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近日,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聯合團廣西區委、團北海市委舉辦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理論研究座談會在廣西北海召開,此次會議旨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十四五」期間如何深化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理論研究。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陝西、黑龍江、江西、河北的專家學者、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圍繞深化青年群體研究、推動青年學科建設、完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並對下一步如何落實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提出建議。本期《思想者》特摘發部分與會者發言主要觀點。
加強《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理論研究
■ 張良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未來5年和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使得中國青年發展工作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國青年研究界要著眼於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立足於推進「十四五」期間青年獲得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理論研究。
一是要深化《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時代價值的研究。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歷史方位,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戰略高度,對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是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作出理論闡述。科學闡述《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不同於一般的單向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項目,而是一項綜合性、全局性的青年工作,應該擺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從深化黨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團改革的角度,闡明《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對於推進青年發展事業、提升青年工作水平、建設新時代共青團的重大意義。
二是深化對青年發展狀況的調查研究。通過青年發展藍皮書、白皮書等載體,調查和分析各類青年群體在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戀、就業創業等不同領域的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和總體特徵。建立全國性和區域性的青年發展指數和青年發展資料庫,既對青年發展現狀進行精準評估,又對青年發展走向進行科學預測,在此基礎上提出幫助和支持不同青年群體優質發展的對策建議。
三是善於運用多學科理論和方法進行《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實施研究。通過《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青年發展和青年工作課題組等平臺,匯聚青年發展密切相關的政策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的專家學者,整合和壯大青年發展相關學科的研究力量,形成多學科研究青年發展的生動局面。對《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制定、實施和評估三個政策過程展開研究。
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已經實施3年多時間的情況下,要運用政策評估的理論和方法,對該規劃文本提出的青年發展目標、10個青年發展領域、44項青年發展措施和10項重點項目的實施情況和實際效果,進行全面評估。《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提出「要在高等學校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加強青年學的研究」,《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提出要「加強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學科建設」,這都要求我們建立青年學、青年工作學,發展具有中國氣派的青年和青年工作學科。
四是深化新時代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論研究。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對《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包含的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特別是青年成長觀、青年教育觀、青年健康觀、青年參與觀、青年就業觀等,以及提出的黨管青年原則、青年首先發展理念、以青年為本的工作方式,作出理論的闡釋和深度的研究,豐富中國特色的青年工作理論。
五是深化中國特色青年發展政策和工作機制的形成和完善規律的理論研究。運用政策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全國性和區域性的青年發展和青年工作政策的制定和形成的一般做法和普遍規律進行研究。深入挖掘和總結黨政部門、各地區在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中制定的青年發展和青年工作政策。對各地區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進行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發揮該工作機制在完善青年發展政策、推進青年發展項目、提供青年發展支持等方面的主導和示範作用。
全力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
■孫 晉(共青團廣西區委副書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為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擘畫了鼓舞人心的宏偉藍圖。以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為統攬,共青團廣西區委牢牢把握歷史機遇,推動全區青年發展事業謀篇布局更加清晰、制度機制更加完善、工作基礎更加紮實。
自治區黨委、政府於2019年4月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年)》,邀請專家對全區各市、縣(市、區)、系統和高校黨委分管領導培訓規劃工作。《規劃》實施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先後召開兩次全體會議,全區14個地市和111個縣(市、區)全部建立聯席會議機制並召開會議,凝聚起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青年發展的思想共識。
統籌調度到位,高效率推動《規劃》實施
在橫向協同上,通過建立團內協同工作機制,明確團內各部門各戰線分工職責,密切聯繫相關廳局單位,形成工作合力。在縱向統籌上,加強區市縣三級聯席會議辦公室溝通聯絡,北海市正由市委、市政府編制市級青年發展規劃,全區其他13個地市和97個縣(市、區)已經研究印發落實《規劃》工作的實施方案,全面推進自治區級《規劃》實施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具有典型性的經驗模式。
協調落實到位,高標準推動《規劃》實施
落實青年發展規劃工作列入2020年度全區黨建專項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對全區各設區市和各區直、中直駐桂單位進行考評,發揮績效「指揮棒」作用,把「黨管青年」原則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轉化為具體舉措。來桂中央博士服務團「組團式」服務試點工作、「青馬工程」、「西部計劃」、「廣西青空間」和青年就業創業、農村青年「領頭雁」等項目均得到各級黨政的肯定和支持。
調查研究到位,高質量推動《規劃》實施
為做好銜接「十四五」規劃工作,共青團廣西區委向各有關單位、各級團組織以及2000多名專家、基層幹部和青年代表徵集政策意見。出臺廣西青年發展統計監測工作方案,按年度建成廣西青年發展資料庫,聯合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在全區層面建立青年發展狀況抽樣調查機制,多途徑為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提供決策參考。
《規劃》實施以來,全區青年教育、健康、就業水平、創業活力、社會參與等重要指標均向好發展。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廣西各級團組織將全面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導廣大壯鄉青年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復興偉業貢獻青春力量。
探索青年發展規劃實踐新路徑
■ 楊 成(廣州市團校黨總支書記、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所長)
作為沿海開放城市的廣州,在廣東省率先出臺了《廣州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了強化網上思想引領、加強文化精品創作生產、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交流融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協同發展等103條極具廣州特色的內容,正面回應了青年發展問題,並緊鑼密鼓將規劃推向實踐,在「十四五」規劃出臺的大背景下,探索創新青年發展規劃縱深實踐的創新路徑,努力實現青年工作高質量發展,成為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的「必答題」。
首先,工作內容上,要強化供給側改革。「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從需求端、供給端同步發力,通過豐富青年服務項目、創新青年服務產品、提升服務質量來切實解決青年群體的現實性、緊迫性、關鍵性需求。其次,工作載體上,要強化信息化運用。「十四五」規劃要求加快數位化發展,要推動青年工作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對於傳統的工作要進行創新性轉化,既要「面對面」,也要「鍵對鍵」,將新的技術手段運用於青年工作,提升團幹部運用新媒體及大數據平臺開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全媒體時代打造「網上共青團」,讓青年工作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再次,工作研判上,要強化智庫型研究。「十四五」規劃要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健全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對基礎前沿研究支持,要依託團校、青少年研究所等團屬事業單位及高校,強化共青團工作高端智庫建設,加強「青年學」研究,以務實的調查研究為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要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各級團幹部要發揮好三個角色。各級團幹部要發揮好「引領者」「知心者」與「連結者」三個角色,一是做青年教育的思想引領者,推動青年出新出彩。要在傳統線下思想引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引領和網絡素養教育。持續開發與推出一系列「雲培訓」「雲課堂」「雲直播」課程,不斷推出有影響力的「青年公開課」;通過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青馬工程」教育,積極引導青年紮實學習相關政治理論知識,實現有效的思想引領。二是做青年成長的知心解惑者,服務青年成長成才。要聚焦熱點,分層分類開展青年問題與青年工作調查研究。結合新時代新趨勢以及青年的新動態新需求,選取社會關注、政府關心、青年關切的問題,開展青年工作與青年熱點調查,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需,努力成為青年友。三是做青年發展的資源連結者,助力青年「高質量發展」。在知心解惑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連結社會資源,合力解決青年在學習教育、就業創業、婚戀交友、社會參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青年「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平臺,並提供資源保障。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研究的新視角
■ 田 傑(深圳青年學院教授)
青年發展事業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這決定了《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實施,需要更廣泛、深入的社會動員、社會組織和社會參與過程。為保證《規劃》的貫徹實施和完成其預期目標,建議在全國青年中開展關於《規劃》(特別是地方的《規劃》)的宣傳、動員、組織、實踐活動。
《規劃》要求「堅持以青年為本,尊重青年的主體地位」,這或將意味著,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青年不僅是發展政策的受益者,同時也將是發展實踐的推動者和創造者;青年在發展實踐中不僅要有「獲得感」,更要有成就感。發展是青年的權利,青年是發展的主體,這是一個必須堅持的青年發展理念。只有尊重青年的主體地位,才能激發青年極大的創造熱情,才能保持中國青年運動的蓬勃生機與活力,這是中國青年發展史留下的極為寶貴的經驗與啟迪之一。
我認為,作為一個中長期規劃,明確其時間限度(2016-2025年)是必要的。但《規劃》所規定的絕不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而是黨和國家青年發展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規劃》的實施不僅是某種一般意義上的工作任務或青年事務,更不是一項階段性的活動或行動,它所要達成的也不僅是某種硬性或量化的指標,(這些固然也非常之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應是在青年以至全社會中樹立新的青年發展理念,實現青年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以系統觀推進青年發展規劃落地見效
■郭元凱(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前,青年的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青年群體結構、組織方式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實現青年全面發展,推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落地見效,必須遵循系統觀念的內在規律與實踐要求,將系統觀念貫穿到青年發展和青年工作推進的全過程各領域。
以系統觀念推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地見效,就要辯證看待青年發展的新挑戰新機遇,積極適應新的發展格局,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統籌城鄉青年同步發展,在中央和省級層面出臺青年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市縣級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出臺,並緊緊抓住「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大契機,將青年發展規劃制度化嵌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制定、實施之中,以實現改革措施整體推進效果。同時,在整體推進基礎上還要抓住主要矛盾,在規劃的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重點人群等方面實現突破,以帶動全局,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
以系統觀念推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地見效,就要優化系統結構,協調要素關係,在規劃的目標導向、實施主體、政策措施上實現有效協同。在實施主體上,要縱深推進青年發展規劃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共青團協調、各方齊抓共管青年事務的機制安排。在政策協同上,要注重青年專項規劃與國家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地方規劃之間配套關係,形成一個立體的發展規劃網絡,重視青年政策與其他政策之間的有效銜接,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
以系統觀念推動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地見效,就要積極適應外部社會環境的動態變化,不斷地完善和改變自己的功能。要以科學的指標數據掌握青年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通過對規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和動態監控,客觀研判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青年發展趨勢,從而適時調整規劃目標和任務,真正實現青年的全面發展。
築牢青年發展之基
■ 王子寒(共青團河南省上蔡縣委副書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新藍圖、開啟新徵程,為全面做好青年工作明確了新目標。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紅色文化和紅色基因薪火相傳;要善於用眼前事教育眼前人,將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作為現實教材,引領廣大青年踐初心使命、展時代風採。
要健全黨領導下的以共青團為主導的青年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團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要充分發揮青聯等青年組織的政治吸納功能,為青年增長才幹、施展才華創造良好條件。要將青年發展專項規劃與「十四五」國家總體規劃有機銜接,聚焦青年在教育、就業、婚戀、撫育、住房等方面的困難,強化支撐體系、加大政策傾斜、聚焦精準發力;廣大青年工作者要及時了解青年動態,認真傾聽青年呼聲,把握「焦點」、解決「痛點」,切實代表好、維護好、發展好青年利益。
做「十四五」時期推進鄉村振興的奮進者
■許春蕾(共青團黑龍江省甘南縣委副書記)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的逐夢藍圖,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為立足「十四五」乃至2035年遠景目標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是遵循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必然之舉,也是著眼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大勢所趨。當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們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從明年起將開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的內心很激動,我們要切實將「創新」「人民」「改革」「法治」等高頻詞作為今後工作重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崛起接續奮鬥;在矢志奮鬥中推動龍江振興這艘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用赤子之心和報國之志成就偉大事業的萬千氣象;做「十四五」時期的奮進者、開拓者、建設者,匯聚萬人一心、眾志成城的合力,跑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力賽。
學思踐悟 當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 席江江(共青團山西省婁煩縣委書記)
在歷史關鍵時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辦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理論研究座談會雪中送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作為一名基層團委書記,信心備受鼓舞,使命深感重大。下一步,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當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切實發揮好黨聯繫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要全面落實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結合實際,科學謀劃,找準切入點、發力點,引領青少年融入發展大局,感悟祖國的偉大成就,激發動力,擔當作為,持續奮鬥,全面開啟新時代基層共青團工作的新篇章。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