版的圖書也越來越重視這一點,在重點的地方都有標註。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便利貼指針類的小工具靈活運用,書的脈絡以及重點就能非常清楚且快速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另一方面,無趣的書、書中不必要的信息,我們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快速捨棄掉。
作者還建議我們利用自製的「讀書套件」抓住間隙的時間進行零散閱讀。經過親身實踐,只要我拿出筆記本和各種顏色的彩色筆,我就能隨時隨地進入閱讀狀態,哪怕只有半小時,也能充分利用。建議大家都嘗試一下。
三、類比讀書
《高效能閱讀中》中的精髓部分就是提出了垂直型讀書×水平型閱讀=知識立體化
在現代社會,商業斜槓青年越來越多,很多人能熟練運用不同領域的知識來賺錢。如果你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可以先從縱向閱讀感興趣領域的書籍開始,深挖這一行業的隱藏技能。只要用心,加以時日你一定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專才。
但這不代表你就不再閱讀其他科目書籍了,原尻淳一建議我們在書籍上投入的配比是:
這樣作為擁有全面知識覆蓋與學科知識交叉理解的你,還愁自己在職場沒有用武之地麼?
四、超級產出
經過一系列的閱讀,我們逐漸篩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最終將他們融會貫通,作為自己思想產出的依據。
測試自己知識到底有沒有全部掌握的最好辦法就是將它們描述出來,這也是「費曼學習法」的核心。
只有在自己不斷的產出過程中,我們才能驗證自己建立的知識體系到底牢不牢靠。
作者建議我們建立自己的雲端知識庫,可以隨時隨地的打開與周圍人討論,頭腦風暴。憑直覺收集自己最喜歡的文章,做好收集管理工作,最終能夠著書立說,把自己的經驗和成果分享給大家,讓別人也能夠感受讀書帶來的巨大魅力。
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高爾基
在知識與信息快速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學習速度與能力越來越決定我們能夠到達什麼樣的高度。
當你現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狀態,那麼靜下心來讀書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已經很久沒看書了也不要著急,重新培養讀書興趣並不難,就從閱讀這一本《高效能閱讀》開始吧。
關注我,帶你快速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