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漸成「愛樂大國」:主要樂器產量達到或超過全球總產量一半

2021-01-21 新華社新媒體

中外鋼琴廠家在2020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上同臺競技。新華社記者 吳宇 攝

新華社上海10月29日電(記者吳宇)每年生產鋼琴近40萬架,數碼鋼琴超過90萬架,古箏超過40萬架,提琴約100萬把,西洋管樂器100萬支左右,吉他320萬把……中國主要樂器產品產量均達到或超過全球總產量一半以上。

這是從28日在上海開幕的2020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傳出的信息。展會主辦方之一中國樂器協會的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240餘家規模以上樂器生產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2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5.45%;樂器行業向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出口17.39億美元,進口5.28億美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6.7%和8.2%,中國已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樂器出口國地位。

2020中國國民音樂教育大會與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同臺舉行,這也是中國國民音樂教育大會自2018年創辦以來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舉行。新華社記者 吳宇 攝

近5年來,中國樂器行業每年產生的技術專利超過1600項,其中發明專利佔三成以上。2019年,中國製造的鋼琴成功入選莫斯科「第16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指定用琴。這些最新變化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樂器行業正從中低檔產品的規模化經營向高質量、標準化、系列化方向演進。

以創辦於2002年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為例,依託龐大的中國市場和強大的中國製造,這一展會已快速躍升為全球三大樂器展之一。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雖然實體展覽規模有所縮減,仍達到10萬平方米,應運而生的線上展覽平臺、全球首發新品推廣等新舉措,則反映出中國樂器行業應對衝擊的韌性和靈活性。

與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相呼應,中國樂器協會今年在上海舉辦2020國民音樂教育大會,60場音樂教育活動聚焦「音樂進入社區,樂器融入家庭」主題,涉及學校音樂教育、幼兒音樂教育、鋼琴和藝術培訓機構、民族樂隊、竹笛葫蘆絲、陶笛等7個領域。

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表示,中國「愛樂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人口結構迭代更新和中等收入群體興起,樂器市場需求將發生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中高端產品需求會明顯增加,社會音樂教育和技術服務的高質量需求也會隨之加大。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糧食產量預計為全球的24.4%,那人均情況如何呢?
    2020年中國糧食產量是多少呢?這個問題,已經由國家統計局給出答案了——今年全國的糧食播種面積約為17.52億畝,糧食總產量約13390億斤(近6.7億噸),並且是連續數年的增長。
  • 一群不懂西洋音樂的中國農民,憑啥造出了全球30%的小提琴?
    500年後,中國江蘇泰興的黃橋鎮,被人們叫做「東方的克雷莫納」。這裡每年能生產70多萬把提琴,它們大多被銷往90多個歐美國家,佔了全球市場的30%。黃橋鎮既是「中國提琴產業之都」,也是世界最大的小提琴生產基地。
  • 2019年全球飼料產量相比過去九年首次出現下降
    此次奧特奇全球飼料調查收集了145個國家和近3萬家飼料廠的數據,包含了13個畜種。  奧特奇第九屆全球飼料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飼料總產量達11.26億噸,較2018年下降了1.07%,主要受非洲豬瘟影響,以及亞太地區生豬飼料的減少。
  • 2019全球石油數據:美國連續6年石油產量第一,中國也擠進了TOP5?
    2020年已悄然而至,在經歷了2019年經濟的逆風之後,全球各大經濟體的發展方向又發生了哪些改變?騰訊新聞聯合金十數據發起《全球經濟2019》系列策劃,一起回顧世界各國GDP、財政收入、貿易量、貨幣體系等幾大主要經濟關注點,解讀2019年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
  • 中誠信-全球榜發布「中國樂器100強」排行榜2020,海倫鋼琴居前五
    以上的樂器產品在中國生產,鋼琴產量更是達到全球七成以上。尤其是近年來,隨著音樂教育的爆發式增長,中國樂器消費正在逐漸向中高檔邁進,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中國樂器產業格局也迎來新一輪調整。在樂器產銷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同時,中國自主的高端樂器品牌不斷湧現,成為推動中國樂器行業崛起的關鍵力量,並在全球高端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不僅證明中國樂器製造技術的進一步革新,更推動中國樂器製造不斷向高端邁進,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製造」。
  • 2019年中國食用菌行業市場分析:總產值規模近3000億 香菇產量突破...
    中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目前可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 60 多種,主要包括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針菇、雙孢菇、毛木耳、杏鮑菇、真姬菇、茶樹菇、滑菇、銀耳、秀珍菇、草菇、雞腿菇等。中國食用菌消費主要集中在家庭消費和餐館酒樓等市場。家庭消費的穩定增長已成為拉動食用菌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用菌需求量將進一步提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 超過日韓,中國又一領域拿下全球第一!歐洲開始擔心被「卡脖子」
    目前,中國的鋰電池產量約佔全球總產量的80%,但是歐洲的產能將快速提升。而歐洲是汽車和汽車工業的發源地,在燃油車領域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新能源車市場自然更是不容小覷。歐洲人可能做夢都想不到,以前看不上的鋰離子電池產業會讓整個歐洲的汽車行業如此難堪。從智慧型手機時代,晶片、系統、屏幕、電池都在美國和中日韓手上,歐洲參與度很低,其優勢還是在傳統製造業。
  • 2020年中國天然氣現況報告:1、儲量 產量 消費
    儲採比指本國或本地區每年剩餘可採儲量與當天然氣總產量的比值,以「年」來表示。它有一種形象的叫法「可採年限(Recoverable Age)」。別誤會,可採年限並不是指可以開採的年限,其含義是:當不繼續勘探可採儲量,而且總產量也不改變,那麼石油天然氣還可以開採的年限。  從下表可以看出,儲採比數據是變化的。全球儲採比在下降,而中國由於可採儲量增加卻在大幅度上升。
  • 因計劃產量下調 新冠疫情和行業縮減,2020年全球鑽石產量下降20%
    因計劃產量下調 新冠疫情和行業縮減,2020年全球鑽石產量下降20% 一份最新鑽石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鑽石總產量約為1.13億克拉,相比去年的總產量下降超過
  • 中國是茶葉生產大國,卻沒有一家世界知名的茶葉品牌
    我們的排名確實人均不怎麼樣,就連不產茶葉的俄羅斯人均喝茶都是中國的人均的2倍。可以看出外國人比我們茶發源地國家更愛喝茶。儘管中國的人均少我們確實茶葉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這主要是我們人多,中國確實茶葉生產大國,2017年總共生產了255萬噸茶葉,全球排名第一,佔全球茶葉總產量44.8%,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茶葉大國。
  • 2019年全球及中國飼料產量分析,受非洲豬瘟影響豬料產量大幅下跌
    一、全球飼料產量分布2019年全球飼料產量約為11.27億噸,同比2018年下降1.0%,全球飼料產量主要集中在亞太、歐洲和北美地區,2019年亞太地區飼料產量達3.632億噸,同比2018年下降5.5%,佔比32.2%;歐洲飼料產量為2.792
  • 2020年中國穀物行業產量61674萬噸,同比增長0.5%
    穀類所含無機鹽約為1.5%--3%,其中一半為磷。為提高穀類的營養價值,最好採取多種糧食混合食用的辦法,即粗細糧、米麵雜糧混食,這樣通過食物的互補作用,使食物蛋白質胺基酸的種類和數量更接近人體的生理需要。
  • 我國預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達到10.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6成
    我國預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達到10.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6成 來源:經濟參考報時間:2020-12-24 09:09:54 「我國將成為全球歷史上首個粗鋼產量超過10億噸的國家。」
  • 佔比73%,中國鋰電池產能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的鋰電池產量約佔全球總產量的80%。以前看不上的鋰離子電池產業會讓整個歐洲的汽車行業如此難堪。中國鋰電池產能位居世界首位!歐洲卻想擺脫依賴。在汽車電動化的催化下,動力電池已成為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其地位如同傳統內燃機汽車的發動機。
  • 美國耕地面積比中國大得多,為什麼糧食產量不如中國?
    美國的國土面積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中國,目前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37萬平方公裡,但是目前美國所擁有的耕地面積卻排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比如下圖是目前全球各國耕地面積排名前列的國家。
  • 2019年中國工業飼料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肉禽飼料產量首超豬飼料
    配合飼料仍是主流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8年,我國工業飼料總產量呈現持續增長態勢,2018年,全行業工業飼料總產量為22788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2.8%。2019年受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及豬瘟疫情影響,全國飼料工業總產量為22885.4萬噸,同比下降3.7%。
  • 中國代工廠再不開工,這幾家全球500強企業怕是要崩潰了
    身為生產出口大國,我國工廠停工勢必會影響到方方面面,敢敢最喜歡的國外視頻博主之一就在紐約街頭採訪指出,這場疫情,不僅是中國的危機,而是全世界的危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全球的口罩大部分是中國製造,而中國的口罩工廠停工,可能導致其他國家的醫生沒有口罩。
  • 年產200億克拉人造鑽石,產量達世界總量90%,戴比爾斯已低頭?
    金剛石和鑽石的關係,就相當於木頭和家具之間的關係,鑽石只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世界各地均有產出,擁有鑽石資源的國家已經超過30個,基本都是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薩伊、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 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情況分析:糧食總產量再上新臺階
    一、種植情況進入21世紀,中國農業生產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糧食總產量連上新臺階,這為中國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供給保障。2019年中國糧食種植面積為11606萬公頃,產量為6.64億噸;2020年中國糧食種植面積為11677萬公頃,產量為6.69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