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上次說到粉刺和手搓臉的習慣時,就涉及頭髮的護理– 臉上的一些問題是受到頭部分泌的影響。所以,單獨再整理一次關於頭髮的護理。
不同發質,在清潔護理上的習慣和頻次不同,但頭髮的一些常見問題是普遍的,比如頭皮屑,分叉,過分乾燥或油膩。但首先要引起注意的是你選擇的護髮產品是不是含有一些成分,非但沒有保護頭髮,反而刺激頭髮或頭皮出現問題。EWG(美國環境工作組)公布了護髮和護膚類產品中的調理劑、清潔劑、釋放劑和防腐劑含有害成分。長期天天使用,它就是造成你頭髮和頭皮問題的元兇。(見截圖)
PEGS聚乙二醇/鯨蠟/聚乙烯化合物:一系列以多種名稱命名的調理劑和清潔劑。這些合成化學藥品經常被1,4-二氧六環汙染,美國政府認為這種物質可能是人類致癌物,並且很容易滲透到皮膚。
DMDM Hydantoin FragranceDMDM乙內醯脲 是甲醛釋放劑的一種(溴酚、DMDM乙內醯脲、重氮烷基脲、咪唑烷基脲和季銨鹽-15),化妝品防腐劑,減緩甲醛的形成,以殺死產品中生長的細菌。甲醛是一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它們產生的防腐劑和甲醛會引發皮膚過敏反應。甲醛釋放劑廣泛用於美國產品。毫不奇怪,美國人對這些成分產生接觸性過敏的人比歐洲人多。
甲基異噻唑啉酮、甲基和苯並異噻唑啉酮:常用的防腐劑,在個人護理產品中,最常見的刺激物中,敏化劑和接觸過敏的原因。哺乳動物腦細胞的實驗室研究表明甲基異噻唑啉酮可能是神經毒性的。
另外在購買產品的時候要避免特別刺鼻的香味,特別是使用後在頭髮上和身上留下持久香味的產品要小心。通常香味是化學合成的,而且廠商有權不透露香味的配方,那麼可能含有有害成分,也不好探究。
比較來說,日本和韓國的護髮產品相對好些,因為他們的藥監局查得嚴,而且違規的話算刑事犯罪。相對美國藥監局管理的不那麼嚴格。美國很多民間組織,比如EWG正在致力改善,好比中國的消協,可以上網ewg.org查詢有關產品的「含毒」量。
頭皮屑
頭皮屑和皮膚的角質層類似,它是要自然脫落的。如果一段時間,頭皮屑變嚴重,可能是青春期分泌過剩,或近期使用的護髮產品有什麼問題。為控制頭皮屑,換用含有硫化硒,焦油或吡啶硫酮鋅等成分的洗髮水。將洗髮水留在頭上5分鐘,讓它有時間工作。可能每周使用兩到三次,直到頭皮屑清除。
分叉
發梢分叉表示頭髮營養不夠,可能因為過度造型對頭髮的損害。特別是長頭髮的女生,洗頭後最好用包裹巾將溼頭髮包裹3-5分鐘,能最大程度的吸收頭髮上的水分,吹頭就不那麼費力。將吹風機與頭部保持至少6英寸的距離。頭髮幹了就不要一直用吹風機把頭髮「燙吹」出一個形狀。並儘量不要每天吹乾。避免燙染和拉直處理,這都會損害頭髮。使用良好的護髮素,保持頭髮溼潤,必要時可以使用髮油。為了擺脫分叉,從新保養頭髮,考慮剪短來從新養護。食物中芝麻和黑芝麻幫助最大。
過於乾燥
頭髮洗過之後,乾柴一樣,纏在一起,瞎得弄也弄不開。頂著這麼一頭「乾貨」,不管是捲髮或直發,可以用保溼洗髮水和護髮素來試圖馴服它。不得力時即用髮油(見圖,含摩洛哥油)可以瞬間改善「疏通」狀況。在梳理頭髮時,使用帶有天然油脂的頭髮刷 - 公豬的頭髮刷效果很好。為了獲得額外的光滑和光澤,每周一次將幾滴維生素E按入頭皮。
或過於油膩
每天都要清洗頭髮,以去除多餘的油脂。但一定要使用溫和的洗髮水和輕盈的護髮素,可以保護頭髮免受損壞。不要用去油太厲害的洗髮水,不要用頭刷刷太多 - 它會刺激你的頭皮釋放更多的油。輕輕塗抹凝膠和其他造型產品,這樣可以減輕頭髮的重量。
染髮
看了染髮產品的成分,最好別染。照片裡的這款比較正規的染髮產品,但其所含的成分是有危害健康的。圖示中產品包裝上也有「安全須知」警示。如果你有每個月都染髮的習慣,這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視。
染髮產品許多含有煤焦油成分,包括氨基苯酚、二氨基苯和苯二胺(作為配合染料),它們與癌症有關。根據EWG的報導,美國國家毒理學項目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煤焦油是煤炭加工的副產品,是一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髮型師和其他專業人士幾乎每天都在染髮劑中接觸這些化學物質。歐洲已經禁止許多染髮劑中的這些成分。FDA對頭皮屑和牛皮癬洗髮水等特殊產品使用煤焦油進行制裁。
甲苯:揮發性石油化學溶劑,油漆稀釋劑及強效神經毒性物質,起刺激作用,損害呼吸並引起噁心。孕婦在懷孕期間接觸甲苯蒸氣可能損害胎兒發育。在人類流行病學和動物研究中,甲苯與免疫系統的毒性有關。一些證據表明與惡性淋巴瘤有聯繫。
PEGS聚乙二醇/鯨蠟/聚乙烯化合物:一系列以多種名稱命名的調理劑和清潔劑。這些合成化學藥品經常被1,4-二氧六環汙染,美國政府認為這種物質可能是人類致癌物,並且很容易滲透到皮膚。
是呀,都說了染髮的藥水裡面有毒素,而且廠商自己也標註警示了,那麼還染,是不是你自己傻呢?你自找的呢?
有的鄰居就說了,你已經進了自己的職責了,孩子自己願意,有什麼辦法呢?算了,別管她或他了。是,本該到這兒就好了。但,如果這孩子不是鄰居家的皮孩,是咱自己的閨女或小子呢?看,硬核的老母們一定不會放棄的。堅決杜絕的那種簡單粗暴的家法,咱不用。那多沒有挑戰力呀。孩子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了,期待著魚在熊掌中間跳舞呢。帶上AI眼鏡,什麼不可能呀。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辦不到的。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那麼,該如何疏導呢?
這就回到了營銷的訴求。這就像很多產品做營銷時,產品設計覺得很好看完美,但是怎麼消費者就是不買單呢。這就要深入的來看顧客的訴求是什麼。
染髮的訴求是什麼呢?想變好看?想改變,只要和昨天不一樣?就是想要顏色?
想變好看
除了,染髮可以化妝。當然化妝品也有的含有害元素,選擇時要小心。化妝畢竟可以卸妝,只一段時間。不推薦紋妝,紋眉,紋眼線等,因為對皮膚直接作用,而且時間長。類似紋身貼,可以用貼的辦法,用過就撕掉。指甲油也一樣,用貼的,用完就撕。
想改變,和從前不一樣
可能感情有波動,可能下決心做新的事情,可能重新開始等等。如果是這樣的訴求,改變方法的建議(替代染髮的):
1)戴假髮套
2)剪頭髮,不一樣的髮型;
3)剪很短,帶發套。有條件的,可以選擇發套的顏色。如果想出挑的顏色特殊,可以將真發做的發套染上自己心意的顏色。
想要顏色
用臨時的彩色筆上色頭髮,避免了對身體的潛在傷害,還過了癮。而且還可以玩「臉譜」,多有創意。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沒事別染頭髮。
如果是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您隨意;
如果是「且行且珍惜」,頭髮剪短就好了;
如果是魚和熊掌一定要兼得的,那就弄個假髮,染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